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古诗三首牧童人教新课标_第1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古诗三首牧童人教新课标_第2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古诗三首牧童人教新课标_第3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古诗三首牧童人教新课标_第4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古诗三首牧童人教新课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牧笛声声品童趣古诗牧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认识“铺”、“蓑”等字,会写“蓑”1个生字,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2 .借助重点字词,展开想象,能用自己的话概括诗的意思。3 .体会诗的意境,从诗句中感受快乐与自由。教教学重难点】利用重点字词体会诗中画面的美妙意境,并从中感悟到诗人对悠闲自在、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向往。【教学方法与手段】“诵读法”、“重点字词剖析法”、“情景创设法”、“拓展延伸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牧童短笛音频材料【教学过程】、设疑导入,激“趣”同学们,说起童年总有许多聊不完的话题。瞧,在大诗人杜牧笔下,童年是“遥指杏花村”的无忧无虑;在杨万里笔下,童年是“急走追黄碟

2、”的自由自在;在诗仙李白的笔下,童年是“飞入青云端”的美丽遐想(课件出示相关描述童年的诗句和画面)那么,在吕岩这位传奇诗人笔下,童年又是什么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走进吕洞宾的诗词世界。(板书:牧童)二、初步感知,读“趣”1 .自由读(3遍以上)。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牧、蓑”的字音、字形。)2 .指名读,正音。提示学生按一定的节奏来读。(七言绝句的格式分为两大类,牧童属于仄起式的第二种:仄起仄收,首句不入韵,所以这里的“铺”应该读四声,)同学们自己再试一试,看能不能读好。3、按节奏来读。4、配乐来读,注意读出自然节奏,读出情感韵律。三、二次阅读,说“趣”1. 同学们,读

3、通了古诗,还应该理解诗的意思。现在请大家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理解诗意,可以同桌讨论,也可以自己学习。(2分钟)2. 看大家学得这么认真,老师要先考考你们:你知道这些字词在诗中的意思吗?课件出示:铺:铺开弄:逗弄蓑衣:用棕叶等编织的衣服,可以挡风遮雨2、重点解读“蓑衣”注释,然后讲解“蓑”字的演变过程。3、学写蓑字(学生手写两个,同桌评价写得如何,画星星评价)3. 明确了字词含义,接下来我们来想一想:这首诗大概讲了一件什么事?4. (学生根据注释回答诗意,可以让两三个孩子来说一说)5. 从诗中你读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牧童形象?四、细读赏析,品“趣”过渡句:同学们,透过诗,我们看到一个可爱自由的小牧童形

4、象,除此以外,你还能从诗中看到什么?(草地,黄牛)1、出示:草铺横野六七里。课件点击“铺”字:通过这个字,你感觉这是一片什么样的草地?(宽广、辽阔)课件出示草地图片:你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学生根据看到的图片进行口语表达训练。2、瞧,眼前绿草如茵,微风阵阵。耳边传来什么(笛声)播音乐。课件出示诗句,同学们,是谁在逗弄笛声呢?从这个弄字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个的小牧童?(活泼、聪明的、调皮的)是啊,活泼可爱的小牧童放牛归来,弄笛还家。想一下,他会怎么逗弄他的笛子?(课件出示句式训练)瞧,同学们一个铺字写出了草地的辽阔,一个“弄”字突出了牧童的活泼,记住了,抓住重点字词理解诗句也是我们学习古诗的好方

5、法。(板书:铺弄)3、同学们,来看诗中这几个数字,六七里,三四声。你来想一下,是不是草地只有六七里宽,而笛声也只有三四声呢?这些数字是为了说明什么?总结:这些数字在诗中都不是具体的描写,“六七里”极言其多,进一步突出了草地的茂盛和广阔(板书:广茂);“三四声”极言其少,反而突出了笛声悠扬,也衬托出了乡村夜晚的静寂。(板书:悠扬)在古诗中,诗人常常用这样的虚数来写景言事,比如“竹外桃花三两枝”是写桃花才开,数量不多;而“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极言数量很多,掌握了虚数的用法,将来解析诗意就事半功倍了。4、置身于这一片广茂的草地和悠扬的笛声中,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1)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生齐

6、读)读的时候可以把“六七里”读得长而缓,“三四声”读得短而轻。谁来试试?(指名读)(2)老师仿佛看到了,绿油油的小草铺满了原野,微风轻轻吹过,正涌起层层绿色的涟漪呢!远处传来的笛声,一阵阵悠扬的曲调,时有时无,时快时慢,时远,时近。男生们,可愿意用你们的朗读领老师再欣赏一番吗?(男生齐读)(3)夕阳西下,草野茫茫,牧笛声声随风扬。多静谧的景象,多悠闲的心境啊!(师引读:草铺横野,生接:六七里;师引读:笛弄晚风,生接:三四声。)就这样,牧童头戴斗笠,身穿蓑衣,光着脚丫,在晚风的吹拂下慢悠悠地回到了家。接下来,他干了什么?(用诗句回答)出示: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1、你又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7、?黄昏后,吃饱饭的牧童摸着圆滚滚的肚子,来到了草垛。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明月,隐隐还闪烁着星光,看到如此美景,牧童哪还顾得上脱下蓑衣,嗖!这不,以天为被,以地为床,他已惬意地躺着仰望这番美景了。此时此刻,你觉得他会想些什么?(生自由言说)2、同学们,什么是“卧”?(躺,睡)把卧换成“坐”或者“立”,放到诗句中读一读,感觉如何?师:一个“卧”字使牧童更具孩童的趣味,诗的整幅画面也更立体了。以地为床,以天为帐,饿了就吃,困了就睡,无牵无挂,自由自地,是多么可爱的牧童啊!请你们用自己的喜爱之情,再读这句诗。(齐读)3、总结:眼前绿草茵茵,耳畔牧笛声声;白日老牛为伴,晚上明月相随,这样逍遥快乐的生活是

8、多么让人羡慕啊!师相机板书:快乐、悠闲。4、来,女孩子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诗吧,读出你们的向往,读书你的羡慕来吧。(女生读)五、品味诗情,解“趣”1、过渡句:同学们,想一想:我们的诗人为什么要写这样的一个小牧童?来,了解一下诗人吕岩的资料。吕岩有多重身份?你更想了解哪一个?(出示资料卡)2、看过以上资料,同学们应该懂得一点:不管是哪一种身份,吕岩都希望过一种自由快乐、逍遥自在的生活。牧童这首诗正是他内心最真是的写照,正所谓“老夫心与游人异,不羡神仙羡少年。”现在,让我们带着这种羡慕,再来齐读这首诗。出示: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3、其实古诗除了诵读,还有

9、一个更好的方式就是吟唱,这样更能体现出师的韵味。同学们想听一听老师的吟唱吗?(教师吟唱)4、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吟唱跟学一下(重在体会,点到即可)第3页5、会读会被,会吟会唱之后,相信你对这首诗的理解更深入了。现在,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一幕“乡村牧童图”吗?眼前绿草茵茵,任我们怎么望也望不到边(生自由发言,师点评。)板块六、课外拓展,延“趣”中国的古诗,是文思涌动的百草园。像这样有趣的描写牧童童年生活的诗,还有很多很多。出示: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唐杜牧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所见清袁枚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生自由朗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