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论文格式_第1页
标准论文格式_第2页
标准论文格式_第3页
标准论文格式_第4页
标准论文格式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附件2投稿稿件要求及样式论文撰写体例按“大学生创新项目研究论文编写规则”做:全文五号宋体,单倍行距,标准字间距。表格采用三线表。参考文献采用GB/T7714中规定的顺序编码制格式。如果为基金项目或国家科技项目资助,请在首页脚注标明,并注明项目编号。题名:二号黑体。居中。间距:段前1行。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字,必要时可加副题名。作者:小四号仿宋体。居中,段前段后皆1行.高密度电阻率法成像的应用研究收稿日期:2008-11-19作者简介:罗延钟(1935),男,教授,现主要从事电法勘探教学和科学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9637050);“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2004BA52

2、3B)罗延钟1,万乐2单位:小五号仿宋体。居中。间距:段后0.5行。摘要和关键词:小五号黑体1.中国地质大学 数学系,武汉4300742.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49摘要和关键词:小五号仿宋体。左右缩进两个字摘要:介绍在地质大学电法科研组“高密度电阻率法正、反演软件”的基础上,研制高密度电阻率法2.5维电阻率成像系统;讨论不平地形条件下高密度电阻率法2.5维电阻率成像的算法和软件,可用于九种常用电极装置观测结果的电阻率成像。对理论和实测数据的成像结果表明,该成像系统程序运行稳定,成像效果很好。关键词:高密度;电阻率法;成像0 前言一号标题:小四号黑体。间距:段前0.5行,段后0.

3、5行目前,国内外高密度电阻率法地下电阻率成像主要应用Luke M.研制的软件系统12。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在对短剖面和大极距数据成像时,产生图像畸变;对倾斜、薄板状导电体的成像效果也较差,生成的图像甚至和导电体的倾斜产状相反3。本电法科研组研制的高密度电阻率法2.5维电阻率成像系统克服了前人系统的缺陷,在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成像效果。2005年4月优选出中国地质大学电法科研组的“高密度电阻率法正、反演软件”等四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磁)法软件,作为优秀软件向全国推广。设在高密度电阻率法观测剖面上。反演基础的正演计算假设地面起伏和地电构造都是二维和具有相同走向的,且观测剖面垂直于构造走向。成像任

4、务是由观测剖面上高密度电阻率法的视电阻率观测数据,反演该剖面下地电断面。1 算法概述二号标题:五号黑体。高密度电阻率法在预先选定的地面观测剖面和测点上,同时布置几十乃至上百个电极,然后用多芯电缆将它们连接到特制的电极转换装置;可根据操作员的指令,将这些电极组合成指定的电极装置和电极距。地下电场成三维分布,故称所论地下电阻率成像是2.5维。因为假定地电结构是二维的;而电极装置使用电极故称所论地下电阻率成像是2.5维。脚注内容:小五号宋体。脚注标题:小五号黑体。1.1 反演线性方程组的建立三号标题:小五号黑体。同二号标题。设在高密度电阻率法观测剖面上。反演基础的正演计算假设地面起伏和地电构造都是二

5、维和具有相同走向的,且观测剖面垂直于构造走向。成像任务是由观测剖面上高密度电阻率法的视电阻率观测数据,反演该剖面下地电断面3,6。地下电场成三维分布,故称所论地下电阻率成像是2.5维。因为假定地电结构是二维的;而电极装置使用电极故称所论地下电阻率成像。1.1.1 原理和方法表名:小五号黑体为检验成像系统的实用性,用该系统对浙江某地探测岩溶和秦始皇陵考古探测的高密度电阻率法实测数据作了成像。用Surfer软件绘制的成像结果示于图3和图4(略)。图3显著地指示出地下低电阻率岩溶的位置。而秦皇陵的成像结果与洛阳铲钻探结果吻合得很好。成像皆采用1.3G的笔记本电脑完成,每次成像计算机耗时不超过三分钟。

6、表3 人工神经网络训练与预测值表内文字:小五号宋体试验编号极间距dmm气压pPa吸收率s%渗层厚度m元素总质量分数w% 试验值 预测值 试验值 预测值 试验值 预测值11170.90070.58734.534.57987.49687.43722261.20060.87136.536.38089.79689.23733333.330表注:小五号黑体32.84719.019.24584.89584.50844444.65044.40121.020.87177.57977.321注:*为检测样本值,试验编号17为正交优化工艺高密度电阻率法在预先选定的地面观测剖面和测点上,将这些电极组合成指定的电极装

7、置和电极距45。假设地面起伏和地电构造都是二维和具有相同走向的,且观测剖面垂直于构造走向。成像任务是由观测剖面上高密度电阻率法的视电阻率观测数据,反演该剖面下地电断面,绘制地下岩石的真电阻率分布图像。 (1) (2)同时布置几十乃至上百个电极,然后用多芯电缆将它们连接到特制的电极转换装置。成像任务是由观测剖面上高密度电阻率法的视电阻率观测数据,反演该剖面下地电断面,绘制地下岩石的真电阻率分布图像6,8,1014。假设地面起伏和地电构造都是二维和具有相同走向的,且观测剖面垂直于构造走向。成像任务是由观测剖面上高密度电阻率法的视电阻率观测数据,反演该剖面下地电断面,绘制地下岩石的真电阻率分布图像。

8、成像任务是由观测剖面上高密度电阻率法的视电阻率观测数据,反演该剖面下地电断面,绘制地下岩石的真电阻率分布图像。假设地面起伏和地电构造都是二维和具有相同走向的,且观测剖面垂直于构造走向。成像任务是由观测剖面上高密度电阻率法的视电阻率观测数据,反演该剖面下地电断面,绘制地下岩石的真电阻率分布图像。成像任务是由观测剖面上高密度电阻率法的视电阻率观测数据,反演该剖面下地电断面,绘制地下岩石的真电阻率分布图像。假设地面起伏和地电构造都是二维和具有相同走向的,且观测剖面垂直于构造走向。成像任务是由观测剖面上高密度电阻率法的视电阻率观测数据,反演该剖面下地电断面,绘制地下岩石的真电阻率分布图像。图名:小五黑

9、体图1 典型BP网络示意图图内文字:小五号宋体高密度电阻率法在预先选定的地面观测剖面和测点上,同时布置几十乃至上百个电极,然后用多芯电缆将它们连接到特制的电极转换装置;可根据操作员的指令,将这些电极组合成指定的电极装置和电极距。假设地面起伏和地电构造都是二维和具有相同走向的,且观测剖面垂直于构造走向。成像任务是由观测剖面上高密度电阻率法的视电阻率观测数据,绘制地下岩石的真电阻率分布图像。高密度电阻率法在预先选定的地面观测剖面和测点上,同时布置几十乃至上百个电极,然后用多芯电缆将它们连接到特制的电极转换装置;可根据操作员的指令,将这些电极组合成指定的电极装置和电极距。假设地面起伏和地电构造都是二

10、维和具有相同走向的,且观测剖面垂直于构造走向。成像任务是由观测剖面上高密度电阻率法的视电阻率观测数据,反演该剖面下地电断面,绘制地下岩石的真电阻率分布图像。参考文献: 小四号黑体。间距:段前0.5行,段后0.5行。4 结束语本文介绍了中国地质大学电法科研组研制的不平地形条件下高密度电阻率法2.5维成像系统,该系统可用于九种电极装置观测数据的成像;系统的输入文件简单;系统采用的Quick-Win界面美观,用户友好性强,运行操作简便;成像结果输出形式多样。 参考文献1 成谷, 马在田, 耿建华,等. 地震层析成像发展回顾J.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2, 25(3): 4-7. 3 Aki K,

11、 Lee W H K. Determin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velocity anomalies under a seismic array using first P arrival times from local earthquakesJ. Geophys Res, 1976, 81(23): 4381-4399.小五号宋体4 Aki K, Christoffersson A, Husebye E S. Determination of the three-dimensional seismic structure of the lithosphere

12、GeophysJ.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1977, 82: 277-96.5 Dziewonski A M. Gilbert F. The effect of small asphericial perturbations on travel times and a reexamination of the correction of ellipticity GeophysJ. J R Astron Soc, 1976, 44: 7-17.6 李娟. 首都圈地区Pn和PmP波层析成像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 2003.7 杨晓

13、春, 李小凡, 张美根. 地震波反演方法研究的某些进展及其数学基础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1, 16(4): 96-109.8 吴振利, 李家虝, 阮爱国. 地震层析成像及其国内研究进展J. 东海海洋, 2003, 21(3): 54-64.9 Zhao Dapen. New advance of seismic tomography and its application to subduction zones and earthquake fault zonesJ: A review, The Island Arc. 2001, 10: 68-84.参考文献规范:A、内容包括1主要责

14、任者;2文献题名;3文献类型;4出版项;5文献出版等。B、只列前3位作者,作者数多于3人时,用等或et al省略。C、外文作者名一律姓在前名在后。D、外文作者姓名和期刊名中的不要出现缩写点“.”。E、文献类型标志请看下页。F、请参考参考文献样式。10 郭飚. 流动宽频带地震台阵: 地震定位与地层层析成像D.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硕士论文, 2003.11 Thurber C, Aki K. Three-dimensional seismic imagingJ. Annual Review of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s, 1987, 15: 115-139.12

15、 Tarantola A, Valette B. Inverse problems = quest for informationJ. Geophys, 1982, 50: 159-170.13 Tarantola A, Nercessian A. 1984. Three-dimensional inversion without blocksJ. Geophys J R. astr. Soc. 1982, 76: 299-306. 16 王夫运, 张先康, 陈棋福, 等. 北京地区上地壳三维细结构层析成像J. 地球物理学报, 2005, 48(2): 359-366.参考文献类型 文献类型标

16、志普通图书M会议论文C报纸文章N期刊论文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汇编G参考工具K15 Burmakov, J A, Treussov A V, Vinnik L P. Determination of three dimensional velocity structure from observations of refracted body wavesJ. Geophys J R astr Soc, 1984, 79: 285-292.16 朱露培, 曾融生, 刘福田. 一种新的三维速度结构反演模型参数化方法J. 地球物理学报, 1990, 33(1): 34-43.17 罗延钟,

17、万乐, 董浩斌,等. 高密度电阻率法的2.5维反演J. 地质与勘探, 2003, 39(1): 107-113。18 熊彬,张桂青. 电子计算机在电法勘探中的应用M. 武汉: 武汉地质学院出版社,1987. 19 Tripp A C, Hohmann G W, Swift C. G. Two-dimensional resistivity inversion: GeophysicsJ. 1984, 49: 1708-1717.20 Jupp, D, Jonnie L B, Vozoff K. Two-dimensional magnetotelluric inversion: GeophysJ

18、. J Roy. Astr, 1976, 50: 333-352.21 Qin F, Olsen K B, Cai W et al. Finite-difference solution of the eikonal equation along expanding wavefrontsJ. Geophysics, 1992, 57(3): 478-487.22 Benxi Ke, Bo Zhao, Jiaming Cai et al. 2-D finite element acoustic wave modeling including rugged tomographyA. Socv Expl Geophys 71th Ann. Internat. MtgC. Tulsa, USA. 2001.23 Kirkpatrck S, Gelatt C, Jr D, et al. Optimazation by simulated annealingJ. Science, 1983, 220: 671-680.24 成谷, 马在田, 耿建华,等. 地震层析成像发展回顾J.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2, 25(3). Times New Roman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