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阜宁县中学2012年春学期期中调研考试高一试卷-语文讲解_第1页
江苏阜宁县中学2012年春学期期中调研考试高一试卷-语文讲解_第2页
江苏阜宁县中学2012年春学期期中调研考试高一试卷-语文讲解_第3页
江苏阜宁县中学2012年春学期期中调研考试高一试卷-语文讲解_第4页
江苏阜宁县中学2012年春学期期中调研考试高一试卷-语文讲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江苏阜宁县中学 2012年春学期期中调研考试高一试卷 - 语文说明:本试卷总分 160 分,完成时间 150 分钟。所有答案必须填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无效、语言文字应用( 15 分)(3分)仆人/ 前仆 后继 疏浚/ 怙恶不悛 驽钝/剑拔弩张 针灸/ 残羹冷炙)( 3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 都不相同 的一组是(A 蹩脚/ 别扭威慑/摄人心魂B .孱头/孱弱缱绻/孜孜不倦C. 贫瘠/脊梁 嗔怪/瞋目而视D. 启碇/钢锭纰缪/未雨绸缪2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 正确的一项是(A 这些大学的一些学生语文水平实在低劣,经常张冠李戴,写作错字、别字连篇,被 人贻笑大方 ,影响学校的声誉。B 礼尚往

2、来 这话没错,但大家都这样你送我我送你,送到后来还是收到自己送给别人 的礼物,那就变的有点悲哀了。C 位于云南弥勒的云南红酒庄,不但将自己打造成著名的葡萄酒生产企业,而且创造 独特的企业文化, 成为我国开展葡萄酒文化旅游的先头兵、 首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这真 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啊。D. 这样的小错误对于整个题目的要求来说是无伤大雅,不足为训 的,我们决不能只纠 缠于细枝末节而忘了根本的目标。3下列各句中, 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 经济适用房具有政策保障性质,须严格套型面积,政府应从源头上进行审批管理, 防止“别墅化” “富人化”现象的发生。B. 只有把政府增加的教育投入更多地向基

3、础薄弱地区倾斜,让大多数学生接受高质量教育的权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育公平问题。C. “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已于10月26日正式启动,从10月 26日起, 全国中小学生每天要求长跑,其表现将记入中小学生成长记录。D 近几年来,一些地方图书馆因经费不足,订阅报纸杂志的种类越来越少,很难满足广大读者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4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6分) 地震,虽然目前人类还不能完全避免和控制,但是只要能掌握自救技能,就能使灾害 降到最低限度。在地震中,有人观察到,不少无辜者并不因房屋倒塌而被砸伤或挤压伤致死,而是由 于精神崩溃,失去生存的希望,乱喊、乱叫,在极度恐惧中“扼杀”

4、了自己。这是因为,乱 喊乱叫会加速新陈代谢,增加氧的消耗,使体力下降,耐受力降低;同时,大喊大叫,必 定会吸入大量烟尘,易造成窒息增加不必要的伤亡。正确态度是在任何恶劣的环境,始终 要保持镇静,分析所处环境,寻找出路,等待救援。在这种极不利的环境下,要保护呼吸畅通,挪开头部、胸部的杂物,闻到煤气、毒气 时,用湿衣服等物捂住口、 鼻;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和其它容易引起掉落的物体; 扩大和稳定生存空间,用砖块、术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发生后,环境进一步恶化。如果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比较长,救援人员未到,或者没有听到呼救信号,就要想办 法维持自己的生命,防震包的水和食品一定要节约,尽量寻找食

5、品和饮用水,必要时自己 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 58题。(一)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 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 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彳”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 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 善遇之。”项王许诺。(节选自鸿门宴)(二)怀王乃以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北救赵。令沛公西略地入

6、关。与诸将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当是时,秦兵强,常乘胜逐北,诸将莫利先入关。独项 羽怨秦破项梁军,奋【奋:愤激】,愿与沛公西入关。怀王诸老将皆曰:为人僄悍猾贼。项羽尝攻襄城,襄城无遗类,皆坑之,诸所过无不残灭。且楚数进取,前陈王【陈王:陈涉】、项梁皆败。不如更遣长者扶义而西,告谕秦父兄。秦父兄苦其主久矣, 今诚得长者往,毋侵暴,宜可下。今项羽僄悍,不可遣。独沛公素宽大长者,可遣。”卒不许项羽,而遣沛公西略地,收陈王、项梁散卒。乃道砀至成阳,与杠里秦军夹壁【杠 里:地名。夹壁:对垒】,破二军。楚军出兵击王离,大破之。初,项羽与宋义北救赵,及项羽杀宋义,代为上将军,诸将黥布皆属,破秦将王离 军,降

7、章邯,诸侯皆附。及赵高已杀二世,使人来,欲约分王关中。沛公以为诈,乃用 张良计,使郦生、陆贾往说秦将,啖.以利,因袭攻武关,破之。又与秦军战于蓝田南, 益张疑兵旗帜,诸所过毋得掠卤【卤:同“虏”】,秦人喜,秦军解,因大破之。又战其北,大破之。乘胜,遂破之。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轵道:秦时亭名,在今西安东北】。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杰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吾与

8、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馀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案 堵:安居,安定有序】。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 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人大喜,争持牛羊 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5 .下面加点词语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登记B. 独项羽怨秦破项梁军埋怨使郦生、陆贾往说秦将,啖 以利 利诱C. 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丝绳6.下面各组句子,都表现刘邦

9、为“宽大长者”的一组是()(3分) 愿与沛公西入关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 A. B C 诸所过毋得掠卤馀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沛公又让不受. D7 .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A. “先入定关中者王之”是刘邦的行动动力。开始排斥项羽,独自“西掠地入关”;入关后安抚百姓和秦朝旧吏, 告之自己“当王关中”,只待诸侯入关认定一下先前的约 定罢了。B. 刘邦善于采纳下言。他采纳张良之计,说服秦将放弃抵抗;又听从张良、樊哙的 建议,不入驻秦宫室,封好财宝府库,还军霸上,这成为他后来在“鸿门宴”上向项羽 解释的一个有力的理由。C. 秦朝的

10、百姓也因为秦统治者的暴虐统治而痛苦不堪,只要有人扶义而起,善待百 姓,百姓就愿意拥戴他成为新的统治者。秦王朝的灭亡,很好地说明了“得道多助,失 道寡助”。D. 对照鸿门宴,我们可以知道,项羽最后失败,固然与他“为人不忍”,放虎 归山有关,但更重要的原因是他性格暴戾,不得人心,使得他在“项刘相争”中,在人 心向背上处于下风。&将文中划线句子及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当是时,秦兵强,常乘胜逐北,诸将莫利先入关。(3分)翻译: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4分)(司马迁鸿门宴)翻译: 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何也?( 3分)(张溥五人墓碑记)翻译:三、古诗词鉴赏

11、(10分)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金陵驿二首(其一)文天祥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注这首诗是祥兴元年(1278)文天祥被俘后,次年押赴元都燕京(今北京)途经金陵 时所作。(1) .诗中“”描绘国土沦陷的凄凉悲惨的景象;面对残酷现实,身为囚徒的诗人已经无能为力,只能发出:”的感慨。(用原句回答)(2分)(2) .诗中的二个问句,用了 的修辞方法,流露出诗 的情感。(3分)(3) .这首诗的尾联与诗人写的另一首诗过零丁洋的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相比,有什么异同?(5分

12、)答:相同之处:。不同之处:这首诗的尾联o过零丁洋的尾联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1) .,纫秋兰以为佩。(2) .,夕揽洲之宿莽。(3) .,俯首甘为孺子牛。(4)(5)(6).人生自古谁无死,.蟹六跪而二螯,.舞幽壑之潜蛟,(7) .(8) .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古)五、现代文阅读必考题:文学类文本(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1 14题。思念在土布上流动 耿翔(屈原离骚(屈原离骚(鲁迅自嘲(文天祥过零丁洋),用心躁也。(荀子劝学)。(苏轼赤壁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20分) 我是穿土布长大的。感恩

13、地记着几种粮食、几样野菜和几棵果树,再就是几件土 在我身体成长的简史中,布做的衣裳。而在这些属于贫穷人家的物质中,几件土布衣裳,给了我一定的体面,使我在青春期来临之前,一直快活地走动在乡野上。因此,一提起故乡的土布,我就想起那些玄妙的织机声,怎样穿透乡村的夜色?怎样穿梭出日子的黑白?怎样穿越一位少年的想象?而母 亲,准会在这个时候,隐去一头白发,隐去一脸皱纹,隐去一身枯瘦,回到她年轻的日子里, 给我们织染土布,给我们裁剪衣裳。那时的乡村,应该活在一群会用手工,织出土布的女人的尊严里。 其实,从一缕棉花到一块土布, 再到我们身上的一件衣裳,这个过程是很漫长和艰辛的。一茬庄稼的成熟,也就几个月时间

14、,麦子的成熟期最长,经过秋播、冬埋、春发,到了 夏天,把一片黄灿灿的穗子递给镰刀,一种粮食的身世,又一次被大地完成了。而一块土布呢?我记着母亲先是用好长的时间,一斤一两地积攒棉花,由棉花到棉线,又要经过纺车一夜一夜地摇动。那些纺好的线,像一家人过日子时的大部分喜悦, 被小心地包在一个包袱里。 我经常看见母亲,选在阳光灿烂的时候,一个人静悄悄地打开包袱,在太阳下反复地比对每 把线的成色、粗细和韧性,分得一清二楚。浆线的过程、打筒的过程、经布的过程,在织布 这个手工工艺中,这些很讲精细的程序,确实是一种原生态的乡土文化,如果把它按工序写出来,就是一部讲述织布的乡土读物。如果把织布机子、纺车、缯绳、

15、绞棍、育筒、木梭这 些与织布有关的物件, 从一个偏僻的村子里取出来, 再看看打造这些物件的木匠,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而母亲每花两三年的时间,织出来的一匹土布, 我不敢说它一定就像云锦,但 后来对诗的许多感觉,或许在那时,就被母亲无意地织在她的土布里。 也许,母亲织的土布有多长,我对乡土的感觉就有多长。 事实上,许多织布的细节,比如拐线、纶绳、浆线,我都作为母亲的帮手参与过。特别是浆线,让我欣赏了乡土生活既朴素、又很神秘的另一面。 这些乡村女人,在用粮食喂养每一个生命的过程中, 又智慧地发现了它们在织布中,会把柔软的棉线, 一根根浆得硬锂锂地,便于手工操作。村里人说,母亲的手底下会出活,忙完织布

16、机上的活, 那双很会裁剪的手,又要忙碌我们的衣裳了。 这样的日子,在我心里充满了幻想:土布,剪子,母亲的手,三种不同的物象,都在母亲的目光下,变幻出一件件遮蔽我们身体的衣裳。现在,如果我说她那时就像裁剪着云朵,就像缝补着马坊的一块土地,也不会有人说我这是矫情。但母亲那时最真实的心态,是让我 们穿得体面一点,用她织出来的土布,弥补日子的艰辛,带给一家人欢乐。 看着她飞针走线的样子,心还没有长到能用善良、柔情观看世界的我,直接觉得阳光有多细密,这时母亲的心,就有多细密。她知道父亲一生是劳作的人,常年把柴捆背在身上,要不是那一层衣裳,脊梁上都会磨出茧子来。因此,要把织得粗厚的布留给父亲,要一律染成黑

17、色的,要裁剪得宽大一些,这样结实的衣裳,耐磨也耐脏。乡村人穿衣,也有乡村人的审美标准,就是方便劳动。至于身体本身,那时的生活状况,还顾不了多少,只要一年四时 觉着不饥、不冷,就是大地上最幸福的人了。可以说,我的父母一辈,就是为此劳累困顿了 一生。直到裹着一身土布,回到泥土里去。 那些土布衣服上面,存在着那个年代里,阳光的气息,泥土的气息,更多的是母亲的气息。作为一件单纯的衣裳,它真实地记录着母亲给予我的那份爱,像棉花一样,像土布一样,透明在那个年代的阳光下。 可惜的是,我在这个世界上,不再拥有这些衣裳了。我想,吹过乡野的风,会绕过母亲留下的一些织布用的物件, 从那件土布衣裳细密的针脚里, 帮我

18、 吹出她的一些秀发。(11)要是我早年,贴身穿过的那一件呢?11 第段写“麦子的成熟”有什么作用? (4分)答:12文章第段的划线句有哪些深刻的含义?(4分)答13作者通过对土布形成的过程的描写,展示了母亲优秀品质的哪些方面?(6分)答14作者写母亲“忙碌我们的衣裳”时,是以什么为重点的?又是怎样描写的? (6分)答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517题。请不要遗址公园化冯骥才说到遗址,便会想起那年埃及考察。埃及大地到处是公元前数千年的历史遗址,给人一种极强烈的文明的初始感、 源头感。从开罗的金字塔到卢克索的国王谷这些法老墓葬的 遗址中,无处不是巨大的石雕碎块和灼

19、热的荒沙。谁也说不清它们的历史,连这些坚硬的石雕究竟毁于何时,也无从得知;时间在这里仿佛失去长度。当历史走去时,没有留下任何寻找它的线索,只有问号。这些问号弥漫在残垣断壁碎石流沙之间。于是空茫、荒芜、寂寞和 寥落,雾一样浓重地笼罩在遗址上;然而这才是远去的历史遗留在大地上特有的生命感一一 也是遗址独具的气质与魅力!在罗马,许多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址往往并不在城外或者更远的地方,而是在城中,与人们“生活”在一起;但从没人把这些草木丛生的大片大片残垣断壁视做垃圾,去动手清理。相 反,把它们当成凝固的历史,有形的岁月,真正的城市文物,不敢去碰它,更甭说动它。罗 马人懂得一根柱子倒了,是不能扶起来的,因为

20、这是时间老人和历史巨人的行为。如果扶起来,修补好,历史时间随即消失。 谁敢去改动历史?它残缺, 却正好把另一半交给你去想象。然而,在我们这里却被改变了。且不说,许多遗址正在被粗暴的施工所破坏;从河南的殷墟、西安华清池到京西的圆明园遗址,到处在动土动工,修筑围墙,植树种花,竖立雕塑,点缀小品,更有甚者则添油加醋地增添各种“景观”于其间,努力把历史遗址“打造”成一座座 公园。做这种事的人,完全不懂得遗址的价值就是它的“原生态”吗?不懂得文化和历史也有尊 严、也是神圣不能侵犯的吗?不可否认,我们一些将遗址公园化的人,可能对遗址的价值及必须恪守的保护原则不懂,但不懂得历史文化的人怎么能去管理文化遗产呢

21、?进而说,又决非仅仅是不懂;如果不懂,为什么要破费大笔钱财为遗址围墙造景、植树栽花呢?其目的无人不知,便是开发旅游,招引游客,图谋赚得更多银子。就这样,遗址正 在一个个变成公园,变成赚钱的机器;历史被我们变成消费品了。我们真的不怕没有了遗址的历史?不怕没有了令人敬畏与尊崇的精神性的文化而带来 的浅薄与苍白一一不怕那种腰缠万贯的浅薄和富得流油的苍白吗?(写于2010年6月,选自文汇报,有改动)15.作者认为遗址应该具有哪些特点?(6分)答:16国内将遗址公园化的现象背后有哪些原因? (6分)答:17文章最后说:“我们真的不怕没有了遗址的历史?”请说说这句话有哪几点含意。(6分)答:七作文(70分

22、)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双手捧起一把泥土,闻着它的芬芳,泥土里有尘封的美丽和回忆的灵魂;双手捧起一册书卷,细读它的文字,书页间有岁月的积淀和历史的回声;在“捧起”之时,我们能够体味它 的内涵和意义双手也可以捧起希望, 双手也可以捧起幸福,用双手捧起值得珍惜的那一切,在心灵深处感受那沉甸甸的真情请以“双手捧起”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记叙文。要求: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 袭;角度自选;立意自定;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高一语文参考答案1. B( A 项 bi e /bi,曲 e ,p u /p u B 项 c a n/ch a n,qu a n/ju a n,j ; u nC项

23、Q n /j i ,ch e p,n u /n u D 项 d i ng,mi u /m o u,ji) u /zh i2. B项(A项贻笑大方”含有被动,与 被人”重复;C项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比喻另有所图, 别有用心;D项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3. D ( A项缺谓语,应为严格控制套型面积”;B项句式杂糅,让大多数学生接受高质量教育的权利”改为让大多数学生接受高质量教育 ”或让大多数学生享有高质量教育的权利”;C项 全国中小学生每天要求长跑 ”主客颠倒,应为 要求全国中小学生每天长跑 ”)4保持镇静,保护呼吸畅通,维持生命。(意思对即可,每点2 分)5.B (怨,恨)6.C

24、 ( 不能体现)7. A8. 这时,秦军很强大,常常乘胜追击败逃之敌,诸将中没有人认为先入关是有利的事。(得分点: “北 ”莫“”利“”) (我)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侵入和意外变故的发生。(得分点: “所以”他“盗”出“入”非“常”) 何况乡间没有声誉的人呢?唯独这五个人声名光荣显耀,为什么呢?(得分点:何呢”、“者”、“皦皦 ”)9( 1)草合离宫转夕晖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2)比喻 国家覆灭,自己如同天边孤云旧家燕子不知飘泊何方,归宿哪里的一种无所依托的亡国之痛(3)相同之处:两首诗的尾联都表现了诗人以死报国的决心 不同之处:这首诗的尾联凄清哀婉,外

25、柔 内刚,沉挚悲壮; 过零丁洋的尾联胸怀坦荡,光明磊落,充满阳刚之气。10. (1)扈江离与辟芷兮( 2)朝搴 阰之木兰兮 (3)横眉冷对千夫指( 4)留取丹心照汗青 人生自古谁无死 ( 5)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 6)泣孤舟之嫠妇 ( 7)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 8) 赢得仓皇北顾11. 以麦子的成熟过程与土布的形成过程作比较,具体、形象地展现出土布形成的复杂和艰辛。( 4 分)12. 以形象的诗歌般的语言,抒写了对土布、尤其是对母亲的浓浓的思念,倾吐了对母亲的 感激和爱戴之情。 ( 4 分)13. ( 1)通过母亲从积攒棉花到织成土布那漫长的二三年间的千辛万苦的记述,写出了母亲的勤劳和坚韧

26、。 ( 2)通过写土布如云锦般的美丽, 以致对作者今天的诗歌创作的启迪,写出母亲具有丰富的创造性和想象力。 (3)通过母亲 “把柔软的棉线,一根根浆得硬锃锃地 ”的记 述,写出了母亲聪明而富有智慧。 (每点 2 分,共 6 分)14. 是以展示母亲美丽的心灵为重点展开描写的(2分)。通过母亲为自己做衣服和为父亲做衣服目的的不同, 进行对比描写: 为自己做衣服的目的是为了让儿子 “穿得体面 ”,获得欢乐; 而为父亲做衣服主要是方便劳动( 2 分)。通过这样的对比,写出了母亲的朴实而又伟大的 金子般的内心( 2分)。15(1)空茫、荒芜、寂寞和寥落; (2)残缺; (3)让人产生对历史和文明的追思

27、。(每点 2分)16 (1)不懂遗址的价值及必须恪守的保护原则;(2)一味追求经济利益; (3)缺少对历史文化的尊崇与敬畏。 (每点 2 分)17 (1)遗址公园化,是对遗址的破坏,让我们失去了真正的遗址;(2)没有了遗址,历史文化会变得浅薄和苍白; (3)用反问句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遗址公园化的担忧,呼吁保护 遗址,保护历史。 (每点 2 分)18【写作指导】这是一个内涵丰富、意蕴深厚的命题作文,写好此文要从如下方面着力: 一是吃透题眼,挖掘题蕴。“岁月的礼物 ”这一文题,关键词是 “岁月”,用它来修饰限定 “礼物 ”一词,这就意味着我 们对于文题的理解不能仅限于表层含义,而应认真挖掘其深层的

28、比喻义、引申义或语境义。 结合提示语就会悟出: 在我们成长过程中, 只要是促进我们茁壮成长的元素均可视为 “岁月 ” 送给我们的礼物。 这不单是物质的, 更重要的是精神的引领, 这一文题实质就是要求写出真、 善、美对于个人成长的巨大影响和重要作用。只有准确地挖掘题蕴,才能紧扣文题来写作。二是发散思维,立体拓展。 面对此题,我们不妨从如下方面发散思维:在个人成长过程中,“我 ”获得过哪些帮助、收获了哪些知识,明白了哪些人生道理、哪些真善美的行为与细节难以忘怀除此之外,还可以从空间的角度来捕捉素材,可以从家庭、学校、社会这三个方面来搜索新颖的素材。 “岁月的礼物 ”可以是一个方面的, 也可以是多个

29、方面的, 只要是有独特生活体验的均可入文。 因此, 我们只有深入思考,立体拓展,才能选择最切合文题的素材,才能从生活当中过滤出 最有意义的材料。三、巧妙构思,灵动鲜活。写此文可以用横向思路来构思, 可通过标题指津、 排比构段、 镜头剪辑等方式,串缀起 三至四个画面。如可以 “关爱给我力量、鼓励点燃信心、友情点亮生命 ”为小标题,以此反映 “岁月的礼物 ”促进自我的茁壮成长。 也可用纵式思路来构思, 可以写自我某一段时间内的心 路历程,曲折生动地展现出心灵成熟、认识提升的过程,深刻反映 “岁月的礼物 ”促进自我的 人格成长。大家可根据写作目的灵活选择,亮出文章独具一格的魅力。在选择表达方式时,

30、应尽可能地在记叙描写之中穿插议论或抒情, 这样可提炼出 “岁月的礼物 ”的意义, 可强化读 者的印象。 行文时还要巧用辞格,化无形为有形, 化抽象为具体, 在虚实结合之中创设文章 动情的亮点。总之,表达灵动,语言鲜活,将会使你的作文一鸣惊人!佳作示例岁月的礼物花谢了,只留下繁花落尽后子规的哀啼; 叶落了, 只留下秋风萧瑟中老树的叹息; 风逝 了,只留下风平浪静中江河的哀思; 梦碎了, 只留下曲终人散后的默默哭泣;岁月匆匆地去 了,却给我的人生留下了无尽的精神财富。4 岁的天空是黑暗的。 最疼我的外婆去世了。 空空的房间只留下泪的气息和无边的寂静。 不知道什么叫泪,什么叫痛,什么叫绝望,只知道一

31、个爱我、宠我的人从此在人间消失了, 看不见了也摸不到了。 再没了那背着我哼歌的外婆了, 再也听不到那爽朗的笑声了。 我整天 看着那寂寞的坟墓, 呆呆地望着那黑色弥漫的天空。 渐渐地, 寂静中, 我懂得了岁月的残酷。 正是那段无情的岁月,我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一颗种子 坚强。10 岁的天空是洒满阳光的。那一年,我和奶奶生活在一起。奶奶是一个苦了一辈子的 驼背老人,她对我的无限爱与宽容,让我今生难忘。记得有一次,我放学回到家,奶奶已为 我准备好了一大碗炒饭。 我端起饭, 看着那满碗都是腻人的油,硬是赌气不肯吃。 奶奶二说 没说,又下厨给我炒了一碗,但倔脾气的我偏不肯吃。 “有油的,我不吃。 ”“奶奶

32、吃,行了 吧?乖孙子,奶奶再给你炒一碗,不放油。 ”不“嘛,奶奶也不许吃。 ”任性的我耍起脾气。 最后,我看见奶奶转过身将两碗饭倒掉了,重新炒了一碗金灿灿、香喷喷的蛋炒饭端上来, 可我分明看见了奶奶那老泪纵横的脸、 筋脉突兀的手和那让人触目惊心的驼背。 我哭了, 弯 下腰一粒粒拾起了地上的饭。奶奶笑了, 那是我见过的最欣慰、最迷人的笑,我的心里洒满 了阳光。岁月匆匆,是奶奶对我的付出,让我明白了人间最美好的东西 爱。初三了,繁重的学习任务接踵而至。 竞赛成绩公布后,自己名落孙山, 心头掠过一丝失 望。在回家的路上, 我不敢想像怎样面对母亲那刻满疲惫的脸。 她为我的考试精心打点一切, 她曾多少次

33、孩子般地问我分数是否公布了。到家了。穿过田间小路,远远地, 看见母亲蹲在 田间伺弄棉苗。 这厚实的泥土上,洒下了母亲多少汗水。 远远地凝视着辛劳的母亲、可敬的 母亲,连着天边那一片如血的残阳,霎时,稍纵即逝的岁月让我明白了:自己扛着的 是那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岁月逝然无声, 但它给我的礼物却掷地有声。 伴随着岁月的馈赠, 我将从容地踏上未来 的道路。莫让年华付流水,莫让光阴逝无声。点评本文以时间为序,串起零星的生活片段,真实地再现了岁月馈赠给 “我”的礼物:坚强、 爱与责任。 从三个角度行文, 生动地展现出自我成长的履痕, 抒写了应走好人生每一步的强 烈心声。文章抓住 “我”的动作、语言、心理等方面细腻刻画,传神地表现出“我 ”学会坚强、懂得关爱、 勇担责任的鲜明个性。 文章最具特色之处就是成功地进行了心理描写, 细腻真实, 巧用对比, 既让 “我”的个性得以突出, 又凸现中心。 另外, 文章还善于运用辞格, 语言精美, 使得文章韵味十足, 回味无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