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61双曲线的性质【学习目标】1.理解双曲线的对称性、范围、定点、离心率、渐近线等简单性质.2.能利用双曲线的简单性质求双曲线的方程.3.能用双曲线的简单性质分析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要点梳理】要点一、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双曲线(a0,b0)的简单几何性质范围双曲线上所有的点都在两条平行直线x=-a和x=a的两侧,是无限延伸的。因此双曲线上点的横坐标满足x-a或xa.对称性对于双曲线标准方程(a0,b0),把x换成-x,或把y换成-y,或把x、y同时换成-x、-y,方程都不变,所以双曲线(a0,b0)是以x轴、y轴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且是以原点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这个对称中心称为双曲
2、线的中心。顶点双曲线与它的对称轴的交点称为双曲线的顶点。双曲线(a0,b0)与坐标轴的两个交点即为双曲线的两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1(-a,0),A2(a,0),顶点是双曲线两支上的点中距离最近的点。两个顶点间的线段A1A2叫作双曲线的实轴;设B1(0,-b),B2(0,b)为y轴上的两个点,则线段B1B2叫做双曲线的虚轴。实轴和虚轴的长度分别为|A1A2|=2a,|B1B2|=2b。a叫做双曲线的实半轴长,b叫做双曲线的虚半轴长。双曲线只有两个顶点,而椭圆有四个顶点,不能把双曲线的虚轴与椭圆的短轴混淆。双曲线的焦点总在实轴上。实轴和虚轴等长的双曲线称为等轴双曲线。离心率双曲线的焦距与实轴长的比
3、叫做双曲线的离心率,用e表示,记作。因为ca0,所以双曲线的离心率。由c2=a2+b2,可得,所以决定双曲线的开口大小,越大,e也越大,双曲线开口就越开阔。所以离心率可以用来表示双曲线开口的大小程度。等轴双曲线,所以离心率。渐近线经过点A2、A1作y轴的平行线x=±a,经过点B1、B2作x轴的平行线y=±b,四条直线围成一个矩形(如图),矩形的两条对角线所在直线的方程是。我们把直线叫做双曲线的渐近线;双曲线与它的渐近线无限接近,但永不相交。要点二、双曲线两个标准方程几何性质的比较标准方程图形性质焦点,焦距范围,对称性关于x轴、y轴和原点对称顶点 轴实轴长=,虚轴长= 离心率
4、渐近线方程要点诠释:双曲线的焦点总在实轴上,因此已知标准方程,判断焦点位置的方法是:看x2、y2的系数,如果x2项的系数是正的,那么焦点在x轴上;如果y2项的系数是正的,那么焦点在y轴上。对于双曲线,a不一定大于b,因此不能像椭圆那样通过比较分母的大小来判定焦点在哪一条坐标轴上。要点三、双曲线的渐近线(1)已知双曲线方程求渐近线方程:若双曲线方程为,则其渐近线方程为已知双曲线方程,将双曲线方程中的“常数”换成“0”,然后因式分解即得渐近线方程。(2)已知渐近线方程求双曲线方程:若双曲线渐近线方程为,则可设双曲线方程为,根据已知条件,求出即可。(3)与双曲线有公共渐近线的双曲线与双曲线有公共渐近
5、线的双曲线方程可设为(,焦点在轴上,焦点在y轴上)(4)等轴双曲线的渐近线等轴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互相垂直,为,因此等轴双曲线可设为.要点四、双曲线中a,b,c的几何意义及有关线段的几何特征: 双曲线标准方程中,a、b、c三个量的大小与坐标系无关,是由双曲线本身的形状大小所确定的,分别表示双曲线的实半轴长、虚半轴长和半焦距长,均为正数,且三个量的大小关系为:cb0,ca0,且c2=b2+a2。双曲线,如图:(1)实轴长,虚轴长,焦距,(2)离心率:;(3)顶点到焦点的距离:,;(4)中结合定义与余弦定理,将有关线段、和角结合起来.(5)与焦点三角形有关的计算问题时,常考虑到用双曲线的定义及余弦定
6、理(或勾股定理)、三角形面积公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计算与解题,将有关线段、,有关角结合起来,建立、之间的关系. 【典型例题】类型一: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例1求双曲线的实轴长和虚轴长、顶点坐标、焦点坐标、渐近线方程与离心率.【解析】 把方程化为标准方程,由此可知实半轴长,虚半轴长,双曲线的实轴长,虚轴长,顶点坐标,焦点坐标,离心率,渐近线方程为【总结升华】在几何性质的讨论中要注意a和2a,b和2b的区别,另外也要注意焦点所在轴的不同,几何量也有不同的表示. 举一反三:【变式1】双曲线mx2y21的虚轴长是实轴长的2倍,则m等于()A B4 C4 D.【答案】A【变式2】已知双曲线8kx2ky2=2
7、的一个焦点为,则k的值等于( )A2 B1 C1 D【答案】C类型二:双曲线的渐近线例2.已知双曲线方程,求渐近线方程。(1);(2) 【解析】(1)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即(2)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即【总结升华】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即;若双曲线的方程为(,焦点在轴上,焦点在y轴上),则其渐近线方程为.举一反三:【变式1】求下列双曲线方程的渐近线方程(1);(2);(3)【答案】(1);(2);(3)【变式2】(2015 北京)已知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为,则a_【答案】【解析】 渐进线为,有,由双曲线的方程得b=1,且a0所以【变式】(2016 北京文)已知双曲线 (a
8、0,b0)的一条渐近线为2x+y=0,一个焦点为( ,0),则a=_;b=_.【答案】依题意有,结合c2=a2+b2,解得a=1,b=2。例3. 根据下列条件,求双曲线方程。(1) 与双曲线有共同的渐近线,且过点;(2)一渐近线方程为,且双曲线过点【解析】(1)解法一:当焦点在x轴上时,设双曲线的方程为由题意,得,解得,所以双曲线的方程为当焦点在y轴上时,设双曲线的方程为由题意,得,解得,(舍去)综上所得,双曲线的方程为解法二:设所求双曲线方程为(),将点代入得,所以双曲线方程为即(2)依题意知双曲线两渐近线的方程是.故设双曲线方程为,点在双曲线上, ,解得,所求双曲线方程为.【总结升华】求双
9、曲线的方程,关键是求、,在解题过程中应熟悉各元素(、及准线)之间的关系,并注意方程思想的应用。若已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可设双曲线方程为().举一反三:【变式1】中心在原点,一个焦点在(0,3),一条渐近线为的双曲线方程是( )A. B. C. D.【答案】D【变式2】过点(2,-2)且与双曲线有公共渐近线的双曲线是 ( ) A. B. C. D. 【答案】A 【变式3】设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则的值为A4 B3 C2 D1【答案】C【变式4】双曲线与有相同的( )A实轴 B焦点 C渐近线 D以上都不对【答案】C类型三:求双曲线的离心率或离心率的取值范围例4. 已知是双曲线的左、右焦点,过且垂
10、直于轴的直线与双曲线的左支交于A、B两点,若是正三角形,求双曲线的离心率。【解析】,是正三角形,【总结升华】双曲线的离心率是双曲线几何性质的一个重要参数,求双曲线离心率的关键是由条件寻求a、c满足的关系式,从而求出举一反三:【变式1】(1) 已知双曲线的离心率,过点A(0,-b)和B(a,0)的直线与原点间的距离为,求双曲线的方程.(2) 求过点(-1,3),且和双曲线有共同渐近线的双曲线方程.【答案】(1)(2)【变式2】(2015 山东文)过双曲线(a0,b0)的右焦点作一条与其渐近线平行的直线,交C于点P.若点P的横坐标为2a,则C的离心率为
11、; .【答案】【解析】双曲线的右焦点为(c,0).不妨设所作直线与双曲线的渐近线平行,其方程为,代入求得点P的横坐标为,由,得,解之得(舍去,因为离心率),故双曲线的离心率为.【变式3】已知a、b、c分别为双曲线的实半轴长、虚半轴长、半焦距,且方程ax2bxc0无实根,则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A1<e<2 B1<e<2C1<e<3 D1<e<2【答案】D类型五:双曲线的焦点三角形例5已知双曲线实轴长6,过左焦点的弦交左半支于、两点,且,设右焦点,求的周长.【解析】由双曲线的定义有: ,.即.故的周长.【总结升华】双曲
12、线的焦点三角形中涉及了双曲线的特征几何量,在双曲线的焦点三角形中,经常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双曲线定义来解题,解题过程中,常对定义式两边平方探求关系举一反三:【变式1】已知双曲线的方程,点A、B在双曲线的右支上,且线段AB经过双曲线的右焦点F2,|AB|=m,F1为另一焦点,则ABF1的周长为( )A2a+2m B4a+2m Ca+m D2a+4m【答案】B 【变式2】已知是双曲线的两个焦点,P在双曲线上且满足,则_【答案】【巩固练习】1、 选择题1(2015 广东)已知双曲线的离心率,且其右焦点为F2(5,0),则双曲线C的方程为( )A B C D2设F1、F2分别为双曲线的左右焦点,双
13、曲线上存在一点P使得|PF1|+|PF2|=3b, |PF1|·|PF2|=,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 B. C. D.33.双曲线与椭圆有相同的焦点,它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 B. C. D. 4过双曲线=1的右焦点F2作垂直于实轴的弦PQ,F1是左焦点,若ÐPF1Q=90°,则双曲线的离心率是( )A. B.1+ C.2+ D.5. 已知双曲线(a>0,b>0)的焦点到渐近线的距离是其顶点到渐近线距离的3倍,则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Ay±x By±xCy±x Dy±3x6(2
14、016 天津文)已知双曲线的焦距为,且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与直线 垂直,则双曲线的方程为( )A BC D二、填空题7已知双曲线C:(a0,b0)的实轴长为2,离心率为2,则双曲线C的焦点坐标是_8椭圆与双曲线焦点相同,则a_.9(2015春 黑龙江期末改编)与双曲线有共同的渐近线,且过点(2,2)的双曲线方程为 10(2016浙江文)设双曲线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若点P在双曲线上,且F1PF2为锐角三角形,则|PF1|+|PF2|的取值范围是_三、解答题11.设F1,F2分别为双曲线(a0,b0)的左、右焦点若在双曲线右支上存在点P,满足,且F2到直线PF1的距离等于双曲线的实轴长,求该
15、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12设双曲线=1(0<a<b)的半焦距为c,直线过(a,0),(0,b)两点.已知原点到直线的距离为c,求双曲线的离心率. 13已知双曲线(a>0,b>0)过点,且点A到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的距离的积为.求此双曲线方程14已知双曲线的两个焦点分别为,点P在双曲线上且满足,求的面积.15如下图,已知F1,F2是双曲线(a>0,b>0)的两焦点,以线段F1F2为边作正三角形MF1F2,若边MF1的中点在双曲线上,求双曲线的离心率【答案与解析】1【答案】:C【解析】由双曲线右焦点为F2(5,0),则c=5,a=4b2=c2a2=9,所以双曲线方程为
16、2【答案】:B【解析】:由双曲线的定义得:|PF1|-|PF2|=2a,(不妨设该点在右支上)|PF1|+|PF2|=3b,所以|PF1|=,两式相乘得。结合得,故,故选B。3【答案】:D【解析】:设双曲线方程为焦点又,4. 【答案】:B【解析】:因为|PF2|=|F2F1|, P点满足=1,,即 2ac=b2=c2-a2,故e=1+.5. 【答案】:B【解析】:如图,分别过双曲线的右顶点A,右焦点F作它的渐近线的垂线,B、C分别为垂足,则OBAOCF,故渐近线方程为:.6. 【答案】:A【解析】由题意得,选A 7. 【答案】:(±2,0) 【解析】:由题意得:a1,e2,所以c2,
17、又由标准方程可得焦点在x轴上,所以焦点坐标为(±2,0)8【答案】:【解析】;由题意得4a2a21,2a23,a.9【答案】:【解析】设双曲线方程为, 因为双曲线过点(2,2),所以k=3,所以双曲线的方程为。10. 【答案】【解析】由已知a=1,c=2,则,设P(x,y)是双曲线上任一点,由对称性不妨设P在右支上,则1x2,|PF1|=2x+1,|PF2|=2x1,F1PF2为锐角,则|PF1|2+|PF2|2|F1F2|2,即(2x+1)2+(2x1)242,解得,所以,11. 【解析】:过F2作F2APF1于A,由题意知F2A2a,2c,则2b,4b,而2a,4b2c2a,c2ba,c2(2ba)2,a2b24b24aba2,解得,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12.【解析】: 由已知,的方程为ay+bx-ab=0, 原点到的距离为,则有, 又c2=a2+b2, ,两边平方,得16a2(c2-a2)=3c4.两边同除以a4并整理得3e4-16e2+16=0,e2=4或. 0<a<b, ,得,e2=4,故e=2.13.【解析】:双曲线的两渐近线的方程为bx±ay0.点A到两渐近线的距离分别为,已知d1d2,故 ()又A在双曲线上,则14b25a2a2b2()()代入(),得3a2b24a24b2()联立()、()解得b22,a24.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商砼供应合同方合同
- 基坑开挖施工合同范本完整版
- 全国赛课一等奖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分数除以整数》课件
- 2024版高中艺术教育合作合同2篇
- 山林租赁合同
- 活动承办合作协议
- 许可合同2024年度商标许可使用协议
- 二零二四年度中高档社区住宅买卖合同
- 年购销合同范本2篇
- 老王教育课件图片
- 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及解答参考(2025年)
- 大学语文人文思考与写作实践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江苏大学扬州大学
- (完整word版)英语四级单词大全
- 16J607-建筑节能门窗
- 应用回归分析-课后习题答案-何晓群(共27页)
- 三级动火许可证
- 辅助器具的使用指导.ppt
- 希沃使用手册(共17页)
- 某单桩承载力及桩基沉降计算表格
- 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制度文档
- 中石油安全经验分享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