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七年级下浙教版第一章对环境的察觉检测题_第1页
科学七年级下浙教版第一章对环境的察觉检测题_第2页
科学七年级下浙教版第一章对环境的察觉检测题_第3页
科学七年级下浙教版第一章对环境的察觉检测题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七彩教育网 免费提供Word版教学资源科学第一章对环境的察觉测试七年级( )班 姓名_ 学号_ 成绩_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 )1.在有些地方可以看到如图的标志,它表示的意思是 A.禁止鸣笛,保持安静 B.道路弯曲,行车注意安全 C.此地有乐队出租车 D.禁止停车( )2.在足够长的装满煤油的铁管一端敲击一次,在此铁管另一端听到响声次数是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3.在没有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舞灯发出的红光照在穿白色上衣、蓝色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 A.全身呈蓝色 B.全身红色 C.上衣呈红色,裙子呈蓝色 D.上衣呈红色,裙子呈黑色( )4如图所示的四种

2、情景中,应用光的反射的是( )5如图所示,一只大熊猫正抱着一根竹子在镜前欣赏自己的像。此时,它从镜中看到自身的像正确的是( )6.下图中画出了光线射到空气与水的界面处发生折射和反射的四幅光路图,其中正确的光路图是 A B C D( )7.如下图所示,将竹筷斜插在盛水的碗中,看到的竹筷的形状是( )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当烛焰位于距离凸透镜一倍焦距内时,人眼观察到烛焰成像的情形是图中的( )9.陶瓷茶杯底部放有一枚硬币,人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看不见硬币(如图甲),往茶杯中倒人一些水后,又能够看见硬币了(如图乙)。造成“看不见”和“又看见了”的原因分别是A.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折射B.光的直线

3、传播和光的反射C.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D.光的反射和光的直线传播( )10.阳光下,在平静水面上观察水中的鱼,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甲图能看到鱼 B.只有乙图能看到鱼 C.只有丙图能看到鱼 D.四个图都能看到鱼( )11.噪声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成为社会公害。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A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 B学校将高音喇叭换成许多小音箱C清除城市垃圾,保持环境整洁 D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 )12.白天在教室里上课,我们看到室内光线充足明亮,但下课后在远处观看教室的窗户总是黑洞洞的,这是因为A窗户玻璃的透明度较差的缘故 B窗户玻璃把入射光线反射出去的缘故C室

4、内外的人对光的感受能力存在差异D进入室内的光线经多次反射后很少从窗口射出( )13.光线从玻璃斜到空气中,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相互垂直,关于入射角和折射角,下列几组中可能正确的是A30°、60° B60°、30° C30°、30° D60°、60°( )14北京奥运会安保工作中将采用人脸识别系统,该系统的摄像机可以自动将镜头前的人脸拍摄成数码相片,通过信号线传递给计算机识别。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A凹透镜B凸透镜C凸镜D凹镜( )15.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它的独特魅力给课堂教学增添了生机和活力。多媒体教室的投影银幕是用粗

5、糙的白布制成的,投影仪的折光系统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凸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B全班同学都能看到画面是因为光射到投影银幕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C全班同学都能看到画面是因为光射到投影银幕上发生了漫反射 D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光的折射现象中,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 B.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因而物体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总是缩小的 C.无论物体离平面镜远或近,它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始终不变 D.凹面镜对光起发散作用,凸面镜对光起会聚作用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20分)17.观察拍摄于水边的风景照片时,总会发现倒影部分比景物

6、本身暗一些,这是光从空气射到水面上时,由于光的_ (填“反射”或“折射”),一部分光进入了水中的缘故。18.2008年,美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特殊的隐形物质,在空气中沿_传播的光,射到该物质表面上时会顺着衣服“流走”,从而无法让光在其表面发生_,让旁人看不到它。19.电话已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人们重要的信息交流工具,李林接到一个电话,他主要是依据声音的_就听出是妈妈打来的。为了使声音更清晰,他常把音量调大些,这相当于增大了声音的_。20.如图,江边的山峰最高处距江面120m,江水深10m,映在平静江水中山峰的倒影是_像(选填“实”或“虚”),该山峰的最高处与倒影的最低处相距_m。21.如图所示,落

7、地平而镜高0.8米,垂直地面放置。身高1.5米的姚同学站在镜前却看不到自己全身的像,她回想起科学课上所学知识就(选填A“适当后退一段距离”或B“适当把镜子升高一段距离”),当她看到了自己全身像时,此像的大小与她本人相比应该是(选填“大”、“小”或“一样大”)。22.一束光自左边跟水平放置的平面镜成50°角射人,现将平面镜顺时针方向转10°角,则反射光线转动_。三、作图题(4分+2分+2分+2分,共10分)ABM N (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作出AB的像(2)MN为平面镜,画出点光源S射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A点的光路图。(3)(4)完成各透镜的光路四、科学探究题(

8、每空2分,共22分)23.由于不良学习习惯和上网游戏、偏食等因素影响,青少年患近视的人数不断增加。请利用所学知识,完成以下与近视相关的部分探究活动。如右图(甲)所示,把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标出光屏的位置;拿开眼镜,屏上的像变得模糊,向凸透镜方向移动光屏,像又变得清晰,再标出光屏的位置。观察眼球结构图如右图(乙)并结合以上实验,回答:(1)眼球中的视网膜相当于实验中的_;实验中的凸透镜相当于眼球中的_。(2)近视眼患者不戴眼镜时,远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的_(填“前方”或“后方”)。(3)近视眼镜对光线具有_作用(填“会聚”或“发散”),应是_透镜。(4)相关知识:左

9、下图中的_ (选填“丙”或“丁”)可用来解释近视的成因。小明的眼睛近段时间看黑板上的字有点模糊,他应选用如右下图所示中的哪一种透镜来矫正_。A B C D(请填A、B、C、D序号)丙丁(5)查阅资料:有资料显示,人体中维生素A含量的高低和近视的发生有关(人体中维生素A含量的高低可以通过测定空腹时血清中的维生素A含量来确定),而维生素A的摄入不足容易导致近视。(6)设计实验:若要研究人体中维生素A含量的高低和近视的发生的相关性,研究过程如下:将同校同年级的同学按是_分为两组; _;比较血清中维生素A含量的高低和近视的相关性。 24.课堂上,老师用一套科学器材进行“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演示,得

10、出了正确的结论。(1)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如果入射角为20°,则反射角的大小是_实验次数入射角反射角115°75°230°60°345°45°(2)课后,某同学利用同一套实验器材,选择入射角分别为15°、30°、45°的三条光线进行实验,结果得到了不同的数据,如图所示。经检查,三次试验中各角度的测量值都是准确的,但总结的规律却与反射定律相违背。你认为其中的原因应该是_科学第一章对环境的察觉测试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1-5 ACDBD 6-10 ACCAD 11-16 CDABBC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20分)17.折射18.直线 反射19.音色 响度20.虚 24021.B 一样大22.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