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用快凝无机注浆材料在道路修复中的探讨与应用_第1页
路用快凝无机注浆材料在道路修复中的探讨与应用_第2页
路用快凝无机注浆材料在道路修复中的探讨与应用_第3页
路用快凝无机注浆材料在道路修复中的探讨与应用_第4页
路用快凝无机注浆材料在道路修复中的探讨与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道路注浆加固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项目组汇报第1页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科研项目路用快凝无机注浆材料在道路修复中的路用快凝无机注浆材料在道路修复中的探讨与应用探讨与应用总结汇报总结汇报上海弘路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弘路建设发展有限公司道路注浆加固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项目组汇报第2页主要汇报内容主要汇报内容项目背景项目背景主要创新点主要创新点研究成果研究成果3实施方案实施方案道路注浆加固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项目组汇报第3页p 常用的翻挖、置换养护技术缺陷明显常用的翻挖、置换养护技术缺陷明显 公路增长迅速、维修工作量大 道路注浆加固技术现有问题截止2010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386.08万公里高等

2、级公路维修占总里程的10以上施工周期长、对结构扰动严重、对交通影响大传统水泥基注浆材料凝固时间长,流动性控制困难,可注性低,不利于快速开放交通;地聚合物浆材价格昂贵,效果受地质条件和气候条件影响大;现有注浆机具与注浆工艺单一。问题的提出问题的提出项目背景:项目背景:问题的提出问题的提出针对道路注浆加固技术的现状针对道路注浆加固技术的现状审视现有道路注浆材料和注浆工艺的不足审视现有道路注浆材料和注浆工艺的不足并基于道路性能指标并基于道路性能指标进行新型道路注浆材料与注浆工艺的开发设计进行新型道路注浆材料与注浆工艺的开发设计推荐选取合理的注浆工艺参数推荐选取合理的注浆工艺参数道路注浆加固技术研究与

3、应用示范 项目组汇报第4页u道路注浆加固技术机理及技术设计参数道路注浆加固技术机理及技术设计参数u道路注浆加固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道路注浆加固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u注浆工艺参数对注浆效果影响及推荐方案注浆工艺参数对注浆效果影响及推荐方案(工程)(工程)u 道路注浆加固技术的基本要求与评价方法道路注浆加固技术的基本要求与评价方法u道路新型注浆材料的研发与适用性道路新型注浆材料的研发与适用性实施方案:实施方案:主要研究内容主要研究内容主主要要研研究究内内容容道路注浆加固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项目组汇报第5页实施方案:实施方案:主要技术路线主要技术路线道路注浆加固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项目组汇报第6页u 道

4、路注浆理论研究道路注浆理论研究u 道路注浆材料分类道路注浆材料分类(1)水泥注浆材料(2)化学注浆材料(3)绿色注浆材料(1)静压注浆技术(2)高压喷射注浆技术(3)振动注浆技术(1)球形扩散理论(闷头管)(2)柱形扩散理论(花管)u 道路注浆施工技术类型道路注浆施工技术类型实施方案:实施方案:资料调研资料调研资资料料调调研研道路注浆加固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项目组汇报第7页u 道路疲劳寿命预估方法道路疲劳寿命预估方法预估方法的分类与选取对AI预估公式的修正u 道路注浆方案设计参数理论计算道路注浆方案设计参数理论计算结合道路注浆加固特点道路注浆加固特点对传统岩土注浆公式进行修正u 道路注浆材料性

5、能要求道路注浆材料性能要求与道路路基基层的路用性能指标路用性能指标相对应(1)足够的强度与刚度(2)良好的稳定性与耐久性(3)足够的抗冲刷能力等u 道路注浆效果评价基本指标道路注浆效果评价基本指标与沥青路面的设计与养护指标设计与养护指标相对应主要通过“弯沉”来予以评定实施方案:实施方案:理论研究理论研究理理论论研研究究道路注浆加固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项目组汇报第8页新型注浆花管设计与之配套的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u 依托工程注浆方案设计依托工程注浆方案设计525m长的试验路段,分15个区域 全面分析注浆设计参数对注浆效果的影响u 道路新型无机注浆材料开发道路新型无机注浆材料开发基于路用性能指标路用

6、性能指标开发设计(流动度、凝结时间、抗压强度、析水率)(流动度、凝结时间、抗压强度、析水率)(1)原材料选择(2)初步配方确定(3)配合比确定(4)试件录用性能检测u 新式注浆工艺设计新式注浆工艺设计实施方案:实施方案:试验设计试验设计试试验验设设计计道路注浆加固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项目组汇报第9页l 明确了道路注浆加固的基本要求与评价方法明确了道路注浆加固的基本要求与评价方法主要研究成果主要研究成果l 提出了注浆材料配合比设计方法,研发新型注浆材料提出了注浆材料配合比设计方法,研发新型注浆材料l 提出了适用于道路注浆的设计参数理论计算公式提出了适用于道路注浆的设计参数理论计算公式道路注浆材料

7、的性能要求;道路注浆加固效果的评价指标;结构性能检测方法;道路剩余寿命预估方法基本设计原则;设计思路与步骤;5种外加剂对材料性能的影响;新型注浆材料的道路适用性分析评价注浆压力的修正公式;浆液扩散半径的修正公式l 设计新型注浆花管并提出配套施工工艺设计新型注浆花管并提出配套施工工艺花管特点;施工工艺流程与质量控制l 分析了注浆设计参数对注浆效果影响,提出推荐方案分析了注浆设计参数对注浆效果影响,提出推荐方案基于路面疲劳寿命分析的道路注浆技术经济评价方法,试验段结果分析道路注浆加固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项目组汇报第10页主要成果一主要成果一明确了道路注浆加固的基本要求与评价方法明确了道路注浆加固的

8、基本要求与评价方法道路注浆材料的性能要求道路注浆材料的性能要求 提出依据提出依据 道路路基基层的技术要求道路路基基层的技术要求主要成果:主要成果:明确了道路注浆加固的基本要求与评价方法明确了道路注浆加固的基本要求与评价方法 足够的强度足够的强度 良好的耐久性与稳定性良好的耐久性与稳定性 流动性与可注性流动性与可注性 考虑浆液与界面的结合形式考虑浆液与界面的结合形式 具体要求具体要求 量化指标量化指标道路注浆加固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项目组汇报第11页道路注浆加固效果的评价指标道路注浆加固效果的评价指标 提出依据提出依据 沥青路面设计与评价指标沥青路面设计与评价指标弯沉弯沉主要成果:主要成果:明确

9、了道路注浆加固的基本要求与评价方法明确了道路注浆加固的基本要求与评价方法 评价指标评价指标l 注浆后注浆后28d28d路表弯沉小于设计值路表弯沉小于设计值l 弯沉盆参数反算的道路整体反应模量比注浆前提弯沉盆参数反算的道路整体反应模量比注浆前提高高25%25%l 弯沉降低量(原弯沉弯沉降低量(原弯沉- -注浆后弯沉)注浆后弯沉)/ /原弯沉)原弯沉)30%30%道路注浆加固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项目组汇报第12页路面结构性能评价方法路面结构性能评价方法 检测方法检测方法 破损检测、非破损检测破损检测、非破损检测主要成果:主要成果:明确了道路注浆加固的基本要求与评价方法明确了道路注浆加固的基本要求与

10、评价方法 测试方法测试方法 FWD测试车测试车贝克曼梁法贝克曼梁法道路注浆加固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项目组汇报第13页路面剩余寿命预估方法路面剩余寿命预估方法 剩余寿命预估方法剩余寿命预估方法 基于弯沉指标、基于基于弯沉指标、基于PCIPCI指标、基于应力应变指标指标、基于应力应变指标主要成果:主要成果:明确了道路注浆加固的基本要求与评价方法明确了道路注浆加固的基本要求与评价方法 面层疲劳开裂控制面层疲劳开裂控制 半刚性基层疲劳开裂控制半刚性基层疲劳开裂控制 11.2813.94910.0043210MfmtNkSAIAI方程方程: :tfrabLogNf经验公式:经验公式:(0.002850.

11、293)10dSF1 0.111tfbLogN 南非方程:南非方程:3.2910.854110.0004272ftNE道路注浆加固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项目组汇报第14页主要成果二主要成果二提出注浆材料配合比设计方法并研发新型无提出注浆材料配合比设计方法并研发新型无机注浆材料机注浆材料配合比设计方法与步骤配合比设计方法与步骤 设计原理设计原理主要成果:主要成果:提出注浆材料配合比设计方法,研发新型注浆材料提出注浆材料配合比设计方法,研发新型注浆材料 基于道路路用性能基于道路路用性能(流动度、凝结时间、抗压强度、析水率)(流动度、凝结时间、抗压强度、析水率) 选取原材料组合选取原材料组合 配合比初

12、步设计配合比初步设计三大组合体系PO42.5、矿物外加剂、膨胀剂、稠化粉 设计方法与研发步骤设计方法与研发步骤 最终配比确定最终配比确定缓凝剂、 减水剂、矿物外加剂、膨胀剂、细砂道路注浆加固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项目组汇报第15页外加剂对注浆材料的影响外加剂对注浆材料的影响主要成果:主要成果:提出注浆材料配合比设计方法,研发新型注浆材料提出注浆材料配合比设计方法,研发新型注浆材料 缓凝剂缓凝剂 试验指标试验指标初凝时间、流动度、强度性能+经济成本分析 结论结论宜采用缓凝剂e(NMS)作为注浆材料的缓凝剂,掺量为2左右。初凝时间初凝时间流动度流动度抗压强度抗压强度道路注浆加固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项

13、目组汇报第16页外加剂对注浆材料的影响外加剂对注浆材料的影响 矿物外加剂矿物外加剂D D 试验指标试验指标流动度、凝结时间、强度性能、工作性(泌水+收缩) 结论结论 采用矿物外加剂D配制快凝早强型基层加固用注浆材料,矿物外加剂D掺量 不宜超过10%;当配制普通型路基和基层加固用注浆材料,矿物外加剂D掺量不宜超过30%。主要成果:主要成果:提出注浆材料配合比设计方法,研发新型注浆材料流动度流动度凝结时间凝结时间抗压强度抗压强度道路注浆加固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项目组汇报第17页外加剂对注浆材料的影响外加剂对注浆材料的影响 膨胀剂(膨胀剂(UEAUEA) 试验指标试验指标流动度、凝结时间、强度性能、

14、工作性 结论结论 添加膨胀剂能一定程度改善注浆材料的早期收缩性能; UEA膨胀剂的适宜掺量为5%。主要成果:主要成果:提出注浆材料配合比设计方法,研发新型注浆材料流动度流动度凝结时间凝结时间抗压强度抗压强度道路注浆加固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项目组汇报第18页外加剂对注浆材料的影响外加剂对注浆材料的影响 减水剂减水剂 试验指标试验指标流动度、凝结时间、强度性能、工作性 结论结论 减水剂C适宜掺量为0.05%0.1%。主要成果:主要成果:提出注浆材料配合比设计方法,研发新型注浆材料流动度流动度凝结时间凝结时间抗压强度抗压强度道路注浆加固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项目组汇报第19页外加剂对注浆材料的影响外加

15、剂对注浆材料的影响 细砂细砂 试验指标试验指标流动度、凝结时间、抗压强度 结论结论 注浆材料中可加入少量细砂,适宜掺量不超过10%; 若对注浆材料有早期强度(施工几小时内)要求,则细砂掺量不宜超过5%。主要成果:主要成果:提出注浆材料配合比设计方法,研发新型注浆材料流动度流动度凝结时间凝结时间抗压强度抗压强度道路注浆加固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项目组汇报第20页新型道路注浆材料配合比确定新型道路注浆材料配合比确定 道路注浆材料配合比道路注浆材料配合比主要成果:主要成果:提出注浆材料配合比设计方法,研发新型注浆材料 道路注浆材料性能道路注浆材料性能道路注浆加固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项目组汇报第21页新

16、型道路注浆材料道路适用性评价新型道路注浆材料道路适用性评价 强度性能强度性能主要成果:主要成果:提出注浆材料配合比设计方法,研发新型注浆材料 水稳定性能水稳定性能 当浆体材料掺量为当浆体材料掺量为20%20%时,注浆材料土体固结体时,注浆材料土体固结体7d7d抗压强抗压强度比地聚合物土体固结体高出度比地聚合物土体固结体高出0.79MPa0.79MPa,是其,是其1.581.58倍倍 当浆体材料掺量为当浆体材料掺量为13%13%时,注浆材料三渣固结体时,注浆材料三渣固结体7d7d、28d28d抗抗压强度分别高出地聚合物三渣固结体压强度分别高出地聚合物三渣固结体134%134%、64.7%64.7

17、%。 经经5 5次干湿循环后,新型注浆材料土体固结体的质量损失次干湿循环后,新型注浆材料土体固结体的质量损失与强度损失均低于地聚合物土体固结体与强度损失均低于地聚合物土体固结体 抗冻性能抗冻性能 经冻融循环后,注浆土体固结体和注浆三渣固结体质量损经冻融循环后,注浆土体固结体和注浆三渣固结体质量损失率、强度损失率较地聚合物土体固结体和地聚合物三渣失率、强度损失率较地聚合物土体固结体和地聚合物三渣固结体低。固结体低。 经济效益分析经济效益分析 本次基层加固用注浆材料的成本与路基加固用注浆材料的本次基层加固用注浆材料的成本与路基加固用注浆材料的成本均低于市面出售的地聚合物注浆材料成本价格,材料成本均

18、低于市面出售的地聚合物注浆材料成本价格,材料性能反而较之优秀,具备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性能反而较之优秀,具备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道路注浆加固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项目组汇报第22页主要成果三主要成果三提出适用于道路注浆的设计参数计算公式提出适用于道路注浆的设计参数计算公式注浆压力计算公式注浆压力计算公式主要成果:主要成果:提出了适用于道路注浆的设计参数计算公式提出了适用于道路注浆的设计参数计算公式 传统岩土注浆公式传统岩土注浆公式0.75peCTk H 公式问题公式问题 注浆次序注浆次序C C、竖直方向施工顺序系数、竖直方向施工顺序系数 新公式提出新公式提出 单独考虑基层层位注浆单独考虑基层层位注浆

19、 单独考虑路基层位注浆单独考虑路基层位注浆12.195peTH4.31peTH复合注浆取较小值道路注浆加固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项目组汇报第23页浆液扩散半径计算公式浆液扩散半径计算公式主要成果:主要成果:提出了适用于道路注浆的设计参数计算公式提出了适用于道路注浆的设计参数计算公式 传统岩土注浆公式传统岩土注浆公式 公式问题公式问题 R R 孔隙率孔隙率n n、 P P 取容许注浆压力、取容许注浆压力、 复合式注浆渗透系数复合式注浆渗透系数 新公式提出新公式提出 为为修正系数,取值范围为修正系数,取值范围为120190120190,当复合式注,当复合式注浆中基层为主要注浆层位时取低值,路基为主要

20、注浆层浆中基层为主要注浆层位时取低值,路基为主要注浆层位时取高值。位时取高值。3/RK P r TB n /RK P r T n B 道路注浆加固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项目组汇报第24页主要成果四主要成果四设计新型注浆花管并提出配套施工工艺设计新型注浆花管并提出配套施工工艺新型花管设计新型花管设计主要成果:主要成果:设计新型注浆花管并提出配套施工工艺设计新型注浆花管并提出配套施工工艺 目的目的 花管示意图花管示意图 解决单一进行基层注浆可注性低的现状解决单一进行基层注浆可注性低的现状 避免繁琐的提管工序,提高注浆效率与注浆效果避免繁琐的提管工序,提高注浆效率与注浆效果主要注浆层位为路基,在路基层

21、位的注主要注浆层位为路基,在路基层位的注浆加固采取大范围开孔,由路基顶面以浆加固采取大范围开孔,由路基顶面以下下27cm27cm至至67cm67cm的的40cm40cm区域内预留喷浆孔,区域内预留喷浆孔,而基层层位的注浆主要考虑三渣基层底而基层层位的注浆主要考虑三渣基层底部的脱空处治及碎石层的加固部的脱空处治及碎石层的加固道路注浆加固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项目组汇报第25页配套施工工艺流程配套施工工艺流程主要成果:主要成果:设计新型注浆花管并提出配套施工工艺设计新型注浆花管并提出配套施工工艺分区定孔分区定孔气动钻孔机打孔气动钻孔机打孔液压式压管机成孔液压式压管机成孔注浆料拌合注浆料拌合注浆压力控

22、制注浆压力控制道路注浆加固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项目组汇报第26页施工质量控制施工质量控制主要成果:主要成果:设计新型注浆花管并提出配套施工工艺设计新型注浆花管并提出配套施工工艺 浆液质量控制浆液质量控制 钻孔质量控制钻孔质量控制 停浆控制条件停浆控制条件(1)当注浆压力大于0.5MPa时,停止注浆。 (2)当路表抬升量超过1.5mm或累积抬升量超过5mm时,停止注浆;(3) 规定压力下,当单孔注浆量小于1L/min时(推荐注浆量为710L/min),稳压10min,若压力不下降或下降不超过10%,即可止浆。(4)在规定压力下,单孔注浆量达到邻近孔位平均注浆量的3倍以上,停止注浆;(5)当相邻钻

23、孔发生串浆时应采用止浆塞将串浆的钻孔封堵后继续注浆,直到注浆孔达到要求后,该孔停止注浆;若不能止浆,则停止注浆;(6)当路面表层纵、横缝隙有浆液冒出时,继续注浆1020秒即应停止;基层有积水处,积水会在浆液压力下从缝隙冒出,此时需继续压浆,直至浆液冒出1020秒后停止。停浆控制条件停浆控制条件现场冒浆现象现场冒浆现象道路注浆加固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项目组汇报第27页主要成果五主要成果五分析注浆设计参数对注浆效果影响,分析注浆设计参数对注浆效果影响,提出推荐方案提出推荐方案试验段方案设计试验段方案设计主要成果:主要成果:分析注浆设计参数对注浆效果的影响,提出推荐方案分析注浆设计参数对注浆效果的影

24、响,提出推荐方案 试验段基本情况试验段基本情况 方案设计方案设计 位置:位置:大叶公路与团青公路大叶公路与团青公路 原道路结构:原道路结构:8cm8cm沥青混凝土、沥青混凝土、 40cm 40cm三渣基层、三渣基层、15cm15cm碎石垫层碎石垫层 区域:区域:1515个(共个(共525m525m) 设计预期目标:设计预期目标: 注浆材料布孔形式、孔间距、注浆深度、注浆管及注浆材料布孔形式、孔间距、注浆深度、注浆管及 注浆顺序对道路注浆加固的效果注浆顺序对道路注浆加固的效果 分析原理:分析原理:弯沉前后对比弯沉前后对比& & 基于道路疲劳寿命分析的基于道路疲劳寿命分析的 道路注

25、浆技术经济评价道路注浆技术经济评价道路注浆加固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项目组汇报第28页基于道路疲劳寿命分析的技术经济评价方法基于道路疲劳寿命分析的技术经济评价方法主要成果:主要成果:分析注浆设计参数对注浆效果的影响,提出推荐方案分析注浆设计参数对注浆效果的影响,提出推荐方案28基于道路疲劳寿命的技术经济评价基于道路疲劳寿命的技术经济评价 假设采用方案1进行注浆加固的注浆效果优于采用方案2进行注浆加固的注浆效果(1) a1为采用方案1时单位面积的成本,a2为采用方案2时单位面积的成本;(2) b1为采用方案1进行注浆加固后疲劳寿命作用次数的增加量,b2为采用方案2进行注浆加固后疲劳寿命作用次数的增

26、加量; 若 ,说明方案1的技术经济性较好,可作为推荐方案;反之,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具体评价方法具体评价方法12/aa12/bb道路注浆加固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项目组汇报第29页各注浆工艺参数对注浆效果的影响各注浆工艺参数对注浆效果的影响主要成果:主要成果:分析注浆设计参数对注浆效果的影响,提出推荐方案分析注浆设计参数对注浆效果的影响,提出推荐方案 注浆材料注浆材料 技术经济分析技术经济分析 结论结论 SJ-1SJ-1与与SJ-2SJ-2对比:对比: 可使注浆后弯沉值提高可使注浆后弯沉值提高30%40%以上,使用以上,使用SJ-2型注浆材料的注浆效果型注浆材料的注浆效果要优于使用要优于使用S

27、J-1型注浆材料的注浆效果型注浆材料的注浆效果 与比对工程对比:与比对工程对比: 整体试验段平均路表弯沉降低量是泰青公路的地聚合物注浆效果的整体试验段平均路表弯沉降低量是泰青公路的地聚合物注浆效果的1.581.58倍倍 注浆材料对比结果注浆材料对比结果采用采用SJ-2SJ-2型注浆材料注浆尽管比采用型注浆材料注浆尽管比采用SJ-1SJ-1型注浆材料注浆的成本高,但型注浆材料注浆的成本高,但实际注浆效果的提升效果的提高相比于注浆成本的增加收益更大,故在实际注浆效果的提升效果的提高相比于注浆成本的增加收益更大,故在施工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推荐采用施工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推荐采用SJ-2SJ-2

28、型注浆材料进行注浆加固。型注浆材料进行注浆加固。若超过预期施工成本,可采用若超过预期施工成本,可采用SJ-1SJ-1型注浆材料进行代替。型注浆材料进行代替。道路注浆加固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项目组汇报第30页各注浆工艺参数对注浆效果的影响各注浆工艺参数对注浆效果的影响主要成果:主要成果:分析注浆设计参数对注浆效果的影响,提出推荐方案分析注浆设计参数对注浆效果的影响,提出推荐方案 注浆深度注浆深度 技术经济分析技术经济分析 结论结论 100cm100cm与与130cm130cm对比:对比: 对于路基注浆而言,增大注浆深度会提升注浆效果,本次试验段中路基对于路基注浆而言,增大注浆深度会提升注浆效果,

29、本次试验段中路基顶面以下顶面以下67cm67cm(路表以下(路表以下130cm130cm)的注浆深度下的注浆效果(弯沉减小百分比)的注浆深度下的注浆效果(弯沉减小百分比33.73%33.73%)要优于路基顶面以下)要优于路基顶面以下37cm37cm(路表以下(路表以下100cm100cm)()(27.9%27.9%)的注浆深度)的注浆深度下的注浆效果,效果提升下的注浆效果,效果提升5.83%5.83%。 采用采用130cm130cm的注浆深度尽管比采用的注浆深度尽管比采用100cm100cm的注浆深度的成本高,但实际注的注浆深度的成本高,但实际注浆效果的提高相比于注浆成本的增加收益更大,故推荐

30、采用浆效果的提高相比于注浆成本的增加收益更大,故推荐采用130cm130cm的注浆的注浆深度进行注浆施工。深度进行注浆施工。注浆深度对比结果注浆深度对比结果道路注浆加固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项目组汇报第31页各注浆工艺参数对注浆效果的影响各注浆工艺参数对注浆效果的影响主要成果:主要成果:分析注浆设计参数对注浆效果的影响,提出推荐方案分析注浆设计参数对注浆效果的影响,提出推荐方案 孔间距孔间距 结论结论 增大孔间距:增大孔间距: 过大的孔间距会导致注浆效果的显著下降,当梅花形布孔尺寸由过大的孔间距会导致注浆效果的显著下降,当梅花形布孔尺寸由2.4m2.4m4m4m扩大至扩大至3.2m3.2m5.5

31、m5.5m时,弯沉减小百分比平均降低时,弯沉减小百分比平均降低8.58%8.58%;当正方形布;当正方形布孔尺寸由孔尺寸由2.4m2.4m2.4m2.4m扩大至扩大至3.0m3.0m3.0m3.0m时,弯沉减小百分比降低时,弯沉减小百分比降低7.66%7.66%。 缩小孔间距:缩小孔间距: 当布孔尺寸从当布孔尺寸从2.4m2.4m4m4m缩小至缩小至2.0m2.0m3.5m3.5m,弯沉减小百分比从,弯沉减小百分比从32.51%32.51%降降低至低至32.14%32.14%(浆液用量反而增多,窜浆跑浆现象)(浆液用量反而增多,窜浆跑浆现象) 推荐布孔方案中最短孔间距在推荐布孔方案中最短孔间距

32、在2.4m3m之间,由于之间,由于2.4m4m的布孔形式的布孔形式充分利用了道路的横向宽度,可选为最优布孔形式。充分利用了道路的横向宽度,可选为最优布孔形式。孔间距对比结果孔间距对比结果道路注浆加固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项目组汇报第32页各注浆工艺参数对注浆效果的影响各注浆工艺参数对注浆效果的影响主要成果:主要成果:分析注浆设计参数对注浆效果的影响,提出推荐方案分析注浆设计参数对注浆效果的影响,提出推荐方案 布孔形式布孔形式 梅花形和正方形:梅花形和正方形: 基本原则:基本原则: 理论单孔分担面积相等理论单孔分担面积相等 两种梅花形布孔:两种梅花形布孔: 推荐采用等边三角形状的梅花形布孔或相同单

33、孔分担面积下的正方形布孔推荐采用等边三角形状的梅花形布孔或相同单孔分担面积下的正方形布孔布孔形式对比结果布孔形式对比结果优于优于差别不大差别不大 结论:结论: 道路注浆加固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项目组汇报第33页各注浆工艺参数对注浆效果的影响各注浆工艺参数对注浆效果的影响主要成果:主要成果:分析注浆设计参数对注浆效果的影响,提出推荐方案分析注浆设计参数对注浆效果的影响,提出推荐方案 注浆管注浆管 结论:结论: 对比:对比: 采用花管注浆加固的效果(弯沉降低量采用花管注浆加固的效果(弯沉降低量29.51%29.51%)要略优于采用闷头管注浆)要略优于采用闷头管注浆加固的效果(弯沉降低量加固的效果(

34、弯沉降低量29.32%29.32%),优势不明显(),优势不明显(0.19%0.19%)。 由于花管工艺上的优越性,推荐采用花管注浆。由于花管工艺上的优越性,推荐采用花管注浆。 注浆顺序注浆顺序 对比:对比: 由外向内的注浆顺序的效果略优于由内向外的注浆顺序,但优势不明显由外向内的注浆顺序的效果略优于由内向外的注浆顺序,但优势不明显 结论:结论:两种注浆顺序各有优势,更推荐由外向内的注浆顺序。两种注浆顺序各有优势,更推荐由外向内的注浆顺序。注浆顺序对比结果注浆顺序对比结果注浆管对比结果注浆管对比结果道路注浆加固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项目组汇报第34页注浆推荐方案注浆推荐方案主要成果:主要成果:分

35、析注浆设计参数对注浆效果的影响,提出推荐方案分析注浆设计参数对注浆效果的影响,提出推荐方案 推荐方案推荐方案 采用采用SJ-2SJ-2型材料,型材料,1.3m1.3m(路基顶面以下(路基顶面以下67cm67cm)的注)的注浆深度,浆深度,2.4m2.4m4m4m的梅花形(或的梅花形(或2.4m2.4m2.4m2.4m正方形)布正方形)布孔,采取由外向内的注浆顺序,使用花管进行道路基层孔,采取由外向内的注浆顺序,使用花管进行道路基层+ +路基的复合式注浆。路基的复合式注浆。 此次注浆采取最佳推荐方案时,路表弯沉降低值为此次注浆采取最佳推荐方案时,路表弯沉降低值为41.77%41.77%。 在获得更为先进的注浆施工技术之前,为达到设计弯沉在获得更为先进的注浆施工技术之前,为达到设计弯沉29.729.7(0.01mm0.01mm)适宜采用注浆工艺进行施工的原道路弯沉值不宜大于适宜采用注浆工艺进行施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