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100603)_第1页
曹刿论战(100603)_第2页
曹刿论战(100603)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八年级语文(下)学案 第六单元曹刿论战 2010-5-26 教师寄语: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努力吧,你能行!课前热身:(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同学们,请将你认为重要的信息画出来。)1、走近作品: 左传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第一部较为完备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_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4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西汉时称之为左氏春秋,东汉以后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它与_、_合称“春秋三传”。2、写作背景:(细心揣摩,对你后面的学习有用哦) 曹刿论战一文记载了春秋时

2、期鲁国和齐国之间的一次战争,即著名的“长勺之战”。战事发生在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的春天。在这之前的一两年,鲁国和齐国的关系急剧地紧张起来,两国还曾经发生过军事战斗。原因是因为在早些年齐国内发生内乱的时候,齐国的两个公子(公子小白、公子纠)出奔,离开了齐国。鲍叔扶助公子小白出奔莒国(今山东莒县一带),另一方面管夷吾(即管仲)和召忽扶助公子纠出奔鲁国。到庄公九年,齐国人杀了公孙无知。国内出现了“无君”的状态,这时鲁庄公便乘机伐齐,打算把公子纠送回齐国去做国君,可这时公子小白(即后来成为五霸之一的齐桓公)从莒国抢先回到了齐国,做了齐国的国君,并截杀了公子纠,杀死了召忽,俘获了管仲。然后齐桓公

3、发兵与鲁庄公在干时(齐国地名)打了一仗,结果鲁军大败,鲁庄公狼狈而归。四个月以后,即鲁庄公十年,齐师来伐,可想而知当时鲁国将会是处于如何的紧张气氛之中。结果这次战中成就了一个著名的军事指挥家曹刿。3、知识链接(你知道吗?) 材料详略与中心思想的关系:所谓详写,是指对能直接表现或能突出中心意思的主要材料加以具体的叙述和描写,放开笔墨,写得比较充分。所谓略写,是指对虽与表现中心意思有关但不是直接表现中心意思或作用不大的的材料,少用笔墨,进行概括式的叙述。 在一篇文章中,与中心密切相关的材料要详写,与中心关系不大的应略写;详写和略写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没有“详”,就无所谓“略”;没有“略”就无所

4、谓“详”。但详写必须有略写配合,略写补充详写,使文章繁简适当,重点突出。可见,详写和略写是两种互为补充的表达方法。4、学法指导: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这两种翻译方法

5、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有关的文学常识;掌握“鄙、靡”等常见的文言实词;2、反复朗读课文,疏通文义。(重点)学习过程:一、 反复朗读课文:方法: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划出疑难字词,并利用工具书解决,扫除字词障碍;2、抽生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价;3、选择自己喜欢的片段,进行赛读。二、疏通文义:方法:1、学生先结合课下解释和工具书独立疏通文义,并将疑难词句进行圈点批注; 2、小组讨论交流疑难词句,并将小组内解决不了的,写在各自板块上; 3、展示交流疑难词句。三、巩固提升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刿( ) 间( ) 孚( ) 靡( ) 鄙( ) 玉帛( )2、解释加点的词

6、:(1)又何间焉_ (2)肉食者鄙_ (3)小信未孚_ (4)望其旗靡_3、古今异义:又何间焉 古义: 今义:肉食者鄙 古义: 今义:牺牲玉帛 古义: 今义:小大之狱 古义: 今义:4、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3)小大之狱,虽不能査,必以情。(4)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第二课时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把握人物形象,并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重点) 3. 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重、难点)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二、课堂探究:(亮出你的观点,秀出你的个性,展示你的风采!) (

7、一)自主学习:(方法:独立完成以下各题,对自己感到困难或疑惑的题,在序号上做标记!)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曹刿、鲁庄公这两个人物形象;并说说本文主要通过什么方法刻画人物的? 3、本文是叙述为主还是议论为主?文中哪些内容写得详?哪些写得略?为什么这样处理? 4、学了这篇课文,你认为鲁国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 示? (二)合作研讨:(方法:组长组员研讨研讨学习时的疑难问题。)(三)展示讲解:(方法:对近共性、有歧义的核心问题由已经掌握的学生。或由老师讲解。)(四)课堂小结:(同学们,请将你探究过程中的感悟或收获说出来,与大家交流共享。)三、巩固提升(比一比,赛一赛,看哪一组做得好又快!)必做题:(相信你一定能轻松过关!)基础篇1曹刿认为鲁庄公做到了取信于民的语句是_ _。2曹刿选择反击敌人的时机是: ,原因是 。3曹刿选择追赶敌人的时机是: ,原因是 。 素养篇1.从哪句话可看出,鲁庄公对克敌制胜的谜底并不清楚?2.既不清楚,鲁庄公又为什么对曹刿言听计从?选做题:(恭喜你!已经完成当堂任务!你是最棒的!加油!)1.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你是否同意曹刿的分析?为什么?2.你能再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