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村民主体资格法律问题 摘要:村民主体资格的确认涉及农村社会保障改革、村民自治以及农村纠纷问题的处理,关系着农村的稳定和发展,也因为其复杂的历史问题,成为了当前我国司法实践的难题。关键词:村民主体资格;农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1、 村民、农民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简称民事主体,是指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享受民事权利并承担民事义务的人。在我国,民事主体包括公民、法人和合伙组织,国家在一些场合也是民事法律关系的特殊主体。任何个人和组织要成为民事主体,必须由法律赋予其主体资格。村民、农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三者之间的在司法实践中经常误用和混用,甚至混为一谈。谷梁传·
2、;成公元年:“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农民,有公民,有商民。即士农工商四民。”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人生在世,会当有业,农民则计量耕稼,商贾则讨论货贿。”自古以来,农民泛指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是一种职业。农民是一个社会学概念。在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使用到“村民”一词,却没有具体的定义。2000年7月25日在北京市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20次会议上,给村民概念下了一个定义:认为凡18岁以上且具有某村农业户口就应该为该村村民,村民的配偶、户口未迁入,但在本村居住的也是本村村民。内蒙古自治区在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指导换届选举
3、工作的选举手册中,对选民资格的界定必备的三个条件:即凡居住在农村牧区,具有农业户籍的人都是村民,凡居住在本村具有本村农业户籍,并与本村集体经济有一定联系的村民都是本村村民。居住在村一级行政区划内的公民就是村民,并有村民委员会管理。村民是个法律概念,但目前没有具体的法律解释。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又使用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一词。也是个名词概念,而对于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资格如何界定,也是模糊不清。辽宁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办法第6条第(五)款规定:只有承担相应义务、交纳公共积累,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
4、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大会同意,才能被接纳为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可见, 其主要反映的是户籍关系和生活关系。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 是指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如村集体经济组织、农业生产合作社、经济合作社等)中有资金投入或者劳动投入, 并自觉承担该组织义务和责任的人。其主要体现的是一种劳动关系和投资关系。由此可见,农民不一定是村民,村民不一定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农民也不一定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它们三者之间有交集,但是不重合。村民与农民主要区别体现在,村民是在一定时期内,居住在某一乡村区域或者村庄内,受村委会管理的自然人,以居住为主要要素;而农民是作为农业劳动的参加者,与职业联系。所以在乡村
5、居住,但不从事农业劳动的人不能称其为农民;以农业劳动为职业的,但不在乡村居住的,不能称其为村民。村民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主要区别体现在,村民主要体现在户籍关系和生活关系,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主要体现在劳动关系和投资关系。农民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主要区别体现在,是否通过该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委会认可,是否有投资关系。2、 我国村民主体资格认定的现状及其主要问题法律关系主体,无论是公民还是国家机关,都应具有主体的资格-权力能力和行为能力。法律关系主体资格是社会主体参加法律关系的法律依据。村民主体资格的实质就是自然人基于村民的身份,享有该身份产生的权利,并履行相应的义务。(1) 关于村民资
6、格取得 1.自然取得,即基于出生取得。 2.法定取得,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因婚姻缔结关系取得村民资格; 第二因收养关系而取得,养子女与养父母的收养关系一经成立,即与亲生子女、非亲生子女、继子女一样,成为养父母所在村组的村民,获得村民资格。 3.议定取得,是指具有资格的村民自治决议依据相关规定的条件接纳为集体成员的村民可以获得村民资格。 (二)关于村民资格的丧失 在一定程度上,村民资格的丧失的条件是与村民资格的取得的条件相对应的。村民资格的丧失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1.村民死亡,自然丧失该村村民资格; 2.转为城镇居民的村民即丧失该资格; 3.该村村民转到其他村,便丧失该村村民资格。在村民
7、资格认定问题中,一般认为认定的主体有两个: 村民委员会和人民法院。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对村子内部的经济、社会、文化等事务都有组织、协调、处理的权利和职责。因而,村民委员会在经合法程序评议后就有一定的决定权。法院作为法治社会中的最后一条正义天平,对各种法律领域内的纠纷都具有最终发言权,因此,当然有权利认定村民的村民资格。根据1992年我国民政部制定下发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中,明确保险对象:“市城镇户口、不由国家供应商品粮的农村人口。一般以村为单位确认(包括村办企业职工、
8、私营企业、个体户、外出人员等),组织投保。乡镇企业职工、民办教师、乡镇招聘干部、职工等,可以以乡镇或企业为单位确认,组织投保。少数乡镇因经济或地域等原因,也可以先搞乡镇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外来劳务人员,原则上在其户口所在地参加养老保险”。对于村民社会保险保障的权利采用了户籍认定。而在2007年开始施行的物权法第60条第1项规定:“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 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在村民的经济收益与分配中有引入了集体经济组织的概念。因为立法与政策的不统一,随着国家建设的需要,农村土地被征用的数量逐年增长,由征地款引发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日益突出,问题的焦点就落在村
9、民资格认定的问题上。3、 村民资格认定问题解决首先,立法应当明确对“村民”的内涵和外延做出明确的界定。对于是户籍在本村并在本村居住的,毫无争议的认定为该村村民。对于户籍不在本村、在本村居住一年以上的公民是否具有村民资格,且是否可以参与该村经济效益和土地等分配,法律需要明确规定。 其次,在明确“村民”界定的同时,还应当将“村民”与“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这两个范畴区别开来。二者存在着明显的区别:“村民”的界定以户籍为基础,而“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是以财产权为基础;前者强调的是个体在村组织内自治的权利与义务,后者则侧重个体在集体经济组织中的自主管理权和经济收益权;前者对应的组织实体是村民委员会,而后者对应的实体则是合作社等集体经济组织。法律及相关司法解释应该要做出明确的说明。 最后,在解决村民资格认定问题时,要尊重历史,尊重村民自治的权利,尊重现实,结合个案情况,对情、理、法三方面综合考量,在不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下,作出符合法律和遵守公俗秩序的裁决。并在繁杂的现象中总结出一般的规律并加以规定,为解决此类问题提供一个可行的依据。 参考文献:1. 王利明.杨立新.王轶.程啸;民法学;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2. 张烁圻;村民主体资格认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中国热熔胶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直立式剥皮机数据监测报告
- 2025-2030中国智能家居摄像机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棉麻坯布行业发展分析及发展前景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液体纸板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替卡格雷洛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摄影物镜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建筑石材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知乎面试真题及答案大全
- 临沂初语面试真题及答案
- 2023年浙江省海港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机器视觉基础课件
- 学校学生评教表
-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复习课件
-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详案)
- 浙江省舟山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居民村民委员会明细及行政区划代码
- 逻辑哲学论-英文版
- 特斯拉核心零部件供应链梳理分析课件
- 城市设计导则SOM
- 九年级英语单词默写表(最新可打印)
- 学校办学基本条件评估指标体系修订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