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总结知识点光电色_第1页
仪器分析总结知识点光电色_第2页
仪器分析总结知识点光电色_第3页
仪器分析总结知识点光电色_第4页
仪器分析总结知识点光电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电化学电导分析:以溶液电导为被测量参数的方法。电位分析:通过测量电池电动势或电极电位来确定被测物质浓度的方法。电重量分析法或电解分析法:电解时,以电子为“沉淀剂”使溶液中被测金属离子电积在已称重的电极上,通过再称量求出析出物质含量的方法。库伦分析法:通过测量电解过程中消耗的电量求出被测物质含量的方法。伏安法或极谱分析法:利用电解过程中所得的电流-电位曲线进行测定的方法原电池: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失去电子,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得到电子书写:液接电位:存在于两种不同离子(浓度相同或不同)或两种离子相同而浓度不同的溶液界面上,它是由离子的运动速度不同引起的。是电位法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之一电动势通式:E=(小

2、右,还原-小左,还原)+小液接。盐桥组成电池:盐桥充满饱和KCI溶液和琼脂,此时液接电位不计。电动势为正值,表示能自发反应,是原电池,反之是电解池。不管是电解池还是原电池,阳极氧化反应,阴极还原反应能斯特方程:a为活度,。和R表示氧化态和还原态,R是标准气体常数,F为法拉第常数T是热力学温度,z是电子计量数,小诞标准电极电位。T=298,15K时:上式表示电极的电极电位和电极表面溶液活度关系的能斯特方程如Zn的:Gu的:电池的电动势等于两电极电位之差:小的下标可不写,E6为电池标准电动势若电池总反应为:aA+bB=cC+dD电池的电动势:电池反应达到平衡时E等于0IUPAC规定:标准电极是标准

3、氢电极,工作条件是:氢离子活度为1mol/L,H2压力为101325Pa氢电极的粕片上镀上粕黑。相对于标准氢电极表示:vs.SHE标准电极电位可以判断其氧化还原的顺序:小施正,表示物质越容易得到电子是强氧化剂,小嬲负表示越容易失去电子是强还原剂。条件电位:氧化态和还原态的浓度等于1mol/L时体系的实际电位,校准了离子强度、配位效应、水解以及pH等因素影响。电极:一类是电极反应中有电子交换反应即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金属电极,一类是膜电极。金属电极中,第一类由金属和该金属溶液组成:第二类:金属和该金属难溶盐和难溶盐的阴离子组成:第三类金属和两种具有相同阴离子的难溶盐以及含有第二种难溶盐的阳离子达到

4、平衡状态的体系组成零类电极:由一种惰性金属如粕与含有可溶性氧化态和还原态的物质组成膜电极:具有敏感膜并能产生膜电位。指示电极:测定过程中溶液本体浓度不发生变化的体系的电极工作电极:用于测定过程中本体浓度发生变化的体系的电极,离子选择电极和滴汞电极是指示电极电解分析和库伦分析的粕电极是工作电极辅助电极:工作电极和指示电极是组成测量电池的主要电极,其他电极是辅助性质的。参比电极:凡是提供标准电位的辅助电极。常用的是饱和甘汞电极(SCE)和银-氯化银电极极化电极:插入试液中的电极的电极电位完全随外加电压改变或电极电位改变很大而产生的电流变化很小。反之,电极电位不随外加电压改变或电极电位改变很小而电流

5、变化很大叫做去极化电极。传质过程:只有当电活性物质从溶液本体不断地向电极表面传送,而产物从电极表面不断地想溶液本体内传送电极才能不断的进行,这过程叫。对流传质:物质随流动的液体而移动,由机械搅拌或温度差引起、电迁移传质:由电场引起,在外加电压的作用下,带正电的例子向负电极移动而带正电荷的向正电极移动,加入支持电解质可消除迁移电流扩散传质:溶液中不同区域的物质浓度不同,即浓度梯度引起的Cottrell方程:A为电极面积,D。为物质在溶液中的扩散系数,cm2/s其他符合常用含义法拉第定律:表示通电于电解质溶液后,在电极上发生化学变化的物质,其物质的量n与通入的电量Q成正比;通入一定电量后,若电极上

6、发生反应的物质。其物质的量等同,析出物质的质量m与摩尔质量M成正比。?F为1mol质子的电荷称为法拉第常量(96487C/mol),z为电子的计量数电位分析法:在通过电池的电流为零的条件下测定电池的电动势或电极电位从而利用电极电位与浓度的关系来测定物质浓度的方法。分为电位法和电位滴定法电位分析法基本公式:电位法专用的指示电极:离子选择电极,是在溶液平衡体系不发生变化的条件下测定游离离子的量电位滴定法:利用电极电位的突变代替指示剂颜色变化来确定终点,测得的是物质的总量离子选择电极(ISE):一种电化学传感器,由敏感膜、电极帽、电极杆、内参比电极和内参比溶液组成,敏感膜是离子选择电极性能好坏的关键

7、,内参比电极常用银-氯化银或银丝离子选择电极:原电极和敏化离子选择电极(气敏电极和酶电极)原电极:敏感膜直接与试液接触的离子选择电极敏化离子选择电极:以原电极为基础配装成的离子选择电极玻璃电极:对H离子响应的pH玻璃电极,关键是玻璃敏感膜,内充O.1mol/L的HCI做内参比溶液,内参比电极是Ag|AgCI,其电极电位:M=k-0.0592PH氟离子选择电极:有LaF3单晶片制成,氟离子是电荷的传递者,内参比电极是银-氯化银,内参比溶液是0.1mol/LNaCI和0.1mol/LNaF组成,电极的电位为Wise=k-0,0592lgaf-响应:离子选择电极的电位随离子A的活度变化的特征上图此校

8、正曲线的直线部分所对应的离子活度范围称为离子选择电极响应的线性范围,直线的斜率S为离子选择电极的实际响应斜率,理论斜率为直线斜率也称为级差,检测下限是,校准曲线的直线部分与水平部分延长线的交点所对应的活度电位选择系数:表明A离子选择电极抗B离子干扰的能力,值越小A离子选择电极抗B离子的干扰能力越大,选择性越好。响应时间:从离子选择电极和残壁电极一起接触试液到电极电位变为稳定数值所经过的时间,是整个电池达到动态平衡的时间,搅拌可以缩短漂移:同一溶液中,离子选择电极的电位值随时间的变化分析方法:电位法有标准曲线法、标准加入法和直读法;电位滴定法有作图和微商计算法求滴定终占八、标准曲线法:配置一系列

9、含被测组分的标准溶液,分别测定其电位值,绘制电位值对浓度曲线,然后测量样品溶液的电位值,在标准曲线上查出其浓度。适用于体系简单的分析,复杂的要加入离子强度调节剂(ISAB):维持样品和标准溶液恒定的离子强度;保持试液在离子选择电极合适的pH范围,避免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干扰;使被测离子释放成为可检测的游离离子。标准加入法:复杂样品用。将样品的标准溶液加入到样品溶液中进行测定。先测定样品的体积和浓度和电位,然后加入到已知体积和浓度的标准溶液,测电位,要求加入标准溶液体积比试液体积小100倍而浓度大100倍。碱差或钠差:用pH玻璃电极测定pH值大于10的碱性溶液或钠离子浓度较高的溶液时,测得的pH值

10、比实际数值低的现象,是由离子交换过程有钠离子参与导致酸差:测定强酸溶液时,测得的pH比实际高,由强酸中水分子活度小,氢离子以电。+形式传递。电位滴定法:利用电极电位的突跃来指示终点到达的滴定方法,有作图法和微商计算法求。作图,WAV得一级微商曲线极大值,&/懵Gran图两直线交点。误差:浓度的测定误差大小与电极电位测定的误差和离子价数有关,与测定体积和被测离子浓度无关。相对误差%=4zA»电位滴定法:能用于酸碱滴定、氧化还原滴定、配合滴定、沉淀滴定。酸碱滴定:指示电极用pH玻璃电极,参比电极用饱和甘汞电极氧化还原滴定:指示用零类电极,参比电极饱和甘汞电极;配合滴定:指示电极用

11、pM电极。电重量分析很和库仑分析法是建立在电解过程基础上的,分为控制电位和控制电流电解两种。电解:利用外部电源使化学反应向非自发方向进行的过程分解电压:电解某电解质溶液时,加在电解池两电极上的电压必须达到一定的数值电解才能不断进行,该电压就是分解电压。残余电流:外加电压很小时,仅有微小的电流通过电解池,这电流就是残余电流。理论分解电压:使某电解质溶液能够连续发生电解所必须的最小外加电压,等于原电池的电动势实际所需要的分解电压要比理论分解电压大,超出的部分是由于电极的极化作用引起的。极化:电流流过电极时,电极电位偏离可逆电极电位的现象。分为浓差极化和电化学极化超电位:某一电流密度下的电极电位与可

12、逆电极电位的差值浓差极化:由于电解过程中电极表面附近溶液的浓度与本体溶液的浓度的差异引起的电化学极化:由于电极反应迟缓引起的。在阴极上,析出电位越正者越容易还原;阳极上析出电位越负者越容易氧化分解电压包括理论分解电压和超电压还有电压降;得电解方程:电重量分析法:分为控制电位电解分析法和恒电流电解分析法恒电流电解分析法:电极反应比控制电位电解分析快,但是选择性差,防止干扰用阳极或阴极去极剂维持电极电位不变。控制电位电解分析法主要用于物质的分离和测定阴极去极剂:若加入的去极剂比干扰物质先在阴极上还原,可以维持阴极电位不变,这种去极剂阳极去极剂:加入的去极剂比干扰物质先在阳极上氧化,可以维持阳极电位

13、不变库仑分析法:根据电解过程中消耗的电量,由法拉第定律来确定被测物质含量的方法。恒电流库仑分析法:在恒电流的条件下电解,有电极反应产生的电生滴定剂与被测物质发生反应,用化学指示剂或电化学的方法确定滴定终点。有恒电流的大小和到达终点需要的时间计算出消耗的电量求得被测物质的含量。也称为库仑滴定法。控制电位库仑分析法:控制电极电位的方式电解,当电流趋近于零时表示电解完成,由测得电解时消耗的电量求出被测物质的含量库仑分析法的基本要求是100%电流效率(用盐桥)也是先决条件,库仑滴定法原理:以强度一定的电流通过电解池,在100%电流效率下有电极反应产生的电生滴定剂与被测物质发生定量反应,到达终点时指示系

14、统发出信号立即停止电解。指示终点的方法:化学指示剂、电位法(作图、微商)、永停终点法伏安法和极谱分析法都是通过由电解过程中得的电流一电位或电位一时间曲线进行分析的方法。区别在于伏安法使用的极化电极是固体电极或便面不能更新的液体电极,极谱分析使用的是表面能够更新的滴汞电极。极谱法分为控制电位极谱法(直流极谱法、单扫描极谱法、脉冲极谱法和溶出伏安法)和控制电流极谱法(交流示波极谱法、计时电位法)直流极谱法(恒电位极谱法):阴极是滴汞电极,阳极是饱和甘汞电极静止条件下电解极谱波:平坦部分b是残余电流即背景电流,电流上升部分-0.3至U-0.5V滴汞表面Pb?+呗还原,电流急剧上升。极限扩散电流部分,

15、滴汞表面Pb2+浓度变小并平衡,扩散电流的大小与浓度梯度成比例,极谱分析的指示电极必须是极化电极,如滴汞电极,参比电极是去极化电极,如饱和甘汞电极尢考维奇方程:在消除迁移电流和对流电流后,极谱电流完全受去极剂向电极表面的扩散速度控制电解电流为:平面电极的Cottrell方程:尢考维奇方程是极谱分析的基本公式之一:影响扩散电流的因素:1被测物质的浓度、2毛细管常数和扩散电流常数、3汞柱高度(保持不变)4温度尢考维奇常数:毛细管常数:干扰电流及其消除:1对流电流和迁移电流:加入支持电解质2氧电流,加入亚硫酸钠或氮气3残余电流,提纯试剂4叠波前波和氢波,加入配位剂。极谱波方程:表示吉极谱电流和滴汞电

16、极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可逆金属离子的极谱波方程:还原波:氧化波:配离子极谱波方程:结论:1(小"2)C与金属配离子浓度无关2(5/2)c与配位剂浓度和配离子稳定性有关不可逆极谱波:当电极上的反应速度是最慢的一步时,极谱电流受电极反应速度控制,这类极谱波半波电位:当支持电解质与温度一定时,半波电位与去极剂浓度无关求配离子的稳定常数:三电极系统:极化电极、参比电极、对电极单扫描极谱法:在一滴汞生长的后期,将一个锯形脉冲电压施加在两个电极上。脉冲极谱法:在缓慢变化的直流电压上,在滴汞电极的每一滴生长末期,叠加一个小的周期性脉冲电压,并在脉冲电压后期记录电解电流的方法由于使用充电电流和毛细管

17、噪声电流充分衰减,提高了信噪比提高了灵敏度。对于可逆过程,还原极限电流与氧化极限电流之比等于1,课用来区分可逆与不可逆循环伏安法:将线性扫描电压施加在电极上,测量峰电流不是从零电流线开始而是从背景电流线开始。对于可逆过程符合Sevcik-Randles:循环伏安法采用三电极系统。应用如下:判断过程可逆性:研究电极上的吸附现象,电化学-化学偶联反应过程研究,研究化学修饰电极控制电流极谱法中电流是被控制对象,电极电位是测定对象色谱法:是一种分离分析方法,它是利用各物质在两相中具有不同分配系数,当两相做相对运动时,这些物质在两相中进行多次反复的分配来达到分离的目的。固定不动的是固定相,流动的是流动相

18、,流动相分为气体和液体两类即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固定液:不挥发液体或操作温度下呈液体。固定相的性质对分离起着决定性作用。分配色谱:根据不同组分在固定液中溶解度的大小而分离的。固定相在柱内的叫柱色谱,呈平面状的叫平板色谱,分配系数大的组分,滞留时间在固定相中的时间长,在柱内移动的速度慢,后流出柱子,分配系数小的相反。分离后的各组分的浓度经过检测器转换成电信号而记录下来,得到一条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叫色谱流出曲线或色谱峰。基线:操作条件稳定后,无样品通过时的线死时间:t0不被固定相吸附或溶解的组分保留时间:tR组分从进样卡是到色谱峰顶所对应的时间调整保留时间t%:扣除死时间后的保留时间峰高h:色谱

19、峰到基线的距离半峰宽:峰高一半处的宽度由色谱峰可以实现以下目的:1根据保留至进行定性分析2根据峰面积或峰高进行定量分析3保留至和缝宽评估色谱柱的分离效能。分配系数:当达到平衡时,组分在两相间的浓度之比为一常数:决定于组分和两相的热力学性质,两组分的分配系数之比大,是获得良好色谱分离的关键。分配系数与柱温的关系:是色谱分离的热力学基础。温度升高,分配系数变小分配比(容量因子):一定的温度、压力条件下,分配达到平衡时,组分在两相中的总量之比分配比与分配系数不同在于分配比与组分和两相性质有关,还与两相体积有关。保留体积:表示组分在保留时间内所流过的流动相体积流动相体积流速大与保留体积无关,流速大,保

20、留时间短基本保留方程:相对保留值:主要决定于固定相性质、相对保留值越大,固定相对组分的选择性越高,越容易分离塔板理论:计算:速率理论:涡流扩散(选择细而均匀的颗粒良好的填充技术和短柱)、纵向分子扩散(选择球状颗粒、相对分子量大的物质做流动相,柱温低,短柱)、流动相传质阻力、固定相传质阻力(低含量固定液、减少固定液液膜厚度)速率理论方程(VanDeemter或范氏方程):A为涡流扩散系数、B为纵向分子扩散系数、C为流动相传质阻力系数和固定相传质阻力系数之和。由该式得,流动相线速一定时,仅在A、B、C较小时,塔板高度才能较小,柱效才较高。最小塔板高度:最佳线速:影响谱带展宽的其他因素:非线性色谱、

21、活性中心、柱外效应分离度Rs:对两峰分离程度的量度。,定义为相邻两组分的色谱峰保留值之差与峰底宽总和的一半的比值。色谱基本分离方程:减少塔板高度、增加容量因子、增加相对保留值都可以提高分离度。气相色谱法:气路系统、进样系统、色谱柱、温度控制系统、检测器、信号记录仪等组成载气要净化,液体样进柱前要气化室变成蒸气。检测器性能:灵敏度高,检测限低、最小检测限低、线性范围宽、热导检测器:影响因素桥电流、载气、温度、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根据有机物在氢氧焰中燃烧产生离子而设计的气一固色谱固定相为吸附剂,气一液色谱固定相有固定液和载体组成,决定色谱柱分离的因素主要是组分和固定相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22、载体要求:化学惰性,无表面吸附作用,空穴均匀,比表面积大,耐热性强,无催化活性有一定机械强度和侵润性。气一液色谱一般用硅藻土组分和固定液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定向力或静电力、诱导力、色散力(非极性分子之间唯一的作用力)、氢键力固体吸附剂:炭是非极性吸附剂、氧化铝是中等记性吸附剂、分子筛是强极性吸附剂、高分子多孔微球。开柱管优点:总柱效高、分析速度快、柱容量小绝对校正因子:相对校正因子:归一化法:内标法:选择一种与样品性质相近的物质作为内标物,加入到已知质量的样品中进行色谱分离,测量样品中被测组分和内标物的峰面积即可。校准曲线法:用呗测组分的纯物质配制一系列不同含量的标准溶液,在一定色谱条件下分别进

23、行分离,测得相对应的响应值,绘制含量一响应曲线通过原点的直线部分为校准曲线的线性范围。高效液相色谱法:流动相与组分之间有一定亲和力,不破坏样品,室温课进行固定相主要是二氧化硅,流动相要求:1纯度高2黏度低3化学稳定性好4溶剂沸点要高于55C5溶剂要能完全侵润固定相并与流动相匹配6溶剂要与检测器匹配。高效液相色谱仪:贮液器、脱气器、高压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液一固色谱法:利用各组分在固定相上吸附能力的不同而将他们分离的。可分离几何异构体,用硅胶和氧化铝为固定相。正相色谱:流动相极性小于固定相,分离中等极性化合物反相色谱:流动相极性大于固定相,影响组分保留值的因素:1碳链长度,保留值随碳链长度

24、增加而增加2碳的负载量和表面覆盖率,增加而增加3载体孔径尺寸和纯度4残余硅醇基数目。反相色谱适合极性较小的样品分离电泳:带电粒子在电场作用下做定向运动的现象。电渗流迁移率:pH越高,电渗流迁移率越大;离子强度越高,反而越小。影响电泳分离的因素:离子迁移率、组分电离度、选择合适配体1.经典分析方法与仪器分析方法有何不同?经典分析方法:是利用化学反应及其计量关系,由某已知量求待测物量,一般用于常量分析,为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方法:是利用精密仪器测量物质的某些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以确定其化学组成、含量及化学结构的一类分析方法,用于微量或痕量分析,又称为物理或物理化学分析法。化学分析法是仪器分析方法的基

25、础,仪器分析方法离不开必要的化学分析步骤,二者相辅相成。3.简述三种定量分析方法的特点和应用要求一、工作曲线法(标准曲线法、外标法)特点:直观、准确、可部分扣除偶然误差。需要标准对照和扣空白应用要求:试样的浓度或含量范围应在工作曲线的线性范围内,绘制工作曲线的条件应与试样的条件尽量保持一致。二、标准加入法(添加法、增量法)特点:由于测定中非待测组分组成变化不大,可消除基体效应带来的影响应用要求:适用于待测组分浓度不为零,仪器输出信号与待测组分浓度符合线性关系的情况三、内标法特点:可扣除样品处理过程中的误差应用要求:内标物与待测组分的物理及化学性质相近、浓度相近,在相同检测条件下,响应相近,内标

26、物既不干扰待测组分,又不被其他杂质干扰1、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的电子能动级跃迁的关系吸收光谱:当物质所吸收的电磁辐射能与该物质的原子核、原子或分子的两个能级间跃迁所需要的能量满足AE=hv的关系时,将产生吸收光谱。M+hv-M*2、带光谱和线光谱带光谱:是分子光谱法的表现形式。分子光谱法是由分子中电子能级、振动和转动能级的变化产生。线光谱:是原子光谱法的表现形式。原子光谱法是由原子外层或内层电子能级的变化产生的。2、原子吸收定量原理:频率为v的光通过原子蒸汽,其中一部分光被吸收,使透射光强度减弱。3、谱线变宽的因素(P-131):多普勒(Doppler)宽度(D:由原子在空间作无规热运动所致。故

27、又称热变宽。Doppler宽度随温度升高和相对原子质量减小而变宽。压力变宽L(碰撞变宽):由吸收原子与外界气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外界压力愈大,浓度越高,谱线愈宽。1.引起谱线变宽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自然变宽:无外界因素影响时谱线具有的宽度多普勒(Doppler)宽度(D:由原子在空间作无规热运动所致。故又称热变宽。.压力变宽(碰撞变宽):由吸收原子与外界气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自吸变宽:光源空心阴极灯发射的共振线被灯内同种基态原子所吸收产生自吸现象。场致变宽(fieldbroadening):包括Stark变宽(电场)和Zeeman变宽(磁场)2 .火焰原子化法的燃气、助燃气比例及火焰高度

28、对被测元素有何影响?化学计量火焰:由于燃气与助燃气之比与化学计量反应关系相近,又称为中性火焰,这类火焰,温度高、稳定、干扰小背景低,适合于许多元素的测定。贫燃火焰:指助燃气大于化学计量的火焰,它的温度较低,有较强的氧化性,有利于测定易解离,易电离元素,如碱金属。富燃火焰:指燃气大于化学元素计量的火焰。其特点是燃烧不完全,温度略低于化学火焰,具有还原性,适合于易形成难解离氧化物的元素测定;干扰较多,背景高。火焰高度:火焰高度不同,其温度也不同;每一种火焰都有其自身的温度分布;一种元素在一种火焰中的不同火焰高度其吸光度值也不同;因此在火焰原子化法测定时要选择适合被测元素的火焰高度。3 .原子吸收光

29、谱法中的干扰有哪些?如何消除这些干扰?一.物理干扰:指试样在转移、蒸发和原子化过程中,由于其物理特性的变化而引起吸光度下降的效应,是非选择性干扰。消除方法:稀释试样;配制与被测试样组成相近的标准溶液;采用标准化加入法。二.化学干扰:化学干扰是指被测元原子与共存组分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稳定的化合物,影响被测元素原子化,是选择性干扰,一般造成A下降。消除方法:(1)选择合适的原子化方法:提高原子化温度,化学干扰会减小,在高温火焰中P043-不干扰钙的测定。(2)加入释放剂(广泛应用)(3)加入保护剂:EDTA、8一羟基唾琳等,即有强的络合作用,又易于被破坏掉。(4)加基体改进剂(5)分离法三.电离干扰

30、:在高温下原子会电离使基态原子数减少,吸收下降,称电离干扰,造成A减少。负误差消除方法:加入过量消电离剂。(所谓的消电离剂,是电离电位较低的元素。加入时,产生大量电子,抑制被测元素电离。)四.光谱干扰:吸收线重叠:非共振线干扰:多谱线元素-减小狭缝宽度或另选谱线谱线重叠干扰-选其它分析线五.背景干扰:背景干扰也是光谱干扰,主要指分子吸与光散射造成光谱背景。(分子吸收是指在原子化过程中生成的分子对辐射吸收,分子吸收是带光谱。光散射是指原子化过程中产生的微小的固体颗粒使光产生散射,造成透过光减小,吸收值增加。背景干扰,一般使吸收值增加。产生正误差。)消除方法:用邻近非共振线校正背景连续光源校正背景

31、(笊灯扣背景)Zeaman效应校正背景自吸效应校正背景1、分子光谱是如何产生的?它与原子光谱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分子光谱是由分子中电子能级、振动和转动能级的变化产生的,表现形式为带光谱它与原子光谱的主要区别在于表现形式为带光谱。(原子光谱是由原子外层或内层电子能级的变化产生的,它的表现形式为线光谱。)2、试说明有机化合物紫外光谱产生的原因。机化合物紫外光谱的电子跃迁有哪几种类型?吸收带有哪几种类型?有机化合物分子的价电子在吸收辐射并跃迁到高能级后所产生的吸收光谱。机化合物紫外光谱电子跃迁常见的4种类型:Lb*,n-b*,兀-兀3n-兀*饱和有机化合物:La*跃迁,n-(T*跃迁不饱和脂肪族化合物

32、:兀-兀*,n-it*芳香族化合物:E1和E2带,B带3、在分光光度法测定中,为什么尽可能选择最大吸收波长为测量波长?因为选择最大吸收波长为测量波长,能保证测量有较高的灵敏度,且此处的曲线较为平坦,吸光系数变化不大,对beer定律的偏离较小4、在分光光度测量中,引起对Lambrt-Beer定律偏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如何克服这些因素对测量的影响?,扁离Lambert-BeerLaw的因素主要与样品和仪器有关。(1)与测定样品溶液有关的因素浓度:当l不变,c>0.01M时,Beer定律会发生偏离。溶剂:当待测物与溶剂发生缔合、离解及溶剂化反应时,产生的生成物与待测物具有不同的吸收光谱,出现化

33、学偏离。光散射:当试样是胶体或有悬浮物时,入射光通过溶液后,有一部分光因散射而损失,使吸光度增大,Beer定律产生正偏差。(2)与仪器有关的因素色光:Beer定律只适用于单色光,非绝对的单色光,有可能造成Beer定律偏离。谱带宽度:当用一束吸光度随波长变化不大的复合光作为入射光进行测定时,吸光物质的吸光系数变化不大,对吸收定律所造成的偏离较小。对应克服方法:cv0.01M避免使用会与待测物发生反应的溶剂避免试样是胶体或有悬浮物在保证一定光强的前提下,用尽可能窄的有效带宽宽度。选择吸光物质的最大吸收波长作为分析波长5、极性溶剂为什么会使兀一兀*跃迁的吸收峰长移,却使n-兀*跃迁的吸收峰短移?溶剂

34、极性不同会引起某些化合物吸收光谱的红移或蓝移,称溶剂效应。在兀一兀*跃迁中,激发态极性大于基态,当使用极性溶剂时,由于溶剂与溶质相互作用,激发态兀*比基态兀能量下降更多,因而使基态与激发态间能量差减小,导致吸收峰红移。在n-兀*跃迁中,基态n电子与极性溶剂形成氢键,降低了基态能量,使激发态与基态间能量差增大,导致吸收峰蓝移。第五章分子发光分析法(P88)1 .荧光和磷光的产生:具有不饱和基团的基态分子受光照后,价电子跃迁产生荧光和磷光。2 .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激发光谱:将激发光的光源用单色器分光,测定不同波长照射下所发射的荧光强度(F),以F做纵坐标,激发光波长H故横坐标作图。激发光谱反映了

35、激发光波长与荧光强度之间的关系。发射光谱:固定激发光波长,让物质发射的荧光通过单色器,测定不同波长的荧光强度,以荧光强度F做纵坐标,荧光波长H故横坐标作图。荧光光谱反映了发射的荧光波长与荧光强度的关系。3 .荧光和分子结构的关系发射荧光的物质应同时具备以下两个条件:物质分子必须具有能够吸收紫外或可见光的结构,并且能产生兀一兀*或n一兀*跃迁。荧光物质必须有较大的荧光量子产率。(1)跃迁类型:兀一兀*较n一兀*跃迁的荧光效率高。(2)共轲结构:凡是能提高兀电子共轲度的结构,都会增大荧光强度,并使荧光光谱长移。(3)刚性平面:分子的刚性及共平面性越大,荧光量子产率就越大。(4)取代基效应:在芳香化

36、合物的芳香环上,给电子基团增强荧光,吸电子基团减弱荧光。荧光分析法的特点优点:灵敏度高(提高激发光强度,可提高荧光强度),达ng/ml;选择性强(比较容易排除其它物质的干扰),重现性好;取样少。缺点:许多物质本身不能发射荧光,因此,应用不够广泛。荧光分析法与UV-Vis法的比较相同点:都需要吸收紫外-可见光,产生电子能级跃迁。不同点:荧光法测定的是物质经紫外-可见光照射后发射出的荧光的强度(F);UV-Vis法测定的是物质对紫外-可见光的吸收程度(A);荧光法定量测定的灵敏度比UV-Vis法高。1、名词解释:单重态:当基态分子的电子都配对时,S=0,多重性M=1,这样的电子能态称为单重态。单重

37、电子激发态:当基态分子的成对电子吸收光能之后,被激发到某一激发态上。如果它的自旋方向不变,S=0,M=1,这时的激发态叫单重电子激发态。三重态:若通过分子内部的一些能量转移,或能阶间的跨越,成对电子中的一个电子自旋方向倒转,使两个电子自旋方向相同而不配对,这时S=1,M=3,这种电子激发态称三重电子激发态(三重态)系间跨越:指的是不同多重度状态间的一种无辐射跃迁过程。振动弛豫:内转换:指的是相同多重度等能态间的一种无辐射跃迁过程。量子产率:也称荧光效率或量子效率,其值在01之间,它表示物质发射荧光的能力。荧光猝灭:指荧光物质分子与溶剂分子或其他溶质分子相互作用引起荧光强度降低或荧光强度与浓度不

38、呈线性关系的现象。重原子效应:2 .质谱仪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划出质谱仪的方框示意图)进样系统:高效重复地将样品引到离子源中并且不能造成真空度的降低。离子源:将进样系统引入的气态样品分子转化成离子。质量分析器:依据不同方式,将样品离子按质荷比m/z分开。检测器:检测来自质量分析器的离子流并转化成电信号。显示系统:接收来自检测器的电信号并显示在屏幕上。真空系统:保证质谱仪离子产生及经过的系统处于高真空状态。3 .离子源的作用是什么?试述EI(电子电离源)和CI(化学电离源)离子源的原理及特点。离子源:将进样系统引入的气态样品分子转化成离子。EI(电子电离源)原理:失去电子特点:

39、电离效率高,灵敏度高;离子碎片多,有丰富的结构信息;有标准质谱图库;但常常没分子离子峰;只适用于易气化、热稳定的化合物。CI(化学电离源)原理:离子加合特点:准分子离子峰强,可获得分子量信息;谱图简单;但不能进行谱库检索,只适用于易气化、热稳定的化合物4 .为何质谱仪需要高真空?质谱仪需要在高真空下工作:10-470-6Pa大量氧会烧坏离子源的灯丝;用作加速离子的几千伏高压会引起放电;引起额外的离子-分子反应,改变裂解模型,谱图复杂化;影响灵敏度。5 .四极杆质量分析器如何实现质谱图的全扫描分析和选择离子分析?当U/V维持一个定彳1时,某一U或V值对应只有一个离子能稳定通过四极杆;连续改变U或

40、V值,可得到一张全扫描图,此谱图可用于定性;固定一个或多个U值,可得到高灵敏度的分析结果,此方法用于定量分析。1、在2500K时,Na共振线589.3nm为3s-3P跃迁产生的,计算其激发态和基态原子数之比。已知k=1.38*10-23JK-1,h=6.626*10-34Js。(10分)2、用极谱法测定某氯化钙溶液中微量的铅,取试液5mL,用水稀释至50mL。倒出部分溶液于电解杯中,通氮气10min,然后在0.20.6V间记录极谱图,波高50格。另外取试液5mL,用水稀释至50mL,加0.50mg/mL标准铅溶液1.00mL,得到波高80格。计算试样中铅的含量。(8分)3、组分A和B在一本I长

41、30cm色谱柱上分离,其保留时间分别为16.40和17.63min,峰底宽分别为1.11和1.21min。不被保留组分通过色谱柱需要1.30min。计算:(1)分离度;(2)组分A的有效塔板数(3)分离度为1.5时所需要的柱长。(10分)1、解答:Ej=1.98610-23Jcm/(5893?x10-8cm.?-1)=3.3710-19J(3分)在3s和3P能级中,分别有2个和6个量子能级,故有Pj/P0=6/2=3(3分)将上式代入式Nj/N0=(Pj/P0)exp(-Ej/kT)中,得Nj/N0=3exp-3.37W19J/(1.38彳0-23JK1X2500K)(3分)=35725彳0-

42、5=1.7210-4(1分)2、(8分)解答:设试样¥农度为x,列方程组得:50=K(5x)/50(3分)80=K(5x+0.5*1.0)/51(3分)解方程组得x=0.167mg/mL。(4分)3、(10分)解答:1-1卜2(1)分离度RS=Jn=1.06(3分)1k2.,tr216.40-1.30.2=16()=16()=2960Y1.11=VL1/VL2,求出L2=60.1cm4:(tr2n有效=5.54()Y1/2分)二R/R2=、.n1/新21原子光谱分析中共振线是指第一激发态回到基态所产生的谱线通常也是灵敏线最后线1毛细管电泳如果石英毛细管电渗流速度大于离子迁移速度,各种离子和中性分子都在阴极出1凡是发出荧光的物质首先必须能吸收一定频率的光,但是能吸收光的物质不一定发射荧光,因而2指示电极的标准电极电位时以饱和甘汞电极参比电极为基准测得2一定温度下组分的分配系数越小出锋越慢2确定以有机物骨架结构的合适方法是红外1在气流速较低时增加流速柱效增加,是由于流速着增加扩散影响小1拉曼与红外都是反映分子的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