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考数学复习易做易错题选数列部分一、选择题:1设s是等差数列a的前n项和,已知s=36, s=324, s=144 (n>6),则n=( )A 15 B 16 C 17 D 18正确答案:D 错因:学生不能运用数列的性质计算a+a=2已知s是等差数列a的前n项和,若a+a+a是一个确定的常数,则数列s中是常数的项是( )A s B s C s D s正确答案: D 错因:学生对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逆向使用和等差数列的性质不能灵活应用。3设a是等差数列,b为等比数列,其公比q1, 且b0(i=1、2、3 n) 若a=b,a=b则 ( )A a=b B ab C ab D ab或 ab正确答案
2、 B 错因:学生不能灵活运用等差中项和等比中项的定义及基本不等式。4已知非常数数列a,满足 a-aa+a=0且aa, i=1、2、3、n,对于给定的正整数n,a=a,则等于( )A 2 B -1 C 1 D 0正确答案:D 错因:学生看不懂题目,不能挖掘题目的隐含条件,a的项具有周期性。5某人为了观看2008年奥运会,从2001年起每年5月10日到银行存入a元定期储蓄,若年利率为p且保持不变,并且每年到期的存款及利息均自动转为新一年定期,到2008年将所有的存款和利息全部取回,则可取回的钱的总数(元)为( )A a(1+p) B a(1+p) C D 正确答案:D 错因: 学生对存款利息的计算
3、方法没掌握。 6一个只有有限项的等差数列,它的前5项的和为34,最后5项的和为146,所有项的和为234,则它的第七项等于( ) A. 22B. 21C. 19D. 18 解:设该数列有项 且首项为,末项为,公差为 则依题意有 可得 代入(3)有 从而有 又所求项恰为该数列的中间项, 故选D 说明:虽然依题意只能列出3个方程,而方程所涉及的未知数有4个,但将作为一个整体,问题即可迎刃而解。在求时,巧用等差中项的性质也值得关注。知识的灵活应用,来源于对知识系统的深刻理解。7 是成等比数列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不一定等
4、比 如 若成等比数列 则 选D 说明:此题易错选为A或B或C,原因是等比数列中要求每一项及公比都不为零。8已知Sk表示an的前K项和,SnSn+1=an(nN+),则an一定是_。 A、等差数列 B、等比数列 C、常数列 D、以上都不正确正确答案:D错误原因:忽略an=0这一特殊性9已知数列1,a1,a2,4成等差数列,1,b1,b2,b3,4成等比数列,则的值为_。 A、 B、 C、或 D、正确答案:A 错误原因:忽略b2为等比数列的第三项,b2符号与1、4同号10等比数列an的公比为q,则q1是“对于任意nN+”都有an+1an的_条件。A、必要不充分条件 B、充分不必要条件C、充要条件
5、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正确答案:D错误原因:忽略a1与q共同限制单调性这一特性11数列的前n项和为s=n2+2n-1,则a1+a3+a5+a25=( )A 350 B 351 C 337 D 338正确答案:A错因:不理解该数列从第二项起向后成等差数列。12在等差数列,则在Sn中最大的负数为( )AS17BS18CS19DS20答案:C错因: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应用以及数列性质分析错误。13已知三个互不相等实数成等差数列,那么关于的方程A,一定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一定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C, 一定没有实数根 D,一定有实数根正确答案:D错因:不注意的情况。14从集合1,2,3,10中任意选出
6、三个不同的数,使这三个数成等比数列,这样的等比数列个数为( )A3B4C6D8 正确答案:D错因:误认为公比一定为整数。15若干个能唯一确定一个数列的量称为该数列的“基本量”,设是公比为q的无穷等比数列,下列四组量中,一定能成为数列“基本量”的是( )(1),(2)(3),(4)A.(1)(3) B .(1) (4) C.(2) (3) D.(2)(4)正确答案(B)错因:题意理解不清16已知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且S2=10,S5=55,则过点P(n,),Q(n+2,)(nN+*)的直线的斜率为A、4 B、3 C、2 D、1正确答案: D错因:不注意对和式进行化简。17在之间插入n
7、个正数,使这n+2个正数成等比数列,则插入的n个正数之积为._.正确答案:错因:无法探求问题实质,致使找不到解题的切入点。18数列满足 ,若,则的值为( )A. B. C. D.正确答案:C错因:缺研究性学习能力19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为,现从前m项:,中抽出一项(不是,也不是),余下各项的算术平均数为37,则抽出的是A第6项 B第8项 C第12项 D第15项正确答案:B20某种细菌在细菌的作用下完成培养过程,假设一个细菌与一个细菌可繁殖为2个细菌与0个细菌,今有1个细菌和512个细菌,则细菌最多可繁殖的个数为A511 B.512 C.513 D.514 正确答案:C21等比数列中,公比,用表示
8、它前n项的积:,则中最大的是( )A B C D 正确答案:C22已知,对于,定义,假设,那么解析式是( )A B C D 正确答案:B23如图,是由花盆摆成的图案, 根据图中花盆摆放的规律,猜想第个图形中花盆的盆数= . 正确答案:24 是实数构成的等比数列,Sn是其前n项和,则数列中 ( )A、任一项均不为0 B、必有一项为0C、至多有有限项为0 D、或无一项为0,或无穷多项为0正确答案:D25 是a,x,b成等比数列的( ) A、充分非必要条件 B、必要非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答案:D 点评:易错选A或B。26数列1,1+2,1+2+4,1+2+4+2n各项和
9、为( ) A、2n+12n B、2nn1 C、2n+2n3 D、2n+2n2 答案:C 点评:误把1+2+4+2n当成通项,而忽略特值法排除,错选A。27已知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6n4,数列bn的通项公式为bn=2n,则在数列an的前100项中与数列bn中各项中相同的项有( ) A、50项 B、34项 C、6项 D、5项 点评:列出两个数列中的项,找规律。28已知数列中,若2),则下列各不等式中一定成立的是( )。A. B.C. D.正解:A由于2),为等差数列。而 0 误解:判断不出等差数列,判断后,是否选用作差法。29某工厂第一年年产量为A,第二年的增长率为a,第三年的增长率为b,这
10、两年的平均增长率为x,则( )。E.F. G. >H. 正解:B设平均增长率为, 误解:30计算机是将信息转换成二进制进行处理的,二进制即“逢二进一”,如(1101)2表示二进制数,将它转换成十进制形式,是,那么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形式是( )I. 217-2J. 216-2K. 216-1L. 215-1正解:C=误解:没有弄清题意;=31在数列中,则等于( )。M.N. 10O. 13P. 19正解:C。由2得,是等差数列误解:A、B、D被式子的表面所迷惑,未发现是等差数列这个本质特征,而只由表面的递推关系得到,从而计算繁琐,导致有误。32已知等比数列的首项为,公比为q,且有,则首项
11、的取值范围是( )。Q.R.S.T.正解:D。 时,;且时 且,。选。误解:没有考虑,忽略了;对,只讨论了或,或,而得到了错误解答。33在ABC中,为的对边,且,则( )。U. 成等差数列V. 成等差数列W. 成等比数列X. 成等比数列正解:D。 即,注意:切入点是将恒等变形,若找不准,将事倍功半。34 x=是a、x、b成等比数列的( A.充分非必要条件 B.必要非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错解:C或A错因:误认为x=与。忽视为零的情况。正解:D35若成等比数列,则下列三个数: ,必成等比数列的个数为( )A、3 B、2 C、1 D、0错解: A.错因:没有考虑公比和的情
12、形,将也错认为是正确的.正解: C.36已知是递增数列,且对任意都有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 (D)A、( B、( C、( D、(错解:C错因:从二次函数的角度思考,用正解:D。37等比数列中,若,则的值(A)是3或3 (B) 是3 (C) 是3 (D)不存在错解:A错因:直接,成等比数列,忽视这三项要同号。正解:C38数列的前n项和 . A、350 B、351 C、337 D、338 答案:A 错解:B 错因:首项不满足通项。39在等差数列中,若它的前n项和Sn有最大值,那么中的最小正数是( ) A、S17 B、S18 C、S19 D、S20 答案:C 错解:D 错因:化简时没有考虑a10的
13、正负。40若a,b,a+b成等差数列,a,b,ab成等比数列,且,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C 错解:B 错因:对数函数的性质不熟。41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则关于an的最大,最小项,叙述正确的是( ) A、最大项为a1,最小项为a3 B、最大项为a1,最小项不存在 C、最大项不存在,最小项为a3 D、最大项为a1,最小项为a4 答案:A 错解:C 错因:没有考虑到时,42等比数列的等比中项为( )A、16 B、±16 C、32 D、±32正确答案:(B)错误原因:审题不清易选(A),误认为是,实质为±。43已知的前n项之和的值为 (
14、 )、67、65 、61 、55正确答案:A错误原因:认为为等差数列,实质为二填空题:1在等比数列中,若则的值为_错解或错解分析 没有意识到所给条件隐含公比为正 正解2实数项等比数列的前项的和为,若,则公比等于_-错解错解分析用前项的和公式求解本题,计算量大,出错,应活用性质正解3从集合中任取三个不同的数,使这三个数成等差数列,这样的等差数列最多有_错解90个错解分析没有考虑公差为负的情况,思考欠全面正解180个4设数列满足,则为等差数列是为等比数列的_条件错解充分错解分析 对数运算不清,判别方法没寻求到或半途而废正解充要5若数列是等差数列,其前项的和为,则也是等差数列,类比以上性质,等比数列
15、,则=_,也是等比数列错解错解分析 没有对仔细分析,其为算术平均数,正解6已知数列中,则等于_错解或 或错解分析 盲目下结论,没能归纳出该数列项的特点 正解7已知数列中,(是与无关的实数常数),且满足,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错解错解分析审题不清,若能结合函数分析会较好正解8一种产品的年产量第一年为件,第二年比第一年增长,第三年比第二年增长,且,若年平均增长,则有_(填)错解错解分析实际问题的处理较生疏,基本不等式的使用不娴熟正解9给定,定义使为整数的叫做“企盼数”,则在区间(1,62)内的所有企盼数的和是_.正确答案:52错因:大部分学生难以读懂题意,也就难以建立解题数学模型。10数列an的前n
16、项和Sn=n2+1,则an=_ 答案:an= 点评:误填2n1,忽略“an=SnSn1”成立的条件:“n2”。11已知an为递增数列,且对于任意正整数n,an=n2+n恒成立,则的取值范围是_ 答案:>3点评:利用二次函数单调性讨论较繁,且易错,利用an+1>an恒成立较方便。12关于数列有下列四个判断:1) 若成等比数列,则也成等比数列;2) 若数列既是等差数列也是等比数列,则为常数列;3) 数列的前n项和为,且,则为等差或等比数列;4) 数列为等差数列,且公差不为零,则数列中不会有,其中正确判断的序号是_(注:把你认为正确判断的序号都填上)正解:(2)(4).误解:(1)(3)
17、。对于(1)a、b、c、d成等比数列。 也成等比数列,这时误解。因为特列:时,成等比数列,但,即不成等比。对于(3)可证当时,为等差数列,时为等比数列。时既不是等差也不是等比数列,故(3)是错的。13关于的方程的所有实根之和为_。正解:168方程有实根,0解得:n所有实根之和为误解:没能根据条件具体确定n的取值,只得出一个关于n的多项式结果。14有四个命题:1) 一个等差数列中,若存在,则对于任意自然数,都有;2) 一个等比数列中,若存在,则对于任意,都有;3) 一个等差数列中,若存在,则对于任意,都有;4) 一个等比数列中,若存在自然数,使,则对于任意,都有,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正解:由
18、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性质得。误解:“对于等比数列,若,各项同号(同正或同负),若,各项正,负相间”,学生对此性质把握不清,故认为错。15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Sn=an1(a),则数列an_A.一定是等差数列 B.一定是等比数列C.或者是等差数列或者是等比数列 D.既非等差数列又非等比数列错解:B错因:通项中忽视的情况。正解:C16设等差数列中,且从第5项开始是正数,则公差的范围是 错解:错因:忽视,即第4项可为0。正解:17方程的四个实数根组成一个首项为的等比数列,则 正解: .错因:设方程的解为;方程的解为,则,不能依据等比数列的性质准确搞清的排列顺序.18等差数列an中, a1=25,
19、S17=,则该数列的前_项之和最大,其最大值为_。错解:12错因:忽视正解:12或13 , 19若,则数列的前n项和Sn= 。 答案: 错解: 错因:裂项求和时系数2丢掉。20已知数列是非零等差数列,又a1,a3,a9组成一个等比数列的前三项,则的值是 。 答案:1或 错解: 错因:忘考虑公差为零的情况。21对任意正整数n, 满足数列是递增数列,则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 错解: 错因:利用二次函数的对称轴,忽视其与的关系。22数列的前n项之和为,若将此数列按如下规律编组:()、(,)、(,)、,则第n组的n个数之和为 。正确答案:错误原因:未能明确第n组各项的构成规律,尤其是首项和最后一项,
20、从而找不到合适的解法,应转化为:23若an=1+2+3+n,则数列的前n项之和= 。正确答案:错误原因:未能将an先求和得不强。24若数列为等差数列且,则数列,类比上述性质,相应地若数列0, ,则有正确答案:错误原因:类比意识不强三、解答题:1设数列的前项和为,求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公式错解 错解分析此题错在没有分析的情况,以偏概全误认为任何情况下都有正解 因此数列的通项公式是2已知一个等比数列前四项之积为,第二、三项的和为,求这个等比数列的公比错解四个数成等比数列,可设其分别为则有,解得或,故原数列的公比为或错解分析按上述设法,等比数列公比,各项一定同号,而原题中无此条件正解设四个数分别为则,由
21、时,可得当时,可得3 已知正项数an满足a1= a (0<a<1) ,且,求证:(I) ; (II) . 解析:(I) 将条件变形,得.于是,有,.将这n-1个不等式叠加,得,故. (II) 注意到0<a<1,于是由(I)得=,从而,有.4 已知数列的前项和满足,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解: 当时, 当时, 的通项公式为 说明:此题易忽略的情况。应满足条件。5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为,求公比。 解:若 则 矛盾 说明:此题易忽略的情况,在等比数列求和时要分公比两种情况进行讨论。6求和。 解:若 则 若 则 若 且 令 则 两式相减得 说明:此题易忽略前两种情况。数列求和时,若含有
22、字母,一定要考虑相应的特殊情况。7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Sn=n216n6,求数列|an|的前n项和Sn 正确答案:Sn= n2+16n+6 n8时 n216n+134 n8时 错误原因:运用或推导公式时,只考虑一般情况,忽视特殊情况,导致错解。8 已知函数f(x)= Sin2xaSinx+b+1的最大值为0,最小值4 ,若实数a0,求a、b的值。 正确答案:a=2 b= 2 错误原因:忽略对区间的讨论。9数列an的前n项和Sn=n27n8求数列通项公式 正确答案:an= 14 n=1 2n8 n2 错误原因: n2时,an=SnSn1 但n=1时,不能用此式求出a110求和(x+)2+(x2
23、+)2+(xn+)2 正确答案:当x2=1时 Sn=4n 当x21时 Sn=+2n 错误原因:应用等比数列求和时未考虑公比q是否为111学校餐厅每天供应1000名学生用餐,每星期一有A、B两样特色菜可供选择(每个学生都将从二者中选一),调查资料表明,凡是在本周星期一选A菜的,下周星期一会有20改选B,而选B菜的,下周星期一则有30改选A,若用A、B分别表示在第n个星期一选A、B菜的人数。(1)试以A表示A;(2)若A=200,求A的通项公式;(3)问第n个星期一时,选A与选B的人数相等?正确答案:(1)由题可知,又;所以整理得:。(2)若A=200,且,则设则, 即A-600可以看成是首项为-400,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3),又 则, 由得。即第3个星期一时,选A与选B的人数相等。错因:不会处理非等差非等比数列。12设二次函数f(x)=x2+x,当xn,n+1(n+)时,f(x)的所有整数值的个数为g(n).(1) 求g(n)的表达式;(2) 设an=( n+),Sn=a1-a2+a3-a4+(-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贵州城市职业学院《西医外科学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贵州财经大学《藏族文化概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青海省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安徽省建筑安全员《A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贵阳人文科技学院《形式化方法导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州珠江职业技术学院《机能学实验(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州新华学院《工业机器人基础操作与编程实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分子与细胞生物学检测技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及环境设计方法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江西省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
- 工程力学课后习题答案1
- 6S视觉管理之定置划线颜色管理及标准样式
- 四年级数学(除数是两位数)计算题专项练习及答案
- 中考字音字形练习题(含答案)-字音字形专项训练
- 社区矫正个别教育记录内容范文
- 常见妇科三大恶性肿瘤的流行及疾病负担研究现状
- CTD申报资料撰写模板:模块三之3.2.S.4原料药的质量控制
- (正式版)JTT 1482-2023 道路运输安全监督检查规范
- 围手术期血糖的管理
- 2024年度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培训课件
- 100以内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练习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