检验操作规程_第1页
检验操作规程_第2页
检验操作规程_第3页
检验操作规程_第4页
检验操作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操作规程(2007版)编制: 审核: 批准:日期:文件发放号: 号 目录序 号 名 称 页次 1 视频内窥镜操作规程 2 2 射线机操作规程 3 3 数字超声仪操作规程 5 4 连续超声测厚仪操作规程 7 5 磁记忆检测仪操作规程 10 6 钠离子浓度计操作规程 1112 7 现场金相显微镜操作规程 1314 8 测厚仪操作规程 1516 9 里氏硬度仪操作规程 1718 10 钳形接地测试仪操作规程 19 11 接地电阻测试仪操作规程 2021 12 耐压测试仪操作规程 2223 13 洛氏硬度计操作规程 2426 14 电焊机操作规程 2728 15 光谱分析仪操作规程 29视频内窥镜操

2、作规程1范围 适用于XLPRO内窥镜的操作和维护。2操作前核查2.1使用内窥镜前,必须认真阅读内窥镜操作手册,详解手册中的每一条款。2.2使用前,检查内窥镜整体外观是否良好,配件是否齐全,有无损伤。2.3检查电源系统是否与作业地电源相匹配。3 操作程序3.2连接内窥镜各个插头端子时,要认真核对准确,以免连接错误损坏机器。3.3确认内窥镜外观无损坏,配件齐全后,打开电源开关。3.4关闭电源开关再启动电源,需等待至少10/秒,钟后才可打开电源开关。3.5旋转面板控制旋钮 ,应严格按要求操作,切忌用力过大,以免损坏旋钮。3.6探头作业时,应放置平缓,严禁折叠、挤压、沾油污。3.7探头在作业时,尤其在

3、弯曲状态作业时,不可关闭电源,以免在探头弯曲处损坏探头。4 注意事项4.1在每次使用后,应全面清洁内窥镜系统。4.2用干净毛刷清洁镜片及其它配件。4.3切勿用湿手或污物擦拭整机和配件。4.4如发生保险丝熔断,必须更换同规格的保险丝。4.5作业时应选择清洁环境,注意维护。射线机操作规程1范围 适用于x射线探伤机的操作和维护,规定了x射线探伤机使用的适用范围、操作步骤、维护的方法,作业过程中的注意事项。2操作前核查2.1对设备的有效证书进行核查,确认在有效期内使用。2.2检查工作环境,确认温度、相对湿度都不大于设备规定的范围值。2.3使用前,检查设备整体外观有无损伤,以及操作箱、主机联线是否良好,

4、配件是否齐全。2.4检查电源系统,工作电压是否稳定,应有接地线,并保证设备工作期间良好接地。3 操作程序3.1训机首先接通电源,使灯丝预热。把电压和电流旋钮均调至最小位置,对第一次使用、多日再次使用的X射线探伤机必须按说明书的要求进行训机,以保证X射线管工作正常,训机结束后可正式工作。若在训机过程中发现异常现象时应排除再重新进行训机,训机正常后才能开始正式工作。 3.2把射线发生器的射线窗上对着被检部位,用中心架对准被检测部位的中心,暗盒必须紧贴被检部位的背面。3.3根据被检工作,选择合适的曝光条件进行透照。3.4在每次曝光结束前15秒左右,操纵箱内的蜂鸣器发出预报声音后,机器自动停止高压。3

5、.5工作过程中,要严密注视操纵箱面板上的各种指示,若电压波动较大,应随时进行调整。3.6工作结束后,应先关灯丝再工作5-l0分钟,使射线管得到充分冷却。4维护方法4.l应放置在通风干燥处,切忌潮湿、雨淋、高温、保护好绝缘性能。4.2避免剧烈震动,以免损坏元件或使接头松动。4.3保持清洁,以免尘埃等污损元件或引起短路和接触不良。4.4如发现接线头松动或接触不良应及时排除。4.5使用中要注意仪器的指示元件是否完好,如发现异常应查明原因排除后再使用。4.6各旋钮操作时不要用力过猛。4.7注意耦变压器调动触头接触是否完好,如有尘埃及跳火现象等应用酒精等擦干净后再使用。4.8使用时,应将电源电压调至22

6、0伏左右。 4.9机器的高压开动时,定时器不可倒拨,以兔损坏内部元件。4.10机器使用完毕后,各旋钮应调至最小位置。 5注意事项5.1设备在工作期间,内有高压电源,如违反操作规程,可能导致设备毁坏或伤人。5.2对设备不能擅自打开箱盖,更不可拆卸、安装其中的零部件,尤其是控制面板,要注意保护。5.3工作期间,如发生保险丝熔断,必须更换同规格的保险丝。数字式超声波仪操作规程1范围适用于SONIC1200数字式超声波探伤仪的操作和维护。规定了SONIC1200数字式超声波探伤仪的适用范围、操作步骤、维护方法和作业过程中注意事项等。2操作前核查2.1对设备的有效证书进行核查,确认在检定有效期内使用。2

7、.2检查设备整体外观有无损伤,以及探头联线接触是否良好,配件是否齐全。同时确认工件温度不大于探头规定的范围值。2.3使用前,必须认真阅读超声波探伤仪操作手册,详细了解手册中的每一条款。2.4检查探伤仪电源系统(适用电源DC:10.8V,约0.6A),工作电压是否稳定,能否满足工作需要。2.5核定工作环境有无腐蚀,确保探头在无震动、无强干扰,在规定范围内进行探伤。3 操作程序3.1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选择探头。3.2按说明书调节各功能键进行仪器校准,进行扫描调节,K值、前沿测定。3.3在标准试块、对比试块上绘制相应的DAC曲线。3.4结合被检工件表面状态,给与相应的补偿量。3.5用标定过的参考试块

8、来校正被检工件的参考电平灵敏度。3.6根据检验规范,调节脉冲接收器增益(RCVR GAIN)3.7用规范表示的扫描图形来检测焊缝,缺陷的定位和定量,可以按传统方法去操作。3.8用测厚对缺陷定位:3.9改变THICK T-GAUGE(厚度测厚)到IP-1(始脉冲到第一次回波)。3.10把OFF SET(偏位)设置到楔块厚度(为了找到以us计的楔块偏位,用楔块的声速除楔块的厚度)或用一标定板来找楔块偏位。3.11把角声束的ANGLE(角度)设置到楔块角度。3.12根据平板厚或壁厚来改变角声束的THICKness(厚度)。3.13调节GATE1 POSN(闸门1位置)覆盖焊接区。3.14调节GATE

9、1 LEVEL(闸门1电平)到参考电平的70%左右。3.15如果发现了缺陷,调节增益来确定缺陷尺寸,将引起缺陷回波越过缺陷闸门。显示将指示出的缺陷声程、距离和深度。4操作注意事项4.1充电器和电池不能同时使用,直流供电时,将充电器输出线插入主机的电源插座,这时,充电器的“充电工作”开关应在“工作”位置,红灯发亮。当充电器向电池充电时,将电池牢固装入充电器上部,这时“充电工作”开关在“充电”位置,绿灯发亮。注意:放电后的电池应及时充电。4.2长时间不使用仪器,应将电池取出。4.3检验区域应无易燃物质及易燃气体。5注意事项5.1用后关掉电源,节约用电。5.2显示器表面应注意清洁,应用温和(不含酒精

10、及非挥发性物质)的清洁剂或软性的水擦拭。5.3仪器属于精密电子仪器,应避免雨水及机油渗入内部。并不能强烈振动。连续超声测厚仪操作规程1范围 规定了于36DLPLUS型超声测厚仪使用的适用范围、操作步骤、维护的方法,作业过程中的注意事项。2操作前核查2.1对测厚仪的有效证书进行核查,确认在检定有效期内使用。2.2使用前,必须认真阅读超声测厚仪操作手册,详细了解手册中的每一条款。2.3注意检查探头及其连线是否与插头接触良好。2.4核定测厚范围,确保无震动、无强干扰,在规定温度范围内进行测厚。3 操作程序3.操作步骤3.1接上探头。3.2按一下6电源开关,此时显示板上出现do。3.3按一下7零位偏移

11、键,些时do消失。3.4制作二块与被测材料的材质厚度相同的试块,一块厚度大一点约15mm(如果补充测厚度是100mm,此时试块厚度应大于100mm,另一块厚度为3mm(如果被测厚度小于3mm,此时试块厚度应小于3mm)。3.5用第4项方法制作的试块进行调试:探头加上藕合剂放在厚度大的试块上(如15mm)调试过程始终与试块保持藕合。按下19键(自动调节键),此时显示板左下角出现闪烁CAL。待被测数值显示稳定后(显示的数值可能不是被测量厚度值),按下13声速调节键,此时显示板左下角出现CAL VEL。按数字键输入15. 00,此显示出15. 00mm,让探头离开试块。按一下19键(自动调节键),此

12、时显示板左下角出现闪烁CAL。探头加上藕合剂放在薄一点的试块上(如3毫米),调试过程始终与试块保持藕合。待被测值显示稳定后(显示的可能不是被测厚度值),按一下7键,此时显示板左下角出现CAL ZERO。用数字键输入3. 00,此时显示出3. 00mm。按一下1键,此时已调试完毕。可用探头对已调试结果进行测厚校对。如果正确可以进行测厚,如果认为有误差可按第(5)项内容重新调试一次。4操作注意事项4.1 36DLPLUS型超声测厚仪属精密仪器,只能用布蘸中性的清洗剂擦拭,不能使用可溶解塑料的清洁剂。4.2长时间不使用仪器,应将电池取去。4.3检验区域应无易燃物质及易燃气体。磁记忆检测仪操作规程1范

13、围适用于应力集中磁记忆检测仪的操作和维护。规定了应力集中磁记忆检测仪的适用范围、操作步骤、维护方法和作业过程中注意事项。2操作前核查2.1对磁检测仪的有效证书进行核查。2.2使用前,必须认真阅读磁检测仪操作手册,详细了解手册中的每一条款。2.3检查供电电池是否正确和可靠地连接。2.4检查探头及其连线是否与插头接触良好,有无损伤。2.5核定检测范围,确保无震动、无强干扰、无腐蚀易燃气体,在手册规定范围内进行检测。3 操作程序3.1在使用本仪器前,工作不能有人工磁化的痕迹。3.2接上探头。3.3选择CaLibra校准仪器和传感器,通过校准,排除外部磁场的影响。3.4选择setting对传感器通道进

14、行设置。根据使用设备(TSC-1M-4和TSCM-2FM)的不同选择通道数(TSC-1M为4通道,TSCM-2FM为2通道)。设定扫描步长,根据扫描的精度和距离设定扫描步长(1、2、4、8、16、32、64、128)。设定检测基准,实测铁磁探测传感器间的距离。3.5选择scan进行扫描。3.6 选择save进行保存。3.7 保存完成后,将所得图形传入计算机进行数字处理与分析,以对工件进行判断。4维护方法4.1每次使用后应检查仪器、探头有无损伤和腐蚀。4.2仪器每次使用完毕都应盖好防尘罩,放在整洁、干燥指定的固定场所。4.3仪器液晶显示器和键盘日常使用和保存时应注意防划伤、防水、防尘、防腐蚀。4

15、.4定期进行性能指标检测,发现问题即与厂家或销售部门联系解决。4.5长期不用仪器时,尤其要注意环境的温度、湿度。4.6检测仪应保存在环境气温+5至40、相对湿度至80%(25时)的室内。5注意事项5.1 预检应在仪表使用之前至少每昼夜进行一次,包括外观检查和电池放电状况检查。5.2外观检查时,应检查传感器、连接电缆、控制机构等状况,清除仪表外壳上、按钮上、电池舱里的电接点、传感器上、电缆和插头上的灰尘及赃污,确认不存在机械性质的损伤。5.3长时间不使用仪器,应将电池取去。5.4检验区域应无易燃物质及易燃气体。钠离子浓度计操作规程1范围 适用于DWS-295型钠离子浓度计的操作和维护。规定了DW

16、S-295型钠离子浓度计使用的适用范围、操作步骤和维护方法、作业过程注意事项等。2操作前核查2.1使用钠离子浓度计前,必须认真阅读钠离子浓度计操作手册,详细了解手册中的每一条款。2.2对设备的有效证书进行核查,确认在有效期内。2.3检查试验房间,确认钠离子浓度计安装在环境温度1535、相对湿度小于85、无强烈的对流气流、无影响使用的震动、无强电磁干扰、无腐蚀性气体的环境中。2.4使用前,检查钠离子浓度计整体外观是否良好,配件是否齐全,有无损伤。2.5检查电源是否接妥,应有地线并保证仪器良好接地。检查电极的插口是否接触良好。3 操作程序3.1开机:按下“ON/OFF”键,仪器将显示“DWS-29

17、5型钠离子浓度计”和“雷磁”商标,几秒钟后,仪器自动进入pNa测量工作状态。3.2电极标定3.2.1静态标定方法:当水样中钠离子含量较高,即pNa值<5.00时,采用此方法,操作步骤如下:(1) 将钠玻璃电极插入仪器的测量电极插座内和甘汞电极接入参比电极接线柱上,并将电极用高纯水清洗干净,放入选定的标准溶液A中。(2)在仪器处于任何工作状态下,按“标准”键,此时仪器显示“标定1”以及当前测得pNa值和温度值。(3)当上的pNa值趋于稳定后,按“确认”键,仪器显示“标定1”和“5.00Na”,若标定1校准溶液选择pNa值为4.00Na时,按“”、“”键,使显示屏显示“4.00Na”,再按“

18、标准”键,仪器即进入“标定2”状态。(4)在完成一点标定后,将电极取出重新用取离子水充分淋洗电极,清洗干净,放入选定的标准溶液B中。当显示屏上的pNa值读数趋于稳定后,按“确认”键,仪器显示零电位pNa值和百分斜率值,说明仪器已完成二点标定。3.2.2动态标定方法:当水样中钠离子含量较低,即pNa值5.00时,采用此方法,用DWS-295-1型碱化装置进行配套校准,操作步骤如下:(1)参照DWS-295-1型碱化装置背面和DWS-295型钠离子浓度计背面的提示连接将电极放入DWS-295-1型碱化装置中。(2)电极的标定程序与静态标定方法相同。3.3 pNa值测量:开机,仪器自动进入pNa值测

19、量工作状态,仪器显示当前溶液中的pNa值、温度值和电极的百分斜率。3.4 Na浓度值测量:不论仪器处于何种工作状态,按“浓度”键,仪器即进入 Na浓度值测量工作状态。此时,仪器显示当前的电极电位、 Na浓度值和温度值。4维护方法4.1仪器的插座必须保持清洁、干燥,切忌与酸、碱、盐溶液接触,防止受潮,以确保仪器绝缘和高输入阻抗性能。4.2仪器不用时,将Q9短路插头插入测量电极的插座内,防止灰尘及水汽浸入。在环境温度较高的场所使用时,应把电极插头用干净纱布擦干。4.3仪器使用完毕应盖好防尘罩,仪器液晶显示器和键盘日常使用和保存时应注意防划伤、防水、防尘、防腐蚀。4.4定期进行性能指标检测,发现问题

20、即与厂家或销售部门联系解决。4.5在测量钠含量较低时,电极支管和容器的污染往往是造成测量误差的主要原因。在正常测量前,要用高纯水冲洗干净。5注意事项5.1仪器出厂各参数已经校准,由于水质不同,仪器初次使用还需重新校准。更换一批化学试剂也需重新校准。5.2仪器应水平放置在不受振动,通风清洁的地方。5.3对仪器不能擅自调整,更不可自行拆卸。现场金相显微镜操作规程1范围 适用于DSM-III型现场金相显微镜的操作和维护。规定了DSM-III型现场金相显微镜使用的适用范围、操作步骤和维护方法、作业过程注意事项等。2操作前核查2.1使用现场金相显微镜前,必须认真阅读现场金相显微镜操作手册,详细了解手册中

21、的每一条款。2.2使用前,检查现场金相显微镜整体外观是否良好,配件是否齐全,有无损伤,各连线间接触是否良好,镜头上有无灰尘。2.3检查电源系统是否与作业地电源相匹配。3 操作程序3.1将显微镜物镜对准观察面,连接好电源,打开电源开关,观察检验区域。3.2将接口旋入数码相机的镜头连接螺纹处,然后将接口另一端套在显微镜目镜接口上,用定位螺钉将数码相机与显微镜固定。3.3打开相机电源开关,按住“模式按钮”(MODE)并且同时旋转“指令拨盘”,将拍摄模式转至“光圈优先自动”位置。3.4相机设置3.4.1旋转“指令拨盘”,选择 “自动”(A-WB)设定白平衡,选择矩阵测光(Matrix)设定测光方式,选

22、择“单帧”(S)设定单张拍摄,选择“关闭”(Off)设定影像质量,选择“增加对比度”(+)设定影像对比度,选择“一般”(Normal)或“黑白”(B&W)设定影像饱和度,选择“一般”(NORM)或“精细”(FINE)设定影像品质,选择“2272”(2272x1704像素)或“1600”(1600x1200像素)设定影像尺寸,选择“关闭”(Off)设定影像质量,选择“高”(High)设定影像清晰度,选择“普通”(Normal)设定镜头。3.4.2曝光选项(Exposure Options):向右按“多重选择器”,出现二级菜单后,选择“自动曝光锁定”(AE Lock),再向右按“多重选择器

23、”,出现三级菜单,选择“关闭”(Off),按“多重选择器”中央键确定。在“曝光选项”(Exposure Options)菜单下,再次向右按“多重选择器”,出现二级菜单,选择“曝光补偿”(Exp.+/-),再向右按“多重选择器”,出现三级菜单,选择“0”,按“多重选择器”中央键确定。3.4.3对焦选项(Focus Options):向右按“多重选择器”,出现二级菜单后,选择“自动对焦区域模式”(AF Area Mode),再向右按“多重选择器”,出现三级菜单,选择“关闭”(Off),按“多重选择器”中央键确定。在“对焦选项”(Focus Options)菜单下,再次向右按“多重选择器”,出现二级

24、菜单,选择“自动对焦模式”(Auto Focus Mode),再向右按“多重选择器”,出现三级菜单,选择“单帧自动对焦”(Single AF),按“多重选择器”中央键确定。在“对焦选项”(Focus Options)菜单下,再次向右按“多重选择器”,出现二级菜单,选择“对焦确认”(Focus Confirmation),再向右按“多重选择器”,出现三级菜单,选择“手动对焦”(MF),按“多重选择器”中央键确定。3.4.4变焦选项(Zoom Options):向右按“多重选择器”,出现二级菜单后,选择“数码远焦”(Digital Tele),再向右按“多重选择器”,出现三级菜单,选择“关闭”(O

25、ff),按“多重选择器”中央键确定。在“变焦选项”(Zoom Options)菜单下,向右按“多重选择器”,出现二级菜单,按“多重选择器”上、下方向键选择“起始位置”(Startup Position),再向右按“多重选择器”,出现三级菜单,选择“最后位置”(Last Position),按“多重选择器”中央键确定。在“变焦选项”(Zoom Options)菜单下,向右按“多重选择器”,出现二级菜单,按“多重选择器”上、下方向键选择“固定光圈”(Fixed Aperture),再向右按“多重选择器”,出现三级菜单, 3.4.5闪光灯选项(Speedlight Options):向右按“多重选择

26、器”,出现二级菜单后,选择“闪光灯控制”(Speedlight Cntrl),再向右按“多重选择器”,出现三级菜单,选择“内置闪光灯关闭”(Internal Off),按“多重选择器”中央键确定。3.4.6自动包围(Auto Bracketing):向右按“多重选择器”,出现二级菜单后,选择“关闭” (Off),按“多重选择器”中央键确定。3.4.7按“对焦模式” (MF)键,直至显示屏右上方出现无穷远标记(山峰)。3.4.8按下“闪光灯模式/感光度”键,并且同时用手旋转“指令拨盘”,直至显示屏上出现“100”符号即可。3.4.9在“光圈优先自动曝光”模式下,旋转“指令拨盘”,直至显示屏上显示

27、的光圈为最大值(数字最小)。3.4.10将镜头调至长焦位置,按下“变焦按钮”(T),至光学变焦最大位置。4 注意事项4.1在每次使用后,应全面清洁显微镜及相机。4.2用干净毛刷清洁镜片及其它配件。4.3切勿用湿手或污物擦拭整机和配件。4.4作业时应尽量选择清洁环境,注意维护。测厚仪操作规程1. 范围1.1 本规程适用于TT-100超声波测厚仪的操作步骤、校准方法、维护保养等注意事项。1.2 TT-100超声波测厚仪,只适用于钢、不锈钢、铁、铜等,不适用于铸铁、铸铁等。1.3 测量范围:厚度1.2225mm;管不小于20×3mm;声速调节范围10009999。2. 测量前的准备工作2.

28、1 被测工件表面要打磨出大于测厚仪探头直径面积的光滑表面。2.2 有麻点腐蚀坑的被测工件表面,要用砂轮机磨平后,再用砂纸打磨至测厚要求。2.3 被测工件表面要光滑、平整、不得有阻碍影响测厚数值的油漆、氧化物等。3. 测量程序3.1 按照标有红、绿颜色的插头,插入相对应颜色的插座。3.2 按ON键开机,全屛幕显示5900m/S时,将机壳面上的标准试块涂上藕合剂后,再按校准键ZERO将探头与试块藕合,待横线条消失,屏幕显示出4mm为准。3.3 仪器校准后即可测量,测量钢、铁以外的材料工件时,按VEL声速键,再按上下单元调整键,调整至被测工件材料所对应的声速,再用相应材料的试块校准。3.4 将打磨好

29、的被测工件表面,涂上藕合剂,将探头轻按在测量点上,待屏幕上显示出藕合标志时,确定一个最小的数值。3.5 如测量时间较长时,要按仪器的技术要求,重新对仪器进行校准,以保证测厚值的准确性。4. 注意事项4.1 检测不同的工件时,必须按被测件材料的相应声速调整后再进行测量。4.2 当测厚仪屏幕上显示BATT标志时,要及时更换电池,更换电池时要待仪器自动关闭后进行。4.3 当被测工件表面温度超过60度时,不能强行使用,要更换带有高温探头的测厚仪。4.4 测厚仪使用完后,要将测厚仪上、探头上、缆线上的耦合剂、污垢擦净,保护测厚仪的完好性。4.5 如果长期不从事检测时,要将测厚仪内的电池取出,机壳上的试块

30、、探头涂上少许的机油后再保存。里氏硬度仪操作规程1范围适用于HLN-11A里氏硬度仪的操作和维护,规定了里氏硬度仪使用的适用范围、操作步骤、维护的方法,作业过程中和保管时要注意的事项等。2操作前的核查2.1使用前要对硬度仪的有效证书进行核查,确认在有效期内。2.2使用前要认真阅读HLN-11A里氏硬度仪的用户手册,详细了解手册的内容,以便正确的使用。2.3使用前,要对硬度仪进行认真的检查,确认硬度仪的外观是否完好,电量是否充足。2.4确认被测试件和硬度仪所配置的冲击装置是否一致。3操作程序3.1测试前的准备工作3.1.1对试件表面处理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打磨,达到D型冲击装置,试件表面粗糙度Ra

31、=2um,相当于原国标6的标准。3.1.2确认测试现场环境温度:主机-10+45,冲击装置-20+120。3.1.3试件表面不得有氧化皮、油污、划痕、凹凸不平。3.1.4测量试件实际厚度要求5mm。如果5mm试件背面必须加装支撑物。3.1.5检验仪器的准确性: 连续使用时,至少每日检查一次; 当示值误差超过12HL值; 重复性大于12HL值 时,为不合格应进行检修,至少1000次测试后检查一次,偶尔使用时一组试验前及完毕时进行检查。3.1.6在标准块上进行冲击试验,以仪器显示出的硬度值与标准试块上标称比较,当五个测试值的平均值在标准误差范围内时,则表明仪器工作正常。4操作4.1打开机后,待主机

32、屏幕上显示正常后按SET键输入测试日期。(如年月日)4.2按PRINT键和数字键输入测试代号或试件位号。4.3根据试件的不同方位,按IMPACT键设置冲击方向。4.4按H键和数字键输入测试需要的相应硬度代号和被测试试件材料。4.5按b键输入所需测试件材料的强度。5测试5.1将冲击装置加载后,将冲击装置牢固的垂直于试件表面,释放载荷时,冲击装置不能有丝毫的晃动。5.2每个测试值应是35次或更多次测试的平均值。每个点的中心距离不得小于3mm。5.3一组测试结束后,待主机显示出Ave后,才能进行下一组测试。5.4完成一组测试结果后,可将存入主机内的硬度值通过打印机打印出。6维护与保养6.1测试结束后

33、,要及时关掉主机电源和打印机开关,防止长时间放电。6.2冲击装置在使用10002000次后,要用随机配置的毛刷清理冲击装置的导管及冲击体。6.3测试结束后,要将冲击弹簧释放,勿使冲击装置长期处于加载状态。6.4要定期给主机充电,一般连续使用824小时充电一次,每次充电8小时。6.5硬度仪主机一般工作3年时,要更换主机内的电池。7注意事项7.1严格避免碰撞、灰尘、潮湿、强磁场、油污等。7.2冲击装置内绝对禁止使用多种润滑剂。钳形接地测试仪操作规程1范围 适用于CA6411型钳形接地测试仪的操作和维护。2操作前核查2.1对钳形接地测试仪的相关有效证书进行核查,确认在有效期内。2.2试验条件确认2.

34、2.1量程:1-50。2.2.2分辨率0.1(CA6411型测试仪能显示0.7以上的值,但低于1的值是不可靠的)。3 操作程序3.1 按动ON/OFF按扭,打开测试仪。3.2仪器开机时自动设置为电阻测量功能,如果切换到电流测量功能以后,想再回到电阻测量功能,则按按扭。3.3显示屏上如果出现0L,则表示被测电阻值超出了测量范围。3.4当 标记在显示屏出现时,表示钳头已打开或钳头工作面弄脏了,使钳头不能正确闭合。3.5用钳头直接套住接地装置的连线,读取显示屏上的数值。3.6测试完毕,按动ON/OFF按扭,关闭测试仪。4注意事项4.1仪器操作前应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4.2根据氧舱检验标准测试的要求,

35、选择符合标准要求的测试仪进行测试。4.3做好安全防护工作。接地电阻测试仪操作规程1范围 适用于DZ-1-A1、DZ-1-A2型接地电阻测试仪的操作和维护。2操作前核查2.1对接地电阻测试仪的相关有效证书进行核查,确认在有效期内。2.2试验条件确认2.2.1不用电源软电缆的氧舱,测量接地点与其它和该点相连的可触及的金属部件之间的阻抗。2.2.2使用软电源软电缆的氧舱,测量电源插头接地脚与其它和该脚相连接的可触及的金属部件之间的阻抗。2.2.3用通电流测电压的办法,来确定接地阻抗。2.2.4通入电流的性质为:频率:50HZ;电源空载电压不超过6V;通入的电流不低于10A,也不超过25A。3 操作程

36、序3.1测试用二根电缆,四根导线,与仪器相连的四个插针要黑接黑,红接红(二个红接线柱为通电流用,二个黑接线柱为取样电压用),电缆另一端为二个鳄鱼夹,分别夹到接地点与可触及的金属部件上。3.2由于仪器测试阻抗并动作有一延续过程,被测点阻抗超差不会立即报警,因此鳄鱼夹触到金属部件上时,要保持5S以上的接触时间。3.3一般均通入10A的电流,再根据试验对象有无电源软电缆而将报警点(“电阻选择”)放在0.1或0.2。4 注意事项4.1由于工作电流较大,鳄鱼夹接触被测金属表面时,要动作迅速,避免产生火花。4.2仪器上的“工作”“不报警”“复位”工作转换中的“复位”是指“工作”状态的复位(即不通电流,全部

37、停止工作),此时可不带电进行测点的转换。4.3仪器原配测试电缆如长度不够,可在测量氧舱时,中间串一根长电缆。由于串接了电缆而引起接地阻抗有一个偏离“0”位的起始值,如0.00X,检测中因为这个初始值引起报警时,则允许测试结果减去该起始值。4.4为使插针与仪器插孔可靠接触,必要时可旋紧插针上的小螺丝。耐压测试仪操作规程1范围 适用于YX2670型耐压测试仪的操作和维护。2操作前核查2.1对耐压测试仪的相关有效证书进行核查,确认在有效期内。2.2试验条件确认2.2.1电压性质:频率:50HZ; 波形:正弦波。2.2.2功率:0.5KVA2.2.3试验时间:1min.2.2.4电压值:当氧舱电源电压

38、为220V时,试验电压为1500V;当氧舱电源电压为380V时,试验电压为1760V。2.2.5稳压电源(为避免由于氧舱所在地的电网电压波动影响电压的输出及测量数值时,需增设)。3 操作程序3.1根据氧舱的电源电压220V或380V选择相应的网电压,必要时接入稳压电源获得仪器要求的稳定电压值,接入耐压测试仪。3.2在电源输入端与氧舱体或控制台壳体之间加电压。3.3开始加的电压值不超过试验电压总量的1/2,然后在10S内逐渐加到试验电压值。3.4保持试验电压值1min。3.5随后,在10S内将电压值降至1/2试验电压值以下。3.6试验曲线如下图所示:u0.5u10S10S1minu:试验电压4

39、注意事项4.1对已配置电源隔离变压器的氧舱,可免做此项试验。4.2仪器操作前应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4.3试验前应关闭所有氧舱电气设备电源。4.4氧舱空调电机配有启动电容时,在试验中要将电容短接,其它部件必要时可断开或取下。4.5避免由于“过流保护”调整的过小,而出现假“击穿”现象。4.6耐压试验系破坏性试验,不能连续做多次。4.7安全防护4.7.1仪器不用时,电压调整按扭,应旋到最小位置。4.7.2仪器接地端应可靠接地。4.7.3每次试验前均应检查高压试验线是否损坏。4.7.4测试时,仪器应放在绝缘橡胶板上,操作人员应站在绝缘橡胶上进行操作。洛氏硬度计操作规程1范围 适用于对HR150D型洛氏

40、硬度计的操作和维护。规定了洛氏硬度计使用的适用范围、操作步骤和维护方法、作业过程注意事项等。 2操作前核查2.1对设备的有效证书进行核查,确认在有效期内。2.2检查试验房间,确认硬度计安装在室温为20±10、无震动、无腐蚀性气体的环境中。2.3对试验机进行核查确认试验机外观完好,试验机上无影响检测质量和安全的非检测样品。3 操作程序3.1试验前的准备工作3.1.1 试件的准备试件的厚度应不小于10倍印痕的深度。被试表面必须精细制备使其平坦,不得带有油脂、氧化皮、裂缝、显著加工痕迹、凹坑以及其它污物。否则必须清理干净,但应注意勿因清理而导致试件发生局部退火,试件的支承面应清洁无污物附着

41、。3.1.2试台的挑选及安装 试台必须保证试件稳妥地置于其上,并使被试表面与主轴压头垂直,台面应清洁而无污物附着。根据试件的形状及尺寸选用合适的试台。3.1.3总负荷的选择及变换 根据硬度试验的需要选择总负荷。转动手轮(6)可以得到150、100、60kg三种负荷。在实验中不可变换负荷,以免损坏压头。3.1.4压头的安装 在安装前压头应清理干净,不得沾有任何油污、尘埃或其它污物。将压头的6.35外园插入主轴孔并使其肩面与主轴端面紧贴后,拧动主轴右側的M3螺钉轴将压头固定,但不能将压头顶的太紧,只要保证压头不掉落即可,同时还要确保螺钉轴顶在压头的6.35外园的小平面上,使压头得到可靠的定位。3.

42、2试验程序3.2.1闭合开关(12),使电源接通。同时开关(13)处于“自动”位置上。3.2.2将试件稳妥安置在工作台上,注意使试件与台面贴紧,然后旋转手轮使试件上升至指示器的小指针指于红点。此时大指针应垂直向上指向标记B与C处,其偏移不得超过±5分度格,否则应另选一点进行。 3.2.3转动旋钮(10)使标记B(或C)正好对准大指针。3.2.4使用按钮(11),既可自行完成加主负荷、保留负荷、卸除负荷等工作。3.2.5按指示器上大指针的刻度读取读数,当采用金刚石压锥时,按刻度盘外圈标记为C的黑字读数,当采用钢球压头时,按刻度盘内圈标记为B的红字读数。3.2.6转动手轮,降下试台。4

43、维护方法4.1硬度计摩擦表面,均须定期加油润滑(每月润滑2次)。4.2速器每半年加黄油一次(工业用凡士林)。4.3经常检查换向开关接触点的烧伤、烧蚀情况,必要时应加以清理或更换新的。4.4硬度计试验完毕后,应套上防尘罩,以免灰尘进入机器内部。4.5搬动硬度计时应将砝码取下,并将加荷杠杆固定。5 异常情况的处理5.1试验期间设备发生故障,影响了试验结果,应判试验结果无效。5.2如果在试验机工作时,电器发生失灵,启动或停止按钮不起作用时,应立即切断电源,使试验机停止运转。6 注意事项6.1每当更换压头及试台后的最初两次试验结果可不予采用。6.2每个试件上的试验次数不宜少于三次,应记录每次读数。可采用读数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