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的几点认识 人教版_第1页
综合实践活动的几点认识 人教版_第2页
综合实践活动的几点认识 人教版_第3页
综合实践活动的几点认识 人教版_第4页
综合实践活动的几点认识 人教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综合实践活动的几点认识廖马火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紧密贴近学生自身生活与社会生活,由学生自主实践和探索,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全新课程。在我国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行动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必修课的形式被纳入到新的学校课程体系,这既符合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又满足了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在需求。本文主要探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特征、目标定位、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以及如何实施等问题。这些问题是开发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所无法回避而且也不应该回避的。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特征追求课程向儿童的经验和生活回归、倡导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当今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之一。如欧美各国在基础

2、教育课程结构改革中,设置了“主题探索”与“设计学习”活动;日本根据新修定的“学习指导要领”在中小学开设了“综合学习时间”,并计划从2002年开始将其纳入正式的教育课程;在我国,台湾则把"综合活动"作为新课程的重要学习领域,大陆部分地区和学校也早在90年代初期就开始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验和探索。尽管各个国家在提法上不尽相同,但它们所体现的本质特征却很相近。第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统整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按照水平组织的原则统整课程的内容和活动的,这与学科课程的纵向垂直组织形式存在根本的区别。学科课程以学科为中心,各门课程由各科自成体系的知识系统所构成。其目标是单一的学科能

3、力的培养。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合了一系列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研究方法以及当代社会的综合性问题,着重培养学生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来解决综合性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它是以复合的知识为背景知识,通过以主题或者问题的形式,通过学生的问题解决学习而达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统整性,不仅包括课程内容及其组织形式的统整性,而且包括学生发展与社会发展以及教师教学方法与学生学习方式的统整性,它在范围上以学生周围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际环境为背景展开;内容上主要来源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强调把学科教育、社会教育、品德教育、艺术教育、劳技教育等多方面的有机融合;功能上关注学生的兴趣、态度、能力、

4、知识等多方面的综合,注重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学习方式上注重把观察、询问、调查、制作等多种方式的有机结合。第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开放性。从课程目标来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面向每一个学生,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表现出较强的针对性和发展性。从课程内容来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能够及时地吸收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果,便于知识的吐故纳新,此外,它还能够把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产生的层出不穷的新问题经过教育学加工融入学校课程体系,较之相对封闭和僵化的学科课程它更富柔韧性和生成性。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来看,它不像学科课程那样受规定的时间和固定的空间所牵制,其课堂组织形式和指导方式

5、也不会太多地受传统的原则与方法所束缚,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和弹性。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来看,其评价的方法和技术可以采用实验设计法、专题论文法、结果分析法、心理测量法、问卷调查法等等,呈现出多元性和动态性的特点。第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实践性。研究表明,学生只在有体验和实践中才能理解学习的过程、学习的价值,才能养成探索、追求真理的顽强精神,才能使学习成为人的生活有机的一部分。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别强调学生的实践活动和直接体验。它鼓励学生通过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等直接的实践活动进行自主性学习,要求学生从实践活动中选择主题及相应的内容,通过专题讨论、课题研究、方案设计、模拟体验、实验操

6、作、社会调查等形式,去发现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这实际上是对学科课程之“先天不足”的一种反应,它实现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及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实践体验二者之间的联系。二、活动课程的宗旨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素质,开发人的潜能,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和谐的、充分的发展。通过各种活动课的途径和有效的实践方法,使学生真正得到综合素质的提高。活动课程的教学原则有以下几点:1、创造性学生的创造性包括许多方面,而以思维的独创性为核心。思维的独创性,是人的一种宝贵的高品位素质,是指个体经过独立思考,独特和新颖地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品质,它充分反映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它的主要

7、特点:独特性,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能主动而独立地运用已有条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决不人云亦云。发散性,能从不同的角度、层次和关系去考虑问题,不拘一格,不因循守旧。新颖性,不论是概念理解、分析判断、假设推理、立案或结论,都包含新的因素,体现创新精神,而不是机械的模仿和简单的重复。思维的独创性是创造性人才必需的心理品质,教师在活动课教学中开发和挖掘,保护和培养学生的这种思维品质,对于培养现代化的创新人才有重要作用。由于长期的传统教育观念以及“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常常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缺乏对学生创造性能力的有意识培养。即使是活动课程,教师也不自觉地带上了传统教学的烙印,客观上使学生形成

8、了“从师”、“从众”、“求同”心理。一些“逞能”、“逞强”、“求异”的学生无形中受到压抑,久而久之,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关键在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评价学生的标准、教学方法、建立何种师生关系等,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把开发每个学生的创造力作为教学的目的,因时制宜,不断地在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中顺势利导,让学生有思考的余地,提高学生独立思辨的能力。在教会学生学习与实践的同时,教会学生发现真理。另一方面,教师要珍视学生的创造性,鼓励学生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畅所欲言,直抒己见,标新立异。对学生有创意的想法或

9、做法要满腔热情地支持和关注。此外,教师在活动课教学过程中,也应锐意求新,善于创造,不满足现状,不迷信权威,不盲从书本、不流于传统教学形式,勇于抛弃说教和陈规,努力形成有利于培养创造性人才的独特教学风格。2、开放性传统教育,尤其是学科教学,在许多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封闭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制约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新形势下,开设活动课程,有效实施素质教育,具有教学开放性意识很重要。首先,活动课教学的开放性体现在教学内容上,现行的活动课程教师应该把握时代的气息,充实和改进教学的内容,将新的科研成果和新的科学发现以及社会变革的事实补充进教材,体现教学的时代性和新颖性,帮助学生建立一

10、个发展变化的而不是孤立静止的客观物质世界的基本观念,引导学生探索新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其次,活动课教学重在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创造性及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及问题的答案往往是单一的,绝对的,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由于世界是千变万化的(客观原因),人们看问题的角度和标准是多种多样的(主观原因),所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有些答案还须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定是否有一定道理。因而,教学的开放性还应体现在教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认识论、方法论以及独立实践能力的指导,对现象及问题的分析可以作变式的,由此及彼的迁移,不必拘泥于答案是否唯一、标准。应让学生意识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种多样

11、的,一个问题的答案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不妨多层次、多角度的培养学生思维的创新能力。再则,活动课教学的开放性还表现在教育者的开放性以及教学形式和教学途径的开放性等方面。教学中师生的角色可以互换。教学的形式可以多变,教学的手段及途径可以因人而宜,因地制宜。如学生可以自行设计各种实验,自己进实验室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只是进行指导及提供相应的帮助。只要学生能够消化和吸收学习的内容,同时能够有目的的训练和开发大脑思维,那么,开放就是可行的,有效的,也是必需的。开放式教学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教学的资源,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还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让他们拥有自己的学习空间和思维天地,进而拥有自己的创新

12、成果。3、层次性所谓教学的层次性,是指针对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确立不同的教学目标,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途径,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身心特点,实施适应性的教育和教学。活动课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不同阶段,不同年龄的学生,其能力发展的差异程度不同,采取的手段和方式也就各异,体现教育的层次性和层面性非常必要。如对中学低年级的学生,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注重培养观察能力。青少年从小具有强烈的接触事物,探究具体事物的本能与需要,教师应该利用这种需要,在活动课教学中想方设法增加学生观察的内容,在观察的基础上使学生有所发现,有所提高。保

13、护学生的好奇心。好奇心是科学研究的巨大动力,中学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和知识面的局限,很容易对事物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并会以自己的方式去探索事物,发现事物。作为教师,应注意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这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基础。注意发展学生的想象力。青少年时期是想象力表现最活跃的时期,是各种学习活动和创新活动的基础。教师在活动课教学中应尽可能提供给学生充分想象的余地,激发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只有通过一些实际的动手活动,才能使各种思维的结果物质化,同时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更符合现象,具有实际效果,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新探究意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多创设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有时间、有

14、机会动手,有可能展示和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中学高年级阶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智力发展、身心发展和世界观形成的最主要时期,这时应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放在突出位置上,并加强理想主义、爱国主义的教育,方式和重点更应符合学生的特点。要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欲。广博的知识是各种能力形成的基础,教师有必要在活动课教学中通过各种方式激发他们探求知识的欲望。要注重学生特殊才能和兴趣的培养。中学高年级阶段,学生个性特点发展得更加明显和突出,教师对学生中的“偏才”、“怪才”应予以特别重视,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及不同特点,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使这些学生的特长和兴趣得以

15、充分发挥,为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提供良好的教育条件。全面发展并不意味着平衡发展,给特长生创造宽松的教育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不可或缺的,也是活动课的优势所在。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使学生将理性的知识与感性的实践相结合。教师可以在课上布置给学生思考的问题,让学生课后去讨论和验证,并找机会实践和体验,最后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无疑,这对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大有裨益。4、情商教育情商即情绪智慧或情感智商。情商教育是世界名牌学府哈佛大学20世纪末提出的教育概念,它对传统教育中重视智商培养的规范,产生了动摇性的冲击。大量的研究表明,影响学生创造性才能的发挥及今后取得成就高低的差异因素不完全在于智商,而在于

16、情商。目前,活动课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已日趋深化,培养学生的情商,发挥它在创造性活动中的动力作用显得更为重要。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情商,应从以下几方面去认识:认识自身的情绪认识情绪的本身是情商的基石,这种随时认知感觉的能力,对了解自己非常重要。如学生不了解自身的学习感受,必然沦为学习的奴隶,反之掌握学习的感觉才能成为学习的主宰。作为教师,有必要经常了解学生的学习感受,适时调整学生的学习情绪,使他们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把握最佳学习状态,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以发挥出最大的学习潜能和创造潜能。妥善管理自身的情绪情绪管理必须建立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即:如何自我安慰,摆脱焦虑,灰暗和不安。对中学生来说,这方面

17、能力匮乏的人常须与自身低落的情绪交战,掌握情绪自如的人则能很快地走出学习的低潮,重新出发,进取。指导学生控制自身的情绪对教师来说是很重要的事。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心理和生理的发育尚未成熟,情感的波动、情绪的反复时常发生。活动课教学有利于教师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帮助他们渡过心理不成熟期,有利于培养他们顽强的信念和坚韧的意志,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进取心,善于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勇于摆脱脆弱的情感和自卑心理,能承受各种压力、经受各种曲折。使他们拥有健康的学习理念和生活理想。自我激励无论是集中注意力,或发挥创造力,将情绪专注于一项目标是绝对必要的。成就任何事情,都要靠情感的自制力-克制冲动与延迟满足,保持高度热忱是一切成就的动力。一般而言,能自我激励的人做任何事效率都比较高。这种自我激励的能力对于创造性人才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教师在活动课教学中不容忽视的方面。认识他人的情绪学会认识他人,审时度势,把握机遇,是现代社会非常需要的一种心智品质。认识他人才能扬长避短,取长补短;认识他人才能知彼知己,克难奋进;认识他人才能愉快合作,公平竞争,取得学习和事业的成功。培养学生的这种素质同样是活动课教学中不能缺少的。人际关系的管理人际关系就是管理他人的情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