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V油浸式配电变压器、配网电缆及架空导线抽样检测技术方案_第1页
kV油浸式配电变压器、配网电缆及架空导线抽样检测技术方案_第2页
kV油浸式配电变压器、配网电缆及架空导线抽样检测技术方案_第3页
kV油浸式配电变压器、配网电缆及架空导线抽样检测技术方案_第4页
kV油浸式配电变压器、配网电缆及架空导线抽样检测技术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0kV油浸式配电变压器、电缆及架空导线抽样检测技术方案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2006年5月13日10kV油浸式配电变压器、电缆及架空导线抽样检测技术方案10kV配电变压器抽样检测技术方案一、试验目的为检验江苏电网运行的10kV配电变压器产品质量,对各供电公司已运行的变压器进行抽样试验,检验各制造厂的产品质量是否满足有关标准的要求。二、引用标准及文本GB1094.1-1996 电力变压器 第1部分 总则 GB1094.3-2003 电力变压器 第3部分 绝缘水平、绝缘试验和外绝缘空气间隙 GB/T16927.l-1997 高压试验技术:第一部分:一般试验要求 GB/T16927.2-1997

2、高压试验技术:第二部分:测量系统江苏省电力公司10kV油浸式配电变压器质量控制办法 订货技术协议三、试验项目1 绕组直流电阻测量*2 电压比测量和联结组标号检定*3 绝缘电阻测量4 空载电流和空载损耗测量5 短路阻抗和负载损耗测量*注:如变压器现场交接时已做过第1、2项试验,本次抽检可不进行这两项试验。四、试验方法 试验前应抄录变压器铭牌,并记录环境温度和湿度。1 绕组直流电阻测量1.1 试验方法变压器退出运行至少3小时后,才可进行测量,试验时应记录油温(绕组温度认为与油温相同)。每个分接都应进行电阻测量。不同温度下的电阻值按下式换算:式中R1、R2分别为在温度t1、t2时的电阻值;T为计算用

3、常数,铜导线取235,铝导线取225。1.2 试验仪器 直流电阻测试仪2 电压比测量和联结组标号检定2.1 试验方法每个分接都应进行电压比测量。应检定单相变压器的极性及三相变压器联结组标号是否正确。2.2 试验仪器 变压器变比测试仪3 绕组绝缘电阻测量3.1 试验方法 被测绕组各引出端应短路,非被测绕组和铁心及夹件应短路接地。测试时间60秒,记录绝缘电阻值和油温。不同温度下的绝缘电阻值一般可按下式换算式中R1、R2分别为温度t1、t2时的绝缘电阻值3.2 试验仪器 2500V兆欧表。4 空载电流和空载损耗测量4.1试验方法变压器高压绕组开路,在低压侧施加正弦波形额定频率的额定电压,测量空载损耗

4、和空载电流,变压器处于额定分接位置,试验接线如图1、2所示。 A:0.2级电流表 W:0.5级低功率因数瓦特表Va:1.0级平均值电压表 Vr:0.5级有效值电压表4.2试验仪器(1)400V/30kVA三相调压器 (2)0.2级电流表 3只(3)0.5级低功率因数瓦特表2只(4)1.0级平均值电压表和0.5级有效值电压表各1只(5)0.2级电流互感器2只5 短路阻抗和负载损耗测量5.1试验方法变压器低压侧短路,在高压侧施加额定频率的额定电流,测量阻抗电压和负载损耗。变压器处于额定分接位置,试验接线同图1、2。5.2试验仪器(1)400V/30kVA三相调压器(2)0.2级电流互感器2只(3)

5、0.2级电流表 3只(4)0.2级低功率因数瓦特表2只(5)0.5级有效值电压表3只 五、组织措施1试验现场工作负责人由供电公司派人担任,负责解决现场工作的安排。2试验负责人由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派人担任,负责现场的试验工作。3现场安全负责人由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派人担任,供电公司派人监督,共同负责制定试验现场的安全措施。六、环境、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因素辨识和控制措施1安全措施:1.1 试验现场设置遮拦,悬挂“止步,高压危险”,防止非试验人员进入试验区;明确现场安全监护人,进行安全区域分工。1.2 试验接地应可靠牢固。1.3 试验回路有明显断开点。1.4 试验设备和测量仪器必须经过校验并

6、在有效期内。2 注意环境影响防止设备运输车辆滴漏油污染现场道路;试验完成后及时清理场地;加强废弃物(废弃的电线、相色带等)的管理。附录A 配电变压器抽检试验数据记录表运行单位运行地点铭牌额定电压容 量型 号联结组别电压比出厂编号天 气试验日期环境温度()相对湿度()顶层油温()一、直流电阻测量高压绕组分接位置低压绕组12345ABaoBCboCAco二、电压比测量和联结组标号检定三、绝缘电阻测量分接位置实测误差值接线绝缘电阻(M)AB/abBC/bcCA/ca1高压对低压绕组及地2低压对高压绕组及地345四、空载电流和空载损耗测量电压(V)电流(A)损耗(W)档位/满刻度ABBCCAABCW1

7、W2有效值电压读数平均值电压读数五、短路阻抗和负载损耗测量电压(V)电流(A)损耗(W)分接档位/满刻度ABBCCAABCW1W2仪表读数试验人员附录B 配电变压器抽检试验所需仪器仪表第一组仪表名称型号编号有效期精度电流互感器HL28-11991108.02.080.1级HL28-11991208.02.080.1级电流表T24-VA713.3809.02.140.2级T24-VA814.3509.02.140.2级T24-VA552.1109.02.150.2级低功率因数表cos=0.2D34/1-W312.808.05.200.5级D34/1-W312.2208.05.200.5级平均值电

8、压表L2-V/0-500V533-1808.01.311.0级有效值电压表D26-V3626.708.09.220.5级第二组仪表名称型号编号有效期精度电流互感器HL23-10915206.10.230.2级HL23-10950506.10.220.2级电流表T24-VA1030.709.02.140.2级T24-VA1030.1509.02.140.2级T24-VA713.2609.02.090.2级低功率因数表cos=0.2D34/1-W505.5707.09.200.5级D34/1-W505.5607.09.200.5级平均值电压表L2-V/0-500V109.2206.10.191.0

9、级有效值电压表D26-V922.7309.02.120.5级第三组仪表名称型号编号有效期精度电流互感器HL23-1 0001306.11.030.2级HL23-1 0950806.10.230.2级电流表T24-VA618.2009.02.150.2级T24-VA415.507.02.170.2级T24-VA1026.809.02.140.2级低功率因数表cos=0.2D34/1-W312.2207.05.210.5级D34/1-W1018.3308.04.160.5级平均值电压表L2-V/1-V533.2707.05.211.0级有效值电压表D9-V525.1609.02.120.5级电缆及

10、架空导线抽样检测技术方案1 试验目的检验江苏省电力公司集中招标采购配送的配网工程10kV电缆及架空导线的质量是否满足有关标准和合同的要求。其它用户工程等入网10kV电缆及架空导线参照执行。2 引用标准及文本GB/T 127062002 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5kV(U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 第2部分 GB 140491993 额定电压10kV、 35kV架空绝缘电缆 GB 11791999 圆线同心绞架空导线 GB/T 2951.51997 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第2部分:弹性体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 GB/T 3048.4199

11、4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导体直流电阻试验 GB/T 39561997 电缆的导体 GB/T 39521998 电工圆铜线坯 GB/T 39531983 电工圆铜线GB/T 39541997 电工圆铝杆 GB/T 39551983 电工圆铝线GB/T2282002 金属材料 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4909.285 裸电线试验方法尺寸测量GB4909.385 裸电线试验方法拉力试验 订货技术协议3 试验项目被检设备试验项目编号名称电缆1导体直流电阻测量2结构和尺寸检查3导体拉伸试验4导体材质复核架空导线1导体直流电阻测量2结构和尺寸检查3导体拉伸试验4导体材质复核3.1 导体直流电阻测量3.1.

12、1 试验方法导体温度应与室温一致,采用直流电阻测试仪,按照GB/T 3048.4-1994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导体直流电阻试验的相关要求进行测试,测量结果按照GB/T 3048.4-1994所规定的公式换算。3.1.2试验仪器及设备(1)直流电阻测试仪(微欧级)(2)卷尺3.2 结构、尺寸检查与测量3.2.1试验方法采用千分尺、游标卡尺等相关仪器设备对电缆的外径、外护层厚度、导体外径、截面等试验项目按本方案2所列标准等相关规范进行检查、测量。3.2.2试验仪器及设备(1)千分尺(2)游标卡尺3.3 导体力学性能试验3.3.1 试验方法抽取一定数量的导体依据GB/T2282002金属材料 室

13、温拉伸试验方法、GB4909.385裸导线试验方法拉力试验等相关标准规范进行试验,测试其抗拉强度、拉伸率等指标,根据GB/T3953-83电工圆铜线及GB/T 3955-1983电工圆铝线等标准进行评判。3.3.2 试验仪器及设备 材料力学性能试验机、游标卡尺等3.4 导体材质复核3.4.1 试验方法 抽取导体采用X射线便携式合金分析仪对其主要合金成分进行半定量分析,若主要合金成分与设计材质有较大误差时,应对被检试样进行元素化学成分分析,以进一步验证材料的化学成分。3.4.2 试验仪器及设备便携式合金分析仪等#;10附录A 电缆及架空导线检测数据记录表 附录A.1 导体直流电阻测量原始记录 第

14、 页 共 页样品编号:制造厂:型号规格:检测地点:检测时间:2006年 月 日室温: 相对湿度: %一、检测仪器直流电阻测试仪 编号:二、检测依据GB/T 3048.4-1994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导体直流电阻试验GB/T 3956 电缆的导体三、检测前对检测仪器设备及被测样品的检查1、直流电阻测试仪工作正常;2、被测样品外观无损,标志清晰 。四、检测数据及结果编号长度(mm)材质标称截面mm2实测值()换算至20时(/km)检验员: 记录: 校核: 审核: 附录A.2 结构及尺寸检查试验原始记录 第 页 共 页样品编号:制造厂:型号规格:检测地点:检测时间:2006年 月 日室温: 相

15、对湿度: %一、检测仪器千分尺 编号:游标卡尺 编号:卷尺 编号:二、检测依据GB/T 127062002 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5kV(U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 第2部分 GB 140491993 额定电压10kV、 35kV架空绝缘电缆 GB/T 2951.51997 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第2部分:弹性体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 GB/T 39561997 电缆的导体 GB/T 39531983 电工圆铜线 GB/T 39551983 电工圆铝线GB4909.285 裸电线试验方法尺寸测量 外观及几何尺寸检查作业指导书三、检测前

16、对检测仪器设备及被测样品的检查1、 游标卡尺的零位正确 ;2、 千分尺的零位正确 ;3、 被测样品外观无损,标志清晰 。四、检测数据及结果项目单位标准要求实 测 值电缆外径mm外护层厚度mm标称: 最小:123456平均厚度最小厚度铠装外径结构mm内衬层外径 结构 厚度mm 包带加挤包或绕包 标称: 最小:123456平均厚度最小厚度缆芯外径mm金属屏蔽外径mm金属屏蔽结构厚度0.10或厚度0.12绝缘屏蔽外径mm绝缘屏蔽厚度mm123456绝缘厚度mm标称: 最小:平均厚度:最小厚度:相1 23 45 6平均厚度:最小厚度:相1 23 45 6平均厚度:最小厚度:相1 23 45 6平均厚度

17、:最小厚度:导体屏蔽厚度mm123456平均厚度最小厚度单线根数根导体外径mm五、检测后对检测仪器设备及被测样品的检查 1、游标卡尺的零位正确 ;2、千分尺的零位正确 ;注:记录中未做项目以“/”标记。检验员: 记录: 校核: 审核: 附录A.3 导体力学性能试验原始记录 第 页 共 页样品编号:制造厂:型号规格:检测地点:检测时间:室温: 相对湿度: %一、检测设备材料力学性能试验机 编号:游标卡尺 编号: 二、检测依据 GB/T 39561997 电缆的导体 GB/T 39531983 电工圆铜线 GB/T 39551983 电工圆铝线GB/T2282002 金属材料 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

18、4909.385 裸电线试验方法拉力试验 JS-ZD-2004-007 金属拉伸试验作业指导书三、检测前对检测仪器设备及被测样品的检查1、检查材料力学性能试验机正常 ;2、检查千分卡尺的零位正常 ;3、试样表面无任何损伤 。四、检测条件检测温度: ; 拉伸速度 mm/min; 五、计算公式抗拉强度:RmFm/S MPa断后伸长率:A(LUL0)/ L0 100六、检测数据及结果编号导体直径d(mm)截面积S(mm2)原始标距L0(mm)断后标距Lu(mm)最大力Fm(N)抗拉强度Rm(mm)断后伸长率A()d1d2d3七、检测后对检测仪器设备及被测样品的检查检查千分卡尺的零位正常 ;检验员: 记录: 校核: 审核:附录A.4 导体材质复核原始记录 第 页 共 页样品编号:制造厂:型号规格:检测地点:检测时间:室温: 相对湿度: %一、检测设备便携式合金分析仪 编号:二、检测依据 GB/T 39561997 电缆的导体 GB/T 39521998 电工圆铜线坯 GB/T 39531983 电工圆铜线GB/T 39541997 电工圆铝杆 GB/T 39551983 电工圆铝线 光谱分析作业指导书三、检测前对检测仪器设备及被测样品的检查1、检查便携式合金分析仪正常 ;2、试样表面应露出金属光泽 。四、检测数据及结果编号设计材质()检测结果()五、检测后对检测仪器设备及被测样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