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多湖中央商务区核心区城市设计导则主要内容_第1页
金华市多湖中央商务区核心区城市设计导则主要内容_第2页
金华市多湖中央商务区核心区城市设计导则主要内容_第3页
金华市多湖中央商务区核心区城市设计导则主要内容_第4页
金华市多湖中央商务区核心区城市设计导则主要内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金华市多湖中央商务区核心区城市设计导则主要内容一. 项目背景多湖CBD核心区位于三江口区域,北至义乌江南岸,南至李渔路,西至武义江东岸,东至环城东路,规划面积约2.33平方公里。基地紧邻江南江北两个城市中心,并与金东新区的行政文化中心相临,区位优势明显。多湖中央商务区核心区区位图二. 项目愿景多湖CBD核心区将成为融合商务发展、文化传承和宜居生活的金华新型CBD,即Culture and Business District (文化商务区),致力于打造:积淀深厚的繁华故地锐意进取的活力新区秀外慧中的生态城市引领未来的城市名片通过建设“浙中总部经济中心”、“地区金融服务中心”和“金华科技文化中心

2、”,最终成就金华为“三江都汇明日金华“,寓意作为三江汇集处和婺江起点的多湖片区将引领金华航向以人为本,生态为依的明日都会。三. 发展目标复合功能的活力城市多元复合的城市功能可以增强城市的活力与魅力,多湖CBD核心区将在传承金华悠久璀璨的历史文化的同时融入现代文化,形成文化、科技、金融、总部、休闲、餐饮和商业功能复合的功能区,在提供多元城市功能的同时提供多样的开放空间体验。人性尺度的城市空间针对当前大尺度的城市新区建设的弊端,多湖CBD核心区将回归人性化尺度,秉持“以人为本”的空间塑造原则,以合理的街廓尺度,配合人性尺度的街道设计,着力营造适宜步行的空间环境,避免大而无当的街廓开发。绿色低碳的发

3、展模式绿色低碳的发展模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推崇。金华多湖CBD核心区的绿色低碳的发展模式具体包括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减少小汽车的使用,对滨水绿地和生态林地的预留和保护,以及绿色节能建筑的使用等。四. 核心区空间结构“一心,两翼,两带,三中心”一心:以燕尾洲公园作为整个核心商务区的生态绿心和空间起点;两翼:以燕尾洲公园为起点,沿着义乌江和武义江的滨江绿带形成滨水景观活动走廊;两带:整个核心区以燕尾洲公园和婺剧院为起点,由两条廊道贯穿全区,一条是以开放空间和公共休闲活动为主的绿廊,沿着多湖大道单侧地公共绿地串联多湖CBD核心区和南部片区;另一条是以都市商业活动和文化活动为主的文化商业休闲廊道,向东沿光

4、南路穿过地区金融服务中心和信息服务基地,连接施光南音乐广场。三中心:由燕尾洲公园东侧的金华科技文化中心、浙中总部经济中心和地区金融服务中心这三大中心,形成商务区的核心圈层。周边包括万达商业服务区、商务办公园区、商办综合发展带、SOHO生活区以及CBD生活区等配套功能区。多湖中央商务区核心区空间结构图五. 核心区土地利用多湖CBD核心区是未来金华CBD的核心区,秉承复合发展的开发模式,有多种土地使用类型,主要包括:商务办公、商业娱乐、文化设施、居住、商住混合、体育、道路、市政公用设施、公共绿地等。基于鼓励土地使用多样性和灵活性的原则,对土地使用类型的界定属框架性和指导性要求,有较多的弹性和兼容性

5、。多湖CBD核心区的土地使用分类,总体上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一致,同时为了增强土地利用的灵活性,鼓励多种功能的混合开发,对部分土地使用类型,提出了可以兼容的城市功能。多湖中央商务区核心区土地利用规划图核心区用地平衡表如下:六. 核心区建筑高度为凸显多湖CBD核心区鲜明的都市空间架构和形象,核心区建筑高度控制在总体上遵循由中心(东市街和宾虹路交叉口)向水岸递减的原则。主要高层与超高层建筑集中在浙中总部经济区、地区金融服务中心和信息服务基地,核心区的最高建筑(地标建筑)位于宾虹路和东市街交叉口的东南地块,建筑高度约260米,除此以外,建筑高度在

6、150米以上的地块有三个:宾虹路和东市街交叉口西南侧的总部办公地块,以及标志性建筑地块东侧的两个金融办公地块。浙中总部经济区、地区金融服务中心和信息服务基地内的其他办公和酒店建筑高度将在120-150米之间。SOHO生活区和CBD生活区的建筑高度在24-80米之间,其中滨义乌江和环城南路的地块建筑高度较低,在24-50米之间。金华科技文化中心区的建筑高度较低,临近燕尾洲公园的公共文化建筑和临近义乌江的三江水街区的建筑高度都在24米以下。七. 滨江景观设计引导河道设计需在满足基本的水利要求外,更需要强调河道作为城市景观与特色塑造的重要元素。滨江景观的塑造和活动引入需结合相邻土地使用性质一起进行设

7、计控制,创造符合地区和场所个性的多样化亲水体验。核心区的水岸形态可分为都市活力水岸、文化休闲水岸和已建成的燕尾洲滨江湿地公园的自然生态水岸三种类型。都市活力水岸意向图文化休闲水岸意向图自然生态水岸意向图八. 街道景观设计引导街道景观特质城市门户景观道:李渔路、宾虹路和东市街是金华江北区和江南区进入多湖CBD核心区的门户道路,也是展示城市多湖CBD核心区的重要景观大道,以车行交通为主,街道宽阔、正式、规整、充满浓荫或植栽色彩。公园游憩道:沿多湖大道单侧预留的带状绿地(预留内河水系或景观水体)形成城市重要的公园游憩道;同时栖凤街是贯穿多湖片区南北,并连接滨江绿带和赤山公园的重要休闲道路。都市商业休

8、闲道:包括多湖天地东侧的城市支路(纵十一街)和光南路(中间段)为特色商业休闲道路,这两条道路以商业休闲餐饮、酒吧、时尚商店等构成,是在多湖CBD工作人群的重要商业休闲场所。既连续、规整,又人性、自由、有机,与周边用地开发有较紧密联系,可结合周边环境随机塑造一系列空间小节点。特色休闲街道:位于浙中总部中心区和金融服务中心区内部的两条支路,串联多个组团内部开放空间形成都市中心重要的休闲游憩内廊,尺度亲切宜人,具丰富的人性化特征与地方特性,与周边用地开发联系最为紧密。滨江休闲道:沿着义乌江和武义江的滨江绿地的支路将打造亲切宜人的滨江休闲道,是城市居民到达滨江区域的重要道路,也是串联滨江不同特色景观区

9、的景观道路。行道树一般主次干路选用高大、茂密、扩伞形树种为主,建议使用香樟、悬铃木,鹅掌楸,若为双排种植,靠近建筑侧行道路建议为落叶树种。李渔路、东市街、宾虹路和电大街为城市门户型景观道路,宜采用变叶与具枝干表现之乔木,以展现其高质感与商务区的都市氛围,建议使用银杏或榉树等。多湖大道结合道路单侧的休闲公共绿地,整体进行行道树及绿化植栽设计,以复层植栽创造具丰富层次的绿化景观。光南路和多湖天地东侧支路宜采用开花特色乔木,以表现商业休闲道路的浪漫与随性,建议使用枫香、东京樱花。铺面一般人行道铺面宜简洁、朴实、避免过于鲜艳亮丽的颜色。特色街道采用有别于一般的人行道铺地设计,通过有规律地运用特定的人行

10、道铺地饰带来创造丰富、独特且连续的景观意象。但多湖大道和栖凤街以绿意、生态为主要意象,人行道不设饰带。人流繁忙区,铺面与树槽应采用平面无高差设计。基于生态原则,街道铺面应尽可能减少雨水径流,采用渗水性好的材料,条件许可情况下,应使铺面略高于植栽区。自行车道建议采用深灰色沥青铺面或其它与人行道铺面区别且协调的材料,以保证街道空间的统一、连续。多湖大道街道景观示意栖凤街街道景观示意光南路街道景观示意横六路/纵十街街道景观示意纵十一街街道景观示意十二. 建筑设计引导基本理念回应“三江都荟,明日金华”的设计主题,塑造面向21世纪的现代城市形象;融入当地的历史文脉,回应在地文化特色;以人为本,创造人性化

11、尺度的环境空间;建筑个性与整体空间相协调的城市风貌;生态优先,鼓励节能型绿色建筑;建筑形象特色与地域文脉设计原则沿江建筑布局宜采用低层中低密度,基地北部滨水区域需考虑与隔江对岸古子城历史文化街区的对应;地标建筑特色的营造应基于区域整体形象上,取得单体个性与群体风貌的协调呼应;可持续性与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建筑布局需留出通风廊道,以保障宜人的城市微气候。整体设计应考虑自然通风采光,以节省能源。建筑立面设计应考虑遮阳通风,以减少能耗。加入新能源和水循环方面的环保系统。鼓励使用当地或本土性材料。使用再生或低耗能材料,以减少资源消耗。建筑外墙与立面设计原则建筑立面应在比例、选材与立体表现等方面与各分区整体特性协调一致。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根据需要,鼓励建筑立面增设出檐出挑,增加立面细节效果的同时,反映四季投影变化,同时不应使用大面积连续的玻璃幕墙和反光材质。建筑立面应满足其对所在环境的需求,如日照、气流、开放空间、城市活动等方面的需求。建筑顶部应适当结合建筑风格,在顶部为建筑形体做一个总结。对于屋顶通讯与机电设施应设计遮蔽或升高女儿墙。建筑顶部的设计语言质感应与主体协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