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部分第三章第四节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_第1页
必修部分第三章第四节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_第2页
必修部分第三章第四节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_第3页
必修部分第三章第四节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_第4页
必修部分第三章第四节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章 第四节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一、选择题1.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过程中,某同学在视野中看到生活着的洋葱表皮细胞正处于如图状态。a、b表示两处溶液的浓度,由此推测 ()A.可能ab,细胞渗透吸水B.可能ab,渗透系统保持动态平衡C.可能ab,细胞渗透失水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解析:若图示细胞是正处于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此时a>b,细胞渗透吸水;若图示细胞正处于一个水分进出细胞动态平衡状态,则此时ab,细胞水分进出量相等;若图示细胞是正处于质壁分离过程中,此时a<b,细胞渗透失水。因此图示细胞状态存在上述三种可能。答案:D2.(2010·玉溪测评)利用0

2、.5 g/mL蔗糖溶液、0.3 g/mL蔗糖溶液、一定浓度的尿素溶液分别处理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10 min内三组细胞体积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a曲线为0.5 g/mL蔗糖溶液处理组B.a、b、c三组洋葱细胞失水的方式相同C.若将细胞转移到清水中,有两组能够发生质壁分离复原D.若实验持续,只有一组细胞能够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解析:由图示可知,a、b、c的细胞体积依次减小,说明失水量依次增大,0.5 g/mL的蔗糖溶液中洋葱表皮细胞比在0.3 g/mL失水多,a曲线不是0.5 g/mL蔗糖溶液的处理组;洋葱细胞失水的方式都是渗透失水;将细胞转移到清水中,经0.3 g/mL

3、蔗糖溶液、一定浓度的尿素溶液处理的细胞,能够吸收外界的水分发生质壁分离复原,0.5 g/mL蔗糖溶液浓度过高,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尿素是小分子,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尿素进入细胞液,从而发生质壁分离的自动复原。答案:A3.(2010·汕头检测)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通过质壁分离实验可以鉴定成熟植物细胞的死活B.动物细胞也能渗透吸水或失水,原因之一是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C.通过质壁分离实验可以鉴定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伸缩性大小的差异D.将植物细胞置于较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都能发生质壁分离解析:成熟的植物细胞置于较高浓度的外界溶液中,由于植物细胞壁的伸缩性小,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细胞失

4、水发生质壁分离,死细胞的细胞壁和细胞膜都是全透性的,在较高浓度的外界溶液中不发生质壁分离;没有大液泡的植物活细胞,在较高浓度的外界溶液中,也不会发生质壁分离;动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是,有半透膜和浓度差,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可以渗透吸水和失水。答案:D4.如图所示是经过一定技术手段处理后的活的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处于此状态时,外界溶液浓度一定大于细胞液浓度B.处于此状态时,细胞仍具有吸收矿质元素的能力C.处于此状态时,细胞的代谢强度大于正常状态的代谢强度D.若条件适宜,处于此状态的细胞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解析:据图分析,此细胞可能处于质壁分离或质壁分离复原过

5、程中,所以外界溶液的浓度可能大于细胞液浓度,也可能小于细胞液浓度;此状态时的细胞仍然处于一个生活状态,所以仍具有吸收矿质元素的能力;细胞的代谢强度与含水量成正相关,此状态时细胞含水量少于起始状态,所以代谢强度小于起始状态的代谢强度;此细胞内没有叶绿体,但是有线粒体,细胞能进行呼吸作用,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答案:B5.成熟西瓜果实中水分含量可达90%以上,在西瓜果实发育和成熟阶段,植株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 C.呼吸作用 D.储存于果实中解析:绿色植物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植株的蒸腾作用。答案:B6.下列关于植物蒸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没有蒸腾作用,根系就不能吸收

6、水分B.没有蒸腾作用,根系就不能吸收矿质元素C.蒸腾作用散失水分引起根系吸水,是消耗ATP的过程D.蒸腾作用有利于水分在导管内的运输解析:根系吸水的主要动力是蒸腾作用,但是也有其他动力。蒸腾作用促进水分的吸收和运输及无机盐的运输,是不需要耗能的,但是对无机盐的吸收没有直接影响。答案:D7.人红细胞的渗透压与x浓度的食盐水相当,而浸在y浓度食盐水中的红细胞破裂,浸在z浓度食盐水中的红细胞皱缩。则这三种食盐水的浓度大小依次为 ()A.x>y>z B.y>x>z C.z>y>x D.z>x>y解析:红细胞浸在y浓度食盐水中破裂是因为吸水,说明y浓度的食

7、盐水比红细胞细胞质浓度低;浸在z浓度食盐水中红细胞皱缩,是因为细胞失水,说明z食盐水浓度大于红细胞细胞质浓度。所以有y<x<z。答案:D8.水溶性染色剂(PI)能与核酸结合而使细胞核着色,可将其应用于细胞死活的鉴别。细胞浸泡于一定浓度的PI中,仅有死亡细胞的核会被染色,活细胞则不着色,但将PI注射到活细胞中,则细胞核会着色。利用PI鉴别细胞死活的基本原理是 ()A.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结构不同B.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含量不同C.活细胞能分解染色剂PID.活细胞的细胞膜阻止PI的进入解析: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是具有选择透过性,即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

8、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若细胞死亡,细胞膜则失去选择透过性。答案:D9.我国农民有“午不浇园”(夏季中午不浇地)的经验;夏季雷雨转晴后,番茄等植物很易萎蔫。这些现象产生的最可能原因是 ()A.土壤中水分过多,影响根对水的吸收B.土壤温度剧降或叶温骤升导致根吸水量小于叶片失水量C.夏季中午光照过强,光合作用消耗水量增加,导致植物缺水D.土壤水过多,造成根对矿质离子的吸收减少解析:土壤温度过低或骤降使原生质层黏滞性增加,水分子不易透过;同时,温度下降使水分子扩散速度下降,导致水吸收减慢;夏季雨后转晴,光照强,植物蒸腾作用失水增多,同时土壤温度低,根吸水慢,最终可能导致植物根吸水量少

9、于蒸腾作用失去的水量,植物萎蔫。答案:B10.移栽某植物时,常剪去部分叶片;刚收获的小麦种子需晾干后才能入库;种子萌发前,要给予适宜的水分。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依次是 ()降低蒸腾作用促进水分运输降低呼吸作用停止代谢活动降低光合作用促进新陈代谢A. B. C. D.解析:移栽植物时,植物的根受到伤害,吸水能力下降,故要去掉部分叶片,降低蒸腾作用的强度,减少植物体内的水的散失。刚收获的小麦自由水多,代谢旺盛,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多,另外潮湿也易使种子发芽、霉变,故要晒干保存。但晒干不会导致小麦停止代谢,若停止代谢,小麦种子就会死亡。反之,种子若缺水,代谢很弱,不能萌发,所以种子萌发前,要给予水分,

10、促进代谢,以利萌发。答案:A11.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水量达总吸水量的99%,对蒸腾作用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促进水分的吸收B.吸收无机盐的动力C.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D.降低叶片的温度解析:促进水分的吸收与运输,并促进无机盐的运输,但不作为促进无机盐吸收的动力,因为无机盐的吸收方式是主动运输,蒸腾作用过程中,水变为水蒸气,需吸收大量热能,故蒸腾作用可降低叶片温度。答案:B12.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不能证实的是 ()A.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B.细胞处于生活状态或已死亡C.细胞液和周围溶液浓度的相对大小D.溶质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解析: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原生质层与细胞壁的弹

11、性不同是质壁分离的内因,细胞液和周围溶液存在浓度差是外因。只有活细胞的原生质层才具有选择透过性,死亡的细胞不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溶质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还是自由扩散此实验无法证实。答案:D二、非选择题13.(2008·江苏高考)某同学进行实验,甲图为实验开始状态,乙图为实验结束状态。请在乙图所示实验结果的基础上继续实验,探究蔗糖的水解产物能否通过半透膜。增添的实验材料:蔗糖酶溶液、斐林试剂、试管、滴管、水浴锅等。(1)设计出继续实验的简要步骤: ; 。(2)预测实验现象并作出结论。 。解析:实验目的为探究蔗糖的水解产物是否能透过半透膜。由提供的实验材料可推知实验原理:蔗糖的水

12、解产物如果能透过半透膜,则由于渗透作用,两边的液面差最终会缩小,用斐林试剂检验,水浴条件下会出现砖红色沉淀;否则,两边的液面会因为蔗糖的水解使溶质分子数增加而液面差变大,且检验时a试管内液体无砖红色沉淀。实验设计步骤时重点考查无关变量的控制,如两侧加入等量的蔗糖酶、水浴控制酶活性的最适温度等。答案:(1)向a、b两管分别加入等量蔗糖酶溶液,水浴加热(或隔水加热)U形管至适宜温度,观察a、b两管内液面变化吸取a、b两管内适量液体,分别加入A、B两试管中,并加入斐林试剂,水浴加热,观察A、B试管内有无砖红色沉淀(2)如果a、b两管液面高度差缩小且A、B试管内均有砖红色沉淀,则蔗糖的水解产物能通过半

13、透膜如果a、b两管液面高度差增大且A试管内无砖红色沉淀,B试管内有砖红色沉淀,则蔗糖的水解产物不能通过半透膜14.下面甲、乙图是渗透装置示意图,丙图是根毛细胞示意图,请根据甲、乙、丙三图回答下列问题:(甲图是发生渗透作用的初始状态,乙图是发生了较长时间的渗透作用之后,漏斗内外的水分子达到平衡时的状态。甲图中为清水,为30%的蔗糖溶液)(1)典型的渗透装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A(指明甲图中相应部位);B 。(2)比较乙图中和处溶液浓度的大小: 。(3)丙图中的名称为,甲图中相当于丙图中的,它与丙图中相应结构的区别是 。(4)若把根毛细胞放入30%的蔗糖溶液中,它将出现现象。再放入清水中,它又出现

14、现象。(5)若把根毛细胞放入90%的蔗糖溶液中,它会出现什么变化?,过一段时间再放入清水中,此时根毛细胞与上题中放入清水中的变化一样吗? 。为什么? 。(6)盐碱地中的植物常出现萎蔫现象,其原因是 。解析:典型的渗透装置须具备“半透膜(图中)”和半透膜两侧溶液具浓度差两个条件,由乙图中漏斗内液面升高可推知,中浓度应大于,从而使水分子透过半透膜进入漏斗。丙图中为原生质层。当外界溶液浓度过大时,质壁分离过度,细胞失水过多,可导致细胞死亡。盐碱地中植物出现萎蔫现象的原因是外界溶液浓度过大,导致细胞失水。答案:(1)具有半透膜半透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2)>(3)原生质层甲图中的属半透膜,没有选

15、择透过性(4)质壁分离质壁分离复原(5)迅速质壁分离不一样由于蔗糖溶液浓度过高,根毛细胞过度失水死亡(6)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根毛细胞细胞液的浓度,造成根毛细胞失水,出现萎蔫现象15.实验室有两瓶质量分数均是30%的葡萄糖溶液和蔗糖溶液,由于不慎丢失了标签。某同学采用紫色洋葱鳞片叶的表皮,利用生物的方法进行鉴别。(注:葡萄糖分子能通过半透膜,但蔗糖分子不能透过)(1)实验原理:利用 的方法可以鉴别。(2)实验步骤:把丢失标签的两瓶溶液分别标记为a、b;取同一部位的紫色洋葱鳞片叶制作成,并分为A、B两组;A组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a液,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这样重复几次,盖玻片下面的洋葱表皮细胞就浸润在a液中;B组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b液,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这样重复几次,盖玻片下面的洋葱表皮细胞就浸润在b液中。用高倍显微镜观察。(3)结果分析:在显微镜下,如果看到洋葱表皮细胞,则滴加的溶液是蔗糖溶液;在显微镜下,如果看到洋葱表皮细胞,则滴加的溶液是葡萄糖溶液。(4)在下图中绘出可能的实验结果,并标出曲线所属的溶液名称(注:M点为实验开始时液泡的体积)。解析:由题意可知葡萄糖可透过半透膜而蔗糖不能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