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分校园网设计与规划_第1页
划分校园网设计与规划_第2页
划分校园网设计与规划_第3页
划分校园网设计与规划_第4页
划分校园网设计与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毕业设计(论文)课 题 名 称 基于VLAN技术的校园网规划和设计 学 生 姓 名 学 号 系、年级专业 指 导 教 师 职 称 2015年 5 月 15日摘要校园网发展日益迅速,随之而来的问题也逐渐增加,这时候建立一个安全稳定的校园网络已经势在必行,而Vlan技术的出现正好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它便于管理, 同时有利于校园网的安全可靠。本文结合高校校园网的特点,从IP 规划、网络架构设计、协议选择、网络设备配置等方面出发,志在建立一个稳定、安全、可靠的校园网络。本文在设计中,采用了VLAN技术,通过将局域网内的设备逻辑地而不是物理地划分成一个个网段从而实现虚拟工作组, 在不改动网络物理连接

2、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移动工作站组成新的逻辑工作组或虚拟子网,从而提高了系统的运作性能, 起到了均衡网络数据流量, 合理利用网络资源的作用。合理利用Vlan技术,科学设计,可以建立稳定、安全、可靠的校园网络。关键词:校园网;Vlan;安全ABSTRACTCampus network development growing rapidly, the resulting problems also increase gradually, then set up a security and stability of the campus network is inevitable, and the em

3、ergence of Vlan technology is effective to solve the problem, it is convenient for management, also is advantageous to the campus network safe and reliable. In this paper, combi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ampus net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the aspects of IP, protocol, equipment, e

4、tc, aim to establish a stable, safe and reliable campus network.In this paper, in the design, using the principl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Vlan technology, thus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the reasonable use of network resources. Reasonable use of Vlan technology, scientific design, can bui

5、ld a stable, safe, reliable, the campus network.Keywords: campus network; Vlan; safe目录摘要IABSTRACTII1 概述11.1 Vlan技术背景11.2本课题的意义52 Vlan技术的讨论72.1 TRUNK链路技术72.2 VTP协议82.3 Vlan的帧标识92.4 Vlan间的通信113 Vlan技术在校园网中的设计143.1 网络设备的选择143.2 校园网络的设计143.3 校园网IP的规划153.4 Vlan在网络中的划分164 Vlan技术在校园网的测试204.1 基于RIP协议的测试204.

6、2 基于OSPF协议的测试23总结25参考文献27附录28致谢291 概述1.1 Vlan技术背景1.1.1 Vlan技术产生背景传统的以太网,一个广播域集结了所有用户,这样不但浪费资源,而且会导致性能下降。所以需要重新划分网络,于是就诞生了Vlan技术。1.1.2 Vlan技术的定义Vlan 是通过将LAN设备逻辑地划分成一个个网段的新兴技术。Vlan可以在Vlan内部控制广播风暴,划分Vlan后,广播域将会大大减小,这样网络中的资源消耗也会减少,而网络的性能得到显著的提高。 Vlan 建立在交换机的基础之上, 同时Vlan 也是交换网络的核心。并且,Vlan技术具有灵活性、可扩张性,等等特

7、点,在校园网中使用Vlan技术方便于网络维护和管理,这些都导致了Vlan技术在校园网中的广泛应用。1.1.3 Vlan技术的特征Vlan具有以下特点:(1)同一Vlan中的用户可以直接通过数据链路层通信,而不同Vlan之间用户不能直接通信,需要借助网络层才能通信。(2)来自同一Vlan中的流量只能在本Vlan中洪泛,不同的Vlan处于不同的广播域;(3)一个Vlan即代表一个虚拟局域网,为了区分身份,它们都有唯一的一个ID;1.1.4 Vlan技术的划分(1)根据端口来划分Vlan目前常用的Vlan划分方法是根据端口划分Vlan。它的优点是便于定义Vlan成员,即定义所有端口到相应的Vlan组

8、;其适用于任何大小的网络。但是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当网络中计算机的数目过大时,那么端口的设定将变得非常麻烦。图1.1 根据端口来划分Vlan(2)基于MAC地址划分Vlan一块网卡对应一个MAC地址,通过主机的MAC地址划分Vlan。它的优点是当用户在交换机之间切换时,无需再次配置Vlan,因为它是相对于用户而言的,而不是相对于端口。它的缺点是在设定前需调查所有计算机的MAC地址;并且计算机更换网卡的时候,需要更改设定。图1.2 根据MAC来划分Vlan(3)根据网络层划分Vlan根据网络层划分的Vlan,能够跨越多个Vlan交换机进行广播。这对于网络管理员来说,可以组织具体应用和服务,非

9、常有用;并且,用户在网络里面是非常自由的,怎么移动其Vlan身份都不会改变。Vlan识别有效地减少网络流量,因为它无需帧标签,但是它的效率低且很费时。图1.3 根据网络层来划分Vlan(4)根据IP组播划分Vlan基于IP组播来划分Vlan是指一个Vlan代表一个组播组,这种划分的方式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且比较容易扩展;主要适用于不同范围的局域网用户。相对于局域网而言,因为效率不高,感觉不适合。图1.4 根据IP组播来划分Vlan在实际生产应用中我们一般基于接口来划分Vlan。1.1.5 Vlan技术的发展随着校园网的规模越来越大,Vlan技术的迅速发展已经势不可挡,现今的Vlan技术已经基本上

10、可以满足广大网络用户的需求,但如果想要更好的保障数据以及控制流量,则需要进一步完善Vlan的各种技术。可以预见的是,Vlan将会在未来的网络中大放异彩。1.1.6 Vlan技术的优点(1)增加网络的安全性人们经常把一些重要和机密数据在线传输。通过MAC地址表和路由访问列表,等等,可以控制用户访问权限,可以隔离不同用户群,将他们分在不同Vlan中,提高网络的安全稳定性。图1.5 将不同用户划分于不同Vlan中(2)有效地控制广播风暴通过创建一个或者多个Vlan,可以极大的减小广播域的范围,有效的控制由于广播频繁而产生的风暴,因为一个Vlan就代表着一个广播域。图1.6 通过创建Vlan隔离广播(

11、3)增加了网络连接的灵活性网络管理员可以对网络按业务功能分组。Vlan可以降低管理成本, 尤其是一些公司经常变动业务, 这部分管理成本大大降低。1.1.7 Vlan技术的局限性(1)Vlan数目的限制;(2)复杂的STP;(3)IP地址的紧缺;(4)路由的限制。1.2本课题的意义1.2.1 本课题的意义随着高校网络发展,各种网络问题层出不穷,增强高校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已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而Vlan技术正好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本文用到的Vlan技术主要是相对于端口而言的,实现了以下几个方面:(1)避免了IP 地址使用混乱的情况。校园网容易出现IP地址混乱的情况,通过划分Vlan, 可以

12、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而且便于管理;(2)通过划分Vlan, 可以控制访问权限, 保障子网安全;(3)广播被隔离,也就防止了广播风暴的产生,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并提高了网络的传输效率。2 Vlan技术的讨论2.1 TRUNK链路技术Trunk技术是在两台交换机之间建立一条点到点的链路, 每台交换机的相应端口称为中继端口。一条中继链路可以传输多个VLAN 的数据流, 并允许用户将VLAN的范围从一台交换机扩展到另一台交换机。Trunk是一种封装技术,它是在两台交换机之间的一条点到点链路,主要功能就是仅通过一条链路就可以连接多个交换机,从而扩展已配置的多个VLAN,传输多个VLAN 的数据流。还可以

13、采用通过Trunk技术和上级交换机级连接的方式来扩展端口的数量,将VLAN的范围从一台交换机扩展到另一台交换机,节省了网络硬件的成本,从而扩展整个网络。TRUNK 可通过的VLAN 范围缺省下是11005, 可以修改, 但必须激活Trunk协议。使用Trunk 的端口不在任何VLAN 中。在校园网建设时, Trunk绝对是必需的. 在设置Trunk后, Trunk链路不属于任何一个VLAN. Trunk链路在交换机之间起着VLAN管道的作用,交换机会将该Trunk以外及Trunk中的端口处于一个VLAN中的其他端口的负载自动分配到该Trunk中的各个端口. 因为同一个VLAN中的端口之间会相互

14、转发数据,而位于Trunk中的Trunk端口被当作一个端口来看待,因此在设置了Trunk后,该Trunk将自动加入其成员端口所属的VLAN中,而其成员端口则自动从VLAN中删除。对于Trunk端口来说,其上允许通过的VLAN范围体现的是一种能力,与系统中是否存在对应的VLAN实体没有关系。Trunk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 可以在不同的交换机之间连接多个VLAN,可以将VLAN扩展到整个网络中; 2 Trunk可以捆绑任何相关的端口,也可以随时取消设置,提供了很高的灵活性;3 Trunk可以提供负载均衡能力以及系统容错. 由于Trunk实时平衡各个交换机端口和服务器接口的流量,若某个端口出现故障,

15、它会自动把故障端口从Trunk组中撤消,进而重新分配各个Trunk端口的流量,从而实现系统容错。2.2 VTP协议VLAN中继协议最早由思科公司提出的。作为思科VLAN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VTP减少了跨越网络设置VLAN的管理任务,减少了配置的不连续性。VLAN干道协议是VLAN动态协议的一种,它能自动的在网络中传播VLAN的各种配置信息,因此能保持VLAN在网络中的连续性和统一性, VTP是一个交换机到交换机,交换机到路由器VLAN管理协议。VTP是一种消息协议,它通过一台工作在服务器模式下的交换机,通过使用二层中继Frame在整个网络中负责管理VLAN的添加,删除和重命名。从而保证VLAN

16、在网络中的传播和统一,VTP负责在VLAN域内同步VLAN信息,能传播到每一台工作在客户机模式下的交换机中,从而简化了网络管理员的配置量,也减少了错误率。图2.1为VTP的报文格式。图2.1 VTP报文格式VTP要从Trunk中传输,所以一般VTP报文会封装在ISL或者dot1q中。2.2.1 VTP具有如下的优点:1 VLAN配置在整个网络中都不变,且都保持一致;2 在混合介质的网络中允许一个VLAN被中继的映射机制,能跨多个交换机;3 能对VLAN进行精确的跟踪和控制;4 全网范围内增加VLAN的动态报告。为了在网络中管理和建立VLAN,所以必须建立一个VLAN管理域。在域中能有相同的VL

17、AN信息,在交换网络中,多个交换机构成了一个域。VTP管理域由一组共享VTP域名的互联设备组成,同一VTP域中所有交换机共享它们的VLAN信息。而且信息均相同,每个设备只能工作在一个VTP域,不同域中的交换机不能共享一个域中的VTP消息。2.2.2 VTP共有三种操作模式,分为服务器模式、客户机模式和透明模式。1 服务器模式Server当一台未经配置的思科交换机第一次工作的时候,它的默认配置模式是服务器模式。VLAN在VTP服务器上被创建的时候,和其他VLAN配置信息一起存储在服务器的NVRAM并且当交换机重启的时候,配置信息还是被保留不会消失。服务器模式中维持着该VTP域中所有VLAN信息列

18、表,可以增加、删除或修改VLAN,VTP服务器周期性地广播VTP域名、VLAN配置,提供现行的配置修改号。修改号是VTP 域的一部分,它确保VTP 域内的所有交换机有现行的、正确的VLAN 配置信息。2 客户机模式Client客户交换机在NVRAM存储VLAN配置。当客户交换机重启的时候,所有的VLAN 配置信息丢失。交换机启动完成后,需要发送一条VTP 请求消息给VTP服务器,来获取现行的VLAN 配置。客户机只能从服务器模式下的交换机接收VLAN的各种信息,它也维护该VTP域中所有VLAN信息列表,但不能增加、删除或修改VLAN,任何变化的信息必须从VTP Server发布的通告报文中接收

19、。如果客户交换机要加入一个新的VLAN,VLAN必须被添加到VTP 服务器上面去。这样新的VLAN 才能传递到所有的客户交换机。当新的VLAN 增加后,客户交换机上的端口会关联到新的VLAN。3 透明模式TransparentVTP透明模式和VTP客户模式不同,可以在交换机上手工配置本地的VLAN。它如果是VTP 域的一部分,可以从VTP 服务器接收VLAN 配置信息。但是它不参与VTP工作,忽略所有接收到的VTP信息,但能够将接收到的VTP报文转发出去。它只拥有本设备上的VLAN信息,它不会通知VTP 域本地配置的VLAN。所以,客户模式下的交换机也可以与透明模式下的交换机连接,交换各种VL

20、AN信息。2.3 Vlan的帧标识2.3.1 IEEE 802.1Q帧标识802.1Q标准是加一个帧头在标准的以太网帧上,四字节。包括标签控制信息和标签协议标识。Vlan ID是占12个bit位,范围是1 - 4094。2 - 1000则是用于以太网中,1002 - 1005则是做预留,1025 - 4094是Vlan ID的扩展,其他的则做保留。图2.3 标准以太帧格式图2.4 802.1Q帧的格式2.3.2 ISL帧标识ISL只适用于Cisco网络设备。 它与802.1Q协议差不多,只有帧的格式有些不同,但可实现相同功能。它主要用于连接交换机、路由器以及各节点。ISL 配置是每个连接的设备

21、必须使用的,并且支持 Vlan 通信。ISL作用于数据链路层。ISL封装了整个数据链路层的以太帧,这也是它与802.1Q协议的不同之处。ISL能传送数据链路层不管何种类型的帧或者是上层的协议。图2.5 ISL帧格式各字段含义如下:DA:40位,组播目标地址。Type:4位,指示各种类型的帧,0000:以太网,0001:令牌环网,0010: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0011:ATM。User:4位,此字段是以太网优先级的4位描述符。SA:48位,源MAC地址。LEN:16位,表示帧长度,但是要除去DA、Type、User、SA、LEN这几个字段。AAAA03:24位,表示的是ieee 802.2 ll

22、c的头部。HAS:24位,MAC地址的前三字节。Vlan:15位。Vlan号,表示01023个Vlan,只使用低10位。BPDU:1位,网桥协议数据单元BPDU。INDEX:16位,端口ID描述符,做诊断用。RES:16位,保留字段。2.4 Vlan间的通信2.4.1 通过路由器进行通信一个Vlan就为一个广播域,Vlan之间在数据链路层是不能通信的,从而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也解决了网络广播风暴,提高了性能。如果想要不同Vlan间可以通信,必须要通过三层交换机或者是路由器。路由器就可以使用路由功能来实现不同Vlan间的通信。这是最简单、最浪费资源的一种方法,路由器的成本是非常高的,通过端口来实

23、现Vlan间通信成本太高。图2.6显示的是不同的Vlan间通过路由器进行通信。图2.6 利用路由器实现Vlan通信2.4.2 通过三层交换进行通信三层交换机就是一台交换机具有路由功能的交换机。传统的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只能在数据链路层转发数据,但是三层交换机能工作在网络层,并高速转发数据,相比于路由器造价高以及存在的网络瓶颈等问题,三层交换机显然是更好的选择。三层交换技术为Vlan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平台。三层交换机的原理是:假设A、B通信,若A、B在同一个子网中,无需经过三层,直接通过二层转发。若A、B不在同一个子网中,A首先发送一个ARP请求包,寻找自己网关的MAC,得到网关回应后,将数

24、据发送到三层交换机,若三层交换机上的MAC地址表中存在B的MAC地址以及出接口则直接在二层建立连接,因为二层转发可以大大提高效率。若在MAC表中无法找到相关项,则需要查找路由表,找到与目的IP相对应的路由,然后向目的主机发送ARP请求包,获得该主机的MAC地址,然后转发。原理如图2.7所示。图2.7 三层交换原理2.4.3通过单臂路由进行通信单臂路由是指逻辑上在一个物理端口上定义多个子端口,一个子端口代表一个Vlan,这样在路由器使用时可以大大节约物理端口的使用。图2.6通过单臂路由进行通信相对而言,利用单臂路由技术可以大大节省成本,而且也比较方便管理,但是单臂路由技术只适用于通信质量要求不高

25、的情况,所以它并不足以取代路由器或者三层交换机。3 Vlan技术在校园网中的设计目前校园发展迅速,提高校园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已经势在必行,而Vlan技术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同时还能提高网络管理效率以及性能,控制广播风暴。本章就是通过结合各个高校校园网的特点,从IP 规划、网络架构设计、协议选择、网络设备配置等方面对校园网进行了规划和设计。3.1 网络设备的选择采用思科 28系列路由器和思科29、35系列交换机。路由器选用思科 2811,它是一款性能非常强悍的路由器,能提供很好的安全和可靠服务,足以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核心网络层主要应用思科 3560系列的交换机,其性能非常好,完全可以工作

26、在校园网中满足核心层的需要。汇聚层和接入层主要用思科2960系列交换机,它主要适用于网络分支和小型企业,同时它也具有不错的性能,可以提供很好的服务,可以快速进行以太网和千兆以太网连接,能增强局域网服务。3.2 校园网络的设计本次设计选择了规模适中的校园网作为基础,以便于进行实验,网络中采用了大量的cisco交换机,作为二层交换设备,而这样就容易导致广播风暴的出现,且数据的安全性也存在隐患,所以防止广播风暴和数据泄漏的问题必须解决才能保障网络的正常运行以及数据的安全。而适当的划分Vlan正好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如图3.1所示。图3.1 校园网拓扑图3.3 校园网IP的规划本次设计因为主机量很

27、大,为了满足校园环境对IP地址的需求,使用网段10.0.0.0 - 10.255.255.255。一宿舍楼: 二宿舍楼:10.2.24.0/21,即子网掩码为24位的IP地址范围10.-3.4 Vlan在网络中的划分3.4.1 Vlan ID的规划表3.1是基于端口的Vlan划分。只有合理的划分Vlan,才能适应网络中各种变化的需要。表3.1 Vlan 的划分列表3.4.2 基于端口的划分(1)在汇聚层交换机上配置Vlan创建Vlan进入全局模式switch#config terminal创建Vlan 10switch(config)#Vlan 10switch(config-Vlan)#ex

28、i将端口加入到Vlan 10中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将一组端口加入到Vlan中switch(config)# interface range f0/1 5 switch(config-IF-RANGE)#switchport mode access switch(config-IF-RANGE)#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switch(config-IF-RANGE)#exit指定端口成为trunkswitch(config)#interface f0/24switch(config-if)#switchp

29、ort mode trunk检查Vlan端口分配情况switch#show Vlan brief图3.2 Vlan端口分配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 f0/1 5已经在Vlan10中了,而其它的端口全部是默认在Vlan1 中。以此类推,逐步创建Vlan 20、Vlan 30、Vlan 40、Vlan 50、Vlan 60、Vlan 70。接着把端口添加到相应的Vlan中,然后配置trunk口。(2)在核心交换机上配置svi接口实现通信在Cisco 3650上创建各个Vlan的svi接口,并配置IP地址。配置Vlan 10的虚拟接口ip地址。switch(config)#Vlan 10 switch(c

30、onfig-Vlan)#exitswitch(config)#interface Vlan 10 switch(config-if)#%link-5-changed: Int Vlan 10, chan sta to upswitch(config-if)#配置Vlan 20虚拟接口ip地址switch(config)#Vlan 20switch(config-Vlan)#exitswitch(config)#interface Vlan 20switch(config-if)#%link-5-changed: Int Vlan 20, chan sta to upswitch(config-

31、if)#根据表1相继配置valn 30、Vlan 40、 Vlan 50、Vlan 60、 Vlan 70。(3)三层交换机开启路由功能switch(config)#ip routing或者配置RIP动态路由switch(config)#router ripswitch(config-ROUTER)# version 2如上命令即可实现Vlan通信。(4)配置访问控制表在核心交换机上配置ACL可以控制Vlan间的通信。 这两个网段允许通过,拒绝其他网段数据通过switch(config)#ip access-list standard 10switch(config-std-NACL)#den

32、y ip any anyswitch(config-std-NACL)#exit在Vlan 10中引用列表10.switch(config)#interface Vlan 10switch(config-if)#ip access-group 10 in4 Vlan技术在校园网的测试Cisco Packet Trace是思科公司发布的一款软件,它可以搭载拓扑,调试命令,很好的模拟各种环境,通过它可以了解路由交换的原理,熟悉思科的命令,以及学习更多的网络知识,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一款非常不错的工具。本章在Cisco Packet Trace中搭建环境,然后进行测试,此次测试主要按照利用端口进行Vla

33、n划分的方法进行,分别利用RIP和OSPF协议两种方法进行测试,基于端口的划分成本低且容易实现,所以使用非常广泛,而且其技术已经成熟,可以很好的进行测试。由于不同部分不同功能,再加上出于安全性考虑,所以定下了一些访问规则,要求如表格4.1所示。表格4.1 访问要求由于校园网规模太大,不可能在模拟环境下全部展现出来,所以在测试中只是简单的模拟了校园网,挑出一些代表性的主机进行测试。4.1 基于RIP协议的测试 根据设计,在模拟器中搭建环境,使用RIP动态路由协议进行配置调试,拓扑图如图4.1所示。图4.1 测试图 连通性测试:Vlan 20 与Vlan 10、Vlan 50图4.2 Vlan 2

34、0 ping Vlan 10和Vlan 50连通性测试:Vlan 10 与Vlan 40、Vlan 70图4.3 Vlan 10 ping Vlan 70和Vlan 40连通性测试:Vlan 60 与Vlan 61图4.4 Vlan 60内部与Vlan 61 ping4.2 基于OSPF协议的测试根据设计,在模拟器中搭建环境,使用OSPF动态路由协议进行配置调试,拓扑图如图4.5所示。图4.5 根据OSPF进行的测试连通性测试:Vlan 70 与Vlan 40、Vlan 50图4.6 Vlan70 ping Vlan 50、Vlan 40的测试结果连通性测试:Vlan 20与Vlan 10、V

35、lan 50图4.7 Vlan 20 ping Vlan 50、Vlan 10从截图可以看出,这两种测试的结果基本一样,说明得到的结果值得相信,就证明了Vlan的划分是可以起到隔离的作用,这样就可以防止广播风暴,也便于管理,且数据的安全性有了很好的保障。总结Vlan技术在校园网中的作用是巨大的,它可以提供安全可靠的网络,可以控制广播风暴,大大节省资源消耗,且便于管理,所以现在校园网中Vlan技术应用的越来越广泛,但是在Vlan技术带来这么多便利的同时,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一个是以端口为中心的Vlan,当用户位置变更时,而相对的网线也要进行迁移,这样的话就会很麻烦,当然如果不是经常移动的话,这个

36、方式还是不错的;再一个由于Vlan的隔离作用,不同Vlan、不同端口的用户如果想要通信,就会出现问题,会导致用户不能正常访问,毕竟端口在一个时间内,它只属于一个Vlan,当然,这里指的是静态Vlan,所以这样的话对于管理员来说会比较麻烦,他需要配合随时修改端口,这大大的增加了网络管理员的工作量。毕业设计是一次非常好的锻炼自己的机会,通过这次校园网的设计,我将所学习的专业知识比较不错的融合起来,让我对这个专业又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也巩固了以前所学习的知识,同时一次毕业设计算是一个整体,它涉及到各个方面,不只有自己专业的,也有其他专业的知识,所以这也提高了我很多方面的能力,而且本次毕业设计基本上都

37、是靠自己一人动手完成,这使我得到了非常大的锻炼,还获得了丰富的经验,性格方面,比如人际交往能力、忍耐力等等都有不错的提升,这些对于我以后参加工作有着很大的帮助。在设计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非常头疼的问题,就比如在模拟器上调试设备时,由于校园网的规模太大,即使我已经将它尽量的简化了,但在模拟器上搭建的拓扑依然不小,而自己的电脑完全启动不了那么多的设备(估计也没几个人的电脑能带动),还好模拟器上可以单独开启或关闭设备,所以最后我只能一部分一部分的进行配置与调试,这样一来虽然比较麻烦,但还是可以顺利完成设计。心情不好的时候如果碰到难题,那种感觉真不好受,甚至会想要随便弄下应付学校算了,我很庆幸自己没有放弃,因为可怕的并非困难,可怕的是自己没有面对困难的勇气,还好自己挺过来了,现在回想起来还是一阵心悸,因为马上就要步入社会了,自己竟然连一个毕业设计都完成不好,那以后参加工作能怎么办,一遇到问题就退缩,那终究是难以干出什么成绩,难以踏出自己的路。感觉这段时间自己过得很充实,一边进行毕业设计,一边疯狂的玩乐,真正的劳逸结合。虽然累但是自己很开心,毕竟大学四年快过完了,也意味着自己的青春过了大半,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突然想到了这句话,这也许就是我们现在真实的写照。本次设计将会是一个难忘的回忆,毕竟大学四年仅此一次,而且是自己第一次亲自动手设计、布局、选材、配置与调试等,付出了很大的心血,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