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文化概览_第1页
中国茶文化概览_第2页
中国茶文化概览_第3页
中国茶文化概览_第4页
中国茶文化概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茶文化 杨亚双 作 中国茶文化一、茶的起源与介绍一、茶的起源与介绍 二、茶的分类与功效二、茶的分类与功效 三、各类茶的冲泡方法三、各类茶的冲泡方法 四、茶的储存方法四、茶的储存方法 五、茶与健康五、茶与健康 一、茶的起源与介绍一、茶的起源与介绍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茶的原产地,已有中国是茶的故乡,是茶的原产地,已有4 4千多年的历史。中国的千多年的历史。中国的西南地区是茶的发源地,中国茶始于神农,兴于唐宋西南地区是茶的发源地,中国茶始于神农,兴于唐宋 。 “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1. 1. 茶的源头。茶的源头。( ( ) )2.关于

2、茶的著作 ( ( ) ) 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唐代陆羽所著。此书是关于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的综合性论著。 3. 茶的地域分布。二、中国茶的分类 基本茶类(按发酵程度不同分类)基本茶类(按发酵程度不同分类)种类种类分类分类发酵程度发酵程度代表品种代表品种泡茶水温泡茶水温绿茶不发酵茶0龙井、碧螺春8590黄茶微发酵茶10%20%君山银针、广东大叶青95白茶轻度发酵茶20%30%白毫银针、白牡丹9095青茶(乌龙茶)半发酵茶30%60%大红袍、铁观音100红茶全发酵茶80%90%正山小种、祁门红茶10

3、0黑茶后发酵茶100%云南普洱茶、六堡茶1001.1.绿茶绿茶 (1) 绿茶是不经过发酵的茶,即将鲜叶经过摊晾后直接下到一二百度的热锅里炒制,以保持其绿色的特点。 (2) 绿茶的名品绿茶的名品 ( ) 西湖龙井西湖龙井 碧螺春碧螺春(3)绿茶的功效绿茶的功效 绿茶较多的保留了鲜叶内的天然物质,维生素损失较少,从而形成了绿茶清汤绿叶,滋味收敛性强的特点。绿茶中保留的天然物质,对防衰老、防癌、杀菌、瘦身减脂、消炎等有特殊效果,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绿茶-适宜人群:1). 适宜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动脉硬 化、糖尿病、油腻食品食用过多 者、醉酒者。2). 不适宜发热、肾功能不全、心血管疾病、习惯性便

4、秘、消化道溃疡、神经衰弱、失眠、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http:/ 绿茶茶艺表演视频2.2.黄茶黄茶(1)黄茶属轻发酵茶,基本工艺近似绿茶,但在制造过程中加以焖黄,因此成品茶具黄汤黄叶的特点。 按所用鲜叶原料的嫩度和大小分为黄芽茶、黄小茶和黄大茶三类。 名贵品种有:君山银针、蒙顶黄芽、莫干黄芽、霍山黄芽、平阳黄汤、沩山毛尖、北港毛尖等。君山银针君山银针蒙顶黄芽蒙顶黄芽 黄茶是沤茶,在沤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消化酶,因此,黄茶的功效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保护脾胃,提高食欲,帮助消化;2、消化酶能恢复脂肪细胞代谢功能,消除脂肪;3、黄茶中的茶多酚、氨基酸、可溶糖、维生素等 营养物质,能在一定程

5、度上防治食道癌;4、黄茶鲜叶中天然物质保留有85%以上,这些物质能杀菌、消炎。 肾有问题的人不宜喝黄茶。(2)黄茶的功效)黄茶的功效3.3.白茶白茶(1)白茶,是一种满身披满白色茸毛的轻微发酵茶。白茶加工方法特殊而简单,既不杀青也不揉捻与发酵,只有萎凋和干燥两个过程。这种工艺既不破坏酶的活性,又不促进氧化作用,外形芽毫完整,汤色黄绿清澈。 因茶树品种、鲜叶采摘的标准不同,可分为叶茶(如白牡丹、新白茶、贡眉、寿眉)和芽茶(如白毫银针)。白毫银针白毫银针(2 2)白茶的功效)白茶的功效1、防癌、抗癌、防暑、解毒、治牙痛,尤其是陈年的白毫;2、银针可用作患麻疹的幼儿的退烧药,其退烧效果比抗生素更好;

6、有肝病的人不宜喝白茶。3.3.乌龙茶(青茶)乌龙茶(青茶)(1)乌龙茶也就是青茶,是一类介于红绿茶之间的半发酵茶。乌龙茶在六大类茶中工艺最复杂费时,泡法也最讲究,所以喝乌龙茶也被人称为喝工夫茶。 名贵品种有:大红袍、铁观音、凤凰单丛、台湾乌龙茶。大红袍大红袍铁观音铁观音(2 2)乌龙茶的功效)乌龙茶的功效 1、饮用乌龙青茶有瘦身的作用,能够刺激胰脏脂肪分解酵素的活性,减少糖类和脂肪类食物被吸收,消食去腻、生津利尿、减肥健美。2、抗肿瘤、预防老化的功效。3、阻止发生齿垢,预防蛀牙。4、消除危害美容与健康的活性氧,减慢几乎老化或产生皱纹。每天喝1公升乌龙茶还能改善皮肤过敏。5、青茶具有提神益思,解

7、除疲倦的作用。6、解热防暑、杀菌消炎、解毒防病。(3 3)喝乌龙茶三忌)喝乌龙茶三忌: :1 、是空腹不能饮,否则就会感到饥肠辘辘,甚至会头晕眼花,翻肚欲吐,即俗称的“茶醉”;2、是睡前不能饮,否则会使人难以入睡;3、是冷茶不能饮,乌龙茶冷后性寒,对胃不利。4.4.红茶红茶(1)红茶与绿茶恰恰相反,是一种全发酵茶(发酵程度大于80)。红茶的名字得自其汤色红。 名贵品种有:祁门红茶,正山小种 祁门红茶祁门红茶正山小种正山小种(2)红茶功效健康保健方面:红茶可以帮助胃肠消化、促近食欲,可利尿、消除水肿,并强壮心肌功能。 预防疾病方面:红茶的抗菌力强,用红茶漱口可预防蛀牙与食物中毒,降低血糖值与高血

8、压。红茶的保健作用从中医学的角度上说,红茶性温,擅温中驱寒,能起到化痰、消食、开胃的作用。对于那些脾胃虚弱的人来说,最适宜饮用红茶; 红茶一般是冬天喝暖胃的; 夏天喝绿茶解暑去油,所以适合大多数人,重症者除外。 http:/ 大红袍金骏眉正山小种茶艺表演介绍 5.黑茶(1)黑茶属后发酵茶,是中国特有的茶类。产于云南、湖南、湖北、四川、广西等地。主要品种有云南普洱茶、四川边茶、广西六堡茶、湖南黑茶、湖北老青茶。 云南普洱茶云南普洱茶 六堡茶六堡茶(2 2)黑茶的功效)黑茶的功效1、补充膳食营养2、助消化、解油腻、顺肠胃3、降脂、减肥、软化人体血管、预防心血管疾病4、抗氧化、延缓衰老,延年益寿5、

9、抗癌、抗突变6、降血压7、改善糖类代谢,降血糖,防治糖尿病8、杀菌、消炎9、利尿解毒、降低烟酒毒害(3 3)以下两种人群不适宜喝黑茶:)以下两种人群不适宜喝黑茶:1、素食者:容易缺乏维生素B、铁、钙等营养,茶叶成分会阻碍人体对这些维生素的吸收,所以素食者饮茶更须适量。2、太瘦、营养不良及蛋白质缺乏症者:茶叶能去脂肪,阻碍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所以太瘦、营养不良及蛋白质缺乏的人,饮茶最好能节制;相反地,想瘦的人,喝茶绝对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好方法。http:/ 普洱茶艺表演视频 三、各类茶的冲泡方法1.绿茶(1) 茶叶用量:冲泡绿茶的茶杯一般容量为150毫升,用茶量在3克左右。(2) 泡茶水温:泡茶

10、水温在8590为宜,与此同时用开水将茶杯烫洗一遍,提高杯温,在冬天,尤显重要,利于茶叶冲泡。(3) 时间与次数:闷置23分钟,一般以2-3次为宜。2.白茶(1) 茶叶用量:冲泡一杯白茶的分量需5克的茶叶。(2) 泡茶水温:需95度地纯净水。(3) 时间与次数:闷泡45分钟可直接饮用,白茶一般可冲泡4至5次。3. 黄茶(1) 茶叶用量:每50毫升容量用茶1克。(2) 泡茶水温:开水温度为9095,(3) 时间与次数:闷置23分钟。可冲泡三次。4.乌龙茶(1) 茶叶用量:冲泡乌龙茶,茶叶的用量要多,以装满紫砂壶容积的1/2为宜。约重10克。(2) 泡茶水温:要求水沸立即冲泡,水温为100度。(3)

11、 时间与次数:乌龙茶较耐泡,一般泡饮5至6次,仍然余香犹存。5.红茶(1) 茶叶用量:冲泡一杯红茶的份量,约需一个茶包、一茶匙或3公克的茶叶。(2) 泡茶水温:立刻注入沸腾的开水。水温宜维持在 90至100度的水温,在此同时,将茶壶与茶杯用热水烫过,这道手续称为温壶(杯)。(3) 时间与次数:将壶盖盖上,使红茶的香气与味道能充分的在热水中释放出来。叶片细小者约浸泡 2至 3分钟,叶片较大则宜闷置 3至 5分钟,当茶叶绽开,沉在壶底,并不再翻滚时,即可享用。以23次为宜。6.黑茶(1) 茶叶用量:先温壶然后按照1:20的比例投入茶量。(2) 泡茶水温:再用沸水注满.(3) 时间与次数:闷泡一小时

12、左右,便可饮用。一般可冲泡三次。四、茶的储存方法(1)利用干燥箱储存;(2)利用冰箱储存:(3)利用热水瓶储存:(4)利用罐子储存:注意:普洱茶的储存不同于其他茶类,由于普洱茶需要空气中的水分注意:普洱茶的储存不同于其他茶类,由于普洱茶需要空气中的水分帮助持续发酵,因此不能置放于密闭的容器内,最好置放于陶罐或紫帮助持续发酵,因此不能置放于密闭的容器内,最好置放于陶罐或紫砂罐内储存,摆在室内通风处即可。另外压制的茶砖或沱茶,最好拨砂罐内储存,摆在室内通风处即可。另外压制的茶砖或沱茶,最好拨开再存放。开再存放。五、茶与健康序号序号人体的不良症状人体的不良症状茶名茶名1用脑过多、缺乏劳动和运动的人用脑过多、缺乏劳动和运动的人绿茶、茉莉花茶绿茶、茉莉花茶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