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作文指导与欣赏(一):学习感悟式作文-中学语文在线 学习感悟式作文常见思路与结构(1) 身边故事 联想到其他有关故事或名言 升华主题的结束语(2) 身边故事 升华主题的结束语赏析一读你,也读我 那是很久远的一个故事了。故事中的主人公当时正在读大学,在那个知青下乡的年代,他不可避免地被轰轰驶来的命运之车送到了东北。东北的生活是相当艰苦的,那是一般人根本料想不到的。天气是要命的冷,没有足够的衣物御寒,又没有东西吃,只能凑合着吃些树皮草根,夜晚根本不敢睡觉。一来是那里的野兽多,二来是怕自己睡着之后永远都醒不过来了。人在那种情况下是很容易绝望的,甚至退化到人类最原始的状态。很多人去偷去抢,他们看到能吃
2、的就抢,能穿的就拿。唯独他,默默地啃他的树皮草根,吮他手中的雪团,最终他还是活了下来,回到了城里。当许多年后别人追问他当时为什么不与别人一样时,他回答说:“我始终记得自己是一个读过书的人,那一大堆一大堆的书一直在我眼前晃动,它们让我最终没有越过那最后一道道德防线。它们时刻在提醒我,我是一个人,而不是野兽。”这个故事让我久久无言,能够让一个人在最困难的境地保持尊严的,居然是他曾经读过的书!我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样的力量让他作出了这样的选择,他不是不知道啊,他的选择,也许就是在放弃生命啊!也许有些时候,书籍什么都不是,不是阳光,不是空气,不是面包,不是营养品,不是智慧,不是勇气它只给人尊严,给人坚持的
3、力量。它以它那悠远而绵长的力量,塑造一个个健全而完整的心灵。我一向认为,在书海遨游过的人,至少不会泯灭所有的良知。书籍是那样一种精灵,它总会留给我们一些让我们为之感动,为之触动的东西,它在不知不觉中输给我们正义和友善,它让我们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始终揣着一份真诚和信任。不是吗?冰心老人为什么到晚年还保留着那份童真童稚呢?三毛在万水千山走遍之后依然还能交出真心呢?书籍对人的影响是不可磨灭的,即使你走遍天涯海角,即使你历尽沧桑变幻,它也一直都在你的灵魂深处。哈佛大学有句校训:人无法选择自然的故乡,但你可以选择心灵的故乡,与书籍为伴,让心灵在一次次的洗礼中得到升华。很多年之后,你会发现,你心灵的故乡是那
4、么亲切和实在,你的人生是那么美好和纯洁!【名师点评】本文由一个下放知青当年的故事引入,叙事要言不烦,结尾以主人公富有哲理的话自然转入议论,过渡巧妙,了无痕迹。议论部分深刻而又内敛,不露锋芒,但说理透彻。引用冰心和三毛的事例信手拈来,毫无斧凿之感,显示出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篇末以哈佛的校训作结,升华主题,又能够紧扣话题。读这篇文章,感觉到作者不像是在写考场作文,倒是像一个忠厚长者在谆谆教导,绝无学生腔,语言老道,后劲十足,从容自然,透出了非一般中学生所具有的对生活、历史、人生深切的情感体验和思想感悟。赏析二 人生的贝壳 在海边,有一个拣贝壳的小男孩儿,每拣一只贝壳,他都认为不是最好看的,就把它扔
5、掉。黄昏来临,其他孩子都拣了满满一篮子美丽的贝壳,而他却愁眉不展,篮子里空空的。 在生活里,有许多人就像那个小男孩,为追逐自己认为最美好的,结果到头来,竟一无所获。人们往往倾心于追逐和求索,忙忙火火,一路的好风光却未能欣赏。 屠格涅夫说:“人生的最美,就是一边走,一边拣拾散落在路旁的花朵,那么一生将美丽而芬芳。”有的人,给自己定的目标往往太高,虽竭力拼搏最终却仍无所获。也许他并不知道,他选择的本来就是无法企及的痴心妄想。就说夸父逐日吧,当我给儿子讲这个故事时,他竟十分机警地反问了一句:“他真蠢,难道他不知道太阳的表面温度有多高吗?阳光每天都在他身边,他还追什么呢?”儿子的话令我深思。夸父即便算
6、是一个追求光明的强者,但他的确犯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那就是放弃了身边的光明。 现实的美好是永存的,而揣测的美丽往往只是一种幻想。总有人盲目地走过了一段年轻岁月时,才会恍然大悟,原来追求那种最美,只是一个浪漫的虚幻。 请记住,人生的每一天,每一个足迹,都是值得留恋的痕迹。不要轻意丢弃你的所获,在人生之途,只要是一枚值得珍藏的贝壳,即使它很小很小,我们也要把它放进人生的口袋。因为“每一枚贝壳都有它自己的历史与价值”。赏析三支撑 一群大象生活在一片荒原中,无忧无虑,幸福无比,然而有一天,病魔突然降临到这个象群。经过抗争,象群中的绝大部分都挣脱了病魔的纠缠。可是,却有一只小象一直没能恢复过来,眼看就要
7、支撑不住而倒下。然而,大象是不能倒的。它一倒下,就会因为巨大的内脏彼此压迫而损伤自己。倒下,意味着置自己于死地。就在小象即将倒下的那一刻,大象们两个一组轮流用自己的躯体夹住小象的身体,支撑住这苟延残喘的生命,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与命运抗争。终于,奇迹发生了,在大象群体的呵护下,小象慢慢恢复了元气,最终病愈。很多的时候,艰难困苦还不足以将我们击倒,可是我们自己却首先支撑不住了,倒在地上,丧失了毅力和勇气。如果我们再忍耐一下,是不是也会像那只小象一样,重新恢复以前的斗志呢?赏析四孤芳自赏无为乐 花开两处分外香我曾见到这样一幅幽默画:楼上和楼下的两家各栽了一盆花。楼上的花垂到了楼下,楼下的花直长到楼上。
8、这样,楼上和楼下的人便各自多欣赏到了一盆花。原本乏味的孤芳自赏,平添了一份新的情趣。花发一处,香飘两地,使我真切地感到:我们的社会里,每个人都奉献出一份美丽,人们将有一个和谐、融洽的环境,使人们感到和乐幸福。有一个与这幅画极为相似的例子,卖粮大王李汉民,自己富了不忘乡亲。他借给穷乡亲们钱去开养猪场。结果使一批人摆脱了贫困,养猪场也随着红火起来。猪的粪便成了李汉民地里的上等肥料,李汉民地里的谷物也获得了大丰收。这良性循环,正是无私奉献、互惠互利的结果。只要人们有一颗真诚的爱心,我们社会的人际关系将是和谐、融洽的。俗语说:与人玫瑰,手有余香。这话道破了一个真理:人际关系是相互的。你以爱心献出玫瑰,
9、博得别人的欣喜,你自己也感受到“别人欣喜的欣喜”。人人都把玫瑰献给别人,当然又人人都得到了玫瑰。这样,我们的社会真正做到了“其乐融融”,古往今来,世界文明都是兼容并蓄的,可以说是花开一处,香飘世界。瓦特发明了蒸气机,火车遍全球;爱迪生发明了电灯,光明照世界。美国人1945年发明电子计算机,今天,彻底改变了全世界的科学面貌。人与人之间原来是和谐的,由于阶级的出现,获得财物的多寡,权力的分配,使人与人之间产生了压迫、剥削。我们渴望大同世界的出现。科学界的一桩美谈正是这种渴望的榜样。第谷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实验观察专家,他对天空进行了无数次细致、缜密的观察和记录,积累了大量数据。后来开普勒根据这些数据进
10、行科学分析,总结出天体运动三大定律。第谷栽种,在开普勒那里开花。这种互为补充的合作,无疑对人类的科学进步事业有着重要意义。当代的青年,是未来世界的开拓者,我们必须学会奉献,用自己火热、真诚的心去融化冰冷。只要人人都奉献出那一丝光,一份热,我们的环境将是个美好的世界。【点评】题目充分体现了作者要表达的中心。本文的写法体现了材料作文的“引评联结”这四个步骤。以所供材料引起,从对材料的评点中提出论点,接着联系实际,最后归结到材料的主旨上来。文章引证两个事例很好,具有说服力,一个是现实的例证,一个是历史上的科学美谈,分析到位。精美文章赏读泊一直喜欢泊的意境。一叶渔舟,三两只画艇,或七八条竹排木筏,静静
11、地系在清浅的水边;粼粼波光,倒映出幢幢的剪影,那是一种何等凄幽而灵动的韵致。 总忘不了古镇小溪上木船停泊的情景。这种小船形如周作人笔下的乌篷船,促狭修长的船身,半弧形的雨篷,显得格外娇小玲珑。不过,溪船一般不用来载客悠游,“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也不用于捕鱼捉蟹,在烟波白浪里弄潮。溪船最大用途是运货,运载着沉甸甸的山珍土布或日用百货,欸乃一声山水绿,穿梭在幽深的断崖溪谷之间。对于山里人来说,溪船运载过他们的企盼与悲欢,因而每当木船出现在古镇的清溪上,好事的山里人总是趋之若鹜,争相奔向水边。最是夜幕垂落,木船如一只只鱼鹰栖息在岸边桥下,或溪心岩渚,劳累了一天的船工们常常是点亮一盏风灯,拥
12、坐在船头上谈天说地,吹拉弹唱,任琴声、笑声伴随着水声、蛙鸣、灯火流了一溪,让溪边浣衣担水的村姑、小孩听醉了,久久不肯睡去。尽管那时我并不谙诗情画意,那摇拂晃荡的船影灯火,却如一粒凄美的种子,飘落在心田上,让我恍惚迷离,浮想翩翩。 我常想,泊应该属于一种静美吧。泊往往离不开平静的流水,急流险滩、惊涛骇浪之中怎么好停泊哩。惟风平浪静的溪岸湖畔、河洲烟渚,当然最好是僻远的荒村野水,花坞柳岸,千尺断崖之下,茫茫沪荡之中,才是泊的最佳去处。这时,把舟楫系在江风水月里,落日熔金中,哪怕是烟波浩浩,雨雾迷茫,当你独坐船头,静卧船舱,也不管是独钓寒江雪,画船听雨眠,静水观鱼动,一杯清茶,一盏薄醪,人如天地一沙
13、鸥。这一瞬间,所有的喧嚣与烦恼都会渐渐离你而去。在这样澄静寥廓氛围里,自然而然也就泊出了一种心境。你看,当谢灵运把船泊在彭蠡湖口时,正值一轮秋月当空,烟波浩浩湖面上,归帆点点,岛影幢幢,而湖边却是蒹葭苍苍,野菊灿灿,时有阵阵猿声鸟啼随风飘来。于是,诗人独立船头,昂首仰望,“乘月听哀狖,浥露馥芳荪”。感受到的正是大自然的静美,天籁的亲切,以及天地间一时无从知晓的玄机奥秘。而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张志和,就不仅仅把一叶渔舟,更把自己淡怀逸致的襟抱,闲适脱俗的意趣,永远泊在了鹭飞鱼跃、桃花流水的西山塞前。那“烟波钓徒”的妙境,也常常令我们想起来就禁不住心醉神驰。如此看来,泊,正是巧妙而充分
14、利用了江汀远渚的奇峭、静谧,利用了天光水色的飘逸、妩媚,酿造出一种凄幽的美,一种的空灵的美,一种宁馨素洁的美。人置身其间,既可暂时逃避喧嚣尘缨,又能从淳美的大自然中觅取心灵的滋养,精神的慰藉,故此,“移舟泊烟渚”,往往成为淡泊的文人雅士寄情山水的最好选择。 最美的泊自然在江南。江南水乡,河湾湖汊纵横交错,溪流水道密如蛛网。水光潋滟的西子湖,二十四桥的“瘦西湖”,以及苏州众多的园林水榭,何处不有画舫轻系、渔舟唱晚?在那湖光水色里,真不知泊过多少柔情蜜意、离愁别绪。当然,也泊过富贾豪绅、腐朽君臣的骄奢淫逸、寡廉鲜耻!那六朝金粉古都的秦淮河畔,更有数不清的歌楼舞榭、画舫游艇,“秦淮灯船之盛,天下所无
15、,两岸河房,雕栏画槛,绮窗丝障,十里珠帘”。在那桨声灯影里,晃荡过孔尚任的南明遗恨,晃荡过朱自清、俞平伯的文采风流,更有不知亡国恨的商女那靡靡之音,以及“秦淮八艳”、“金陵十二钗”的悲愁哀怨和脂粉血泪。不妨说,秦淮风月里泊的正是中国文化长河中一条繁绮香艳的画舫吧。 泊,或许还是一种精神境界。漫漫人生旅途上,谁没有云帆高挂、长风破浪的航行,自然也不少了收篷歇棹、停舟靠岸。在那幽幽水边,淡淡烟波里,栖息着高蹈文人的高情远意,他们用清风明月,溪声乌韵,柳浪荷香祛除尘廛,清心滤思,偷得浮生半日闲。唐代诗人张继进京赶考落第之后,驾一叶扁舟夜泊在枫桥下。他不以落第为意,伫立船头,把耳濡目染的秋月、红枫、渔火、江桥以及乌啼、寒山寺的钟声,熔铸成寥廓的胸臆,熔铸成一帧“枫桥夜泊”的不朽画卷,道出了泊的深刻内涵。其实,停泊不光是休憩、等待,更是一种蓄积和迸发,航程的目标还在遥遥的远方啊,岂能松懈自已,坐视观望?一生宦海浮沉的苏东坡,是深谙“泊”的意蕴的,他常常停棹湖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