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论文设计有效的数学课时教学目标的新视角_第1页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设计有效的数学课时教学目标的新视角_第2页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设计有效的数学课时教学目标的新视角_第3页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设计有效的数学课时教学目标的新视角_第4页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设计有效的数学课时教学目标的新视角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设计有效的数学课时教学目标的新视角                             【摘要】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不仅是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教学测量与评估的依据.本文客观分析教师设计教学目标中出现的现象和存在问题,提出科学合理设计教学目标的策略与步骤,

2、提出了提高教学目标终点效应的策略:设计数学课时教学目标当堂达成反馈卡.【关键词】教学目标   设计   策略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具有导向、调控、激励、评价等功能.设计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首要环节,也是教学设计的关键环节.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不仅是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教学测量与评估的依据.科学合理教学目标的确立有利于教师明确学生“学什么”和教师事后评价学生“学”得怎么样,有利于教师明确学生“怎么学”和教师“怎么教”问题.正如布卢姆所说:“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地知道期望达到的目标”.但是,许多教师教学目标

3、意识比较淡薄,教学目标设计能力比较薄弱,当堂教学目标达成度不容乐观.因此,本文从分析教师教学目标现状入手,提出科学合理设计教学目标的策略与方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初中数学课时教学目标设计中存在现象与主要问题现象一:目标的错位案例1:圆的轴对称性(2)教学目标(南浔区初中数学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专题研讨活动上课教师教案)1使学生掌握垂径定理及其逆定理;2掌握两个定理:学会用垂径定理的逆定理解决一些简单的几何问题;3. 渗透转化思想,培养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分析:主体行为不明, 主体意识缺失.“使学生”,“培养”,在这样的目标陈述中,教师是使能者,学生是效应者.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

4、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因此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教学目标的陈述应该是学生学习的结果,即陈述通过教学学生学会了什么,而不是陈述教师做了什么.现象二:目标的缺位案例2:“二元一次方程”教学实录与评析的教学目标(中国数学教育 初中版 2008年第6期)1理解二元一次方程及二元一次方程解的概念;2学会求出某个二元一次方程的几个解和检验某对数值是否为二元一次方程的解;3学会把二元一次方程中的一个未知数用另一个未知数的一次式来表示.分析:目标的设计有明显缺位的现象,只有结果性目标(知识技能目标),没有过程性目标,.教师在教学设计还是重点关注“知识技能”目标,在南浔区初中数学备课有效性的调查问卷中,其中“

5、您在备课时,制订教学目标是”三个选项中:A.知识、技能目标为主;B.三维目标分别列出;C.三维目标融合在一. 选择“知识、技能目标为主”占38.3%.现象三:目标的越位案例3:合并同类项的教学目标(2007年浙江省“新生代”初中数学教师课堂教学风采展示活动参赛教师教案)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同类项的概念和合并同类项的意义,学会合并同类项;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使学生了解数学的分类思想;情感目标:借助情感因素,营造亲切和谐活动的课堂气氛,激励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培养他们团结协作,严谨求实的学习作风和锲而不舍,勇于创新的精神.分析:在设计教学目标是否需要把

6、“三维目标”分项列出,如果将教学目标作为课堂教学应该达成的任务,那么本课的有些目标需要推敲.如关于“培养他们团结协作,严谨求实的学习作风和锲而不舍,勇于创新的精神”,该目标作为课时教学目标过于虚,空,无实质意义,形同虚设,这个目标可以写在任何课堂上,但是任何课堂,也很难实现这个目标,事实上,这是数学课程中情感目标内容之一. 综观上面教学目标制定中的存在的现象与问题,分析问题的成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教师对教学目标的价值取向认识有偏差,理解、掌握和应用的过程存在误区.二是教师对数学课堂教学目标设计重要性缺乏应有的认识,许多数学教师并未对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投入应有

7、的精力,过分依赖于教学参考书和教辅用书,较少考虑学生实际,如南浔区初中数学备课有效性的调查问卷中:“您在备课时,制订教学目标的依据是”A.参考教辅资料为主;B.参考教学用书、教辅资料为主;C.教材、教学用书、教辅资料;D.课标、教材、学生、教学用书.在回答的选项中,选择B、C项占了51.1%,选择D项占48.9%.三是教师对教材、学生的研究缺乏深度,教师把握教材的能力、了解研究学生的能力相对薄弱;四是教师能够准确、合理描述教学目标缺乏技术的支撑.二、优化设计数学课时教学目标的策略与方法有效的课时教学目标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实效的良好开端.教师确定课时教学目标的过程,实质是一定的教育价值观在数学教

8、学领域的具体化的过程.1  树立正确的课时教学目标观“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新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而不是三种目标.“三维目标”是内在的统一,是有机整体,是交融互进的.正所谓认知和情感相伴相生、相辅相成,认知过程同时必有情感参与,情感过程必有认知作为基础,而认知与情感都是在同一个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课时教学目标是实现课程目标、学段目标、单元目标的最基础性、最具体的目标,是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在认知、情感、技能和能力等方面发生变化的期望,它不仅是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行动指南,更是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更是一种最基本的标准,学生跳

9、一跳,能够当堂达到的标准.课时教学目标是课时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活动组织和实施以及教学活动效果评价的依据,也是教师评鉴和修正教学活动的依据.2 研究课标与教材,把握课时教学目标导向第一、研究课程标准规定的目标.“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所以,确定课时教学目标必须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因此,教师必须研究数学课程标准,认真领会和准确理解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的规定,把握各层次目标的内在联系,结合教材将单元教学目标划分为学年目标和学期目标,将单元教学目标合理地分解为课时教学目标并保证其实现.第二、分析教材的编排体系,领会教材的编

10、排意图.要弄清课时教学内容在本单元、本学段、本课程中的体系和作用,了解前后、左右的联系,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3关注学生实际,合理设计课时教学目标数学学习的过程是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相互作用、形成新的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教学设计的目的就是使学生顺利地实现这个目标.因此,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为此,必须了解、研究学生的学习准备情况,包括了解学生已经具备了哪些有关的知识与技能;了解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在学习动机、思维方式等方面可能产生的困难;了解学生数学认知特点的个别差异和他们的认知风格,这样才可确定教学的出发点,从而制定出具体、明确、切

11、实可行的学习目标.需要指出的是设置的目标让学生“跳一跳”能够达到.这既是确定课堂教学目标的重点也是难点,是最不容易做到的.过去教学,基本上是根据教材和教参确定教学目标,现在不少教师仍然如此,甚至直接从“教参”上抄“教学目标”.这显然是不恰当的.这也是教学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4  关注教学目标的准确表述,正确设计课时教学目标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下的教学目标,是反映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产生的行为变化的最低表现水准或学习水平,也可以说是学生的学习目标.按照现代教学理论,教学目标要求用学生通过教学后所表现出来的可见性行为来描述.可见教学目标是可操作的、具体的、可检测的。一般认为目标陈述

12、的基本要素有四个:行为的主体(谁完成教学所预期的行为,是教师还是学生,一般指学生)、行为过程(达到目标的具体教学行为,通常以行为动词叙述)、行为条件(指具体行为的有关情境,如利用什么教学媒介等)和表现程度(指行为产生的结果).例如:在经历多项式乘法法则推导的过程中(行为条件),学生(行为主体)能理解(行为过程)多项式乘法法则(表现程度).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目标呈现方式都包括这四个要素,有时为了陈述简便,可以省略行为主体或行为条件,前提是不会引起误解或产生多种解释.如:“知道(行为过程)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的事实(行为表现程度)”.5关注目标达成,设计数学课时教学目标当堂达成反馈卡&#

13、160;   教师想教什么?实际教了什么?学生学到了什么?这涉及到目标的预设、目标的预设与生成、目标的评价问题.为了进一步诠释课时教学目标,强化目标意识,可利用数学课时教学目标当堂达成反馈卡,尝试定量评价,进一步提高教学目标检测的操作性. 数学课时教学目标当堂达成反馈卡设计分教学目标的定性描述与教学目标的定量检测(教学目标当堂评价题).案例:3.2圆的轴对称性(1)数学课时教学目标当堂达成反馈卡【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观察、归纳、猜想的学习活动,经历探索圆的轴对称性的过程,理解圆的轴对称性,初步掌握垂径定理2.了解弧的中点、弦心距的概念初步学会运用垂径定理解决有关弦、弦心

14、距以及半径之间的证明和计算问题3.感受圆的轴对称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垂径定理及其应用【教学难点】垂径定理的推导 【教学目标当堂达成反馈卡】教学目标当堂评价题1(10分)圆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有(     )     (认识圆的轴对称性,a)A.1条   B.2条  C.3条  D.无数条2.(20分)如图,AB是O的直径,CDAB与E,则下列结论中不一定成立的是(     ) (了解垂径定理, a)  A.CE

15、=DE                            B.弧BC=弧BD      C. 弧AC=弧AD              

16、              D.OE=BE3(20分)  已知0的半径为13,一条弦的AB的弦心距为5,则这条弦的弦长等于                             

17、           (垂径定理的简单应用,b)4.(20分)如图,水平放置的一个油管的截面半径为13cm,其中有油部分油面宽AB为24cm,求截面上有油部分油面高CD的长(单位:cm).                          

18、  (垂径定理的简单应用,b) 5.(30分) 如图,已知线段AB与O交于C,D两点,且OA=OB.求证:AC=BD. (垂径定理的简单综合应用,b) (第5题图)                                                                       提高题:(10分,不记入基本分)在O中,弦ABCD,AB=24,CD=10, 弦AB弦心距为5,,则AB与CD之间的距离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