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工业空间分布格局与原因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9/70b01e4a-3cd2-4e3d-96c3-2e0712090ca8/70b01e4a-3cd2-4e3d-96c3-2e0712090ca81.gif)
![日本工业空间分布格局与原因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9/70b01e4a-3cd2-4e3d-96c3-2e0712090ca8/70b01e4a-3cd2-4e3d-96c3-2e0712090ca82.gif)
![日本工业空间分布格局与原因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9/70b01e4a-3cd2-4e3d-96c3-2e0712090ca8/70b01e4a-3cd2-4e3d-96c3-2e0712090ca83.gif)
![日本工业空间分布格局与原因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9/70b01e4a-3cd2-4e3d-96c3-2e0712090ca8/70b01e4a-3cd2-4e3d-96c3-2e0712090ca84.gif)
![日本工业空间分布格局与原因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9/70b01e4a-3cd2-4e3d-96c3-2e0712090ca8/70b01e4a-3cd2-4e3d-96c3-2e0712090ca8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组长:汪 璐(PPT修改演讲)组员:马梦希(资料收集整理) 闵子凡(资料收集整理) 王佳琪(资料收集整理) 黄鸿宇(PPT制作)日本:日本: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北部,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和其他6900多个小岛屿组成,因此也被称为“千岛之国”。日本陆地面积约3779万平方公里。日本东部和南部为一望无际的太平洋,西临日本海、东海,北接鄂霍次克海,隔海分别和朝鲜、韩国、中国、俄罗斯、菲律宾等国相望。日本主要地理信息:日本主要地理信息:1. 位置:属于东亚,是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2.组成:由北海道、本州岛、九州岛、四国岛等四个大岛、数千个小岛及其周围海域组成; 3.地形:以山地
2、,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4.经济类型:日本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5.工业分布: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形成了京滨工业区、 名古屋工业区、 阪神工业区、 北九州工业区和濑户内海业区五大工业区。日本地域狭小,资源贫乏,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便于原料的进口和工业品的出口以海港为依托,进口原料,出口工业产品,依靠国际市场,是形成日本工业临海分布的主要原因。1、专制政府的大力扶植2、日本军国主义的对外侵略扩张3、政府大力支持农业发展来促进工业化展开4、城市化的进行5、轻工业的发展6、军需工业的过度膨胀7、有限制地吸收外国资本和技术 太平洋
3、带状工业地带工业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地区,尤其是所谓“三湾一海”地区,即东京湾、伊势湾和大阪湾以及濑户内海沿岸地区。东起东京湾东侧的鹿岛,向西经千叶、东京、横滨骏河湾沿岸名古屋大阪、神户濑户内海沿岸,最后直达北九州,长达1,000公里,包括京滨、中京、阪神、濑户内、北九州等五大工业地带及其毗连地带,呈东西向的条带状地区,通常称之为“太平洋带状工业地带”。该地带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4,但却拥有日本全国人口和工厂数的 60,工人总数的67以上,工业产值的75,大型钢铁联合企业设备能力的95,以及重化学工业产值的90以上。特别是战后新建的大量消费原料的资源型工业,全部分布在这一带,成为临海型工业区的典
4、型代表。太平洋带状工业地带不仅是日本、也是世界最发达的工业区之一。 日本有5大工业区,即京滨工业区、阪神工业区、中京工业区、北九州工业区和濑户内海工业区。其中,前4个大工业区在战前就已形成,在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过程中,这4个老工业基地的规模迅速扩大,新的工业区相继形成。在新形成的工业区中,规模最大的是濑户内海工业区。日本五大工业区日本五大工业区 京滨工业区,以东京为中心,关东平原为腹地,包括东京、横滨以及川崎、千叶、横须贺等大中城市在内的日本最大的工业区。以机械(汽车、精密机床、电子产品等)、钢铁、石油冶炼和石油化工、印刷出版等部门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区。近年来,特别是在东京,为保护首都环境,工
5、业部门结构有所变化,印刷出版业、电器仪表等部门发展迅速,冶金、化工等部门或外迁或改建,比重不断下降。该工业区印刷设备已占全国7080%,电器仪表占全国三分之二。1990年京滨工业区主要产业产值情况行业年产值占全国总产值的百分比制造业80.07万亿25.00%机械工业37.54万亿26.90%印刷出版业67963亿53.90%食品工业45037亿19.80%金属制造业43003亿23.20%钢铁工业39901亿21.80%2022-2-8京滨125cm化油器京滨大绵羊化油器京滨工业区京滨工业区正在排气阪神工业区,以大阪、神户、京都等城市为中心,形成以钢铁、造船、石油化工为主体的综合工业区,成为日
6、本第二大工业区。战后,这个工业区扩展很快,它一方面向西,即顺着尼崎、西宫、神户、明石等沿海城市向兵库县扩展,另一方面向南,即顺着堺、岸和田、阪南等沿海城市向和歌山县延伸。从战后到1975年,仅在堺、泉北地区填海形成的工业用地就达1705公顷。北九州工业区位于日本九州岛的北部,是日本历史最悠久的重工业基地之一,其核心部分在福冈县。战后北九州工业区的发展主要是在原有区域内部进行设备更新、技术改造,进一步实行产业的合理分工与布局。发挥老工业基地熟练工人多、技术基础好的优势,向高附加价值生产领域发展等等。北九州工业区以北九州市为中心。这里曾是日本第一个钢铁工业基地。战后,由于其他各大工业区发展迅速,北
7、九州工业区的地位相对下降,但钢铁、化工在全国仍有一定地位。北九州生态工业园北九州技术中心实景图濑户内海沿岸工业区是日本新兴起的工业区,是以钢铁、造船、石油化工为主的工业地带。利用优良港湾、便于填海造陆、地质基础坚固、少台风影响等条件而发展起来。拥有世界最大的钢铁企业,年产钢达1600万吨左右。该工业带的工业产值已超过北九州工业区。该工业区利用价的进口资源,发展起了钢铁、化学和机械工业,在濑户内海沿岸建立起了大型港口和各种工厂中京工业区以名古屋为中心。二战后,重化工业迅速发展,改变了过去以轻纺工业为主的结构。主要工业部门有汽车、造船、钢铁、石油化工等。纺织、陶器、木制品等轻纺工业传统部门,在日本
8、仍占重要地位。借助港湾的优势,通过大量进口原油、铁矿石等原材料,中京工业区的钢铁、化学和机械工业等迅速发展起来,特别是该地区机械工业的发展尤为引人注目。中京工业区运输机械制造业的主体是汽车,日本最大的丰田汽车公司的生产基地就分布在这里。除前述的除前述的5个大工业区外个大工业区外,在战后日本经济发展过程中,在战后日本经济发展过程中,还形成了还形成了9个中小工业区,即北海道、八户、常磬、鹿岛、个中小工业区,即北海道、八户、常磬、鹿岛、东海、关东内陆、北陆、大分和有明海沿岸工业区。东海、关东内陆、北陆、大分和有明海沿岸工业区。日本工业区的分布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即绝大多数形成在日本工业区的分布有一个明
9、显的特点,即绝大多数形成在沿海地区。在大小沿海地区。在大小14个工业区中,除关东属于内陆工业区个工业区中,除关东属于内陆工业区外,其余外,其余13个都在沿海地区,在这个都在沿海地区,在这13个工业区中,除北海个工业区中,除北海道、北陆和有明海沿岸工业区外,其余道、北陆和有明海沿岸工业区外,其余10个都在太平洋沿个都在太平洋沿岸一侧,形成了太平洋沿海带状工业地带。岸一侧,形成了太平洋沿海带状工业地带。 太平洋沿海带状工业地带占日本国土总面积的太平洋沿海带状工业地带占日本国土总面积的25.7%,占全部可居住面积的,占全部可居住面积的30.4%,然而却集,然而却集中了全国非农林业就业者的中了全国非农
10、林业就业者的63.7%63.7%和工厂总数的和工厂总数的64.5%64.5%。19901990年,日本制造业产值(按出厂价计年,日本制造业产值(按出厂价计算)的算)的71.3%71.3%出自太平洋沿海带状工业地带,从出自太平洋沿海带状工业地带,从工业部门看,食品工业的工业部门看,食品工业的57.8%57.8%、纺织工业的、纺织工业的55.0%55.0%、服装工业的、服装工业的59.4%59.4%、出版印刷业的、出版印刷业的82.582.5、化学工业的化学工业的81.8%81.8%、钢铁工业的、钢铁工业的86.6%86.6%、有色金、有色金属工业的属工业的69.6%69.6%、机械工业的、机械工
11、业的72.7%72.7%集中在太平集中在太平洋沿海带状工业地带。洋沿海带状工业地带。太平洋沿海带状工业地带占比全国制造业产值71.30%食品工业57.80%纺织工业55.00%服装工业59.40%出版印刷业82.50%化学工业81.80%钢铁工业86.60%有色金属工业69.60%机械工业72.70%2022-2-8日本的平原大部分在沿海地带,人口也主要分布在这里。因此,这里有发展工业的国内市场和劳动力资源。日本列岛四面环海,海岸线曲折。在太平洋沿岸一侧,有许多天然良港,如东京、横滨、横须贺、名古屋、神户、大阪等等,都是日本有名的良港,港湾水深浪静,便于大型船只进出和发展水上运输业。太平洋沿海
12、地带是日本发展较早的地区。例如大阪在公元4世纪时曾经是日本的首都,这里的商业比较繁荣;东京在17世纪末成为全国性的大城市,明治维新后作为日本的首都,成了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和最大的消费城市;名古屋则是古老的棉毛纺织业基地。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太平洋沿海地区的工业已具有相当大的规模。较好的工业基础,吸引了更多的资本到这里投资建厂。 战后日本重化工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工业进一步向太平洋沿海地区集中。这是因为:(1)重化工业的发展,需要大量进口能源和原材料以及重化工业产品的出口。在沿海建厂,可直接利用廉价的海上运输,减少运输过程中的周转环节,从而可节省运输费用。(2)重化工业一般是大量耗水
13、型的。为确保充足的工业用水,不少大型重化工企业将工厂建在河川入海口附近。日本的河川多为外流向型,其中大部分流向太平洋,从而引了重化工企业在这里建厂。(3)建设重化工业,需要占用大片土地。日本人多地少,地价昂贵。许多工业用地靠填海造地解决。填海造地一般是在条件较好的自然港湾附近进行,这类港湾多分布在太平洋沿岸。战后日本广泛吸收世界上的先进技术,大大提高了工业、建筑业等各个行业的技术装备水平。这一方面使日一本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大规模的填海造地工程。修建起适合现代化运输需要的大型港口等,另一方面也使日本能够制造出巨型油轮、液化天然气运输船、矿石专用船等先进运输工具,用以供应沿海工业所需要的大量能源和原材料。战后初期,日本把恢复经济作为首要的政策课题。因此,4大工业区(京滨、阪神、中京、北九州)原有的生产能力得到了较快的恢复,并有了一定发展。60年代初,日本政府要沿着联结4大工业区的太平洋沿海地带形成一个新的工业区,并决定在计划期的前5年,将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集中用于太平洋沿海地带。60年代中期,日本政府制定了建设新产业城市促进法。在15个被指定为建设新产业城市的开发据点中,有14个在沿海,而且9个在太平洋沿海一侧。与此同时,日本政府还确定了6个整建工业特区,其中2个邻近濑户内海(周南地区、备后地区),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钢结构承包安全施工材料供应及验收合同
- 2025年度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的信用证操作与风险控制
- 2025年度驾校教练员学员满意度提升聘用合同
- 科技助力打造高效小学数学课堂
- 二零二五年度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员工离职证明及后续服务
- 2025年度船舶船员劳动合同及船舶安全检查合同
- 2025年度焊工劳务外包与焊接设备维护保养合同
- 教育技术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策略
- 2024年安神补脑类药物项目资金筹措计划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智慧医疗创新驱动的医疗模式探索
- 2025年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高职单招英语2016-2024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江苏太仓水务集团招聘18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2025学年人教新版高二(上)英语寒假作业(五)
- 借款人解除合同通知书(2024年版)
-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数学试卷(含答案)
- 沐足店长合同范例
- 《旅游资料翻译》课件
- 2024年安徽省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 2024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中国证监会证券市场交易结算资金监控系统证券公司接口规范
- 2025届天津市部分学校高三年级八校联考英语试题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