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动手操作的有效性学科分类:小学数学论文作者:徐慧作者单位:沭阳县龙庙中心小学联系电话:139*电子邮箱:592645953郑重承诺:本论文是本人原创,没有抄袭他人,并没有在期刊杂志上发表;同意主办单位将本论文作非营利性展示、上网或发表。承诺人(签名:单位推荐意见(盖章: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动手操作的有效性摘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放在首位,要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去实践、去探索,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主动地学,让动起来的数学课堂成为学生们求知、做人的乐园, 成为师生施展个人魅力与才华的天地。关键词:
2、动手实践操作直观感知有效性优化课堂教学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必须由学生在现在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和发展,而不是单纯地依靠教师的讲解去获得。小学生的认识正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动作进行思维,靠直观感知获取知识。动手操作是解决数学学科的抽象性与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认识水平的矛盾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的教学中应该重视操作活动,用操作活动启迪思维,使思维在操作中得到发展。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然而,怎样提高动手实践操作的有效性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如下意见,愿与同行交流讨论。一、课堂教学中应精心选择动手操作的时机和内容,优化课
3、堂教学动手操作教学模式比较适用于能设计有结构、易操作的直观材料来反映数学实质的教学内容。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时机;选择能被学生所接受的;选择与教材的教学要求相吻合的;选择那些既有挑战性,又能够唤起学生操作热情和探究欲望的;选择能使多数学生经过努力有所获的,以此达到“精选”目的。1.认知开始时,实施动手操作由于小学生的认知大都是由具体到抽象,如概念的形成,规则的发现大多要依赖具体的感知、丰富的表象,为此在学习之初要先开展动手操作活动。案例1 “倍”的概念形成教学由于“倍”的概念是建立在几个几的基础之上,于是可先让学生用小棒由摆几何图形。在摆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交流、观察。分析,一个图形用了几根小棒,
4、你摆了几个这样的图形,用了几个几根?再让学生摆三角形或圆片;在第一行自由摆几个,在第二行根据自己意愿摆上几个几,然后交流说一说第一行摆了几个,第二行摆的是第一行的几个几。在大量丰富的感知基础上然后引出“倍”的概念,既一个数里包含了几个另一个数,我们就说这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根据除法的意义可用除法计算。由于倍的概念是建立在学生的动手操作的基础之上,有丰富感知和表象做基础,“倍”的概念形成就水到渠成。2.新知理解时,实施动手操作从现代教学论的主体性观点来看,教学过程是学习主体的一种建构过程。其本质就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即把书本中的知识结构转化为他们的认识结构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学生主体活动的
5、过程,任何教师包办代替不了的,必须由学生参与这一过程。对小学生来讲,动手操作是学生认识概念、理解法则、掌握新知的一种重要途径,又是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认识活动和培养学生探究精神的一种重要方法和手段。案例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教学先让学生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能与什么有关系。有的认为,因为可以把长方形和正方形看成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关,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能与相邻的两条边有关;有的认为可能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关。然后,让四位同学一组,用老师为他们准备的用具,根据自己的猜想做一个实验,用纸剪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再把它剪一剪转化成一个长方形,通过比较,联系猜想,他们发现平
6、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它的底和高有关,从而得出结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学生在动手实践过程中,获得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猜想、动手实践、分析归纳活动,使学生的思维实现由具体到抽象的转化。由于公式是学生通过动手推导出来的,所以他们理解的特别的深刻,在以后的练习中,他们能够灵活的应用这个公式解决问题。3思维发散时,实施动手操作在学生的记忆深处中,印象最深的并不是书本上的知识,也不是别人的思想,而是本人思考创造的产物。所以在教学中要经常设计一些富有乐趣的、充满挑战性的活动,促进学生思维个性的充分张扬,挖掘潜能,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再创造。案例3请你用橡皮
7、筋在自制的钉子板上,围出一个面积为12平方厘米的图形。同学们经过认真思考,反复操作,共围出的图形:长方形有4×3、6×2、12×1;平行四边形有12×1、6×2、4×3、1×12、2×6、3×4。这时有一个学生说他围出了一个三角形,面积也是12平方厘米,算式是6×4÷2。受此启发,其他学生又围出了另外的三角形,如8×3÷2、4×6÷2、12×2÷2、3×8÷2等等。还有学生别出心裁地围出了梯形的面积也是12
8、平方厘米,等等。通过这么简单的操作,学生不仅牢固地掌握了这些已学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且进一步悟出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本质特征:即面积应是两个相关长度之乘积。此时教师又提出一个问题:你们刚才围出的图形中是否包含了已学的所有图形?学生回答"没有包含正方形"。“为什么没有包含正方形?如果要围成正方形,其条件应怎样改?”这两个问题,学生能轻易回答,但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学生回答这两个问题的本身,而在于它又把学生思维向更高的层次推进了一步,使学生的思维在这里再次得到发散,进一步得到了升华。教学中,教师抓住了有利时机,利用各种有效手段,在思维的发散处,开展动手操
9、作,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促进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二、感悟与思考1.合理设计操作活动,促进操作的有效性有效的动手实践操作要求学生在活动中必须明确自己“为何而动”,懂得该“如何而动”,这些都有待于教师合理地设计操作活动。数学是研究事物的数和形的,而不是物体的外部特征和属性。因此,选择操作材料的标准,首先要是看操作活动是否有利于促进学生认识活动,是否能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其次再去考虑它的生活化、趣味性和开放性。如果教师过多的考虑后者,学具可能就会变成“玩具”,事与愿违,起了消极的作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实践活动内容的需要,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考虑到材料的大小颜色等因素,在
10、研究材料特点的基础上,精心选择、提供那些与揭示数学概念、数学道理有关的,能激发学生探索的材料,让学生放手实践。例如,教学圆锥的体积一课时,教师组织学生分组实验。分别给每组提供两套实验材料。一套空心的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另一套是空心的底高都不等的圆柱与圆锥。然后让学生借助水和沙子等材料,利用这些材料分组实验,探究圆锥与圆柱的体积之间的关系。2.创设情境吸引学生动手实践操作,促进操作的有效性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不随意注意占主导。教学中,教师应该创设诱发学习动机的教学情境,把学生的不随意注意吸引到参与学习的兴趣中来,引导他们对数学问题积极思考与探索,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发展智能的目的。案例4:“
11、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教学教师创设了购物的情境, 让同桌二人分别扮售货员和顾客, 商店里有 15支铅笔,卖出9支,还剩几支?学生利用摆小棒探求计算方法,有的把 一捆小棒打开,拿出9根,还剩1根,1根与5根合起来是6根,还剩6根。有 的把一捆拆开,拿出4根,与5根凑成9根拿走,最后也剩6根。还有的一根 一根的数出9根拿走,最后得到结果。又如在教学认数7时,教师创设了动 画片白雪公主中7个小矮人摘果子的情境,他们摘了7个大果子,拿了 两个袋子, 猜一猜他们是怎样装的?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 学生们 积极动脑想办法,用7个小圆片、7个小三角、7个小棒代替7个果子,动手 摆出了所有可能的结果,还有的
12、用画果子的方法也得出了结果。 心理学认为良好的情感会影响认知的选择,可以提高认知的积极性, 可以导致认知的优化,有利于认知的内化,增进认知的传递,达到润物细 无声的境界。 所以, 我们通过创设轻松、 愉快、 富有情趣的数学问题情境, 有效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让学生乐于活动, 在活动中学 习相关知识和道理,使动手实践活动成为有效的活动。 3.培养学生有序动手实践操作的习惯,促进操作的有效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 小学生的思维, 处于无序思维向有序思维的过渡阶 段, 因此, 教师要积极引导和帮助学生度过这个阶段, 训练思维的条理性。 在操作活动中, 学生的思维是随着操作的顺序进行的,
13、操作程序反映了学 生接受的思维过程,反映了一定的逻辑顺序。如果操作的程序混乱,学生 的大脑中就无法形成一条清晰的思路。 有序的操作有利于学生形成清晰流 畅的思路,发展学生的思维。学生在操作活动中,经过分析、综合、抽象、 概括的思维活动,思维的条理性可得到很大的提高,如:在教学9加2 的进位加法时,教学程序分三步。第一步操作:先拿出9个皮球,放在 盒子里,再拿出2个皮球放在盒子外面,问:现在把9个皮球和2个皮球合 起来,怎样计算呢?第二步问:盒子里面已有9个,再添上几个就刚好成 一盒10个?(再添1个)操作:把盒子外面的2个分成1个和1个。第三步操 作:拿起盒子外面1个放在盒内(学生说:9十1=
14、10) ,老师再用手势表示 盒内10个与盒外1个合并(学生说10111)这样教学,体现了简单的直 观综合能力的培养, 边操作、 边思考, 用操作促进思维, 用思维指挥操作, 所以操作活动要培养学生有序动手实践操作的习惯,精心设计操作程序, 要做到有条有理。 4.评价激励, 关注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能力的发展, 促进操作的有效性 关注人的发展已成为新课标中的首要目标。 标准 指出: “评价要关 注学生学习的结果, 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 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更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这是 新课程提倡激励性评价的宗旨。 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是一切课堂活动的落 脚点, 也是评价学生活动是否有效的标尺。 为此我们应注意指导与评价的 及时性, 要引导学生着重对活动过程中的体验、 认识和收获进行总结与反 思; 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和分享他人的成果, 注意采用多元的评价方法引导 学生自评、互评和他评。比如,有的教师用激励的语言或用赞赏的眼神、 手势对学生活动加以肯定, 有的教师在课内巧妙地引导学生对自己、 对他 人的活动表现加以评述所有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药购销合同范例
- Unit 6 Section B 2a-2e 教学实录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
- 护栏制造合同范例
- 父母房屋过户协议合同范例
-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习题与答案
- 婚庆合同范例2007
- 城上城物业服务合同范例
-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教学实录+导学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 环境卫生学模考试题+参考答案
- 压力焊合同范例
- 河北省健康体检主检医师题库2024年12月
- 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知识测试30题(附答案)
- GB/T 13912-2020金属覆盖层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 九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考点
- 安全生产组织架构图
- 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的鉴证报告记录要求
- Q∕SY 1459-2012 裸眼井测井解释结论界定与符合率统计规范
- 《药用植物学》课程标准
- TA1400操作说明
- 建筑施工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技术规范(完整版)
- 政法系统诗朗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