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学中的大语文观_第1页
高中教学中的大语文观_第2页
高中教学中的大语文观_第3页
高中教学中的大语文观_第4页
高中教学中的大语文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高中教学中的大语文观黑龙江省绥芬河市高级中学 曹彦“大语文教育”观是已故的特级教师张孝纯先生创立的一种新型的、带有突破性的语文教育思想。这种思想主张语文教学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并把教语文同教做人有机结合起来,把传授语文知识同发展语文能力、发展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有机结合起来,把读、写、听、说四方面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接受全面的、整体的、强有力的培养和训练。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起点。针对学生对语文科的被动应战的现状,我们教师要

2、积极设法去增强学生对语文的乐趣,并逐步唤醒他们学习语文的主体意识:第一要引导学生树立起大语文观。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包含着丰富的创新内涵,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在现代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改变教学观念,深化教学方法。首先要积极引导学生树立起大语文观?那么什么是大语文观呢?那就是要学生充分认识到语文不仅仅是课堂上的语文课,在走出教室后所面对的人生社会就是语文的天地。路途中的指示牌、大街小巷街道的名称、各种广告、电视电影中的台词、交往中的对他人的称呼、待人接物的态度等等。“人生处处是语文”,如果学生们能认识到这些,加上教师的课堂的适当而具体生动的引导,学生就会对身边的各种现象加以

3、注意、分析,并最终和自己的人生体会了解起来,得到人生的感悟,那么他就会懂得学习语文的重要意义,从而产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而兴趣调动起来,就会对语文课堂有兴趣,上课也就会用心,掌握知识也就牢固,作题也就得心应手,就有了其他科目一样的成就感,对语文学习的主体意识就会唤醒,学习也就会变被动为主动。其次,我们也更要注意挖掘教学内容本身内在乐趣,有意识地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吸引学生的欲望,推动学习的进程。要善于抓住中学生的天真、好奇,容易对各种事物提出问题的个性特点,依据学生心理特征认识规律,开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挖掘语文教材中的诱导因素,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用自己的思维能力来体验探知

4、的全过程,体验教学美;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设法让学生以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的身份投入学习的思维活动中,以求不断获得新知识,迸发创新因素,最终使学生产生对学习的兴趣,诱发学生的创新欲望,进而唤醒他们学习语文的主体意识。第二,要想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注意教学方式的转变,甚至在作业布置、习题出题等方面也应有所改变。学生的主体意识是随着教师主体意识的觉醒而觉醒的。面对竞争激烈的考试,考试成绩无疑是学生的命根子。如果在学生对语文科目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来攻读,到时考试成绩又提不上去,那么学生的兴趣就会衰减,就有可能淹没主体意识,回到原地。好在近几年的中高考试题也正向

5、考察学生的思维、情感、个性等方面过渡,为学生充分张扬个性提供了舞台,不再是局限于死知识的考察。所以在学生发挥主体意识,广泛涉猎课外语文知识,丰富情感后,教师就应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重点从传授知识转到传授思维方法,指导他们怎样去运用自己的知识及情感体验,与考试答题有机结合。 第三、 树立新型师生观念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教师对学生来说是权威的象征,是真理的化身,我们对师生关系的定位就是:为师者,是 高高在上的布道者;为生者是虚心求教的蒙恩者。因为高高在上,就要有所谓的师道尊严;因为高高在上,就有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训诫。于是我们的老师总爱摆着一副唯我独尊的面孔,以居高临下之势俯视学生,要

6、求学生惟命是从,唯师是听。在这种不平等的氛围中,学生会感到窒息,创新精神和探究意识也被无情的扼杀,何谈语文学科的人文内涵?如今新课标要求我们打破传统师生关系的陈旧模式,走下圣坛,放下架子,重塑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整理的新理念,把师生关系视为合作伙伴的关系,把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权、知情权乃至发表意见的权利归还给学生,让自己转变角色,换位思考,在丰富的学习生活中,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探究,平等对话,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让学生亲历探究过程,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第四、 树立新教学法观念   这里说的“法”是指方法,语文教学的方法。教学法是很重要的,确定

7、了教学目标,就要靠选用恰当的、从实际出发的教学方法来实现它;好的教学方法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不选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要实现教学意图就会成为一句空话,这些都是毋庸置疑的。     多年以来,语文教师很注意教学方法的学习和研究,有些卓有成效的教学方法被广泛传播,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但是有一种倾向,就是把教学方法强调到不适当的程度,认为只要改进教学方法,就能提高教学质量。于是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一时间泛滥成灾,有三步法、五步法,有诵读法、点拨法,有谈话法、讨论法,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些方法本身 各有所长,无可厚非,但不能把它们看成包治百病的灵丹

8、妙药。要认识到新课标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本身素质的提高比教学方法的改进更为重要。“教无定法”,高水平的教师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不同体裁的文章,会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他不仅什么教学方法都可以用得得心应手,甚至还可以针对学情创造出富有自己特色的新的教学法。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教学语言苍白,教学内容单薄,学生就会对学习产生厌倦,不管采用何种教学法,也很难把课上好。 此外,学生方面也有许多重要的问题要解决。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认识到语言运用 能力的重要性,这才有提高学习效率的可能。要关注一些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作用,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树

9、立学好语文这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学科的责任感,这样学生就自然会主动的学语文,语文水平和人文素养就自然会得到提高。 第五、 树立新型评价观念 评价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而不是学生的发展为评价的需要服务。语文新课程评价要关注过程性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激发其内在发展的动力,实现其个体价值。至于考试,只是学生评价的一种方式,要将考试和其他评价的方法有机的结合起来。考试内容应该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了解。素质教育的口号喊了好些年了,可现在的语文教育,严格的说,还是一种应试教育。高中的学生目标锁定高考,初中的学生目标锁定中考,就连小学生也笼罩在考试的阴影下。可以这么说,从进学校门,莘莘学子就挣扎在考试的泥淖之中。而语文教学中讲练关系也受考试序列的制约,数不清的各式各样的测试占据了教学的各个环节,这种舍本逐末的做法,使中学语文教学陷入无法自拔的怪圈。 语文教育家刘国正先生曾在一次座谈会上大声疾呼 “语文教学要跳出应试怪圈”,他希望语文教师“不要围着考试指挥棒转,要按语文教学的规律进行教学,基础扎实,就可以应万变”。他还建议“高考语文命题时,不仅要考虑有利于选拔人才,而且要考虑有利于语文教师按教学规律进行教学”,他还希望“教育主导部门要先有明确的认识,并且要做好学校领导的思想工作,不能以升学率作为考核教师的唯一标准”。这是一位老语文教育工整理的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