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水稻生产技术指导意见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3/863fe26d-1c15-455e-b69a-de5a30d3ebb6/863fe26d-1c15-455e-b69a-de5a30d3ebb61.gif)
![2017年全水稻生产技术指导意见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3/863fe26d-1c15-455e-b69a-de5a30d3ebb6/863fe26d-1c15-455e-b69a-de5a30d3ebb62.gif)
![2017年全水稻生产技术指导意见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3/863fe26d-1c15-455e-b69a-de5a30d3ebb6/863fe26d-1c15-455e-b69a-de5a30d3ebb63.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7年全省水稻生产技术指导意见我省水稻属于单季粳稻产区,主要分布在鲁南湖灌区、鲁东南库灌区和黄河引灌区,常年种植面积180万亩左右。为实现水稻生产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加快水稻轻简化种植 技术集成与推广,提高种稻效益,制定如下全省水稻生产技 术指导意见:、选用良种根据各地生态条件和 种植方式,选用经国家或省审定推 广的生育期适宜、 产量高、品质优、抗逆性强的水稻品种。 插秧品种应具备分蘖力强、早发、生育期适中等特点,麦茬 稻区生育期为145150天,黄河三角洲盐碱地一季春稻区 生育期为155160天,可选用津稻263、圣稻18、圣稻19、 圣稻14、津稻179、临稻19、阳光600等;直播品
2、种应具备 发芽势强、早生快发、抗倒伏等特点,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 区种植的品种还需具备耐盐碱等特点,麦茬稻区生育期为125130天,黄河三角洲盐碱地一季春稻区生育期为 140 150天,可选用圣稻14、圣稻19、圣稻2572、盐丰47、津 原E2&津原85、旱稻277等。二、培育壮秧培育壮秧是水稻高产稳产的关键环节。我省水稻育秧主要有秧田旱育秧和秧盘育秧两种方式,还有部分直播稻田(一)育秧1. 秧田。麦茬稻区选择秋冬前耕翻冻垡的地块作为秧田,黄河三角洲盐碱地一季春稻区选用盐碱度在2 %。以下的地块作为秧田。可水整或旱整,畦宽1.5米左右,长 2530米。人工插秧按秧田大田比1 : 101
3、5留足秧田。机械插秧的采取硬盘育秧,选用肥沃疏松的菜园土、耕作熟化的 旱地表层土或耕翻冬季消融的稻田土,每亩加入复合肥40公斤配制成营养土,在土中加入敌克松或恶霉灵预防立枯病 等病害,选择晴好天气过筛床土,过筛后每 1 00公斤细土中 均匀拌入水稻壮秧剂 0.5 公斤,或直接施用市售商品水稻育 苗专用基质。机械插秧按秧田大田比 1:100110 留足秧田 面积。2. 种子处理。 晒种 23天,用泥水或盐水 (10%)选种。 播种前,用16%鲜杀螟可湿性粉剂 400倍液消毒,浸种 72 小时, 然后用清水冲洗再催芽播种, 可有效预防水稻恶苗 病、干尖线虫病和秧苗前期灰飞虱的发生。3. 播期播量。
4、按照秧龄推算播期,麦茬稻区人工插秧的中晚熟品种在 5 月 5 10 日播种, 早熟品种可推迟至 5 月 15 日,机械插秧的在 5 月 1525 日播种;黄河三角洲盐碱地 一季春稻区宜在 4月 1525日播种。常规育秧亩用量 35 40 公斤,机械育秧单盘落谷量110130 克(干种计算) ,每亩用 26 30 盘。4. 肥水管理。结合整地,亩施有机肥20002500公斤,复合肥1520公斤或尿素10公斤、磷酸二铵5公斤做基肥。 在秧苗一叶一心期,亩施尿素5 7.5 公斤作为断奶肥,在三叶一心期亩施尿素 7.510公斤作为分蘖肥。 拔秧前 57 天,亩施 3.5 4 公斤尿素作为“送嫁肥”。三
5、叶期前保持 土壤湿润,三叶期后可建立浅水层。5. 化学除草。在秧苗二叶一心期亩用 10%吡嘧磺隆 10 20克或36%苄二氯2030克,排干田水喷雾 24小时后灌 水转入正常管理。6. 病虫害防治。麦茬稻区在 1 叶 1 心期至 3 叶 1 心期用 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防治 2 3 次,防稻蓟马、灰飞虱等害 虫;1 叶 1 心期, 用 15%噁 霉灵水剂防治 2 3 次,防立枯病。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一季春稻区重点防治立枯病。(二)直播 直播田块宜选择排灌方便的地块。麦茬稻选择水直播和 旱直播均可,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区中轻度盐碱地宜采用水直 播。1 .整地。整平田面是直播稻确保苗全苗匀的关键。麦
6、茬 稻区应在小麦收割后及时耕地整平,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宜在 冬前耕地,播种前耙地整平,盐碱重的地块洗碱 1 2 次, 使含盐量降至3%。以下。2. 底肥。结合耙地亩施腐熟有机肥 1500 公斤、磷酸二 铵1520公斤或复合肥30公斤。也可在播种时用种肥一体 播种机将化肥施入。盐碱重的地块洗碱整平后施入化肥。3. 种子处理。直播处理方式同插秧。4. 播期播量。麦茬稻区适宜播种期为 6月 1520 日, 黄河三角洲地区 5 月 10 31 日。亩播量 9 12.5 公斤。晚 熟品种可适当早播,早熟品种可适当晚播。5. 播种方式。水直播可机械撒播或条播;旱直播可机械 撒播、条播或穴播。机械条播行距 2
7、3 厘米左右,播深 1 2 厘米,不需要覆土,以免抑制出苗;撒播要求催芽(露白) 播种。三、适时插秧1. 人工插秧。插秧时间麦茬稻区一般在6月 1522日、黄河三角洲一季春稻区插秧时间一般在 5 月下旬。 秧龄 35 40 天,秧苗 5 6 叶。行距 25 厘米,株距 13.5 厘米,每穴 4 5 苗,每亩 2 万穴,基本苗 8 10 万。避免在高温晴天上 午或大风天气插秧,同时要做到浅水插秧,切忌插深苗,插 秧深度 1 2 厘米。2. 机械插秧。麦茬稻区一般在 6 月 15 25 日,黄河三 角洲一季春稻区在 5 月中下旬。水层深度 11.5 厘米,既 防止水深漂秧,又防止无水粘秧。秧龄 2
8、5 30 天,秧苗 4 叶,株高 16 18 厘米。机插深度 1.5 2 厘米,行距 30 厘 米,穴距 1214 厘米,基本苗 89 万。四、大田管理1. 整地。麦茬稻在麦收后要及时整地。小麦秸秆还田的 地块小麦留茬要低于 15 厘米,秸秆切碎小于 10 厘米,均匀 抛撒于田间。结合旋耕还田施入基肥,秸秆还田地块要增施 氮肥,以每 100 公斤秸秆增施纯氮 1 公斤为宜,一般全部还 田地块亩增施1012.5公斤尿素。放水泡田12天,起浆 平整,沉实23天后,准备插秧。直播稻区冬前结合施有 机肥耕地,春季再旋耕 1 2 遍。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区应注 意洗盐压碱。2. 施肥。插秧施肥:传统施肥方式
9、一般分基肥和追肥, 其中,亩施复合肥( 15-15-15 )40 50 公斤做基肥,亩施尿 素 3035 公斤做追肥, 分三次追施: 栽后 710天追施 7.5 公斤做返青肥,栽后 1417天追施 12.517.5 公斤做分蘖 肥, 7 月下旬追施 10 公斤做为幼穗分化肥。 或者亩施水稻免 追肥( 45%, 27-8-10 ) 50 70 公斤,以基肥形式一次施入, 整个水稻生育期不再追肥。直播稻施肥:提倡施用有机肥与 秸秆还田。亩施复合肥( 15-15-15 )3035公斤、锌肥 1.5 公斤,或磷酸二铵 15 公斤加硫酸钾 10 公斤做基肥,亩施尿 素 3035 公斤做追施,分 3 次施
10、入: 34 叶追施 7.5 公斤 做提苗肥, 78 叶追施 15 公斤做分蘖肥, 7 月下旬追施 10 公斤做幼穗分化肥。如使用水稻免追肥可与水稻种一起机械 播种,亩施用水稻免追肥 50 70 公斤。3. 化学除草。插秧稻田在插秧后 57天,亩用50%丁草 胺125150克或10%比嘧磺隆1015克拌20公斤细土或与 分蘖肥一块均匀撒施,保持 35 厘米水层 57 天(田间水 层不可淹没心叶) 。直播稻田可用 50%丁草胺 125150克加 12%噁草酮乳油 100150 毫克,兑水 50 公斤在播种后出苗 前封闭稻田除草。4. 灌水。插秧前后要做到薄水栽秧、深水护苗,分蘖后 期适时进行适度晾
11、田, 抑制无效分蘖, 增强水稻抗倒伏能力。7 月中旬晾田,晾田以不形成大的裂纹为宜。复水后至孕穗 前,采取间歇灌水,孕穗扬花期保持浅水层,乳熟期采用间 歇灌溉法,干湿交替,成熟前 10 天断水。5. 病虫害防治。 要坚持“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 的原则,在搞好预测预报的基础上,及时防治各种病虫害。(1)稻瘟病。叶瘟应在初发期防治, 亩用 40%稻瘟灵乳油每亩 80 毫克 或 20%邦克瘟悬浮剂 50 克兑水 40 50 公斤均匀喷雾,一般 防治 2 3 次。穗瘟应在破口期、齐穗期各喷一次药剂防治。 亩用 75%三环唑 25 30 克,兑水 30 公斤喷雾。(2)纹枯病。 一般在分蘖末期病丛率达
12、 5%时用药, 亩用 5%井冈霉素 200 250克或15%井岗戊唑醇悬浮剂 6080毫克,兑水 30公 斤喷雾。( 3)稻曲病。又称为黑穗病、绿黑穗病,在水稻孕 穗破口期, 亩用 430 克/升戊唑醇悬浮剂 1015 毫克兑水 40 公斤喷雾。( 4)黑条矮缩病。灰飞虱传毒。防治时期主要在 秧田和大田分蘖期,应加强麦田防治,减少飞虱基数,秧田 期可采取防虫网育苗,切断带毒灰飞虱与秧苗的直接接触。(5)白叶枯病。大田发病初期和齐穗期亩用25%十枯灵100克兑成500倍液,或3%克菌康30克兑水4050公斤均匀喷 雾。(6)水稻基腐病。亩用 72僦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 15 30克,兑水3040公
13、斤喷雾。每隔57天左右喷一次,视 病情程度需连续施药 23次。(7)恶苗病。播前用25%咪酰 胺乳油或15%恶霉灵水剂2000倍液浸种23天,每天翻种 子23次。(8)螟虫。包括二化螟、稻纵卷叶螟、三化螟 等。7月中旬开始防治,尤其注意 7月底、8月中、9月上旬 的防治。亩用10%氯苯虫酰胺悬浮剂1827毫克。(9)稻飞 虱。前期可亩用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 24克,兑水30公 斤喷雾,每隔7天喷施一次,连续喷 23次;中后期稻飞 虱与水稻纹枯病、螟虫在发生时间上有重合性,可采取多种 药物混配,综合防治,用吡蚜酮、噻嗪酮、毒死蜱等与井冈 霉素、阿维菌素、杀虫双混配施用。五、适时收获水稻适宜收获
14、的时期一般为蜡熟末期至完熟初期,即稻 穗上部的枝梗三分之二黄化变干,穗基部变黄色,全穗外观失 去绿色,茎叶颜色变黄。收获分人工收获和机械收获,人工收获应选择晴天上午露水干后收割,割后薄铺匀晒2天,即可脱粒晾晒,如遇雨天,及时码垛;机械收获重点推广半喂入 联合收获机,以利于秸秆翻耕还田和下茬作物耕种。水稻收 获后,使用机械将秸秆粉碎并均匀撒在田地之中,秸秆粉碎 长度在5厘米左右,之后要尽快将秸秆翻耕入土,翻耕深度 应在25厘米以上,最好是边收边耕埋,将秸秆全部覆盖严 实。2017年全省甘薯生产技术指导意见我省甘薯常年种植面积 300多万亩,主要分布在鲁中、 鲁南和胶东半岛等丘陵山区。近年来,鲜食
15、和加工比例逐年 增加,市场行情较好,已成为重要的高效作物和扶贫作物。 为充分发挥甘薯稳粮增收、提质增效的重要作用,制定如下 甘薯生产技术指导意见:、选用良种生产中要根据不同用途分别选用淀粉型、鲜食型、特用型、菜用型等优良品种。我省适宜淀粉加工型品种有徐薯18、商薯19、济薯25、济薯21、济徐23等,适宜鲜食及加工型 品种有北京553、苏薯8号、烟薯25、济薯26、龙薯9号、 红香蕉等,适宜色素提取的品种有烟紫薯3号、济紫薯1号等,适宜菜用型品种有福薯 7-6、福薯18等。一般旱薄地宜 选用耐瘠抗旱品种,如济薯21、济徐23等,水浇地宜选用耐肥品种,如徐薯 18、商薯19、龙薯9号、苏薯8号、
16、红 香蕉、渝紫 7 号等品种。二、培育壮苗 我省春薯育苗一般在 3 月下旬。选择无病、无伤、无冻 害湿害的夏薯,最好是用脱毒种薯,在生茬地或者三年未种 甘薯的地块作为育苗田,同时增施磷钾肥。用10毫克/ 公斤赤霉素水溶液浸种 30 分钟后,采用斜排法或平排法摆放种 薯,密度一般为 20 公斤 / 平方米,在火炕、温床或双膜覆盖 的冷床育苗。注意保持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阳光,控制氮肥 用量和水分,苗床湿度大易产生气生根。春薯壮苗的标准是 百株重 500 克以上、顶三叶齐平、叶片大而肥厚、茎粗而节 匀、茎上无气生根、无病虫害、株高20厘米左右、苗龄30 35 天。壮苗比弱苗一般增产 10以上。夏薯用
17、苗要建立无 病采苗圃(二级育苗) 。夏薯用苗最好是采用蔓头苗,顶三 叶齐平、叶片大而完整、节间不过长、腋芽较短、节上根点 较大、无气生根,蔓头苗一般比下端苗增产10以上。三、深耕改土 甘薯高产要求选择土质疏松、耕层深厚、保墒蓄水好、 肥力适度的沙壤土。特别是鲜食甘薯最好选择无甘薯病害的 生茬地、土层较厚、排水良好,以保证较高的商品薯率。甘 薯地耕翻能加厚活土层,疏松熟化土壤,一般秋冬耕翻深度 以 25 厘米为宜,春耕不能太深,要及早浅耕,随耕随耙, 保住底墒。粘土掺砂可改良土质,增强通气性;盐碱地压砂 可防止泛盐,降低耕层含盐量;砂地可掺入粘土、河泥、堆 肥、绿肥等,改变其松散性,增强保水保肥
18、能力。轮作是减 轻病虫害、提高产量、改善品质最经济有效的方法,甘薯可 以和花生、玉米等作物轮作,轮作周期三年左右。四、起垄覆膜 结合深耕起垄栽培,作垄前一次施足底肥,一般每亩施用优质土杂肥300040000公斤,纯氮15公斤,P2Q 7.5公 斤,K2O 25公斤,其中60%70%的有机肥结合深翻施入土 壤,剩下的有机肥与化肥一起在起垄时集中施入垄内。起垄 时要做到垄形肥胖,垄沟窄深,垄面平,垄土踏实,无大垡 和硬心。起垄可采用机械起垄,各地根据情况确定垄距,一 般瘠薄地 70 80 厘米,平原地垄距 80 85 厘米。目前,生 产上推广应用黑地膜覆盖,不用化学除草,紧贴表土覆膜无 空隙,用土
19、压实,栽后覆膜注意不要压断薯苗,扣苗后膜口 小,湿土封口,封实不透气,避免高温和除草剂熏蒸。如用 透明膜覆盖需进行化学除草, 每亩可用乙草胺 0.1 公斤或拉 索 0.25 公斤兑水 100 公斤进行垄面喷雾,喷洒均匀、无遗 漏,喷后不要破坏表土,不要喷到薯苗上。五、科学施肥 根据甘薯需肥规律,甘薯施肥掌握的原则是基肥为主, 追肥为辅;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增施钾肥为主、磷肥为 辅。同时,针对不同的土壤和肥力,施肥种类应有所区别,沙土地、瘠薄地应增施氮肥,以保证有足够的营养,丰产田 应增施钾、 磷肥,以防止氮肥过多造成雨季茎叶徒长而减产。 亩产3000公斤的甘薯一般每亩施有机肥30004000
20、公斤,氮磷钾复合肥(15-15-15 ) 20公斤,硫酸钾2025公斤, 起垄时开沟施于垄下。甘薯生育期长,需肥量大,还应根据 不同生育阶段追施化肥。长势弱的可于栽后 1 个月内追施氮 肥,每亩用尿素量不超过 7.5 公斤,中期高温多雨不宜追肥; 当甘薯进入块根迅速膨大期后, 为防止茎叶早衰, 可用 0.5% 尿素、 2% 3%过磷酸钙、 5%草木灰、 0.2%磷酸二氢钾等溶液 进行根外叶面喷肥, 每隔 7 天喷 1 次,喷施时间以傍晚为宜。六、合理密度我省春薯栽植期一般在 4 月下旬至 5 月上旬,当气温稳 定在1516C, 10厘米地温稳定在 1718C时,鲜食型春 薯可适当晚栽 10 1
21、5 天,过早易感染黑痣病且皮色不鲜艳, 晚栽虽略有减产,但商品性提高;夏薯要力争早栽, 6 月上 中旬为宜,越早越好,否则小薯过多,商品性下降,鲜食型 夏薯适当减少密度,每亩 3500 株左右,以增加商品薯率。 甘薯的栽植密度应根据土壤肥力、品种特性、栽插时间和方 法等条件来确定。一般来讲,肥水条件好的地块密度宜稀, 旱薄地宜密;施肥多的地宜稀,施肥少的地宜密。一般丘陵 旱薄地每亩 4000 4500 株,平原旱地每亩 3500 4000 株, 水肥地每亩 3000 3500 株较为适宜。品种方面,短蔓品种 宜密,每亩40004500株较好;长蔓品种宜稀,每亩以3000 3500株为宜。春薯种
22、植密度每亩 35004000株,夏薯每亩 40004500 株。七、提高栽插质量甘薯栽插应选无病壮苗,剔除病苗、弱苗,以保证苗全、苗匀、苗旺。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采苗时间。苗床薯苗高 度2530厘米,经过5天以上的放风晒苗后才可采苗。二 是高剪苗。在离床土面5厘米高处剪苗,防止薯块病菌以及 土传病菌通过薯苗带到田间,保留底部12片叶,以利于新芽萌发。尽量选择短节间薯苗。更换品种前用2% NaCI浸泡35分钟进行剪刀消毒。坚决禁止拔苗栽插,也禁止拔 苗后再剪根的操作方式。三是薯苗处理。可将脱毒秧苗基部 浸泡在6080毫克/公斤的a -萘乙酸溶液中10分钟,促进 生根,浸苗后立即栽插;未脱毒薯苗移
23、栽至大田前,用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倍800倍药液或50 %甲基托布津可 湿性粉剂300倍500倍药液浸泡薯苗基部 10厘米处810 分钟,以防治黑斑病,用 40%辛硫磷乳油400倍液浸苗基部 10分钟以防治茎线虫病。四是栽秧深度。甘薯栽秧深度一般以810厘米为宜。可采取直栽或斜栽方式。粘土或土壤含 水量多的可稍浅,砂土或土壤含水量少的可稍深,以利于秧 苗成活健壮生长。五是化控。栽插后2040天时,每亩用240450毫克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 DA-6)和(60100毫 克)磷酸二氢钾兑水 30公斤均匀喷施,每隔 3天喷施一次, 连喷2次,促进群体生长;栽后 4560天时,每亩3650
24、 克的烯效唑兑水30公斤均匀喷施,每隔 5天喷施一次,连 喷2次,防止茎叶旺长。六是查苗补苗。栽后一周内对因病 虫害或栽植不当造成的死苗选用壮苗及时补栽,生长中期及 时中耕除草、禁止翻蔓。八、防治病虫害甘薯病虫害的发生对甘薯产量、品质和商品率影响严重。除选用抗病品种、应用脱毒种苗、合理轮作、高剪苗、 药剂浸苗等外,还要密切注意各生育期的病虫害发生。鲜食 型品种起垄和栽插时需重点防治茎线虫、蛴螬和金针虫等, 尽量选用无线虫的地块种植,曾发过病的重茬地块可用辛硫 磷颗粒剂或毒死蜱颗粒剂起垄前撒施,亩用量45公斤,或栽苗时穴施,亩用量 34公斤。大田发现黑斑病株应立 即拔除烧毁,并用50%多菌灵10
25、00倍液喷洒,根据情况,可 连续隔7天喷1次,直到根除。九、适期收获我省甘薯一般在10月上中旬开始收获,霜降前基本收 获完毕。做种薯或鲜食用甘薯要选择晴暖天气上午收刨,经 过田间晾晒,当天下午入窖。要注意做到轻刨、 轻装、轻运、 轻卸,要用塑料周转箱或条筐装运,防止破伤。收获时间早 晚和薯块出干率也有较密切关系,10月初至10月中旬是春 薯晒干淀粉加工用的最好收获期。十、贮藏 贮藏前要对贮藏窖进行清扫消毒,用点燃硫磺熏蒸或喷 洒多菌灵方法杀灭病菌。严格剔除带病、破伤、受水浸、受 冻害的薯块,贮藏藏量一般占窖空间的三分之二。入窖后对 表皮损伤的甘薯采用高温 29 C、高湿95%低CQ的方法, 通
26、风45天,促进愈伤。贮藏期甘薯窖温保持 12C13C, 湿度保持85%90%加强管理,确保安全贮藏。2017 年全省杂粮生产技术指导意见杂粮具有抗旱耐瘠、 适应性广等特点, 是改善膳食结构、 促进营养健康的重要粮食品种,也是促进扶贫开发、提高农 民收益的重要作物。为充分发挥杂粮在当前玉米结构调整、 轮作倒茬、土壤培肥、农民增收等方面的优势,制定如下谷 子、高粱、绿豆、红豆生产技术指导意见:谷子生产技术指导意见一、播前准备1. 整地施肥 。春播地块要在上年秋收作物收获后,深耕2025厘米,随耕随耙,整平耙细,上松下实,无大坷垃, 结合整地每亩施优质农家肥20003000公斤、复合肥(15-15-
27、15 )2030 公斤做基肥; 夏播地块要在小麦收获后, 及时灭茬,平整土地,结合整地每亩施优质农家肥 2000 公 斤左右、复合肥 15 20 公斤做基肥;也可施用与复合肥的 NPK含量相当的单、双元素化肥;也可用缓控释肥一次性施 肥,其中树脂包膜尿素( 43-0-0 )1520公斤、复合肥 (15-15-15)15 20 公斤 , 作为基肥一次性施入。2. 品种选择。选用优质高产、抗病虫、抗逆性强、适应 性广的谷子优良品种。如:济谷19、济谷 20、济谷 21、豫谷 18、中谷 2 等或当地传统种植品种。灰米品种济谷17 、糯米品种济谷 18 等特色品种可根据情况选用。3. 种子处理。选种
28、晒种:用风选、水选等措施,筛选出 籽粒饱满、发芽率高、无病虫、无霉变的种子,播前将谷种 摊放在空地上翻晒 23天。药剂拌种:用35%甲霜灵按种子 量0.2%0.3%拌种防治谷子白发病, 避光闷种4小时,防治 线虫病。拌种后晾干立即播种。二、播种1. 播期。 春播一般在 5 月上中旬抢墒播种;盐碱地一般 在大水压盐碱后播种, 不宜过早, 防止水分蒸发, 盐分上返, 造成缺苗断垄; 夏播麦收后抢墒播种, 最迟不要晚于 6 月底。2. 播量。使用精量播种机播种,行距 40 厘米左右,整 地质量好的春播亩用种量 0.3 0.4 公斤,麦茬夏播亩用种 量 0.50.6 公斤,可根据整地质量、土壤质地、墒
29、情以及 谷种大小适当调整播量。播种深度 3 5 厘米,播后及时镇 压,使种子紧贴土壤,利于种子吸水发芽。三、田间管理1. 除草。播后苗前可使用“谷友”除草剂,每亩 120 克 左右, 兑水 30 50公斤,在无风、 12小时内无雨的条件下均 匀喷施于地表。2. 中耕。出苗后 25 天左右,中耕培土。3. 肥水管理。苗期不宜浇水,拔节至抽穗前,根据苗期 长势,结合浇水,每亩可追施尿素 510公斤。扬花至灌浆中期可用 2%尿素、 0.2%磷酸二氢钾和 0.2%硼酸溶液叶面喷 施 2 3 次,提高结实率,增加千粒重。四、病虫防治 谷子的病害主要有谷瘟病、纹枯病、细菌性褐条病等, 虫害主要防治钻心虫和
30、粘虫。1. 谷瘟病。可用 2%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 500 600 倍液 或 40%克瘟散 500 800 倍液喷雾。2. 纹枯病。可用 5%井冈霉素 600 倍液或 15%粉锈宁 600 倍液对谷子茎基部喷雾防治。3. 褐条病。可用 72%农用链霉素防治。4. 钻心虫和粘虫。 可用 4.5%高效氯氰菊酯 1000 倍或 48% 毒死蜱 1000 倍喷雾。五、收获 最佳收获期为蜡熟末期,即颍壳变黄,谷穗断青,籽粒 变硬时。成方连片的平整地块,应用谷子专用收获机或经改 造的小麦联合收获机收获,可大幅度提高收获效率。因谷子 有后熟现象,人工收获时可连秸秆一起收获,3 5天后再脱粒,利于提高产量。谷子
31、脱粒后要及时晾晒清选,含水率降 到1 3%时入库储藏。高粱生产技术指导意见一、播前准备1. 整地。选择土层深厚、结构良好、肥力适中、地势平坦 的地块, 忌重茬。 春播高粱应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耕, 耕 翻深度2530厘米,春季亩施土杂肥 10001500公斤、复 合肥(18-12-20 ) 3040公斤或生物有机肥200公斤,旋耕 12 遍后耙平。重度盐碱地可结合深耕亩施以腐植酸、含硫 化合物和微量元素为主的土壤改良剂 100 150 公斤。2. 种子处理。选择籽粒饱满、 整齐一致的种子, 纯度 95 以上,净度 98以上,发芽率 85以上;播前 15 天将种子 晾晒 2 天,用辛硫磷或者甲
32、基硫菌灵拌种或包衣, 防治黑穗病 及地下害虫等。二、播种1. 品种选择。选择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熟期适宜的优 良品种。粒用高粱品种可选用济粱 1 号、济粱 2号、吉杂 123 和抗四等,甜高粱品种可选用济甜杂 2 号、辽甜 1 号和黄河 甜等。2. 播期。春播适宜在 4月底至 5月初,夏播要抢墒早播。 一般10厘米耕层地温稳定在10C以上、土壤含水量15%20% 为宜。 墒情不足时可先灌水补墒后播种, 谨防芽干出苗不齐。3. 播种方式。采用精播机播种,播种量 0.3 0.5 公斤 / 亩,盐碱地适当加大播量。一般行距 50 60 厘米,播种深度 3 5 厘米,深浅一致,覆土均匀。三、田间管理1
33、. 除草。 出苗前喷施除草剂。 每亩用 38莠去津 l80 毫 克,或用 72%都尔乳油 75毫克+ 38莠去津 100 毫克,兑水 3040公斤,喷洒土表。2. 补苗定苗。出苗后及时查苗补苗,出现缺苗时可浸种 催芽补种或借苗移栽。适于机械化栽培的矮秆品种亩密度 8000 10000 株,中高秆品种应适当降低种植密度,亩密度 6000 7000 株,饲用甜高粱亩密度 5000 株左右。3. 中耕。出苗后中耕 12次,松土保墒。4. 肥水。苗期需水不多,拔节孕穗是需肥水关键期,可 结合中耕培土、浇水进行追肥,亩施尿素 10 公斤。乳熟期 干旱,千粒重受影响,有条件地区应及时灌水。多雨季节要 及时
34、排水防涝。四、病虫草害防治1. 高粱蚜。用 10吡虫啉乳油 1000 倍液或 2.5 溴氰 菊酯乳油 3000 5000 倍液喷雾防治。2. 粘虫。 3 龄前是防治粘虫幼虫的最佳时期。用 0.04% 二氯苯醚菊酯(除虫精)粉剂喷粉,亩用量 2.0 2.5 公斤, 或用 20%杀灭菊酯乳油 15 45 毫克,兑水 50 公斤喷雾。3. 玉米螟。在高粱生长季释放赤眼蜂2 3 次,玉米螟产卵初期田间百株高粱上玉米螟虫卵块达2 3 块时进行第一次放蜂,第一次放蜂后 57天进行第二次放蜂,一般每 次每亩放蜂 2 万头。4. 地下害虫。地下害虫主要有地老虎、蛴螬、蝼蛄等。 一般采用种子包衣、药剂拌种、毒杀
35、撒施等方法防治。亩用 3%辛硫磷颗粒剂 3 4 公斤,或 5%的毒死蜱颗粒剂 2 公斤, 拌 10 公斤沙土,均匀撒施土壤表面后进行翻耕。5. 桃蛀螟。可用 40乐果乳油 1200 1500 倍液,或 2.5 溴氰菊酯乳油 3000 倍液等喷雾防治。 在产卵盛期, 提 倡生物防治,可喷洒苏云金杆菌 75150 倍液或青虫菌液 100 200 倍液。五、收获粒用高粱在 90%籽粒达到完熟期、含水量下降到 20%左 右时,用高粱籽粒收获机进行机械收获;甜高粱作饲用要在 乳熟晚期用青贮收获机收割;糖用高粱要在蜡熟末期及时收 获。绿豆生产技术指导意见一、播前准备1. 整地施肥。绿豆忌与豆科作物连作和重
36、茬,最好与禾 谷类作物间作或轮作。播种前要精细整地,因地制宜施足基 肥。春播前深耕 20 25厘米,结合深耕,亩施有机肥 500 1000公斤、复合肥 (14-17-14)15 20公斤或磷酸二铵 10 15 公斤、硫酸钾510公斤,深耕后耙细整平地面;夏播绿豆 要在麦收后旋耕1215厘米,耙透耙平,亩施复合肥 2030 公斤。2. 品种选择。 选用直立紧凑、 主茎粗壮、 抗病、 抗倒伏, 优质高产的品种。如春播宜选用鲁绿1 号、潍绿 5号、潍绿 7号和中绿 5号等;夏播宜选用潍绿 8号、潍绿 9号和冀绿 7号等。3. 种子处理。在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精选,晾晒12天。可用毒死蜱等药剂拌种,防治
37、地下害虫。二、播种1. 播期。绿豆生育期短,适播期长。春播一般在4月下旬 5月下旬;夏播 6月上旬 7月中旬, 7月下旬播种一定要 选特早熟绿豆品种。2. 播种方式。绿豆播种方式有条播和穴播,其中以机械条播为多。条播时要下种均匀,防止覆土过深,播深约3厘米, 行距一般 40 50厘米。零星种植大多为穴播,每穴 23粒,行距 40 50厘米。3. 播量。一般亩条播 1.5 2.0 公斤。早熟品种宜密植, 中晚熟品种宜稀植;春播宜密,夏播宜稀;高肥水宜稀,低 肥水宜密。三、田间管理1. 除草。播后苗前用可亩用 50%乙草胺 60 100毫克,兑 水 40 50公斤进行封闭除草。2. 补苗定苗。出苗
38、后及时查苗补苗,尽量在 3天内补种。 密度过大时,在绿豆出苗后 23天间苗,第二复片展开后定 苗,实行单株留苗。一般春播直立型早熟品种亩留苗1.51.8万株,半蔓生型中熟品种 0.81.2 万株;夏播宜选用直 立型中早熟品种,亩留苗 1.01.3万株。3. 追肥。初花期亩施复合肥或磷酸二铵 10公斤,开沟施 入,分批次收获的绿豆,生育后期可喷施叶面肥或磷酸二氢 钾,肥力好的地块可以不追肥。4. 浇水。绿豆苗期需水量不多, 要求土壤相对干旱一些, 不宜浇水,以防徒长。开花期是绿豆需水临界期,花荚期是 需水高峰期,遇旱要及时浇水。绿豆怕涝,发生洪涝时应及 时排水防涝。四、病虫防治 绿豆病害主要有叶
39、斑病、病毒病和白粉病等,虫害主要 有蛴螬、地老虎、豇豆荚螟、红蜘蛛和蚜虫等。叶斑病可用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倍液或 43%戊唑醇 1 500倍液喷雾防 治;及时防治蚜虫可以有效的预防病毒病;白粉病可用 25% 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1500倍液喷雾防治;蛴螬和地老虎可用毒 死蜱防治;绿豆开花后是豇豆荚螟防治的关键时期,可用氯 虫苯甲酰胺或菊酯类杀虫剂等农药喷雾防治;蚜虫用吡虫啉 喷雾防治。五、收获绿豆成熟后要及时收获。分次收获:植株上60%- 70%豆荚成熟时开始采收,每隔 710天采摘一次,分批次收获可 以增加产量、保证质量。一次性收获:植株上80%以上的豆荚成熟后收割。对易落荚落粒的
40、品种采用人工摘荚、分次收 获为宜。红小豆生产技术指导意见一、播前准备1. 整地施肥。红小豆适应性强,对土壤质地要求不严, 但怕涝忌重茬和迎茬,不适宜与其他豆科作物轮作,前茬应 选择三年未种过豆科作物的玉米茬或小麦茬。高产栽培应选 地势较高且平坦、耕层厚且肥沃的壤土。红小豆出土能力较 弱,整地时,要求深耕或旋耕灭茬,耕深 1520厘米,耙耱 平整,耕层土壤细碎、疏松,无杂草,畦面平整。结合整地, 亩施腐熟有机肥 1000 1500公斤、尿素 10 1 5公斤、过磷酸 钙 30 35公斤、硫酸钾 6 8公斤。2. 品种选择。选用直立生长、有限结荚习性、大粒、色 泽鲜亮、 商品外观优良、 抗病性强、 抗倒性较好的高产品种。 如春播宜选用中红 8号、中红 5号、冀红 1 5号、冀红 16号和德 红 5261 等;夏播宜选用中红 7号、中红 4号、冀红 352、和德 红3004等。3. 种子处理。播前选种,剔除不饱满、秕粒、有病、带 菌及霉变的籽粒,要求籽粒饱满,大小均匀一致。把选好的 种子晒12天,提高种子活力,增强发芽势。用多菌灵按种 子重量的0.2 %0.5 %进行药剂拌种,防苗期病害。二、播种1. 播期。红小豆适播期较长,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1年中国钼丝探伤仪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蝎子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男子氧化标枪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环类锻件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改性丙烯酸水性卓面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工程机械万向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内旋转式浓度变送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DL-肉毒碱盐酸盐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高强玻璃纤维纱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铝材专用锯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茶叶运营方案
- 企业法律顾问方案
- 哈佛大学住房研究联合中心:2024年美国房屋租赁报告
- 农商银行贵金属分析报告
- 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 软件确认报告-模板
-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何)
- 《红楼梦第五回》课件
- 供应链管理 课件 项目一 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认知
- 2023年全国医学博士外语统一考试(英语)
- 2024年中储棉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