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讲 薄壁杆件的约束扭转第一节 基本假定薄壁杆件的自由扭转是指杆件受扭时,截面的纵向翘曲位移不受约束,因而纵向翘曲应变和相应的正应力都不存在。当截面的纵向翘曲位移受到约束时,便产生约束正应力和相应的附加剪应力,这便是约束扭转。约束扭转的分析,可以从确定截面上纵向翘曲位移着手,进而利用弹性理论的几何方程确定纵向翘曲应变;利用物理方程确定翘曲正应力;最后利用微单元的平衡方程确定相应的翘曲剪应力。薄壁杆件的约束扭转分析中,除沿用前两章的若干基本假定(包括平面假定、线性假定、小变形假定和周边投影不变形假定)外,补充的基本假定有:1、约束扭转产生的正应力和剪应力沿壁厚均匀分布(参见图5-7),并且杆件
2、纵向纤维不存在正应力。据此假定,由图3-2所示薄壁单元体在轴方向的平衡条件,可得到截面正应力和剪应力间的微分关系,即式(3-19) (6-1)(3-19)2、在约束扭转分析中,杆件纵向翘曲位移采用自由扭转时的表达式。根据弹性理论,参照图6-1,薄壁单元体的剪切应变为: (6-2)图6-1由周边投影不变形假定有:。这里,为扭转角,为扭转中心到点切线的垂直距离(见图3-4),于是式(6-2)可写为:那么,纵向翘曲位移的一般表达式便可由此积分求得,即 (6-3)式中为=0处的翘曲位移值。参照第三讲剪力中心推导中关于扇性坐标的定义有: (6-4)(3-30-1)式中为自积分起点至扇性零点(=0,到点所
3、包围的扇性面积的2倍。于是,纵向翘曲位移的一般表达式(6-3)可写为: (6-5)对于开口薄壁杆件,其在中面上的自由扭转剪应变,代入上式便得截面的纵向翘曲位移表达式 (6-6)对于闭口薄壁杆件,其在中面上的自由扭转剪应变,根据虎克定律,分别按单室或多室闭口截面确定剪应力剪应变。对于单室截面,剪应力由式(5-38)给出,于是,剪应变可写成: (6-7)式中自由扭转矩 (6-8)将式(6-7),式(6-8)代入式(6-3),化简后便可得: (6-9-1)或 (6-9-2)其中: (6-10)称为广义扇性坐标,它表示产生单位扭转角(时的纵向翘曲位移,因此,常称为单位翘曲。显然,其中第二项则为计及中面
4、自由扭转变形影响的修正项,此即与开口截面()的差别所在。对于多室截面,在剪切变形表达式中,引入相应的剪力流,即将以下各式:代入中得到多室截面自由扭转变形剪应变: 对于截面周界壁和交界壁则分别为:截面周界壁上: (6-11-1)截面交界壁上: (6-11-2)将式(6-11)代入式(6-3)后积分,得到多室截面翘曲位移表达式如下:周界壁: 交界壁: 或统一写成: (6-12)式中:周边 (6-13-2)交界 (6-13-2)上式展开并引入扇性坐标后,改写为:周界壁 (6-14)交界壁 称为闭口截面的广义扇性坐标,当以扭转中心为极点,以主扇性零点()为积分起点(=0)时,则称为主广义扇性坐标。上述
5、推导中均引用了自由扭转的剪切特性。为计及约束扭转引起的翘曲剪应力的影响,苏联学者YMANCK建议以一待定函数来代替扭转角,即将式(6-12)写成: (6-15)这便是闭口截面约束扭转翘曲位移的表达式,它具有与开口截面翘曲位移式(6-6)相似的形式。由于式(6-5)为纵向翘曲位移的一般表达式,其中剪应变沿用了自由扭转的有关公式,对于开口截面,式(6-6)中显然忽略了沿壁厚均匀分布的约束扭转剪应力产生的剪应变;对于闭口截面,式(6-15)也只是近似地计及了约束扭转剪应力的影响。故本书将纵向翘曲位移表达式(6-6),式(6-15)视为约束扭转分析的一种基本假定。第二节 开口薄壁杆件的约束扭转本节将按
6、上节指明的约束扭转分析步骤讨论开口薄壁杆件的约束扭转问题。一、纵向翘曲位移如上节所述,开口薄壁截面的纵向翘曲位移这里,为以扭转中心为极点,任选曲线坐标起算点的扇性坐标,其中为待定的积分函数,它表示起算点处的纵向翘曲位移。二、约束扭转的正应力引用弹性理论的几何方程,可直接写出纵向翘曲应变为:根据物理方程虎克定律及杆件纵向纤维间不存在正应力的基本假定,可得出约束扭转正应力为: (6-16)式中待定函数可由静力学方程来确定,注意到截面内力中除外,其余内力,因此,约束扭转正应力在截面上是自相平衡的,即其合力为零。 (6-17)注意到,将式(6-16)代入式(6-17)后得到待定积分函数 (6-18)将
7、式(6-18)代回式(6-16)有: (6-19)适当地选择曲线坐标起算点(=0),使积分式(6-19)中,。相应的起算点称为主扇性零点,当满足条件式(6-19)有几个点时,则以距扭转中心最近的扇性零点为主扇性零点。基于主扇性零点的坐标称为主扇性坐标,利用这一特点,当主扇性零点易于判断确定时,将简化主扇性坐标地计算,详见第五节算例。对于主扇性坐标,由式(6-18)得到: 或 =常数 其物理意义为:主扇性零点处的纵向翘曲位移为沿杆轴向为常数。即主扇性零点处无翘曲应变,翘曲正应力为零。于是,用主扇性坐标表达翘曲位移时,时(6-19)可简化为: (6-20)即翘曲正应力按主扇性坐标()的规律分布。三
8、、约束扭转剪应力利用式(6-1)表示扭转正应力与剪力流的关系式 (6-21)将式(6-20)表示的约束正应力代入上式移项后积分,可得开口薄壁截面约束扭转剪力流:或 (6-22)其中: (6-23)称为扇性静矩。 显然,式(6-22)中积分常数为积分零点处的剪力流。对于开口薄壁截面,当积分零点选在开口处的自由边缘时,则约束扭转剪力流的最后表达式(6-22)可简化为: (6-24)而约束扭转剪应力为: (6-25)观察上述各式可知,开口薄壁杆件约束扭转正应力和剪应力的计算涉及到扭转变形和,因此,需先求出杆件的约束扭转变形(在下一讲讨论),再根据截面的扭转中心和主扇性零点,计算主扇性坐标和扇性近矩,
9、最后利用式(6-20)及式(6-25)求算开口薄壁截面约束扭转的正应力和剪应力。四、约束扭转双力矩和约束扭转力矩在前二章关于弯曲和自由扭转分析中,弯曲正应力,弯曲剪应力,自由扭转剪应力等都采用截面内力以及截面几何特性来表示,而本章约束扭转正应力和剪应力则没有以相应的截面内力表示。为取得更为直观的物理概念,将约束扭转正应力和剪应力与截面内力和几何特性相联系,因此式(6-20)和式(6-25)表示的约束扭转正应力和剪应力合成为截面内力。令 (6-26)则: (6-27)注:式中由于为主扇性坐标,因此,。 其中: (6-28)称为截面的主扇性惯矩。为约束扭转剪应力合成的力矩。故称为约束扭转力矩。则称
10、为约束扭转双力矩,它是正应力以扇性坐标为“力臂”合成的广义力矩。在如图6-2a所示的工字型截面中,表现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别作用在两翼缘板内的一对力偶,故形象的称之为双力矩。从图6-2b)也可看到对应于这样的双力矩,截面变形呈“翘曲”状态,故这种约束扭转正应力和剪应力又称为翘曲正应力和翘曲剪应力。a)图b)翘曲变形图6-2显然,由式(6-26)、(6-27)可见,约束扭转双力矩和约束扭转力矩之间有下列微分关系: (6-29)将式(6-26)表示的及式(6-27)表示的代回式(6-20)及式(6-25),可得到用截面内力和几何特性表示的约束扭转正应力及剪应力计算公式如下: (6-30)五、约束
11、扭转与梁平面弯曲的比较分析式(6-26)、(6-27)、(6-29)及式(6-30)可见,约束扭转的基本方程与梁的平面弯曲基本方程具有相似的数学表达式。为便于记忆。现将二者综合比较列于表6-1。梁的平面弯曲与开口截面约束扭转比较 表6-1内容平面弯曲(平面)约束扭转位移挠度转角扭转角单位扭转角截面几何特性静矩惯矩扇性静矩扇性惯矩内力弯矩剪力分布荷载扭转双力矩扭转力矩分布扭矩应力正应力剪应力正应力剪应力微分方程第三节 闭口薄壁杆件的约束扭转一、纵向翘曲位移闭口截面约束扭转的纵向翘曲位移采用式(6-15),它具有与开口截面相似的形式,以代替,以待定函数代替扭转角,即有: (6-31)(6-15)二
12、、单室闭口截面的约束扭转正应力由于闭口截面的纵向翘曲位移具有与开口截面完全相似的形式,故其约束扭转正应力可对比开口截面直接写出,不再推导。 (6-32)(6-20)而 (6-33)(6-19)如果用约束扭转双力矩表示,则有: (6-34)(6-26) (6-35)(6-30) (6-36)(6-28)其中可用与图图乘计算得出。三、单室闭口截面的约束扭转剪应力约束扭转剪应力同样可对比开口截面的扭转剪应力公式(6-22)及式(6-23)直接写出。 (6-37)其中: (6-38)闭口截面没有自由边缘,值不能直接定出,参照第三讲第五节闭口截面弯曲剪应力的做法,将闭口截面“切开”使其成为开口截面,在切
13、口处加上赘余力,若曲线坐标积分起点取在切口处,则式(6-37)中即为切口处的赘余力,而即为相应的开口截面剪力流。仍根据切口处的变形连续条件求解,即 (6-39)将式(6-37)代入,移项得: (6-40)将式(6-40)代回式(6-37)得: (6-41)其中: (6-42)称为广义扇性近矩。于是,得到闭口截面的约束扭转剪力流 (6-43)和开口截面类似,引入约束扭转力矩,则有: (6-44)(6-27) (6-45)(6-28) (6-46)(6-30)四、多室闭口截面的约束扭转剪应力对于多室截面,仿照第三讲第五节将各室“切开”,确定各室赘余剪力流,与各室安开口截面解得的约束扭转剪力流叠加,
14、即参照式(2-41)不难求出多室闭口截面约束扭转的总剪力流。即 (周边) (6-47-1) (交界) (6-47-2)其中仍由各室切口处的变形连续条件给出的线形方程组求解。即由式(6-47),并根据虎克定律及剪力流的定式(2-3),便有:代入前式,并注意到在截面上=常数(与的坐标无关),得到线性方程 (6-48)式中开口截面约束扭转剪力流可仿照(6-30)写成 (6-49)代入式(6-48)并移项后得到: (6-50)用式(6-50)除以,并令:; (6-51)于是,式(6-50)转化为: (6-52)(3-41)对于室闭口截面,此式提供了求解的线形方程组,而未知数则表示当时,各室的约束扭赘余
15、剪力流。显然,当基本体系(开口截面)对于主扇性坐标的静矩为已知时,即可根据(6-52)求解。将式(6-51)及式(6-49)代入(6-47)便有: (6-53)其中: (周边) (6-54-1) (交界) (6-54-2)称为多室截面的广义扇性静矩,它表示截面约束扭转翘曲剪力流的分布规律,故又称为约束扭转翘曲剪力流的分布函数。至于多室截面的主扇性惯矩,则由单室截面的定义式(6-45)不难写出 (6-55)可应用图进行图乘计算,式中表示截面的壁段。第四节 薄壁截面的扇性特性上两节分析表明,无论开口或闭口截面,约束扭转的分析都归结为与弯曲分析相类似的的形式,但具体求解则繁复的多。首先是相应于挠度的
16、扭转角系约束扭转和自由扭转的综合效应,因而还不能按表6-1给出的扭转角微分方程单独求解。此外。截面扇性几何特性的计算也远较弯曲分析中几何特性的计算复杂得多,为此,将开口和单室闭口截面的扇性几何特性的一般公式归纳于表6-2。项目开口截面单室闭口截面多室闭口截面扇性坐标主扇性坐标(1)以扭转中心S为极点(2)(1)以扭转中心S为极点(2) 条件同左.扇性静矩零点取在开口边缘扇性零点取在切口处扇性零点取在切口处扇性惯矩第五节 算 例例6-1 如图2-6a)、b)所示单箱双室截面和工字型截面,试分别计算其主扇性坐标,主扇性静矩,主扇性惯矩。截面尺寸如图所示。【解】首先将开口截面和闭口截面约束的计算公式
17、对比如下,以便确定计算步骤。项目开口截面闭口截面双力矩其中:其中:约束扭转力矩约束扭转正应力其中:其中:约束扭转剪应力其中:其中:由上述各式可知,薄壁杆件约束扭转计算的步骤是:1、计算截面形心及形心主轴;2、以形心为极点,任选扇性零点;3、计算截面对形心主轴的惯矩;4、计算截面扭转中心的坐标()及主扇性零点;5、计算截面主扇性坐标或;6、求主扇性惯矩及极惯矩(下一讲讨论);7、求扭转微分方程,求扭转变形;8、求及(或及);9、计算翘曲应力及(或及);一、确定截面坐标由扭转中心的计算公式(3-28)、(3-31)、(3-45)及式(3-51)不难得知,无论开口和闭口截面,截面的对称中心即为剪力中
18、心(扭转中心)。又由式(6-19)可以推知,对称轴与截面中线的交点均为扇性零点,而扭转中心最近的扇性零点为主扇性零点。应用这些结论可以省去许多繁冗的计算。本例因中腹板通过对称中心,故扇性零点均与对称中心重合。二、工字型截面1、主扇性坐标由式(6-4)及式(6-19)式中系扭转中心为极点,主扇性零点()为积分起点(=0),曲线坐标以绕扭转中心逆时针为正,对于工字型截面(见图6-3),据上述分析,应以为起始矢径进行计算,故由图(6-3a)有:(0)-1.51.51.5-1.5-0.075-0.075a)构造图a)图a)图两层钢筋网两层钢筋网1.51.51.01.0图6-3段:;段:=1.51.0=
19、1.5(m2)段:=1.5(-1.0)=-1.5(m2)利用截面的对称性(呈反对称),做图如图(6-3b)所示。2、主扇性静矩以开口截面自由边(图6-3中的或)为积分起点(满足=0),曲线坐标以绕扭转中心逆时针转为正。由图(6-3b)可知,为的线形函数,即=-1.5(1.0) (a)务必指出,在求图时采用的积分起点(=0)和这里求可以不一致,但当将式(a)代入(6-23)具体计算时,就应将已有的与取相同的积分起点建立方程,如上式所示。已知翼缘壁厚=0.1m,于是将(a)代入(6-23)得:即 (b)则各特征点的为:点: 点: (c)点: 利用对称性,作出图如图(6-3c)所示。主扇性惯矩对图(
20、见图6-3b)应用图乘法得到:三、单箱双室截面单箱双室截面的扭转中心、主扇性零点均位于对称中心。1、主广义扇性坐标由式(6-14)知广义扇性坐标为: (d)其中相应的开口截面扇性坐标如式(6-4) (e)由于上二式计算均取主扇性零点为积分起点,故式(d)、式(e)即为相应的主扇性坐标及。现已知道=0.1m,由第三章例3-1已求得,故对于截面周边由式(6-13)有: (f)即 对于交界腹板,因其通过扭转中心,且,故 (g)于是,根据式(e),取点为切点,并以该点为各点曲线坐标的起算点(见图6-4b),计算如下:(注意到之为零)按式(f)计算,如图(6-4c)所示。左点 1.2=0 ()点 1.2
21、=1.20(m2)点 1.2=4.80(m2)点 1.2=7.20(m2)点 1.2=10.80(m2)右点 1.2=12.00(m2)将图(6-4b)叠加,即得到主广义扇性坐标图,容易看出,沿周边s呈线形分布,其各特征点的坐标(如图6-4d)所示为:2、广义扇性惯矩根据式(6-3b)及图,不难计算广义扇性惯矩 (h)于是根据图(图6-5d)应用图乘法有:3、相应的开口截面静矩将截面在某一位置(图6-4e)切开,使其成为开口(静定)截面,其相应的静矩 (k)现=0。10m,由于图为的线形函数,故知为的二次函数。取切口处为积分起点=0,计算的特征点值如下:点 点 点 点 点 由图不难推知,应呈正
22、对称,应用二者的微分关系,便可确定图的凹凸性,得出图如图(6-4e)所示4、广义扇性静矩根据式(6-54)广义扇性静矩其中需求解线性方程组(6-52)确定,即 () 1.01.0纵向预应力筋纵向预应力筋1.5纵向预应力筋纵向预应力筋1.5纵向预应力筋纵向预应力筋-7.2纵向预应力筋纵向预应力筋-4.8纵向预应力筋纵向预应力筋-1.2纵向预应力筋纵向预应力筋-10.8纵向预应力筋纵向预应力筋-12.0纵向预应力筋纵向预应力筋10.5纵向预应力筋纵向预应力筋12.0纵向预应力筋纵向预应力筋两层钢筋网两层钢筋网7.5纵向预应力筋纵向预应力筋4.5纵向预应力筋纵向预应力筋1.5纵向预应力筋纵向预应力筋
23、-0.3纵向预应力筋纵向预应力筋0.3纵向预应力筋纵向预应力筋-0.3纵向预应力筋纵向预应力筋0.3纵向预应力筋纵向预应力筋0.015纵向预应力筋纵向预应力筋0.015纵向预应力筋纵向预应力筋0.015纵向预应力筋纵向预应力筋0.015纵向预应力筋纵向预应力筋0.0375纵向预应力筋纵向预应力筋0.0375纵向预应力筋纵向预应力筋0.02纵向预应力筋纵向预应力筋0.02纵向预应力筋纵向预应力筋0.02纵向预应力筋纵向预应力筋0.02纵向预应力筋纵向预应力筋-0.02纵向预应力筋纵向预应力筋-0.005纵向预应力筋纵向预应力筋0.005纵向预应力筋纵向预应力筋-0.005纵向预应力筋纵向预应力筋0.005纵向预应力筋纵向预应力筋-0.02纵向预应力筋纵向预应力筋0.0175纵向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林业土地入股合作开发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土鸡蛋绿色包装采购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有声读物配音制作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版木地板行业绿色生产标准认证合同4篇
- 2025年度配音演员与儿童节目聘用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文化创意产业农民工就业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度新型幼儿教育机构教师聘用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创业投资公司融资合同范本
- 二零二四年度医院儿科医师派遣合同3篇
- 2025年度钢管脚手架内外施工质量保障合同
- 《健康体检知识》课件
- 2023年护理人员分层培训、考核计划表
- 生产计划主管述职报告
- GB/T 44769-2024能源互联网数据平台技术规范
- 【经典文献】《矛盾论》全文
-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专项训练课外阅读(含答案)
- 2024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中考英语试题含解析
- 给男友的道歉信10000字(十二篇)
- 客人在酒店受伤免责承诺书范本
- 练字本方格模板
- 《老山界》第1第2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PPT课件【统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