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6 将相和练习卷_第1页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6 将相和练习卷_第2页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6 将相和练习卷_第3页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6 将相和练习卷_第4页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6 将相和练习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内装订线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外装订线绝密·启用前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6 将相和练习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1.下面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璧玉(bì) 强逼(qing) 划归(huá)B廉颇(lián) 抵御(yù) 侮辱(r)C擅长(shàn) 上卿(qn) 削弱(xu)2.“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叫车夫把车往回赶的原因是什么?( )A廉颇是

2、武将,蔺相如害怕廉颇。B如果蔺相如和廉颇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攻打赵国。C蔺相如害怕和廉颇发生正面冲突,因为他打不过廉颇。3.你认为蔺相如和廉颇分别是什么样的人?( )A蔺相如是一个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人。廉颇是一个知错就改的人。B蔺相如是一个只顾个人利益的人。廉颇是一个知错就改的人。C蔺相如是一个有智谋、重私利的人。廉颇是一个只顾个人利益的人。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4.读拼音写词语。1赵王zhào jí_dà chén_来shng yì_解决问题的策略。2蔺相如把和氏璧xiàn gi_秦王,秦王却没有信守

3、chéng nuò_,jù jué_把十五座城交给赵国。5.补全词语并选词填空。_归赵 无_之_目_睁 _心_力_请罪 同归_1只要我们_,“中国梦”就一定会实现。2对庸人而言,时间一文不值,但在开拓者眼里,时间却是_。6.速读,了解内容1读将相和这篇课文我用了_分钟。2将相和通过_、_、_三个故事,写出了_的原因及_的过程。7.根据课文理解填空。1“无价之宝”的含义是_。本文中的“无价之宝”指的是_。文中_ 得到了这块“无价之宝”,_想用十五座城换取宝物。2“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壁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就和璧一起撞碎在这柱子上!”说

4、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1)这段话属于_描写。a动作 b心理 c语言(2)下列对蔺相如的言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_a他为了国家利益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b一个“撞”字,把他的勇敢无畏体现得淋漓尽致。c他想把璧撞碎,不让秦王得到这块璧。8.读句子,完成练习。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绑着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1)句中画“_”的句子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_。(2)找出描写廉颇心理活动的句子,抄写下来。_评卷人得分三、句型转换9.按要求改写句子。1战国时,秦国很强大。秦国在和氏璧事件中没占到便宜。(用关联词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5、)_2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给句子换一种说法,保持意思不变)_3蔺相如躲着廉颇。蔺相如要维护赵国的利益。(用关联词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_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10.渑池会上,秦王占到了便宜。_11.渑池会上,除了蔺相如有功,廉颇也起到了应有的作用,因为他在边境上作好了准备,秦王不敢拿赵王怎么样。_12.“如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同归于尽!”这句话描写了蔺相如的语言,反映了他为了维护赵国的尊严,不畏强暴,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_评卷人得分五、信息匹配13.选择合适的词把句子补充完整。负荆请罪 横刀立马 唇枪舌剑 退避三舍a渑池会相如_斗秦王;

6、边境上廉颇_御强敌。b宰相肚里能撑船,相如_;将军回头金不换,廉颇_。评卷人得分六、现代文阅读延伸阅读阻用赵括公元前266年,赵惠文王去世,赵孝成王即位。公元前260年,秦军与赵军在长平对阵,那时赵奢已死,蔺相如也已病危,赵孝成王派廉颇率兵攻打秦军,秦军几次打败赵军,赵军坚守营垒不出战。秦军屡(l l)次挑战。廉颇置之不理。秦军间(jin jiàn)谋说:“秦军所厌恶(è wù)忌讳的,就是怕赵奢的儿子赵括来做将军。”赵王听信了秦军间谋散布的谣言,因此就让赵括当将军,取代了廉颇。蔺相如说:“大王只凭名声来任用赵括,就好像用胶把调弦的柱子粘死再去鼓瑟那样不知变通。赵

7、括只会读他父亲留下的兵书,不懂得灵活应(yng yìng)变。”赵王不听,还是命赵括为将。后来,赵括果然惨败,赵军四十多万人被坑杀。14.用较快的速度阅读短文,我用了_分钟,这个故事讲的是_。15.用“”选出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16.用“_”画出赵括惨败的原因。17.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蔺相如是一个怎样的人?_18.关于赵括用兵的故事请用一个成语来概括。_评卷人得分七、书面表达19.百字练笔廉颇负荆请罪来到蔺相如家,蔺相如热情迎接。他们之间会有怎样的对话呢?写一写。参考答案1.B【解析】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

8、,平时要多读,多练。选项A有误。划归(huá)划归(huà)选项B正确。选项C有误。上卿(qn)上卿(qng)2.B【解析】此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识记能力。联系课文“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蔺相如叫车夫把车往回赶的原因是如果蔺相如和廉颇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攻打赵国。3.A【解析】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要结合故事内容进行分析。将相和这个故事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

9、列传。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3个小故事组成。故事中廉颇:有些高傲和嫉妒心,但是勇于改过,知错就改。后以国家利益为重。蔺相如 :勇敢机智,宽容大度,深明大义。以国家利益为重。选项A正确。4.     召集     大臣     商议     献给     承诺     拒绝【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

10、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集、商 、献 、诺 、绝 ”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5.     完     璧     价     宝     怒     圆     齐   

11、  协     负     荆     于     尽     齐心协力     无价之宝【解析】考查补写词语及运用,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运用:学生要明确词语的意思,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词语,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齐心协力:形容认识一致,共同努力。无价之宝:无法估价的宝物。指极

12、珍贵的东西。6.     8     完璧归赵     渑池会面     负荆请罪     将相不和     将相和好【解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1.答案不唯一,一般人的阅读速度平均为(300500)字分钟。2.西汉司马迁的将相和主要讲的是“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3个小故事。三个故事分别讲述了:(1)战国时赵国舍人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不辱使命

13、,完璧归赵,被封了上大夫。(2)蔺相如陪同赵王赴秦王设下的渑池会,使赵王免受秦王侮辱。赵王为表彰蔺相如的功劳,封蔺相如为上卿。(3)老将廉颇认为自己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蔺相如只不过是一介文弱书生,只有口舌之功却比他官大,对此心中很是不服。屡次挑衅,蔺相如以国家重,始终忍让。后来廉颇得知蔺相如此举完全是以国家大事为重,向蔺相如负荆请罪。之后两人合好开始尽心尽力的辅佐赵王治理国家。7.     极珍贵的东西     和氏璧     赵王   

14、0; 秦王     ac     c【解析】1此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识记能力。“无价之宝”的含义是极珍贵的东西。本文中的“无价之宝”指的是和氏璧。将相和中,赵王得到了“无价之宝”和氏璧,亲王想换取宝物。2(1)此题考查描写手法的掌握。本段着重对蔺相如的动作、语言进行了描写刻画。(2)此题考查语句的含义的理解。文段中蔺相如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实际意图是为了国家利益勇敢无畏的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8.     负荆请罪     廉颇静

15、下必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只气,就不顾国家利益,真不应该。【解析】句子选自将相和。这篇课文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而成的一篇历史故事。它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记叙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三个小故事相对独立且又互相联系。(1)此题考查成语解释。负荆请罪:负:背着;荆:荆条。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2)考查了句子的理解,注意结合文中句子分析“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利益,真不应该。”可知答案。9.     战国时,秦国虽然很强大,但是在和氏璧事件中没

16、占到便宜。     秦王我都不怕,更不会怕廉将军。     蔺相如之所以躲着廉颇,是因为他要维护赵国的利益。【解析】1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此题分句前后是转折关系。故选“虽然但是”2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3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此题分句前后是因果

17、关系。故选“之所以是因为”10.×11.12.【解析】(1)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渑池会上,秦王没有占到便宜。因为秦王知道廉颇已在边境上做好准备,这说明了蔺相如为了赵国准备和秦王拼了,看出了蔺相如的不畏强敌的斗争精神和聪明才智。本题说法错误。(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因为廉颇在边境做好了准备,所以秦王才对赵王没有办法,本题正确。(3)“同归于尽”指一起死亡或一同毁灭。这里是对蔺相如的语言描写,表现了蔺相如不畏强暴,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的精神。13.     唇枪舌剑     横刀立马 &#

18、160;   退避三舍     负荆请罪【解析】考查对词语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了解与词语相关的故事。负荆请罪:意思是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横刀立马:意思是指手持武器,纵马驰骋。指在沙场作战。犹言横戈跃马。唇枪舌剑:思是舌如剑,唇像枪。形容言辞锋利,像枪剑一样。退避三舍:意思是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14.     5     赵孝成王听信谣言任用赵括,让他取代廉颇。蔺相如劝阻,赵王不

19、听,结果赵军大败。15.l jiàn wù yìng16.赵括只会读他父亲留下的兵书,不懂得灵活应变。17.蔺相如是一个忠心爱国、目光长远、敢于进谏的人。18.纸上谈兵【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概括能力,需仔细阅读文章。阅读短文的时间可自备钟表计时。本文故事的起因是秦军散布害怕赵括的谣言,经过是赵王听信谣言,用赵括取代廉颇,蔺相如劝阻,赵王不听,结果是赵军大败。所以本文故事主要讲的是赵孝成王听信谣言任用赵括,让他取代廉颇。蔺相如劝阻,赵王不听,结果赵军大败。(2)本题考查学生字音辨析。“屡次”的读音为“l cì”;“间谋”的读音为“jiàn móu”,表示暗地里挑拨,使计谋;“厌恶”的读音为“yàn wù”;“应变”的读音为“yìng biàn”。(3)本题考查学生提炼信息的能力,仔细阅读文章,从文中寻找答案。由“赵括只会读他父亲留下的兵书,不懂得灵活应变。”可知答案。(4)本题考查学生人物形象的分析,可根据关键词句分析。根据文中“蔺相如说:大王只凭名声来任用赵括,就好像用胶把调弦的柱子粘死再去鼓瑟那样不知变通。赵括只会读他父亲留下的兵书,不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