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小菜无责任版3.0_第1页
认知心理学小菜无责任版3.0_第2页
认知心理学小菜无责任版3.0_第3页
认知心理学小菜无责任版3.0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认知心理学的实质就在于它主张研究认知活动本身的结构,并且把这些心理过程看作信息加工过程。其基本假设是:存在心理加工。人类是主动加工者。心理加工可通过外部行为的测量来推知作出反应所需要的时间。认知心理学的基本特征:认识一个符号运算系统。人类认知是一个多层次多阶级的信息传递系统。人类信息加工的有限性。自上而下的加工:由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开始的加工,由此可以形成期望或对知觉对象的假设。这种期望或假设制约着加工的所有的阶段或水平。也称概念驱动加工。自下而上的加工:由外部刺激开始的加工,信息流程是从构成知觉基础的较小的知觉单元到较大的知觉单元,或者说从较低水平的加工到较高水平的加工。也称数据驱动加工

2、。模式:是指由若干元素或成分按一定关系形成的某种刺激结构,也可以说模式是刺激的组合。 模式识别:人把当前出现的刺激组合看成是它贮存在脑中的某种东西,人能够确认他所知觉某个模式是什么时,将它与其它模式区分开来。人的模式识别可看作一个典型的知觉过程,它依赖于人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表征:是信息在头脑中的呈现方式。根据信息加工的观点,当有机体对外界信息进行加工(输入、编码、转换、贮存和提取等)时,这些信息是以表征的形式在头脑中出现的,表征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又是被加工的客体。原型:头脑中存储着的代表一组物体,一个类别或范畴内所有个体关键特征的表征,它反映的是一类物体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原型不仅是对一类刺激的

3、概括,也是这类刺激在头脑中的最优代表。原型说: P34:该假说认为在记忆中储存的不是与外部模式有一对一的模板,而是原型。原型不是某一特定模式的内部复本。它被看作客体的内部表征,即一个类别或范畴的所有个体的概括表征,这种原型反映客体具有的基本特征。原型匹配模式不仅可以减轻记忆的负担,而且也使人的模式识别更加灵活,更能适应环境的变化。 P174:着眼于 “自然概念或现实概念 ”,企图从整体的角度来解释概念,而不是应用各个独立的概念特征及其联系。概念主要是以原型即它的最佳实例表征出来的,我们主要是从能最好地说明一个概念的实例来理解该概念的。特征说:认为外部刺激在人的长时间记忆中,是以其各种特征来表征

4、的,在模式识别过程中,首先要对刺激的特征进行分析,然后将这些抽取的特征加以合并,再与长时记忆中的各种刺激的特征进行比较,一旦获得最佳的匹配,外部几次就被识别了。字词优势效应:无论事先有无先行信息,识别字词中的一个字母要优于识别单个字母或非字词中的字母。字词优势效应的出现是由于字词具有意义。客体优势效应:指识别一个 “客体 ”图形中的线段要优于识别结构不严的图形中的同一线段或单独的该线段。图形的三维性不是产生客体优势效应的必要因素。构型优势效应:识别一个完整的图形要优于识别图形的一个部分。中枢能量理论 p61:人的加工能力有限,即用于执行任务的数量有限的能量或资源。因此资源的分配方案体现出注意的

5、选择,即只要不超过可得到的能量,就可同时接收两个或多个输入,或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若可得到的能量很少,就只能接收一个输入和进行一种活动。 追随程序双听技术实验范式:同时给被试双耳以刺激时,要其复述事先规定的那只耳朵所听到的项目,利用复述使被试尽可能地只注意一只耳朵的信息,而不注意另一只耳朵的信息。控制性加工:是一种需要应用注意的加工,其容量有限,可灵活的用于变化着的环境,这种加工受人工有意识地控制,故称控制性加工。自动加工:是一种不受人意识控制的加工,无须应用注意,没有一定容量限制,一旦形成难以改变。自由回忆的系列位置效应:在进行自由回忆实验时,被试对学习内容中间部分的回忆成绩较差,而起始部分

6、和结尾部分的回忆成绩均高于中间部分的现象。:自由回忆的系列位置曲线不是一个单一的曲线,而可分为两部分,反映着两种记忆。曲线的结尾部分反映着短时记忆,曲线的起始部分和中间部分合组成另一部分,它反映着长时记忆。结尾部分的回忆成绩之所以好,是因为这些项目正保持在短时记忆中,对于首因效应,两种记忆说认为系列起始部分比中间部分保持较长时间,可以得到较多的复述,所以成绩好。前摄抑制:先前学习对继后学习和再现的干扰,先后学习的材料相似时的干扰作用较大。 首因效应: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在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Sperling (1960)的部分报告法p75:该方法是记忆

7、研究的经典方法。该方法与全部报告法相对立,它只要求被试报告实验中将看到的刺激的一部分报告出来,它的假设是可正确回忆的项目对被试来说是瞬时记忆中可以提取的全部刺激的一个随机样本。记忆信息三级加工模型 (多存贮说 :一个完整的记忆系统不仅包括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还包括感觉记忆。三个记忆系统有不同的功能,各自对信息进行特定的加工。外部信息最先输入感觉记忆,其中有些信息进入短时记忆,有些则很快消失,在短时记忆中的信息,有些可借助复述进入长时记忆,而另外一些也要丧失,进入长时记忆中的信息相对来说是用久性的。但也可因消退、干扰或强度减弱而不能被提取出来。长时记忆中的信息被提取出来就转入短时记忆中。加工水平

8、说 p85:主张只有一个记忆系统,有不同的加工水平和相应的效果。加工水平说认为信息不能通过机械的复述而转入长时记忆。简单的保持性复述:机械的重复。精细的整合性复述:将要复述的材料加以组织,把它与其它信息联系起来,在更深的层次上加工。只有精细的整合性复述才能使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组块:组块是指将若干较小单位联合而成熟悉的、较大的单位的信息加工,也指这样组成的单位。对 Sternberg模型的批评 p104:识别项目输了太少,容易得到被试的反应时和识别项目数量的线性关系。刺激呈现速度太慢,有时间进行充分复述,从而掩盖了系列位置效应。得到的结论也可以是由于加工能力分配不同造成的。自我参照效应:当人们尽

9、力将信息和自己相联系的时候,回忆出的信息更多。情景记忆:对个人在一定时间发生的事件的记忆,保持的信息总与个人生活中特定的时间或地点相联系,具有自传体的性质。语义记忆:对语词、概念、规则和定律等抽象事物的记忆,所贮存的事物不依赖于个人所处的某个特定时间或地点。范畴大小效应:当要判断一个事物是否属于另一事物的一种时,如果所属事物范畴变大,则判断所需时间也增多。启动效应:是指先前的加工活动对随后的加工活动所起的有利作用。是 Meyer 等人提出的一种研究语言自动加工的实验范式。是指其动词与目标词具有某种联系(如语义相关、语音相同或字形相似)较没有联系时,被试能更快或更好地识别目标词。负启动效应:对有

10、关信息的成功选择(目标的激活)也需要同时对无关信息的主动抑制(分心物的抑制)。Stroop 效应:在识别色字颜色时,词的颜色与词义之间的差异会引起被试者反应时间的增加,这种现象被称 stroop 效应。就是当人们对某一特定事物作出反应时,由于不能阻断对刺激情境中无关特征的影响,而难以注意,难以对特定的刺激进行反应。心理旋转 p140:心理旋转是一种想象自我或客体旋转的空间表征动力转换能力 , 也是一种评定空间智能的重要标尺。心理旋转的速度是相对恒定的。心理旋转是表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旋转的实验有力地说明了表象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心理扫描 p148:视觉表象中的客体同样也有大少、方位、位

11、置等空间特性,也是可以被扫描的,从这个观点出发,他们在实验里要求被试构成一个视觉表象并加以审视,如同利用内部的眼镜来扫描,以确定其中的客体或其空间特性,记录所需的时间,这些就是心理扫描实验。结构密度级差实验:如果在二维平面上,画出表面结构的密度级差,如使上端的结构单元较小而密度较大,下端的结构单元较大而密度较小,则可将画面知觉为向远方延伸的,有明显的距离感或深度感。但是如果画面没有这种结构密度级差,则看起来仍然是垂直于视线的平面图形。距离效应:与知觉时对图画的扫描一样,心理表象扫描所需的时间也会随扫描距离的增加而延长。大小效应:评定主观表象较小的客体要难于评定主观表象较大的客体。概念:是事物本

12、质的反映,是一类事物特有的本质属性的信息表征。概念形成亦称概念学习,是指个人掌握概率的过程。假设考验说 P165:知觉是一种包含假设考验的构造过程。过去的知识经验主要是以假设、期望或图式的形式在知觉中起作用的。人在知觉时,接收感觉信息输入,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关于当前的刺激是什么的假设,或者激活一定的知识单元而形成对某种客体的期望。再接收或搜寻信息,再考验假设,直至验证某个假设,从而对感觉刺激作出正确的解释。人在概念形成过程中 , 需要利用现在获得的和已存储的信息来主动提出一些可能的假设, 即设想所要掌握的概念可能是什么。知觉的假设考验说是一种建立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的知觉理论。所有问题都含

13、有的 3 个基本的成分: 1给定:一组已知的关于问题条件的描述,即问题的起始状态。 2目标:关于构成问题结论的描述,即问题要求的答案或目标状态。 3障碍:正确的解决方法不是直接显而易见的,必须间接通过一定的思维活动才能找到答案,达到目标状态。问题空间:问题解决的一个基本范畴。所谓问题空间是问题解决者对一个问题所达到的全部认识状态。人要解决问题必须先要理解这个问题,对它进行表征,也即构成问题空间。 Greeno问题分类 p181:归纳结构问题:给予几个成分,而问题解决者必须发现隐含在这些成分中的结构形式。转换问题:给予一个最初的状态,而问题解决者必须发现一系列达到目标状态的操作。排列问题:给予所

14、需的成分,而问题解决者必须以一点的方式排列它们,以达到规定的目标状态。Reitman 问题分类 P182:清楚规定的问题:此类问题对给定的条件和目标均有清楚的说明。含糊规定的问题:此类问题对给定的条件没有清楚的说明,或对两者都没有明确的说明,这些问题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亦称之为不确定性问题。问题行为图:这是 Newell & Simon 提出来的一种对问题解决时的口语报告进行分析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让人们直观地看到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所进行各种操作序列。问题行为图由两个成分组成:一是知识状态,二是操作。制图时,可用方框来代表知识状态,用箭头来代表改变知识状态的操作,箭头的方向支出知识状态的

15、变化路线,画时要依次排列,遵守从左到右和自上而下的原则。若出现知识状态的重复,即倒退到原先的状态。手段 -目的分析 P193:该方法的核心是发现问题的当前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差别,并应用算子来缩小这种差别。有明确的方向,通过设置子目标来逐步缩小起始状态和目标状态之间的差别的策略。包括两种分析方法:把当前状态转化为目标状态,寻找消除差别的算子。三段论推理 p200:基本形式:两个前提 +一个结论。所有 A 是 B ,所有 B 是C,因此,所有 A 是 C。三段论的逻辑规则:受逻辑的公理系统制约,如公理:凡对一类事物的全部有所肯定,则对该类事物的每一个分子也有所肯定;凡对一类事物的全部有所否定,则对该

16、类事物中的每一个分子也有所否定。一、气氛效应理论: Woodworth 等认为,前提的性质所造成的气氛引导人们得出一定的结论。这样,两个肯定的前提容易使人产生肯定的结论,两个否定的前提容易使人产生否定的结论。两个全称前提使人得出全称结论,两个特称前提使人得出特称结论,而一个全称前提和一个特称前提则使人倾向于得出特称结论。二、换位理论: Chapman等认为,人在三段论推理中所犯的错误不是气氛效应造成的,而是由于错误地解释了前提。依照这个理论,人在三段论推理中,往往将一个全称肯定前提解释为逆转亦真,即认为 “所有 A 是 B ”意味着 “所有 B 是A ”。逆转或换位分析常使人们不能正确地把握前

17、提的意义或不能把握前提的多重意义。三、心理模型理论: Johnson-Laird 提出心理模型理论,认为三段论推理的第一步是构成一个将两个前提中的信息结合起来的心理模型,通常提示某个结论。然后通过搜索与该结论不相容的其他替代的心理模型来评价该结论的真实性,如果搜索不到,即没有足以破坏该结论的对前提的其他解释,那么这个结论就是真实的。推理的过程依赖于工作记忆的加工资源,并受制于工作记忆的有限容量。生成转换语法:认为一个句子是由许多组成成分构成的,其中短语是重要的结构。各成分按一定的重写规则构成短语、句子。转换语法理论认为,句子有两种结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表层结构是指实际说出的句子,其只涉及句

18、子的形式。深层结构是指对应于句子意义的抽象表征,深层结构涉及句子的内容,通常简称为句子的意义。言语产出:把自己头脑中的思想转换成适当的言语表达出来。言语理解:是指听懂别人说的话或看懂文字。推理在言语理解中的作用:在话语中,通过推理可以增加信息,将事物间的关系联系起来,达到理解。言语产出三阶段模型p234:是 anderson提出的,它包括1、构造阶段:依照目的来确定要表达的意思;2、转换阶段:应用句法规则将思想转换成言语的形式; 3、执行阶段:将言语形式的消息说出或写出来。简述注意模型中,衰减模型和过滤模型的异同。相同点:)两个模型的根本出发点是共同的,即都认为高级分析水平的容量有限或通道容量

19、有限,必须过滤器予以调节。)过滤器的位置相同,都处于初级分析和高级的意义分析之间。)过滤器的作用相同,都是选择一部分信息进入高级的知觉分析水平,使之得到识别,注意选择都是知觉性质的。不同点:)过滤器模型是按全或无的方式来工作的,只允许一个通道(追随耳)的信息通过,得不到进一步加工的信息便消失了。)衰减模型既允许追随耳的通过,也允许非追随耳的信息通过,只是非追随耳的信号受到衰减,强度减弱了,但一些信息仍得到高级加工。 简述主张两种记忆说的人如何解释自由回忆的系列位置曲线。自由回忆的系列位置曲线不是一个单一的曲线,而可分为两部分,反映着两种记忆。曲线的结尾部分反映着短时记忆,曲线的起始部分和中间部

20、分合组成另一部分,它反映着长时记忆。结尾部分的回忆成绩之所以好,是因为这些项目正保持在短时记忆中;对于首因效应,两种记忆说认为系列起始部分比中间部分保持较长时间,可以得到较多的复述,所以成绩较中间部分的回忆成绩好。知觉的刺激物说主张知觉具有直接性质,否认已有知识经验的作用。 Gibson 认为自然界的刺激是完整的,可以提供非常丰富的信息,人完全可以利用这些信息,直接产生与作用于感官的刺激想对应的知觉经验,根本不需要在过去经验基础上形成假设并进行考验。本理论提示知觉过程是受到神经系统的构造所决定,不需要过去经验的参与。试论述情景记忆与语义记忆的区别和联系:情景记忆是指人们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个事件的

21、记忆,这种记忆是与个人亲身的经历分不开的,即接收和贮存关于个人的特定时间的情景或事件;但是受到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信息的储存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因此记忆不够稳定也不够确定。语义记忆是指人们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与特殊的地点、时间无关,它表现在单词、符号、公式、规则、概念这样的形式中。区别:1)两者存贮的信息不同。情景记忆贮存的信息与个人生活中特定的时间地点相联系,具有自传体性质;语义记忆是对语词、概念、规则和定律等抽象事物的记忆,不依赖个人所处的某个特定时间地点,具有抽象和概括的特性。 2)情景记忆以个人经历为参照,以时间空间为框架,而语义记忆以一般知识为参照,可有形式结构,如语法结

22、构。3)情景记忆处于经常变化的状态,易受干扰,所贮存的信息常被转换,不易提取,且推理能力较小。语义记忆较少变化,不太受干扰,比较稳定,较易提取,推力能力较大。联系:对特定时间和地点的情景记忆,经过在不同背景上的多次重复,就会逐渐概括而成为语义记忆。信息加工的一般原理? Newell 和 Simon 认为,无论是有生命的(人)或人工的(计算机)信息加工系统都是加工符号的。符号是模式,如语言、标记、记号等。在信息加工系统中,符号的功能是代表、标志或指明外部世界的事物。一些符号通过一定联系形成符号结构。符号和符号结构是外部事物的内部表征。但是,符号不仅可以代表外部事物,还可以标志信息加工的操作。一个

23、是符号结构可以标志另一个符号结构,或标志一个程序。信息加工系统得到某个符号就可以得到该符号所代表的事物,或进行该符号所标志的操作。信息加工系统也就是物理符号系统或符号系统。包括人和计算机在内,信息加工系统都是由感受器、效应器、记忆和加工器组成的。感受器接收外界信息,效应器作出反应。信息加工系统都以符号结构来标志其输入和输出。以符号操纵为基础的信息加工系统具有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表现出目的性行为。这种系统的能力是有限的,加工的方式是系列的。简述控制性加工和自动加工的区别?控制性加工是一种需要应用注意的加工,其容量有限,可灵活地用于变化着的环境。这种加工是受人有意识地控制的,故称作控制性加工,又可称

24、注意性加工。相反,自动加工是不受人所控制的,无需应用注意,没有一定的容量限制,而且一旦形成就很难予以改变。自动加工是快速的,以平行方式起作用,但缺少弹性;控制性加工是较慢的,以系列方式起作用,具有弹性。反应选择模型和知觉选择模型的比较。反应选择模型( Response Selection Model )认为( Deutsch ,1963),几个输入通道的信息均可进入高级分析水平,得到全部的知觉加工,注意不在于选择知觉刺激,而在于选择对刺激的反应。他们设想中枢的结构的分析结构可以识别一切输入,但输出是按其重要性来安排的,对重要的刺激才会做出反应,对不重要的刺激不做出反应。而知觉选择模型则以 Tr

25、eisman 的衰减模型为代表。(1)反应选择模型不同于知觉选择模型,主要差别在于注意机制在信息加工所处的位置有不同的看法。依照知觉选择模型,起作用的过滤器位于觉察和识别之间,这意味着不是所有的信息都能进入高级分析而被识别,因而又叫做早期选择模型。而反应选择模型认为,注意的机制位于识别和反应之间,这意味着几个能输入通道的信息均可识别,但只有一部分可引起反应,因而又叫做晚期选择模型。(2)反应选择模型和知觉选择模型并不是尖锐地对立的。反应选择实际上是一种记忆堵塞现象,它也与认知系统加工能力有限联系着。主张知觉选择模型的人多利用附加追随程序的双听技术来研究集中性注意;而主张反应选择模型的人多应用不

26、附加追随程序的双耳作业来研究分配性注意。而且,这两个模型都认为,几个通道的信息可以同时受到注意,即都承认注意的分配。简述 Sperling ( 1960)的部分报告法。 Sperling ( 1960)用部分报告法发现了瞬时记忆,该方法是记忆研究的经典方法。该方法与全部报告法相对立,它只要求被试报告实验中将看到的刺激的一部分报告出来,它的假设是可正确回忆的项目对被试来说是瞬时记忆中可以提取的全部刺激的一个随机样本。它的原理有两点: 1、报告这个随机样本所需要的时间小于瞬时记忆作用时间,所以被试能在遗忘之前给予准确报告。 2、这个样本的内容是同一总体中随机抽样的,样本容量固定,故多次反应后的结果

27、能代表对该总体的全部记忆情况。简述原型说是怎样进行知觉加工的?有什么优点?原型说是针对模板说的不足而提出的,是由特征频率和集中趋势构成的。它的突出特点是,它认为在记忆中贮存的不是与外部模式有一对一关系的模板,而是原型。原型不是某一个特点模式的内部复本,它被看作一类客体的内部表征,即一个类别或范畴的所有个体的概括表征。这种原型反映一类客体具有的基本特征。在模式识别过程中,外部刺激只需与原型进行比较,而且由于原型是一种概括表征,这种比较不要求严格的准确匹配,而只需近似的匹配即可。当刺激与某一原型有最近似的匹配,即可将该刺激纳入此原型所代表的范畴,从而得到识别。所以即使某一范畴的个体之间存在着外形、

28、大小等方面的差异,所以这些个体都可以与原型相匹配而得到识别,即只要存在相应的原型,新的、不熟悉的模式也是可以识别的。优点:不仅可以减轻记忆的负担,而且也使人的模式识别更加灵活,更能适应环境的变化。1什么减法反应时?试重复Posner 等( 1969,1970)证明短时记忆存在视觉编码的经典实验。 P4-11减法反应时法:减法反应时法实验是由荷兰生理学家 Donders (1868)提出的,其实验逻辑是安排两种不同的反应时作业,其中一个作业包含另一个作业所没有的一个处理(加工)阶段,并在其他方面均相同,从这两个反应时间之差来判定此加工阶段所需的时间。 Posner(1969,1970)证明短时记

29、忆存在视觉编码的经典实验是:给被试并排呈现两个字母,这两个字母可以同时给被试看,或者插进短暂的时间间隔,让被试指出这两个字母是否相同并按键来反应,记下反应时。所用的字母有两种,读音和书写都一样的如AA 和读音和书写不一样的如Aa 。在这两种情况下,正确的反应都为“相同 ”。两个字母如果相继呈现,其时间间隔为 0.5s ,1s 和 2s 等。实验结果显示,在两个字母同时呈现时, AA 对的反应是小于 Aa 对;随着两个字母的时间间隔增加, AA 对的反应时急剧增加,但 Aa 对的反应时则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并且 AA 对和 Aa 对的反应时的差别也逐渐缩小,当两个字母呈现的时间间隔达到2s 时,

30、这个差别就很少了。 Posner等认为,这是由于该字母对可以直接按其视觉特征来比较,不想 Aa 对必须按照读音来比较。这表明 AA 对的匹配是在视觉编码的基础上进行的,至少部分如此,而 Aa 对必须在听觉编码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匹配,需要从视觉编码过渡到听觉编码,因此用时也比较多。可以说,先出现视觉编码,它保持一个短暂的瞬间,然后出现听觉编码。2在模式识别过程中,共有几种理论?你更赞同哪一种,试着说明理由模板说:模板说认为在人的长时记忆中,贮存着许多各式各样的过去在生活中形成的外部模式的袖珍复本。这些袖珍复本称为模板,它们与外部的模式有一对一的对应关系;当一个刺激作用于人的感官时,刺激信息得到编码

31、并与已贮存的各种模板进行比较,然后作出决定,看哪一个模板与刺激有最佳的匹配,就把这个刺激确认为与那个模板相同。这是一个简单的模型,基本思想是刺激与模板匹配,而且这种匹配要求两者有最大程度的重叠。此理论后来增加了一个预加工过程( Lindsay , Norman, 1977),即在模式识别的初期阶段,在匹配之前,将刺激的外形、大小或方位等加以调整,使之标准化来大大减少模板的数量。原型说:认为在记忆中贮存的不是与外部模式有一对一关系的模板,而是原型。原形不是某一个特定模式的内部复本。它被看作一类客体的内部表征,即一个类别或范畴的所有个体的概括表征。这种原型反映一类客体具有的基本特征。在模式识别过程

32、中,外部刺激只需与原型进行比较,而且由于原型是一种概括表征,这种比较不要求严格的准确匹配,而只需近似的匹配即可。当刺激与某一原型有最近似的匹配,即可将该刺激纳入此原型所代表的范畴,从而得到识别。但此理论只含有自下而上加工,而没有自上而下加工。特征说:模式是由若干元素或成分按一定关系构成的,这些元素或成分可称为特征。特征说认为,模式可分解为诸特征。此理论认为,特征和特征分析在模式识别中起着关键作用。外部刺激在人的长时记忆中,是以其各种特征来表征的,在模式识别过程中,首先要对刺激的特征进行分析,也即抽取刺激的有关特征,然后将这些抽取的特征加以合并,在于长时记忆中的各种刺激的特征进行比较,一旦获得最

33、佳的匹配,外部刺激就被识别了。特征表说和原型说的基本观点各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差别: 1特征表说强调定义性特征,分析的,原型说强调最佳实例,综合性;2特征表说认为特征由语义表达,原型说认为原型是表象编码;3特征表说与逻辑相关,原型说体现了哲学认识论对概念的理解。相同: 1二者都既包含静态结构,也具有动态规则;2二者可相互融合。3试述层次网络模型的结构与模型存在的问题。熟悉效应:判断一个包含直接的上级概念的句子有时要慢与判断一个包含更高的上级概念的句子。例如判断“狗是不如动物 ”要慢与判断 “狗是动物 ”。这种对较熟悉的句子的判断较快称作熟悉效应。典型性效应:指的是对一个范畴或概念的典型

34、成员的判断要快于对非典型成员的判断。人们对 “鸽子是鸟 ”的判断要快于对 “企鹅是鸟 ”的判断。因为在鸟的范畴中,鸽子比企鹅更具有典型性。否定判断:依照层次网络模型,作出一个否定判断,通常需要进行较长的搜索。但是对 “所有鸟都是狗 ”或者 “蝙蝠是鸟 ”这类句子作出否定判断是很快的。所以判断同一范畴的两个词比判断不同范畴的两个词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与层次网络模型有异。原因:层次网络模型的核心是概念按照逻辑的上下级关系而组成网络。使它具有简洁的特点。也常带来一些明显缺点。)层次网络模型涉及的概念间联系的种类是极少的;)层次网络模型对概念的特征实行分级贮存,以此来节约贮存空间,但它却要增加提取信息

35、所需的时间。)层次网络模型难以结实典型性效应,且概念的逻辑层次关系不是提取信息所需时间的唯一决定因素。概念联系的频率或强度有时也可以起决定作用。层次网络模型的一些缺点后来在激活扩散模型中得到克服。4 试着说明注意和意识的关系,同时阐述注意的中枢能量理论。1注意与意识的关系 注意和意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首先,注意不等同于意识。一般说来,注意是一种心理活动或是一种 “下列动作 ”,而意识主要是一种心理内容或体验。只有被注意到的内外刺激,才能被个体多觉察,进而产生意识。其次,注意又和意识密不可分。注意的分配和紧张程度不同,显示了个体处在什么样的意识状态。在可控制的意识状态下,人的注意集中在对当前有意

36、义的内容上,得到的认识比较清晰和深刻。自动化的意识状态本身要求很少的注意,相应的意识的参与的成分也相应减少;在白日梦状态,人的意识内容在不断地变化,实际在这些内容上所分配的注意极少,心理紧张性也很低;至于睡眠状态,我们处于一种无意识状态下,可以讲,这个时候,注意已经基本上停止了活动,只有受到很强的刺激才被唤醒。 2中枢能量理论:将注意看成人能用与执行任务的数量有限的能量或资源,用这种能量或资源的分配来解释注意。Kahneman(1973提出的能量分配模型较好地体现中枢能量理论。他认为人可得到的资源和唤醒是连在一起的,其数量也可以因情绪、药物等因素的作用而发生变化。决定注意的关键是所谓的资源分配

37、方案,它本身又受到几个因素的制约:受制于唤醒因素的可能的能量、当时的意愿和对完成任务所需能量的评价,当然个人的长期倾向也起作用。在这几个因素的作用下,所实现的分配方案体现出注意选择。依照 Kahneman 的看法,个人的长期倾向反应不随意注意的作用,即将能量分配给新异刺激、突然动起来的东西和自己的名字等;当时的意愿体现任务的要求和目的等;对完成任务所需能量的评价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它不仅影响亏得到的能量,使其增多或减少,而且极大地影响分配方案。按照其模型来看,只要不超过可得到的能量,人就能同时接收两个或多个输入,或者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否则就会发生相互干扰,甚至只能进行一种活动。 Norman

38、和 Bobrow (1975)进一步区分两类过程:资源限制过程和材料限制过程。资源限制过程是指其作业受到所分配的资源的限制,一旦得到较多的资源,这种过程便能顺利地进行。而材料限制过程是指其作业受到任务的低劣质量或不适宜的记忆信息的限制,即使分配到较多的资源也不能改善其作业水平。5 论述集理论模型的加工过程以及对该模型的评价:加工过程: 1该模型的基本语义单元为概念。每个概念由一集信息或要素来表征,可分为样例集和属性集或者特征集。样例集指一个概念的一些样例;特征集指一个概念的属性或者特征。 2当从由以上信息集构成的语义记忆中提取信息来对句子做出判断时,先要找出作比较的两种事物的属性集,再进行比较

39、,根据两个属性集的重叠程度做出决定。 3两个集的共同属性越多,重叠程度越高。重叠程度高时,就可以做出肯定判断;反之则做出否定的决定。评价: 该理论可以说明范畴大小的效应,但是不能解释熟悉效应和典型性效应。 他的长处在于可以比较好的解释某些迅速做出的否定判断。 它还提出了非预存的思想,比起层次网络模型,它似乎包含更多的推理的可能性,要求更高的推理能力。 但是比起其它语义记忆模型,集理论模型还未得到充分的研究。内容比较:1、情景记忆,语义记忆:(1 情景记忆是指人们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个事件的记忆。这种记忆是与个人亲身的经历分不开的。(2 语义记忆是指人们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与特殊的地点、时间无关

40、。它表现在单词、符号、公式、规则、概念这样的形式中。(3 语义记忆受一般规则、知识、概念和词的制约,很少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因而比较稳定。情景记忆比语义记忆更易受到干扰,而且抽取信息也较缓慢,往往需要努力进行搜索。2、直通模型,双重模型(课本105106 页)直通模型: 1理论内容:信息不是通过比较来提取的,人可直接通往所要提取的项目在短时记忆中的位置。短时记忆中的每一个项目都有一定的熟悉值或痕迹强度,人有一个内部的判断标准,当熟悉值高于这一标准,则作出 “是”反应,低于这一标准则作出 “否”反应。当熟悉值越是偏离这个标准,作出是或否反应的速度也越快。 2证据:对常见词的反应快于非常见词。识记

41、时重复的项目提取快。系列位置效应的解释。双重模型:综合扫描搜索模型和直通模型而提出的。刺激有不同的激活水平或熟悉值,而人的内部有两个判定标准;一个是 “高标准 ”(C1),如果某一探测词的熟悉值达到或高于这个标准,人便可迅速地作出“是”反应;另一个是低标准( C0),如果某一探测词的熟悉值达到或低于这个标准,人就可迅速地作出 “否”反应。这是一个直通过程。如果熟悉值低于 “高标准 ”而高于 “低标准 ”,则要进行系列扫描,需时较多。人在实际作出反应的时候,既受熟悉值制约,又依赖于判定标准。熟悉值强度或大小依赖于该刺激是否经常受激活或新近受激活,以及刺激的知觉代码和语义代码对不同人的熟悉度。而判

42、断标准也是可变的,取决于人当时接受的“速度 -正确率 ”权衡。3、减法反应时法 p5,相加因素法P7,出声思考法 p9, “开窗法 ”,计算机模拟因素相减法: 1、逻辑假设:两种作业差别仅在于后者比前者多某个心理过程,则这两种作业反应时的差即为该过程所需的时间。2、作用: (1 确定某个心理过程所需时间。(2 判定某个心理过程的存在。3、不足: (1 未必能经常容易地将每个加工阶段区分开来。(2 在复杂的信息加工过程中插入或减少某些加工阶段而不影响其余的加工阶段是值得怀疑的。因素相加法: 1、逻辑假设:假设完成一项作业所需时间是一系列信息加工阶段分别需要时间的总和,那么如果发现可以影响完成作业

43、所需时间的一些因素,单独或成对的应用这些因素进行实验,就可以观察到反应时间的变化。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是相互制约的,那么这两个因素只作用于同一个加工阶段;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是分别独立的,那么这两个因素就各自作用于某个加工阶段。 2、作用:推断出整个作业完成的心理过程 (包含的各阶段 。3、不足: (1 只承认信息以系列方式加工而不是平行加工。 (2 能否应用可加的和相互作用的效应来确定加工阶段值得怀疑。“开窗法 ”:1、逻辑假设:通过特定的技术将被试各信息加工阶段所用时间直接进行测量。2、不足: (1 在后一加工阶段可能出现对前一加工阶段的复查。(2 很难把反应组织的阶段区分出来。 3、作用:确

44、定一个作业各加工阶段及其所需时间。口述记录法 (出声思考 : 1. 逻辑假设:有些信息加工时间较长,内部操作复杂,难于推理判断其各个阶段,而“出声思考 ”不影响思维的正常进程,可以知道其内部操作过程。 2. 作用:描述被试在注意什么、思考什么。3. 不足:出声思考 思考。 (1 说出来的话与做出来的行为不一致。(2 不在意识层面的信息,无法出声思考。计算机模拟: 1、逻辑假设:若某一个心理学理论成立,则将其应用到计算机程序中去,可达到类似于人的活动结果。2、作用: (1 证实理论的正确。 (2 为人工智能提供帮助。 3、不足 (局限性 :(1 计算机程序可以帮助了解某个心理过程,但往往所不清为

45、什么,且本身并不是一种理论。(2 并非每一项心理学研究都能够建立相应的计算机模型。4、注意的早期选择,晚期选择模型:它们的主要差别在于对注意机制在信息加工系统中所处的位置有不同的看法。依照知觉模型,起注意作用的过滤器位于觉察和识别之间,它意味着不是所有的信息都能进入高级分析而被识别。这个模型也成为早期选择模型。依照反映选择模型,注意的机制位于识别和反映之间,它意味着几个输入通道的信息均可识别,但只有一部分可引起反应,这个模型也成为晚期选择模型。5、特征说,模板说:特征分析说基本思想:特征分析说试图将模式分析为组成它们的各种特征,模式识别时需要对刺激的特征进行分析,也即抽取刺激的有关特征,然后将

46、这些抽取的特征加以合并,再之与长时记忆中的各种刺激特征进行比较,一旦获得最佳的匹配,外部刺激就得以识别。 模板匹配说:模板:存在于人的长时记忆中的、与外部刺激具有一一对应关系的外部模式的小复本。模板匹配的基本思想:模式的识别需要刺激与模板相匹配,而这种匹配要求两者有最大程度的重叠。6、同时性扫描,继时性扫描,保守性扫描,博弈性扫描,p160:同时性扫描:对所有的假设进行扫描验证。继时性扫描:一次只扫描验证一个假设,假设考验失败后再更换假设。保守性聚焦:以包含概念的事例的全部属性为焦点进行假设、考验。博弈性聚集:以博弈的方式来改变关于属性的假设,以形成概念。7、系列扫描,平行扫描,从头至尾的扫描

47、,自我停止的扫描,P102103Sternberg认为,从短时记忆中提取信息来实现再认,需要将测试项目与当前记忆集中的项目进行比较,并且判定是否与之匹配。如果测试项止与记忆集中的全部项目同时进行比较,那么被试的反应时将不会随识记项目数量或记忆集的大小发生变化,这种同时比较为平行扫描,也称为平行搜索或平行加工。如果测试项目与记忆集中的诸项目一个个地相继进行比较,那么被试的反应时将随着识记项目增多或记忆集增大而增加,这种相继比较为系列扫描。从头至尾的系列扫描是指对记忆集中的全部项目都要顺序检查一遍,即将识记项目与记忆集中的每个项目都比较一次,然后才判定识记项目是否与记忆集中的一个项目相匹配,看它是

48、否包含在记忆集中。自我停止的系列扫描:指在记忆集中检查出所要的项目后即停止比较,即在识记项目中与记忆集中的同一项目匹配以后,就不再搜索下去。8、“鬼城 ”模型,特征分析模型:“鬼城 ”模型:以特征分析为基础,将模式识别过程分为 4 个功能不同的层次,每个层次都有一些 “鬼 ”来执行某个特定的任务,这些层次顺序地进行工作,最后达到对模式的识别。(1)映象鬼:对外部刺激进行编码,形成刺激的映象;( 2)特征鬼:对刺激的映象进行分析,即将它分解为各种特征;( 3)认知鬼:从特征鬼的反应中寻找各自负责的那个模式的有关特征,当发现了有关特征时,它们就会喊叫,发现的特征越多,叫得越大声;( 4)决策鬼:根据认知鬼的叫声,选择喊叫声最大的那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