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投资者对证券市场稳定性影响的理论分析(开题报告)_第1页
机构投资者对证券市场稳定性影响的理论分析(开题报告)_第2页
机构投资者对证券市场稳定性影响的理论分析(开题报告)_第3页
机构投资者对证券市场稳定性影响的理论分析(开题报告)_第4页
机构投资者对证券市场稳定性影响的理论分析(开题报告)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学*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书拟选论文题目:机构投资者对证券市场稳定性影响研究生姓名学号导师姓名、职称院系专业研究方向入学时间 200 年 月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我国证券市场长期以来, 个人投资者是市场的主要参与者, 但个人投资者证券投资知识的置乏, 投资行为具有很大的盲目性, 缺少相应的风险规避机制。 个人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往往都带有很浓的投机色彩,经常盲目跟庄、跟风、追涨杀跌,导致市场无序波动。一些学者认为这是我国证券市场过度波动的主要原因之一。国外普遍认为, 机构投资者具有丰富的投资知识, 完善证券市场投资结构, 促进证券市场成熟稳定。 我国政府通过政策法规促进机构投资者的发展, 以改善我国

2、证券市场结构。 机构投资者快速成长,成为我国证券投资市场的主导力量,提高了我国证券市场效率。但是,机构投资者在我国作为新生事物, 基金黑幕、 操纵股价等问题同时暴露出来。 这样机构投资者是否能稳定证券市场, 引起了争议。 机构投资者是否能稳定证券市场?我们怎样加强对机构投资者的监管?这些问题的解决与否, 决定着我国证券市场是否能健康、 稳定、 持续发展。本文结合我国的国情, 深入分析我国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与证券市场稳定性的关系, 以促进我国证券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2、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Bohl ( 2005 )运用波兰股票市场上的数据,证明了机构投资者的正反馈交易策略和羊群行

3、为都对证券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他认为机构投资者的羊群行为只是加快了股票价格对市场信息的吸收消化, 使市场变得更加有效。 与此同时, 他从综合的角度对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进行对比分析, 得出机构投资者对证券市场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 研发能力和信息优势, 比个人投资者更加理性, 因此能够起到稳定股价的作用。 Barber 和 Odean( 2008 ) 研究发现在美国证券市场上, 个人投资者喜欢购买股价波动较大、 平均振幅较大、以及换手率高且被媒体关注的股票, 而机构投资者是根据自己手中的信息理性投资, 因此机构投资者在一定程度上可能起到了稳定股价的作用。Lakonishok ,

4、Shleifer 和 Vishny (1992) 以 1985-1989 年间美国的以养老基金为主的基金为研究对象,他们建立了 LSV 模型来测量机构投资者的羊群效应程度。他们运用该模型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 机构投资者的羊群行为是暂时的短期行为, 只会对证券市场的短期波动照成影响, 若从长期来看, 他们会利用自己手中的信息优势和专业能力来理性的评价股票的内在价值, 这样就能够抵消个人投资者在证券市场上的非理性行为, 从而有利于股价对市场信息的吸收、消化、调整,进而对市场长期稳定有利。因此,他们的基本思想是在对机构投资者对市场稳定性的影响分析时要对市场结构加以区分, 不能一概而论, 即对短期市场

5、造成波动是为了更有利于长期的稳定。Grinblatt , Titman 和 Wermers ( 1995) 1974-1984 年间的 270 多个共同基金的投资组合变化进行实证研究, 他们通过建立GTW 模型分析发现, 在这十年内大约有70% 以上的基金实施了正反馈交易策略, 即大部分共同基金偏好于购买前一个季度表现较好的股票, 同时抛出前一季度表现较差的股票。 机构投资者的这种买入市场价格过高或者抛出市场价格过低的股票的交易策略会导致股票的价格远远偏离其内在价值, 使证券价格透支了其内在价值或者使内在价值被严重低估,这种现象严重造成了证券市场的无序波动。 Nofsinger 和 Sias(

6、 1999) 从有效市场理论的视角对 1987-1995 年间的 1200 个机构投资者的季度投资组合变化进行研究, 他们认为根据股票的过去收益作为现在投资决策的基础的反馈交易行为是非理性的, 这种投资交易行为将会导致股票的价格偏离其内在价值。 另外他们还认为任何企图战胜市场的投资策略都是非理性的、 徒劳无用的, 因为现行股价已充分反映了市场的全部信息,即市场是强势有效市场。( 2)国内的相关研究近年来,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以证券投资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也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 因此国内学者对他们对证券市场稳定性方面的影响也做了充分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国内的学者大多数也是从

7、机构投资者的交易策略和羊群行为的角度进行的,以此来研究他们对证券市场稳定性日勺影响。张太原和禹湘(2008 )利用EGARCH 模型,分析研究了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在上市前后股票市场收益率的波动情况,在此基础上运用葛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法和VAR模型对我国股票市场的波动率和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行为进行相关关系的检验, 实证结果表明证券投资基金采取的交易策略与股票市场的波动具有一致性,他们之间表现出较为显著相关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市场无序的波动。吴跃华( 2009) 对机构投资者稳定证券市场的作用提出了置疑, 他认为机构投资者不但没有起到稳定证券市场的作用, 反而加剧了证券市场的异常波动

8、。柴兴文(2010 )通过对我国机构投资者的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的行为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异化与扭曲,因此得出机构投资者并没有起到稳定证券市场的作用。姚顾和刘志远 (2007) 以 2001-2003 证券投资基金所持有的重仓股票为对象进行实证研究分析, 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股票的收益性呈现出正向的相关关系, 而与股票的波动性呈现出负的相关关系。 因此他们得出机构投资者会起到稳定证券市场的作用的结论。 在得到此结论的同时, 他们指出基金重仓股的高度集中有可能会引发流动性风险。 盛军锋、 邓勇和汤大杰 ( 2008 ) 利用 GARCH 模型和条件异方差波动方程, 从市场整体角度去检验我国机

9、构投资者对证券市场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发现他们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证券市场的波动, 并认为这主要取决于机构投资者具有更专业化和系统化的理论知识背景以及更成熟的投资理念。以上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为我们继续深入的对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对证券市场稳定性的影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并且指明了研究的方向, 虽然我国证券市场的完善程度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成熟证券市场的完善程度相比还有着不可忽视的差距, 各方面的研究不可避免地存在局限性或有失系统性, 但是有了以上的研究基石, 我们就可以寻找更加科学精准的研究方法去构建完善的计量经济模型, 为我国机构投资者不断完善和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贡献我力所能及的力量。(

10、3)评述综上所述, 机构投资者到底是稳定了证券市场还是加剧了证券市场的波动, 基于不同的视角及研究基础各学者得出的结论是不一致的,原因可能有:很多学者都是从间接的角度来证明机构投资者对证券市场稳定性的作用, 如反馈交易策略和羊群行为等, 然而不同的学者都采用反馈交易策略和羊群行为进行研究时, 可能得到不同的结论。 我们最好能够通过研究分析机构投资者持股偏好、 持股特性以及相关股票在被机构投资者重仓持有期间股价的波动情况与未被机构投资者重仓持有期间股价波动大小的相比,来得出机构投资者持股是否起到稳定股价的波动。由于研究者所采取的样本数据不同, 可能导致不同的结论。 如有些研究者只对证券投资基金进

11、行研究, 以其来代表所有的机构投资者, 如果证券投资基金的整体市值只占市场全部市值的一小部分,那么这种研究结果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失真,导致实证分析结果不可靠。所以最好选择市场上的全部机构投资者作为研究对象, 即使不能够把所有的机构投资者都囊括在内, 也有必要先对市场上的整体机构投资者进行分析, 然后运用一定的数理、 统计方法进行处理,选择有很强代表性的机构投资者来代替整体。3、研究内容本文明确了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方法、研究框架,然后进行文献综述,明确了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出发点。 本文对机构投资者对证券市场稳定性影响进行了定性研究, 包括机构投资者加剧市场波动性的效应分析, 即机构投资者的羊群行

12、为、 短视行为、 对市场的反应不足或反应过度, 以及机构投资者持股减弱市场波动性的效应分析, 即丰富市场投资品种与扩大市场容量,具有相对理性的投资理念及投资行为,改善市场结构、完善金融体系,提高证券市场国际化程度。 本文进行了我国机构投资者与证券市场稳定性的实证研究。 本文提出提高我国机构投资者稳定市场功能的政策建议, 包括完善证券市场, 加强证券监管的市场化手段,树立正确监管理念,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加大优质股票的供给,完善市场结构,建立多层次的市场体系,完善市场套利机制;加强对机构投资者的监督管理,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 加强对机构投资者信息披露制度的建设, 督促机构投资者健全内部控制

13、机构,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发展壮大并优化机构投资者队伍。4、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文献研究贯穿研究的始终,作为本文的研究基础和出发点。(2)现场访谈通过对金融从业者、个人投资者、学者、官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试图找出机构投资者 与证券市场稳定之间的关系。(3)实证研究通过实证研究,定量分析机构投资者与证券市场稳定之间的关系。(4)规范分析根据理论研究、现场访谈、实证研究的结果,对促进机构投资者发展与证券市场稳定提 出合理的建议。5、研究框架图1研究框架6、提纲1绪论1.1 研究目的及意义1.2 研究方法1.3 研究框架2文献综述2.1 市场稳定性的内涵2.2 机构投资者相关概念2.2.1 机构投

14、资者的内涵2.2.2 机构投资者的种类2.2.3 机构投资者的特征2.3 国内外研究现状2.3.1 国外研究现状2.3.2 国内的相关研究2.3.3 评述3 机构投资者对证券市场稳定性影响的定性研究3.1 机构投资者加剧市场波动性的效应分析3.1.1 机构投资者的羊群行为3.1.2 机构投资者的短视行为3.1.3 机构投资者对市场的反应不足或反应过度3.2 机构投资者持股减弱市场波动性的效应分析3.2.1 丰富市场投资品种与扩大市场容量3.2.2 具有相对理性的投资理念及投资行为3.2.3 改善市场结构、完善金融体系3.2.4 提高证券市场国际化程度4 我国机构投资者与证券市场稳定性的实证研究

15、4.1 对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持股情况进行统计描述分析4.2 证券投资基金持股比例与股票价格波动的分析4.2.1 研究方法4.2.2 样本选取4.2.3 实证结果与分析4.3 实证检验的结论5 提高我国机构投资者稳定市场功能的政策建议5.1 完善证券市场5.1.1 加强证券监管的市场化手段,树立正确监管理念5.1.2 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加大优质股票的供给5.1.3 完善市场结构,建立多层次的市场体系5.1.4 完善市场套利机制5.2 加强对机构投资者的监督管理5.2.1 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5.2.2 加强对机构投资者信息披露制度的建设5.2.3 督促机构投资者健全内部控制机构,完善法人治

16、理结构5.3 发展壮大并优化机构投资者队伍6 结论7、研究基础7 1)可能出现的技术问题数据收集和整理本文需要收集大量的二手资料,并且需要收集实证所需要的一手资料。实证检验。本文通过实证研究进行定量分析,增加了研究的难度。8 2)解决方法针对以上可能出现的技术问题,本文提出以下的解决方法:阅读大量相关的国内外专著和文献, 关注最新的理论成果和研究方法, 加深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强化理论基础知识。同时,多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力争对所研究问题有一个更深入的把握。坚持严谨、实事求是的研究态度,认真、耐心地收集所需要的各种数据,并注意比较来自不同数据来源的数据之间是否存在差异, 找出差异的原因,

17、选择更合理反映客观实际的数据,然后再对原始数据进行科学的预处理。加强对数学等相应理论的学习,深刻理解本文用到的数学方法的应用条件。熟练掌握相关软件的使用方法, 提高自己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努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较好结 合。9 3)研究具备的条件通过课程学习、在导师指导下自学和研究,在学习期间掌握了金融、证券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了相关的综合的分析方法,已初步具备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技能。初步了解当代金融研究前沿和发展趋势,另外了解了国家关于金融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并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科学研究能力来进行 本研究。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了

18、机构投资者对证券市场稳定性影响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并进行了本研究的预研究工作, 通过文献查阅和实地调查明确了机构投资者和证券市场的相关概 念与特点,对国内机构投资者和证券市场现状有了较为清晰的了解,具备了进行本研究的实际工作能力。学校有丰富的图书、杂志等资料,并有便利的上网条件,可满足文献资料收集的要求。另外本研究工作也得到了导师、同学、亲友们的大力协助,有利于关键的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的收集。本人勤工俭学收入,并且在资金上可以得到亲友的帮助。10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1)研究主题的创新本文选择了机构投资者对证券市场稳定性影响这一主题进行研究。我国学者对于机构投资者对证券市场稳定性影响的应用

19、研究比较少。本文的研究深化了机构投资者对证券市场稳定性影响领域的研究,本文的选题具有一定的创新性。(2)研究内容的创新本文对机构投资者对证券市场稳定性影响进行了定性研究,并进行了我国机构投资者与证券市场稳定性的实证研究,提出提高我国机构投资者稳定市场功能的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内容具有一定的创新性。(3)研究方法的创新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方法, 深化了机构投资者对证券市场稳定性影响定量研究。本文的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创新性。(4)研究结果的创新本文根据理论研究、现场访谈、实证研究的结果,根据我国的国情,加上笔者创新性的思索,对机构投资者对证券市场稳定性发挥作用提出建议。本文的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20、9、预期的论文进展和成果时间论文写作进度年月日一年月日资料收集与整理阶段(从图书馆、网络等各种渠道 收集与论文相关的资料,为论文的撰写奠定理论基础)年月日一年月日1匕乂仞少与1:仞1 & (世少兀青冠、此T)整哩必拈) 开始着手对论文的撰写)年月日一年月日进行实证分析,即论文的主体部分年月日一年月日完成论文初稿年月日一年月日论文修改及最终定稿10、参考文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Allen, Franklin,Lubomir Litov and JianPing Mei. 2004,Large Investors , Price M

21、anipulation, and Limits to Anatomy of Market Corners , Working paper, 2004Barber, B. M. Odean, T. All That Glitters : The Effect of Attention and News on the BuyingBehavior of Individual and Institutional InvestorsJ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2008, 21( 2) :785-818Martin, T. Bohl, Janusz Brzeszczyn

22、ski. Do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Destabilize Stock Prices?Evidence from an Emerging Market N. CERT Discussion Paper.2005,1Sushil Bikhcandani. Herd Behavior in Financial Market : a Review R. IMF WorkingPaper,2000: No.00/48蔡庆丰;宋友勇 . 超常规发展的机构投资者能稳定市场吗 J. 经济研究, 2010 (01)柴兴文 . 机构投资者羊群行为对证券市场稳定性影响及其成因分析J.

23、商业时代, 2011(19)范海峰;胡玉明 . 机构投资者持股与公司研发支出 J. 南方经济, 2012( 09 )冯菀蕙 . 机构投资者对中国证券市场稳定性的影响探析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 02)关荻晨;蒋加林;刘诚;韩大涛. 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预测能力的实证研究J. 市场论坛, 2011( 07)何佳;何基报;王霞;翟伟丽. 机构投资者一定能够稳定股市吗 J. 管理世界, 2007( 08)侯建雷 . 机构投资者稳定股市的理论分析J. 经营管理者, 2010( 17 )寇宁 . 我国机构投资者的发展与证券市场的稳定 J. 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刊) , 2008 ( 12)李阳阳 .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