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味水轩日记》看文人鉴藏的特征_第1页
从《味水轩日记》看文人鉴藏的特征_第2页
从《味水轩日记》看文人鉴藏的特征_第3页
从《味水轩日记》看文人鉴藏的特征_第4页
从《味水轩日记》看文人鉴藏的特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从味水轩日记看文人鉴藏的特征万木春要了解文人书画,必须从鉴藏谈起。因为鉴藏具有比作画更广阔的基础,鉴藏家不一定执笔作画,但凡是画家必定从事鉴藏。大胆些说,作画是鉴藏活动之绪馀。所以谈书画世界中的文人,必得从其鉴藏活动谈起。明代李日华的味水轩日记记录了万历三十七年至万历四十四年之间嘉兴地区文人画世界的许多细节, 李日华,字君实,号九嶷、竹嬾,嘉兴人,万历二十年进士,官至太仆少卿,明史有传。他是重要的书画鉴藏家,有恬致堂集、味水轩日记、六研斋笔记、紫桃轩杂缀、竹嬾画媵等著作传世。本文讨论味水轩日记皆以嘉业堂丛书本为据,以下不再说明。为我们观察文人鉴藏的特征提供了很好的窗口。若以收藏之富、影响之著与

2、门下奇才之多,嘉兴鉴藏家首推项元汴家族。以其关系重大,当另辟一文专论。除却项氏,李日华、汪砢玉、郁逢庆或以精鉴、或以著述留名画史。又有池湾沈氏,虽名不见经传,但陈继儒称其富于收藏。 陈继儒太平清话卷4:“池湾沈仲贞多家藏”,眉公杂著,台北伟文图书公司据台湾中央图书馆藏尚白斋镌陈眉公杂著秘笈影印,1977,p.14乙李日华造访沈氏,记其所居云:同汤慧珠、许叔重、亨儿拏舟至池湾。访沈尔侯、仲贞兄弟。留集北山草堂。堂面山临池。左右修竹映带。栝松九树。本大五、六围。干皆如柱。亭亭入云。其他杂木芳卉。蒙茸翳蔚。山有四洞。其三嵌空。中容石坐。其一下有伏流。横梁而渡。乃先世白林公所筑。白林好古博雅。性喜白色

3、。衣履帷褥悉从缟素。曾蓄鹤百馀。号百鹤道人。其弟号某者。蓄百砚以副之。 味水轩日记38年11月3日条所见书画则有夏圭洞庭秋月大轴、倪瓒南渚图、吴镇画册十叶、赵孟頫书札三通、管道升书札一通、旧拓淳化阁帖一部等作。 同前引次日于玉麟堂款待李日华,沈尔侯又“出白玉莲花杯、绿玉荷叶盘行酒。又以歌窑、白、定等卮继之。期以每器一酹。百爵而止。” 味水轩日记38年11月4日条观此气派,沈氏亦非寻常藏家。然而李日华身边的各色人等,上自其座师翰林郝敬,郝敬字仲舆,号楚望,京山人。官至江阴知县。理学家,著述极富,又善画。郝仲舆致王百古书言其乡土人耕田,掘得鲁公作文王尊彝,其模纹款识,按之宣和图谱不差毫发,恨不能乘

4、飞鸿立至王百古旁,共相欣赏。款丁未,为万历35年。此信见潘存厚辑明清两朝画苑尺牍,台湾中华书局1971年据中央研究员历史语言研究所藏本影印,上册p.86下至行走江湖之游医张九岭, 味水轩日记40年8月17日条记,李日华在杭州昭庆寺过访友人,遇其同寓吴人张九岭。此人“以医行江湖间”,行囊中有所谓吴道子栽松道者脱胎图,日华一见,定为伪作。涉足书画鉴藏者人数之众,阶层之广,远不是以上寥寥几位所能涵盖。特别是地位较低的文人,几乎没有谁不藏有几件书画,而且鉴赏之余兼带鬻古,又多能画,一身兼有鉴藏家、鬻古者和画家三重身份。这一阶层是嘉兴书画世界的主体,了解这一阶层在书画活动中扮演的角色,才能体会文人画世界

5、以鉴赏为核心的特点。论者勿以其身份低下而轻视之。一嘉兴的鉴藏家如此众多,真不知从何开始。幸好有一件唐代法书,曾在李日华紧密的圈子里流传,经手收传它的人相互之间关系重重,但对待鉴藏的态度却迥然有别。观察这件法书的几位收传者,可使我们初步认识鉴藏家不同的行为特征。这件法书就是唐陆柬之书兰亭诗卷,最初由冯梦祯收藏。冯梦祯,字开之,号真实居士,秀水人。万历5年进士,官至南京国子监祭酒,万历26年遭劾归,罗炌修、黄承昊纂崇祯十年嘉兴县志卷14·“文苑”有冯梦祯传。又李维桢大泌山房集卷66,pp.38乙-43乙有冯祭酒家传,见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152册,pp.146-148隐居西湖畔孤山,万

6、历35年卒。 卒年见顾起元快雪堂集序。李日华23岁时拜他入他门下攻读举业,因此他是李日华青年时代一位关键性的人物。李日华后来的很多朋友,都是在冯梦祯门下学习时结识的。冯本人以万历5年会试第一选庶吉士,入翰林,这使他文名大振。向他求文字的人很多,向他学习八股文的学生也很多。但他不具备沈思孝那种政治领袖的气质。他的情况我们很了解,因为他和李日华一样也写日记。他的快雪堂日记起自万历15年,终于万历32年,其中万历20年、22年和29年三年的内容现已佚失,还有些年份的内容残缺不全。其落笔之坦率在明代笔记中实属罕见,有一次甚至记录了自己殴打姬妾的过程。冯梦祯快雪堂日记万历28年5月24日条:“新姬到卧前

7、。恶语相加。怒而殴之。”谢巍说这部日记“真实可靠,足资征引”, 谢巍中国画学著作考录,上海书画出版社,1998。是确切的评价。此外,他的日记对研究气候史的学者可能是极好的材料,因为他对堪舆风水简直到了迷信的程度,有时一天好几遍记录天气情况。李日华开始闲居生活的时候,冯梦祯已经去世。他对李日华的影响,除了作文考试,主要是在佛教。冯与云栖祩宏有很深的交往, 快雪堂集中云栖兰若志为一证。他也是达观真可在嘉兴绅士中的主要代理人,在嘉兴楞严寺的刻经活动中起了重要作用。李日华参达观真可,到后来精通佛典,实与冯梦祯有关。李日华与冯梦祯同有鉴藏之嗜。万历25年,李日华被降调汝州判官后告假还家。那时李日华的母亲

8、还健在,他得以经常前往杭州,参加冯梦祯那些朋友的集会,而鉴赏书画是集会的内容之一。除了书画,冯梦祯的爱好主要是戏曲。他和当时的大戏曲家屠隆既是同乡,又是进士同年,对后者十分敬佩。他有一次准备把李日华介绍给屠隆,信的语调是这样的:昨莫自武塘还郡。遂入城。宿屠长卿寓。长卿吾乡人豪。足下不可不一拜。已为长卿言足下矣。 冯梦祯与李君实,快雪堂集卷39,p.12乙/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164册,p.559冯梦祯晚年在孤山建别墅定居,日复一日在西湖周围的山水寺院间游玩。他用很大精力训练出一支由四人组成的家庭戏班,不时带着她们泛舟西湖,与别家小姬比赛唱曲。他的日记记事非常单调,而他的游览又是那样不厌其繁,

9、读起来竟会觉得枯燥。冯梦祯在书画史上一直有鉴藏家之名。 冯梦祯与项元汴交好。他为项元汴的哥哥项元淇撰写了墓志铭,见快雪堂集卷13上林录事少岳项公墓志铭,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164册,pp.224-226。他还是项元汴第3子项德新的老师,详见本文第4章。另外,他和徽州大藏家吴用卿也有交情。读快雪堂集卷28黄山记,可知他游览黄山得吴用卿款待,画家丁南羽云鹏时也在侧。见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164册,pp.406-408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藏有一张著名的画,王维江山霁雪图。这是那个时代屈指可数的几张王维作品中最有名的一张,引起了董其昌的注意。徐邦达在古书画伪讹考辨中详细讨论了这件作品的流传经过。徐

10、邦达古书画伪讹考辩,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pp.107-118但是书画史对冯梦祯的鉴藏可能有些误会。最常见的误会是说他收藏了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快雪堂集四库提要亦从此误:梦祯旧藏王羲之快雪时晴帖。故以名堂。后帖归冯铨。堂名亦随之而移。实则始自梦祯也。 见四库全书存目集部第165册,p.127但冯梦祯本人的日记中明确记载了他在苏州王百谷家见到快雪时晴帖一事:(万历32年甲辰)9月13。早过虎丘。日中赴王百谷之约。出二幼子文。五官乃朗出陪。谈叙甚快。酒后得观王右军快雪时晴帖、小李将军金碧山水、大米海岱楼图。最为奇迹。 冯梦祯快雪堂日记万历32年9月13日条此事发生在冯梦祯私宅“快雪堂”落成后一个

11、月, 冯梦祯快雪堂日记万历31年8月15日条:“落成快雪堂。日间得董玄宰书。已寓昭庆。以病疟。索观证治准绳类方。”可见“快雪堂”的命名并非是因为冯收藏了快雪时晴帖。冯梦祯最有名的收藏是王维江山霁雪图,这件作品被那个时代的鉴赏家看作王维的标准器。冯获得这件作品后十分自豪,那一个时期,他向来拜访他的几乎每个好友都出示这张画。万历23年2月14日,“与客同披王维江山雪霁卷”, 冯梦祯快雪堂日记万历23年2月14日条7天后“周书宗来。寓斋中。午后同观王维雪霁卷”。 冯梦祯快雪堂日记万历23年2月21日条他把这张画弄得满城风雨,所以5个月后,“得董玄宰书。借王维卷阅。亦高兴矣”。 冯梦祯快雪堂日记万历2

12、3年7月13日条他对董其昌向他借阅这件作品感到十分满意,并且还乞董其昌为作一跋:王右丞雪霁卷久在斋阁。想足下已得其神情。益助出蓝之色。乞借重一跋见返。如何。原仪谨如数璧上。外薄将引意。计行色匆匆。遣此。不多叙。 冯梦祯快雪堂集卷44,p.10乙/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164册,p.632冯梦祯有规律地收藏书画可能开始的非常晚。前文谈李日华经济收入一节时已提过,冯梦祯在万历20年赴南京国子监上任以前,甚至有衣食之忧,而有规律的书画收藏,始于往南京上任以后。快雪堂日记大略记录了他万历21-25年在南京期间的收藏:万历21年5月2日,“得宋拓高宗临二王帖”, 快雪堂日记万历21年5月2日条5日又“得

13、李思训长江六月图卷”。 快雪堂日记万历21年5月5日条23年2月14日,“与客同披王维江山霁雪卷”, 快雪堂日记万历23年2月14日条是新得此图。24年11月6日,“得旧本淳化阁。” 快雪堂日记万历24年11月6日条12月18日,“是日买成金氏所藏兰亭。值30金。” 快雪堂日记万历24年12月18日条。指的是本年闰8月初8见过的兰亭诗墨迹,到此终于成购。25年10月23日,“市石田画一帧。元人山水手卷一。” 快雪堂日记万历25年10月23日条同年12月7日,“市文衡山园林图、学米二画。又盛子昭秋江待渡、黄筌花鸟。” 快雪堂日记万历25年12月7日条除了收购的作品,在南京短短4年中他还看到李公麟

14、大阿罗汉卷、 快雪堂日记25年11月15日条李公麟晋公子出亡图,米襄阳墨迹卷 以上两卷见快雪堂日记23年2月13日。等名家名迹。不过冯梦祯对鉴定并不精通。快雪堂集收录的书画题跋很少,题跋的水平远远不能和李日华相比,一望即知不是出于鉴赏大家之手。而且仔细分析冯梦祯在南京期间的日记也会发现,他并不是一个令人心折的鉴定家。冯梦祯缺乏鉴别经验,遇到难题时临时查阅书本。万历15年项元汴赠给他一部东观余论,事见冯梦祯快雪堂日记万历15年6月28日条;万历16年他购得何良俊四有斋丛说,事见快雪堂日记万历16年7月24日条;万历17年购得绘事指蒙、考古图,事见快雪堂日记万历17年3月15日条。在南京时,有人携

15、来一张署名顾望之的竹。冯梦祯在日记中记道:“望之。吴仲圭齐名。画竹师文与可。见图绘宝鉴”, 快雪堂日记万历25年10月5日条可能他为搞清顾望之是谁,查阅了图绘宝鉴。另一次,和他常打交道的古董商汪仲嘉持水犀砚一方来访,索价30缗, 快雪堂日记万历25年11月21日条:“汪仲嘉来。持水犀砚见示。索价30缗。”当时为冯梦祯回绝。但冯实际上吃不准那方砚的价值,所以两天后日记说他和长子骥儿(即冯权奇)“共考砚事” 快雪堂日记万历25年11月23日条。又过一天,冯梦祯入国子监视事,仍想着那方砚,乃“细阅诸书考砚事。水犀砚毕究佳物。不可弃也。已遣去。复索还。” 快雪堂日记万历25年11月24日条由此可见,冯

16、梦祯一边靠学习书本,一边建立起自己的收藏。他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收到了包括李思训、王维、黄筌这些大名头的作品,其真伪是很值得怀疑的。冯梦祯藏有陆柬之兰亭诗卷。他曾自跋此卷,言其收传经过甚明:柬之为颜平原外甥。书法足当宅相。真迹绝少。昔年曾见兰亭诗五首于项子京宅。书法绝似定武本契帖。凡二百六十字。漫漶者廿馀字。墨气若新。精彩飞动。大是神物。后归余。前有赵字。后有神品二字印记。当是魏国故物。余宝之数年矣。余倩沈超宗雅好法书。从余借观。余不能廑。癸卯秋。携至白下。得疾而归。遂及大故。哀痛之馀。不忍搜其故箧。未卜在不。或有言已失者。将立赏格求之。未果。因循岁馀。顷以吊丧过长荡。因得视嫠女。二甥留信宿。会吴

17、城韩氏索孙过庭孝经书迹于沈。余代为嫠女代搜。忽得柬之兰亭诗。至宝复归。欢喜无量。谚云。张公饮酒李公醉。信然。亦足占得失之有数、有时矣。因记其岁月于舟中。万历乙巳新春八日书。 冯梦祯快雪堂集卷31,pp.4乙-5乙/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164册,p.443冯梦祯跋语中所言“余倩沈超宗”者,指的是自己的女婿沈凤。沈凤字超宗,屠友祥在为远东出版社本味水轩日记作注时,把他误为陕西人沈凤翔,李日华味水轩日记,屠友祥校注本,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p.30潘光旦在其谱牒学名著明清两代嘉兴的望族中也把他搞错,认为沈凤和沈超宗是两个人。潘光旦明清两代嘉兴的望族,商务印书馆,1947,p.71其实沈凤虽是个

18、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但说起他的家庭和交往,我们却并不陌生。他的哥哥就是万历野获编的作者沈德符。长溪沈氏是嘉兴著名的书香门第,到沈凤的父亲沈自邠为止,往上三代都是翰林。但是自沈凤这一代起,不再有人能考取功名。沈凤本人不喜读书,醉心于书法、鉴藏和声伎,在23岁上早早去世。身后留下儿子沈大詹,后来作了李日华的女婿。沈大詹师从李日华攻读举业不成,却继承了沈凤对书画的嗜好,味水轩日记里满是他和李日华一同鉴赏书画的记录。万历37年8月22日,沈大詹邀请李日华去长溪沈氏祖宅整理先世遗留的书籍,李日华所见,满目凄凉:沈甥大詹以舟迎余往长溪祖宅。检先世遗书。自观察石云公、大参霓川公、编修几轩公所积。与太学超宗君

19、所续得。不下八万卷。散落浥烂十之四五。若金石、绘事、秘玩种种。悉入胠箧手。无孑遗矣。为之三叹。夜宿雪舫。 味水轩日记37年8月22日条对于沈氏的衰落,冯梦祯拿出他那套风水理论,认为原因是沈氏祖坟的位置没选对。 冯梦祯光禄寺署丞志棠沈公洎配王孺人合葬墓志铭有云:“公晚尤工堪舆。每治家宅。与诸地师上下议论。而断以己意。人莫能难。观察公之葬也。竟违公意。已而多凶沓至。公益恨其言而中矣。”见快雪堂集卷13,pp.14甲-20甲/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164册,pp.231-234冯梦祯和沈自邠是万历5年同馆庶吉士中最要好的两个。沈自邠去世后,冯为自己的好友撰写了行状,但当时冯哪曾料到,他后来还会为沈凤

20、撰写墓志铭:生讳凤字超宗。余同年沈茂仁翰撰次子也。母曰王孺人。生五子。二幼殇于京。既予告归。复伤季。仅存伯兄麟祯与凤为二。其年余女遂字凤矣。自后凤与兄屡过余。凤始十余岁。肤清韵。上手挥大字在两家兄弟间。见者无不瞩目。又五、六年。成礼于留都别馆。余女始十五。在馆三日而归。归又三日而王孺人卒。又一年。所长男豹孙生于家。会余得旨放归。往来长溪。视凤夫妇与豹甥甚密。凤性资清慧而失学。不乐攻苦。顾有好古之癖。客有持法书名画旧陶、玉器求市。不难高价得之。问售伪者。久之辄能自辨。递返伪者值。客遂相戒。莫如长溪。已而复好声伎。壬寅(万历30年)春。契室蹴居武林。与余共两山、西湖之乐逾岁。而实以节家居冗食及他杂

21、费。将就试白下。屡易期而不果。乃定以七月八日行。先一日别余湖上。余治具候之。日西而至。次日果行。盖永别于此日矣。伤哉。九月初。稍闻凤病。凤素清羸。触劳即病。病一、二日趣已。多不过旬日。以故家人不为深念。岂知其一病不起哉。初三夜余已卧。闻急信。惊而起。女复孕数月。虑有伤。强慰之。既行。北关犹未启。五鼓得纵轻舟。一昼夜弛至长溪。则凤抵家三日矣。病势虽危。而受药周旋信宿。犹有生望。竟以初八日长逝。长溪俗信鬼。沈氏尤甚。凤病至卒。祈祷宰杀无算。师巫之声聒耳。费几二百金。凤生万历辛巳(万历9年)某月日。卒万历癸卯(万历31年)九月八日。春秋二十有三。子二。长大詹。聘西华令李君实日华女。次当户。即遗腹。聘

22、包孝廉世杰子文学鸿逵女沈氏。 冯梦祯快雪堂集卷20,p.22甲/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164册,p.332墓志铭中夸赞沈凤的书法并非虚语,董其昌也曾说过:“自凤亡。余书法无可传”。许瑶光修、吴仰贤纂光绪五年嘉兴府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p.1454从沈大詹拿给李日华看的一些书画中,可略见沈凤当年的收藏规模。有一次“沈伯远(按:沈大詹字伯远)令人持其尊人所藏卷轴来求评定”,其中包括刘松年画孟公投辖图及宋徽宗行书墨迹一张。 味水轩日记41年7月1日条沈凤还收藏过一本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李日华在写日记期间曾经两次见过它,并认定它是真迹。37年李日华见到它时还说:“超宗化去五、六年矣。其遗物散落殆

23、尽。此卷适触余悲绪。耿耿也”。 味水轩日记37年7月7日条显然,一个是冯梦祯的高足,一个是冯梦祯的女婿,李日华和沈凤早先就是好友。虽是冯梦祯的女婿,但沈凤显然是一个不同的鉴藏家。沈凤是否会靠买卖书画获利,这一点墓志铭当然不便明说。兰亭诗卷跋语中说:“哀痛之馀。不忍搜其故箧。未卜在不。或有言已失者”,这是否暗示沈凤可能将它出售?沈凤虽然是冯梦祯的女婿,但在社会地位上不能和翰林出身、曾任四品南京国子监祭酒的冯梦祯相比。经验告诉我们,李日华时代生活不富裕的下层文人往往靠贩卖古董牟利。虽然沈凤的墓志铭讳言此事,但在冯梦祯的长子冯权奇身上,这一点却得到了充分体现。冯梦祯在沈凤的箱子里重新找回陆柬之兰亭诗

24、卷后,将它保留在身边一直到死。死后这件法书便归了冯权奇。冯权奇和沈凤一样,虽然有出身翰林的父亲,但自己却无法考中功名。他受父亲影响而有鉴藏之嗜,读者还记得他在南京和父亲“共考砚事”的经历。味水轩日记开始时,冯权奇租李日华春波里第居住,这件兰亭诗卷又作为租赁抵押物传入李日华手中。味水轩日记万历40年1月29日条有云:无事。偶出所藏唐陆柬之兰亭诗五首真迹观之。竹懒云。参观此数种议论。知陆书有司议押尾。卷末又有临帖数行。今皆无之。验楮亦略无笔意。吴江周叔宗断为米临。未为无见。此卷项墨林物也。忆余初第归里中,墨林长郎兰台君方豪侈结客。一日。集余辈数人。以碧绡障伎妾。令递奏新声。每一伎终。项君辄掀髯曰。

25、此秦声、此赵、此楚、此凉州塞外。以大白浮客。必令极醉。方樽罍未集。对设长案。出法书名画。恣客披览。此卷在焉。后以三十金归其弟又新。又新游太学。又以奉冯司成。公没。遗长君权奇。权奇假余春波里第。以此卷作六十金为质。庚戌冬。第烬于火。此卷留余处。独为灵光之存。神物呵护。真非偶然也。此卷后仍还冯。 味水轩日记40年1月29日条对于冯权奇失火烧毁春波里房产一事,李日华并非毫无怨言。他在火后第6天的日记中道明了此事原委:前是三十五年。余以春波里第假冯权奇居住。权奇性耽幽寂。不习世故。启堂前湫地种竹。竹死。辄易之。又凿墙多作圆光。至是引火入内。不可救药。权奇又以佛藏经十馀箱置楼上。而楼下即其妾所居。家人婢

26、子溷亵狼籍。竟招烈焰。烟烧蓬勃。众人见空中如曳帛。东西散去者数十。三、四日间。野人率于田间获经卷。或在十八里桥。或在朱家楼。或在石佛寺、章家桥等处。凿凿有据。皆完好。各收置所在庵观。是必护法诸神怒其亵而毁之。又留散其余。以儆世耳。可不敬惧欤。 味水轩日记38年12月14日条火后,作为抵押物的陆柬之兰亭诗卷在李日华家留了很长时间。后来李日华将此卷归还冯权奇,但并非出于自愿。六砚斋三笔卷三有云:竹懒曰:陆柬之兰亭诗。冯真实先生物。长公冯权奇质钱余家。向留清樾堂中。殆十馀稔矣。一日。权奇强力取去。仅偿余二赝鼎。此帖得厚值转售吴中。不可复睹矣。 李日华六砚斋三笔卷3,p.34甲/四库全书第867册,上

27、海古籍出版社,p.719作为书画史的研究者,我们可以不论冯权奇的为人,但是不可不注意他鬻古作伪的特征。冯权奇鬻古造假远不止这一例。万历38年2月18日,李日华过冯权奇斋头观书画,见白居易款手写楞严经第九卷一帙,冯权奇说此卷是其父冯梦祯在南京从李贽手中获得。日华当时不察,还评价说“真末世法书瓌宝也”。味水轩日记38年3月23日条。日华当时评曰:“真末世法书瓌宝也。此经乃李卓吾游金陵日以贻冯句曲先生者。有梅氏秘玩印。盖麻城梅氏物也。”然而9天以后,一位拜访味水轩的客人告诉李日华,他在冯权奇斋头见到的楷书楞严经原系张即之书,白居易款乃后添,更糟糕的是,整个作伪过程是冯权奇串通当时嘉兴一位著名的作伪者

28、朱肖海一起干的:里中有朱肖海者。名殿。少从王羽士雅宾游。因得盘桓书画间。盖雅宾出文衡山先生门。于鉴古颇具眼。每得断缣坏楮应移易补款者,辄令朱生为之。朱必闭室寂坐。揣摩成而后下笔。真令人有优孟之眩。顷遂自作赝物售人。歙贾之浮慕者。尤受其欺。又有苏人为之搬运。三百里内外。皆其神通所及。所歉者。每临文义。辄有龃牾。易于纳败。余前所见冯权奇家白香山书楞严经本张即之笔。朱为补款。并作铁崖跋。跋语则出冯手构。余固疑其类即之。诸跋忽未察耳。 李日华味水轩日记38年2月27日条李日华这时还不认识骗过他的朱肖海,但后来他们有了交往。那位朱肖海是江南地区有名的作伪高手,和项元汴的圈子有很深的干系。对于冯权奇,类似

29、性质的售伪可能是家常便饭。 冯权奇并不富裕,父亲冯梦祯死后无力出版快雪堂集,后得黄贞父汝亨资助成刻。此见顾起元快雪堂集序。他后来还把父亲冯梦祯视为至宝的王维江山霁雪图卷出售当然,又是朱肖海的临本。揭发这件事的是沈德符,凭着他弟弟沈凤和冯梦祯父子的关系,我认为他的话是相当可信的。万历野获编卷二十六有曰:金陵胡秋宇太史家,旧藏江干雪意卷,虽无款识,然非宋画苑及南渡李、刘、马、夏辈所办也。冯开之为祭酒,以贱值得之。董玄宰太史一见惊叹,定以为王右丞得意笔,谓必非五代人所能望见,李营丘以下所不论也。作跋几千言,赞誉不容口,以此著名东南。祭酒身后,其长君以售徽州富人吴心宇,评价八百金。吴喜慰过望,置酒高会

30、者匝月。今真迹仍在冯长君。盖初鬻时,觅得旧绢,倩嘉禾朱生号肖海者临摹逼肖,又割董跋装褫于后,以欺之耳。今之赏鉴与收藏两家,大抵如此。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26“旧画款识”条,中华书局,1959,P.659此卷在当时号为名迹,各家均有著录。今原迹虽已不传,但台北故宫藏江干雪意图卷,日本小川睦之辅家藏江山霁雪图卷,美国檀香山艺术科学院藏长江积雪图卷,均与当年冯梦祯藏本有关。徐邦达古书画伪讹考辩对此卷考辩甚详,其结论曰:合今天见到的三卷和各著录、题跋中叙述的经过情况来看,我推测冯梦祯藏卷原应首尾完整(即同于今存檀香山的长江积雪图),卷末或有半未漶三小字王维款识,当然伪的成分为多。图后另纸有沈周、王鏊二

31、诗,董其昌、冯梦祯、朱之蕃三跋。这是未经冯子权奇售出时的全貌。董其昌借阅、李日华留看三、四年的应该就是这件东西。冯子出售当在万历四十四年朱之蕃题跋之后。他请朱肖海摹的副本改设色(据檀香山全图)为墨图(即今在日本小川家之本),同时拆装董其昌、冯梦祯、朱之蕃三跋于摹本之后,售给了吴瑞生。稍后又转入程季白手。从此凡在各家看到收到无沈、王诗,有董、冯、朱三跋的那一本,就是朱摹伪迹。连李日华第二次过眼的也是此本,不过他不肯说老实话罢了。至于冯藏本此后就不知其下落了。 徐邦达古书画伪讹考辩上册,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pp.113-114徐邦达结论中说“李日华第二次过眼的也是此本,不过他不肯说老实话罢了

32、”,是指李日华在程季白家所见本,李日华曾论此卷曰:此冯真实先生物。昔年假余披阅。留春波草阁中者三四浹岁。先生殁。余以义归长公权奇。权奇寓春波里第。值居人不戒于火。沿热几付烈焰。而此卷独存。不胜厚幸。然权奇不能终有也。今于季白所得再展阅。如苏卿绝域逢李陵。圆泽隔世再会洪井。喜庆无可等量。季白云。亦假之石交吴瑞生。 李日华恬致堂集,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65册读恬致堂集偶然发现一则史料,言及冯藏本此后的下落,可以补充徐邦达先生的结论。恬致堂集卷6有李日华七律一首,序曰:“购得王摩诘江山雪霁图。装潢就。因怀书画友王越石。在金陵。时自九月至长至不雨。溪流皆涸。为之怅然”。 李日华恬致堂集卷6,p.41乙

33、/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64册,p.215又恬致堂集卷15项孔彰海阳记游序有云:余去岁得摩诘雪图。今得石翁铜官秋色。舒展有味。待项卷而三耳。 李日华项孔彰海阳记游序,恬致堂集卷15,pp.9甲-10甲/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64册,p.387王越石为当时江南地区著名的古董商,味水轩日记虽不见李日华与他交往的记载,但反映李日华天启、崇祯两朝活动的六砚斋笔记中4次提到此人,丙寅(天启6年)2月,“歙友王越石以断烂长沙帖四册索余评定。余为走笔报之”,戊辰(崇祯元年)三月,“在金陵西察院。王越石携卷轴过我”, 李日华六砚斋二笔卷4,p.1/四库全书第867册,上海古籍出版社,p.634。六砚斋二笔卷2又及

34、此,同前引,p.604李日华天启间起补尚宝司丞,为避阉祸,乞得经管沐黔国葬的差使南还,实际并未办理。到崇祯元年,因决定复出,才往南京完成各项手续,以便上京复命。谭贞默明中议大夫太仆寺少卿李九疑先生行状:“受事五阅月。璫焰日炽。先生亟乞沐黔国葬差出都越三载。戊辰。遇今上龙飞。先生说。时清日明。可出矣。乃之留都。将黔国葬事毕。” 见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64册。和王越石的这次会晤很可能就发生在李日华赴南京办事期间。据以上事实可以肯定,李日华在南京买到了一本王维江山霁雪图,购买时间不早于天启末,可能在崇祯初。如果说李日华在程季白家见到的那卷是伪作,而他“不肯说老实话”,那么李日华自己在南京买到的这一卷

35、断然不可能是伪本。他曾借阅此画三、四年之久,绝不会认错,这必定就是冯藏本的原件。至此我们已经顺着陆柬之兰亭诗卷的收传路线,认识了几位嘉兴鉴藏家。冯梦祯父子对待鉴藏的不同态度引人注目。冯梦祯将兰亭诗卷保持到死,他的儿子冯权奇却鬻古作伪。李日华回忆自己收藏的一件居节小景“十年前得此于亡友戴子文”, 味水轩日记40年10月27日条还有一件沈周仿董源阔幅是“十年前得于昭庆寺廊摆摊铺”,李日华六研斋笔记卷一:“沈石田仿董北苑山水阔幅此幅余十年前得于昭庆寺廊摆摊铺。”四库全书第867册,上海古籍出版社,p.487这都暗示他的收藏比较稳定,并不轻易流失。相比之下,冯梦祯把兰亭诗卷借给沈凤后,就不敢确信还能再

36、见到这件作品:“未卜在不。或有言已失者。将立赏格求之”。冯梦祯快雪堂集卷31,pp.4乙-5乙/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164册,p.443沈凤和冯权奇的相似,有如李日华和冯梦祯的相似。四位文人在书画活动中的表现有如此大的差别,叫人不禁对“文人”这个集体名词的定义能力产生了怀疑。二作为沈凤的哥哥,沈德符在兰亭诗卷的流传过程中是距离最近的一个旁观者,而他与书画的缘分还远不止此。他的妹妹沈无非是一位酷爱临池的才女,嫁给了项元汴的一个侄孙具有宏富收藏的项鼎铉。项鼎铉在呼桓日记中回忆她说:欲完先室沈无非氏行状。忆其生平酷情砚笔。朝夕读书不休。所著诗文成帙。岁丁未悉被于火。点检无十之一。泣下潸然。尤喜临池

37、。绝肖褚河南九成宫。有手书所撰朝鲜许士女集小序一首。先为其兄沈景倩临上木。今记之。以为儿辈存手泽云。 项鼎铉呼桓日记万历40年6月29日条,国家图书馆藏清抄本。而沈德符又收纳江南名伎薛素素为妾,这又是一个于书画有缘的人。沈大詹有次拿了一张薛素素画的观音大士像给日华看,我相信那一定是真迹。所以沈德符本人虽不以书画名,但他对嘉兴鉴藏家的行为和命运,必定有着极为深切的体会。他借万历野获篇“假古董”条,揭发了文人鬻古成风的事实:骨董自来多赝。而吴中尤甚。文士皆借以糊口。近日前辈。修洁莫如张伯起。然亦不免向此中生活。至王伯谷则全以此作计然策矣。时娄江曹孝廉家一仆范姓。曾购一阎立本醉道士图。真绝笔也。王以

38、廉值协得之。索价千金。损之亦须数百。好事者日往商评。不知范素狡黠。已先令吴人张元举临摹一本。形模仿佛。酬之十金。王所收者是也。真本别得善价售矣。元举眇一目。偶为王所侮。因宣言于外。谓若双目盲于鉴古。而诮我偏明耶。此语传播。合城引为笑端。“董太使玄宰,初以外转,余告归至吴门,移其书画船至虎丘,与韩胄君古洲各出所携相角。时正盛夏,惟余与董、韩及董所昵一吴姬四人。批阅竟日,真不减武库。最后出颜清臣书朱巨川告身一卷,方叹诧以为神物,且云:此吾友陈眉公所藏,实异宝也。余心不谓然,周视细楷中一行云:中书侍郎開播。韩指谓余曰:此吾郡開氏鼻祖耶?余应曰:唐世不闻有姓開,自南宋赵開显于蜀,因以名氏,自析为两姓。

39、况中书侍乃执政大臣,何不见之唐书?此必卢杞所荐關播。临摹人不通史册,偶讹笔为開字耳。鲁公正与卢杞同时,此误何待言!董急应曰:子言得之矣。然为眉公所秘爱,姑勿广言。亟卷而箧之。后闻此卷已入新安富家。其開字之曾改与否,则不得而知矣。顷韩宦滁阳,偶谈颜卷,予深悔当年妄发。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中华书局,1959,p.655沈德符对陈继儒、王百谷和沈嘉则一辈“山人”一贯怀有不满,其万历野获编专有“山人”一条,对这类人进行尖刻的批判。特别对王百谷,甚至不惜公开嘲笑他身患梅毒。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23·“山人”:“时汪太函亦效其体作赠王百谷诗。身上杨梅疮作果。眼中萝葡翳为花。时王正患梅毒遍体。而其

40、目微带障。故云。”,中华书局,1959,p.586沈德符的直截了当让人想起上一代鉴藏家詹景凤对苏州文氏的猛烈攻击,不过詹景凤贬低苏人是出于门户之争,实欲抬高自己。而沈德符对鉴藏界中不良之风的批评,则更多透露出悲观和虚无的态度。这可能是因为他见过太多像沈凤、冯权奇这样命运可叹的鉴藏家。饶是如此,他在叙述自己如何揭穿颜书朱巨川告身赝本面貌的过程中,还是难以掩饰自我炫耀的一面。沈德符说的文人鬻古牟利,兼在交易中欺诈的种种情况,与我们在李日华身边的布衣之士中观察到的情况完全吻合冯权奇即是其中一例。然而,此一时期的文献表明,在董其昌、李日华和冯梦祯这样的官僚中,鬻古牟利的现象远远不如在布衣之士中普遍。并

41、不是说官僚都按照理想文人的标准行事。李日华在鉴定书画时不说真话, 如前引徐邦达语,谓其在程季白处观江山霁雪图,知假而不言。董其昌作画倩人代笔, 董其昌作画倩人代笔之状,俱见启功董其昌书画代笔人考一文,载启功丛稿,中华书局,1981邹之麟在古董交易中作中介人, 如潘存厚辑明清两朝画苑尺牍上册录有邹臣虎之麟书一通:“试期改缓。似为足下。适有宣炉一个。其色古润之极。奉过看。有银可当之。渠欲十金也”。台湾中华书局,1971,p.119沈思孝发现自己收藏的是假画便送给朋友, 詹东图玄览编·“乙酉长安灯市”条: “予同沈太常纯甫往。见唐伯虎一细绢小幅山水。学王摩诘。笔墨精雅。不着色。上有文徵仲题

42、诗。皆真。予助纯甫购得之。其年秋。莫廷韩入京。纯甫以示廷韩。谓为伪作。纯甫即以赠其故人。”中国书画全书第4册,上海书画出版社,1992,p. 16这类事情在官僚鉴藏家中均属常见,但这和长期靠鬻古牟利毕竟不是一回事。要之官僚们对书画的投入程度因人而异,像董其昌这样深染书画者难免流俗,但像冯梦祯那样对书画半心半意的官僚则一般不参与鬻古。嘉兴地区与冯梦祯地位相仿的另一位鉴藏家是沈思孝。李日华万历37年正月7日“过沈纯甫先生斋头。率儿子执业”,39年5月6日又过沈思孝斋头,沈给他看邹延吉的画。他与王世贞、詹景凤、莫是龙、董其昌和项元汴都有交往, 沈思孝书法雅言序:“余故善项子京。以其家多法书名墨。居恒

43、一过展鉴。”,中国书画全书第4册,上海书画出版社,1992,p.70。还有一次项元汴宴请屠隆,应邀前往的冯梦祯在席间见到了沈思孝,此见快雪堂日记万历17年10月28日条。藏有20幅黄公望的画,董其昌跋胜国十二名家册:“画册以元季四大家为难,余家藏百幅,仅拔其尤物十八幅耳。又有沈纯甫司马之子久二十幅,汪太学景纯、嵇太学冲凡二册,宋元各半,皆为画院之奇宝。”见汪砢玉珊瑚网卷20/中国书画全书第5册,上海书画出版社,1992,p.1181但从他的文集却看不出他是个鉴藏家。溪山堂草内容正统,基本是一个修齐治平的士人留给后来修齐治平的人看的东西。汤显祖的序言说这本集子:夫上相得其书。味之可以容天下士。成

44、其去就之致。主爵尚书至郎得其书。亦可以婉、可以径。少赞上相得士。戍救时之功。固非传会小言。争出处小节而已也。 汤显祖溪山堂草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149册,p.720显然,沈思孝的眼界远不限于书画。他买画时听从詹景凤的建议,继而又相信莫是龙的相反意见。说明他并不是一个鉴定专家。他鉴藏书画的动机、水平和对待书画的总体态度,当与冯梦祯相似。比起董其昌和李日华,冯梦祯和沈思孝可能更能代表官僚鉴藏家的普遍情况。总而言之,官僚鉴藏家之间的差异很大,并没有一种有效的方法能对他们的特点进行归纳。然而人数众多的布衣文人,在书画活动中的特征却有惊人的一致性。李日华身边有一大批像冯权奇和沈凤那样的布衣之士,他

45、的妻兄沈子广号翠水者就是其中之一。由味水轩日记可知,沈子广是李日华能对之敞开心扉、完全放松的朋友。比起岳和声、徐必达这些官宦朋友来,李日华和沈子广在一起时更无拘束。他们年轻时一起追逐声色,事见味水轩日记40年闰11月1日条在写日记期间朝夕相处,常对饮剧谈。沈子广晚岁得子才放弃科考。 味水轩日记43年正月2日条:“沈翠水来。与饮竟日去。翠水年五十四。初艰子。近连举二子。翠水曰。余至是且将尽焚干禄书。闭门灌花竹。令生意郁然不断。日摊稗官杂说其下。纵酒笑歌。以达此生。子能从我乎。余曰。诺。”他种植了大量花卉,有鉴藏之好。他频繁携书画、文玩过访日华,38年8月27日他一次就带来了文嘉小景、蒋文藻竹枝、

46、祝允明书后赤壁赋、临宋徽宗草书三十九字、临唐太宗屏风书四段、临古帖、书简一、文徵明行草前、后赤壁赋、王宠行书诗一、札一、行草书诗二首等作。 味水轩日记38年8月27日条次日他又携赵子昂小楷道德经等数种书画给李日华看,李日华称其为“卜氏物”。 味水轩日记38年8月28日条他还经常介绍古董商给李日华。 味水轩日记43年12月3日条:“沈翠水令苕溪人持卷轴来”从这些情况看,他收藏书画固然为了玩赏,但兼靠鬻古获得一些收入,也是可以想见的。此外他还是一个画家。 味水轩日记42年11月29日条:“沈翠水自写画册。赠姑苏医隐张九岭。要余著语。”与李日华常有往来的盛龙生也处于类似的状态。盛龙生字德潜,号草汀,

47、别号杞菊。和沈翠水一样,盛龙生也擅画,紫桃轩又缀说他“画清贵简远如倪迂。苦不肯为人作。间点笔。又辄自碎之”。 李日华紫桃轩又缀卷2,p.10乙/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108册,p.104李日华为他撰写了草汀盛隐君传,节录如下:隐君姓盛。讳龙升。字德潜。阴从里中诸少年豪侠贵游。出入自恣。斗鸡走马、角俊弛逸,非盛生在场则然无欢矣。已稍习法。因入资为郡掾。给事郡中。每休沐归摩挲古墨鼎彝以自愉快。或更召诸年豪士纵饮陆博、歌呼为乐。有习君者。从容具湖舫徵美人为拍浮以招之。君喜。辄就纵饮。饮间以情白。靡不宛转从之。不复问所输。君之为豪任侠类如此。故迄为缘而家益落。君亦厌弃之。去为贾。贾武林。居奇精算。尽七

48、策之秘。期年大昌矣不数年贾资悉尽。君亦不复贾。更为匏冠紫褐。以逸老自命。往来诸好事家。所至皆倒屐迎之君见故奇迹宝玩尤物辄能定甲乙。或满座欢譁聚讼。君初不言。已复淡然出数语。极中窽会。故挟珍者雅服君善鉴。而袭燕石者或目摄君顾。君直任其衡。无所低昂其间。人弗能难也君初居东郭春波里因自号草汀主人。已迁郭中更号杞菊老人 李日华恬致堂集卷25,p.1甲,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64册传记中没有谈及盛龙生鬻古,就像冯梦祯在墓志铭中为沈凤避讳一样。但味水轩日记屡有他鬻古的记录。比如38年正月27日,“盛德潜以柯丹丘藏砚一。质余金一环去。” 味水轩日记38年正月27日条另外,盛龙生从得病,预感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时起

49、,就不断恳求、催促李日华,欲借李日华之笔,将自己并不完美的生活描绘为文人生活的理想图景,留名身后。这个过程展现了一位下层文人对文人理想的强烈信念,虽然他无法和现实生活抗争,但达到他心目中理想文人的标准,依然是他生命中最终极的希望。这真让人感慨万千!对喜谈话语权的学者,这也是一段极好的材料。根据李日华的记录:38年3月21日:“盛德潜以余旧所作杞菊老人传来。求再题数语为乞米地。其册后又得余杞菊诗古风四首。” 味水轩日记38年3月21日条6月9日:“过真如牧隐房。看盛德潜疾。盛德潜惫矣。检点平日书画杂迹。除易薪米、酬交游外。尚有零细种种。对之曰。我去后,不知竟落谁手。又曰。公异日书画想像录刻出。幸

50、附贱姓名。无忘也。因以正德中吴人刘永晖所制阔板竹骨扇一柄贻余。”7月29日:“是月十三日。盛德潜卒于王家桥坊从子之居。至是其从子以所遗哥窑洗一围。径五寸。倭漆香炉一。木外砂填裹。甚轻。黑漆金描。浪纹水花。形制颇雅。倭地木坚而轻。海砂匀细。所以为佳。以是质钱。勉应之。”8月8日:“以鸡醑酹盛德潜于王家坊之委巷。盛德潜自号杞菊老人。余为作传。又著阅古录。记平生交游间所见法书名画。鼎彝巧玩甚系。余又为作叙。”次年7月,李日华在晒书时,偶然又见到盛龙生的阅古录,还对书中一则内容发表评论, 味水轩日记39年7月20日条:“曝书。检得杞菊老人存古录。”但这本书最终没有出版,而李日华书画想象录也未传世,盛龙生为身后留名所做的努力终于赴之东流。还有一名在味水轩日记里叫项老儿的布衣之士,干脆开起了古董店。姜绍书无声诗史把他当作一名画家收入, 姜绍书无声诗史,中国书画全书第4册,上海书画出版社,1992,p.873不过姜绍书并不了解这个人,因为他的传记系从六砚斋三笔摘抄而来, 李日华六砚斋三笔卷3,p.19甲-乙/四库全书第867册,上海古籍出版社,p.711而项承恩最原始的材料见于味水轩日记。万历40年8月11日,李日华在杭州“步至六桥。至项老儿店。与之雪藕而食。项老欣然出画卷评赏”,李日华从他那儿购买了祝允明小楷书绝句一件。当天李日华又见到唐寅一画卷,后书落花诗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