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德育低效现状的思考和探索_第1页
对德育低效现状的思考和探索_第2页
对德育低效现状的思考和探索_第3页
对德育低效现状的思考和探索_第4页
对德育低效现状的思考和探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对“德育低效”现状的思考和探索关键词: 德育 低效 主体 优化 建构案例一:一次,学校组织看电影,在去电影院的路上,有学生问“看什么电影?”,我回答 “不知道”。不曾想边上一位调皮的男生说:“不用说我也知道,肯定又是教育片呗。”我和旁边的老师相视一笑,无奈地摇摇头:现在的孩子真精灵,组织看电影就是受教育,也许是经历多了的缘故吧。然而看完电影,我更是感慨万千。原来看的是记录片走进毛泽东,对于才十岁上下的小学生来说,毛泽东本来已经离他们很遥远了,还叫看记录片,孩子们不感兴趣,也看不明白,只好用打闹和上厕所来打发时间,教育的效果可想而知。你瞧,现在的思想教育咋整成这样了呢?客观地说,在我国各级学校中

2、,德育基本上是得到重视的。但令人困惑的是:德育效果与人们的期望总存在一段距离,学校花在德育工作上的时间与精力和所收到的效果难以成正比。德育实效低下的现状应该引起我们足够重视和深层思考。笔者在学校德育工作的实践中深刻地体会到,导致德育绩效低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目标“越位”,德育宛如“空中楼阁” 德育,和教育一样,其目标分为终极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终极性德育目标是理想的目标,表示德育活动在人的培养上最终要实现的结果,它蕴涵着人的发展要具有“完人”的性质,对德育活动的影响是宏观的。而发展性目标,对于德育活动的影响则是具体的。我们知道,德性的成长是具体的,是具有阶段性的,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由低

3、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由简单到复杂、由他律到自律、由不自觉向自觉发展的过程,德育目标要实现,只能层层推进,逐步提高。然而,我们的德育工作者却往往把德育的终极性目标当作每一个阶段的具体目标来要求。不分德育的发展阶段,不关注德育对象的年龄阶段,违背德育的规律,结果是“欲速则不达”。所以, 我们经常面对这样尴尬的德育窘境:在小学阶段便声称要培养共产主义道德,而在大学阶段却还在评选“文明寝室”。这种德育目标 “倒金字塔” 式的现象,使得中小学阶段的德育俨然成了“豆腐渣工程”,到了大学不得不重起炉灶,补修德育的基础课。同时,在具体的德育工作中,德育工作者任意拔高德育的要求,苛求德育目标的完美无缺,臆想把终极

4、性的完美无缺的目标作为德育的统一要求,用完美的品德来要求学生,期望学生做到完美的程度,并试图让世界上所有的优秀品质集每个学生于一身,不要说学生做不到,我们自己也做不到。这样的“越位”要求,使得德育理想最终成了眩目的空中楼阁。二、主体“错位”,德育好似“水中捞月” 也许我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位”,有意无意间,我们将自己当成了德育的主体。我们总是一厢情愿地“为学生打算”, 我们常常自以为非常了解学生。我们的德育目标是成人化的,常常脱离了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实际;我们的愿望是理想化的,与学生的内心需求不相吻合;我们常常用“为学生的将来考虑”作为借口,而事实上,德育要达到的恰恰是我们自己的目的,而不

5、是学生的目的。所以学生往往并不领情,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并没有感受到主体的需要。其实,有时我们并不象自己以为的那样了解学生,曾经有一项德育调查,在问到学生最喜欢的活动形式时,回答“喜欢自己组织活动”的学生占总人数的69.3,而“喜欢班主任组织活动”的学生仅占了总人数的8.1,这表明学生不喜欢教师主导下的说教式的途径和方法,他们喜欢开放式的、活泼的教育,不喜欢封闭式的、死板的教育。这同时也凸现出教师教育观念上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德育的主体性问题。反映出现在的德育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严重忽视学生主体需要的问题。德育原本就应该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如果我们能深入地了解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帮助学生制订符合自

6、己的品德规范、适应社会需要的德育目标,使德育成为学生自己的内在需求,让学生成为德育的主人,让我们的教师成为学生德育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德育也许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如果仍然让学生被动地接受,他们怎么能乐意呢?这样的德育岂不象“水中捞月” ?三、环境“脱位”,德育成了“竹篮打水”学校德育实效低下的一个重要的外部原因是,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存在明显的道德行为负收益现象。德育如果无视这种现象的存在,就无异于“掩耳盗铃”。案例二:苏XX人小可鬼精灵, 有学生向我打“小报告”,说班里有男生在做交易,把自己玩“传奇”游戏的帐号出卖给同学,开价50元,这让我吃惊不小。而调查的结果更让我担忧,班里有将近一

7、半的男生都在利用课余时间玩游戏,他们还经常在一起交流玩游戏的体会和经验,把其中玩得最好的同学称为“高手”。在和小苏的交谈中得知,他主要是在家里玩传奇游戏,遇到假日便和同学约好到网吧一起玩。他的父母看到了也只是一笑了之,从来不制止。案例三:小宁是个很漂亮的小女孩,看上去要比同龄的女孩成熟很多,平时和同学聊天的感觉也总与她的年龄不太相符,有一次她竟然把家里的成人书刊带到班里传阅。这天,一张纸条传到了我的手里,是小宁和同学玩的纸条对话游戏,看到纸条的内容我吓了一跳。在对话中,小宁问同学喜欢班里哪个男生,说自己看不上班里任何男生,只喜欢自己的网友。并说自己有很多聊天的网友,都是男的,很帅,接着报出了一

8、连串希奇古怪的网名,里边的话让我这个平时也还算喜欢上网的成年人都感到汗颜,天哪,她才12岁呀!在和小宁谈心后我才知道,原来,她的QQ是读大学的哥哥帮他申请的,她是利用假日在叔叔家上网聊的天。据她说才上了几个星期的网,但看她说的话是绝对不象的,听说网友已经把电话打到家里来了。在光怪陆离的商品经济社会,校园已不再是一块与外界隔绝的“净土”,学生也不是“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桃花源”中人,学校德育的正面教育和社会负面的不良影响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反差。学生在学校接受的是正面的、完美的正统教育,但是社会上却不乏阴暗面,时刻充满着美好与丑恶、文明与愚昧、先进与落后、规范与不规范的尖锐的矛盾冲突。教师 “苦

9、口婆心”的教育,往往抵不住电视剧中一句时髦台词的冲击。同时,网络时代的到来,也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难题和挑战。面对信息污染、QQ聊天、网上交友、网络游戏等负面影响,我们的德育犹如遇到了洪水猛兽,颇有一番抵挡不住的架势。封闭的学校德育环境与开放的社会大环境的“脱位”,使得学校德育离开了社会环境的依托和支持,德育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的德育收效注定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四、过程“变味”,德育已然“黔驴技穷”学生良好的品德习惯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德育过程对于德育的实效性显得至关重要。然而在学校德育过程中,一些做法全然走了样,变了味。主要存在着这样一些弊端:(1)以管代导。

10、有人认为 ,德育就是对学生管理,只要学校制定出各种规章制度让学生遵守,再加上奖惩措施和德育工作者的威严,就可以使学生服服贴贴。这种企图用惊堂木式的威严压服学生的高压式德育,无法真正将教育要求转化为学生的信念和行为品质,反而容易使学生形成双重人格的现象:在校服从一切制度,出了校门便“解脱”,可以为所欲为了。(2)以罚代教。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老师,平时不闻不问,出了问题一罚了之,罚劳动、罚抄写、罚分、罚站、罚跑,甚至罚款,美其名曰“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而这种无视学生心理感受的惩罚又怎能让学生理解和接受呢?在学生的迷惘和对抗中实施的德育又有何实效可言?(3)以点代面。此 “代”非彼“

11、带” 也,当前学校德育一个最大的弊端在于,德育过程没有形成全方位的、立体式的完整体系 ,而是根据形势的需要,东一榔头西一锤,常常搞突击教育,学校德育被当作“救火车”来使用,德育工作者成了“消防队”。检查结束、活动完成之后,常以表面性的点滴成果来评价学校德育工作,要么是“效果显著”、要么是“成绩很大”,至于学生在知、情、意、行各方面到底是否发生了变化则无人问津 。所以,有人这样笑侃学校的德育:“德育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这些变味了的做法似乎昭示着德育已然“黔驴技穷”,学校德育难道真的已无路可走?长期的德育实践告诉我们,在学校的德育工作和德育绩效之间,有一条难于逾越的“天堑”,要想

12、到达高效德育的彼岸,“天堑”之上需要架起一座“大桥”。要改变“德育低效”的现状,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革学校德育工作。一、小处着手 优化德育序列我们评价德育实效低下,往往不是指缺少具有高尚道德修养的人,这种人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而是指缺少遵守社会基本公德的大众。德育的主要目的也不是造就仁士圣人,而是提高全社会的一般道德水准。万丈高楼平地起,为扭转当今我国德育中的“倒金字塔”序列,避免重现“小学进行空洞的理论教育,大学反过来还要进行良好行为习惯教育”的畸形德育,改变只注重追求崇高的理想境界,而忽视把身边的点滴小事做好的公民教育的现状,学校德育应该换一种思维,换一种方式。我们应把德育

13、的重点放在受教育者基本的文明修养上来,教育学生做合格小公民,从小储蓄文明。我们的德育,应该先培养公德,再培养美德。德育工作者要善于从学校生活中容易被视而不见的小事入手,从细节入手,进行贴近学生实际的“公民化教育”。 如看到废纸, 请“弯弯腰,拣起你的好品质”;不践踏草坪,保护心中美好的绿色;诚实守信,说话算话等。教育学生要“心存大志,先做小事” ,明白储蓄文明不需要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也用不着刻意寻找什么机会。只要你心中有追求做个文明人的愿望,并肯于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二、凸现主体 激发德育潜能德育的真正主体应该是全体学生。德育要把学生当作活生生的生命体来看待,只有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培养学

14、生强烈的参与意识,注重让学生参与自主选择、自主探究、自主评价的活动实践,增强道德体验,使学生在成功体验中不断前进,才能使学校的德育实效真正得到提高。1. 加强德育主体的自律教育我们要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文明礼貌不是做给别人看的。学校要着意为学生提供机会,使他们主动参与,对自己的人格尊严、生命意义予以体认,自我内化。最终使道德真正成为学生内在自律的行为规范。2.激发德育主体的参与热情“我们在哪些方面还存在着不文明的现象?”“哪些问题需要给大家提个醒?”“用什么样的语言提醒别人才更有说服力?”学校采取向学生征集文明提示语的做法,让学生通过思考,创编出提示语来教育自己能提醒别人,就应该能约束自己。要

15、让学生感觉到德育是有趣的、实实在在的。3.关注德育主体的个体差异学生千差万别,不同的个体就有不同的道德基础。德育工作者必须关注德育主体的差异性,对不同的对象提出不同的德育要求。对于少数德育上的“后进生” 不妨适当降低德育目标层次,教育他们从最低层次做起。譬如,在与人交往方面,先不对他们提助人为乐的要求,而只要求他们遵守“不妨碍他人”这一道德底线。4.重视德育主体的道德体验一次深切体验后所受的教育,远胜于一本思品书的苦口说教,触动灵魂的一次感受总要比假大空的喋喋不休效果好,影响深。德育一旦步入生活大课堂 ,我们会发现它既无形又有形,既庞杂又细微,一切丰富可感的社会生活就是一部人类的巨著,自然的力

16、作。教师带着学生去工厂、农村、街道、市场的每一个角落,去看去听, 去讨论、去认识;或是给孩子们布置一道课外作业,把他们所遇所见所闻所感搜集起来,带到思品课上一起交流,哪怕出现争执,那也是美丽的上升。三、开放空间 优化德育环境学生是社会大环境中的学生,学生生活与社会现实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家庭与社会潜移默化的陶冶,必将对他们的道德观念产生影响,学校教育如果无视这种影响的存在,把学生当成一张白纸,当两者相悖时,矛盾与抵触就难以避免。在开放的信息和网络社会大环境下,封闭式的学校德育显然是行不通的。学校德育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开放空间,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引导学生走向社会,了解和

17、认识社会。 1.全方位优化社会环境我们欣喜地看到,党中央确立了以德治国的方略;国务院相关条例规定:中、小学校园周围200米范围内不得设立营业性网吧;教育部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也增设了遵守网络道德和安全的规定,要求“不浏览、不制作、不传播不良信息,慎交网友,不进入营业性网吧”等。当地的公安、文化和教育部门要共同整顿文化娱乐、书刊市场,清除“病菌”,净化育人大环境。相信良好的社会大环境必将使学校德育更加卓有成效。2.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德育要促使个体实现社会化,培养适应社会的人,就不能把学生置于“世外桃源”中呵护,不好单纯采用“防”和“堵”的方式来抵御社会不良影响的侵袭。而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

18、接触社会,观察社会,思考现实问题,密切联系社会实际,提高学生的人生阅历、生活体验、实践能力和思想认识。只有把学生放到真实可感的社会生活中去接受教育,才能使其真切地感受到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要追求,什么当唾弃。3. 引领家庭教育的走向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学校德育的补充和延伸,它对学生品德发展的一些影响是学校所不具备的。学校要和家庭密切配合,建立与家长的定期联系和访谈制度,给家长当好参谋;定期向家长宣传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以及教育子女的常识和方法,并听取他们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要通过家长学校等途径,不断提高家长素质,使他们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采用恰当的方法和手段教育孩子。 四、统筹安排 整体构建德育体系要想学校德育真正取得长期的绩效,就必须转变以往“游击战式的临时教育”和“运动战式的应急教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