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的性质和价值液压与气压传动是机电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无论对学生的思维素质、创新能力、科学精神以及在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还是对后继课程的学习,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研究液压与气压传动作为一种基本的传动形式的理论基础和实际运用。这门技术与其它传动形式有不可比拟的优势而应用广泛,以优良的静态、动态性能成为一种重要的控制手段,无论是机械制造、模具、数控,还是自动化都有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该课程实现了中、高职的培养目标,满足了机电类教育人才的要求,是专业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课程的基本理念1、坚持以中、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为依据,
2、基于本课程在机电类专业知识、能力构筑中的位置及这门技术的特点,突出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充分注意“教、学、做”三结合。2、符合学生的认识过程和接受能力,符合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从元件的结构、原理及应用到基本回路的分析与应用,最后到具体实际生产中的复杂系统的分析与应用。3、把创新素质的培养贯穿于教学中。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注重发展学生思维、应用能力。由系统的分析、总结到根据要求设计系统。4、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通过详细的学习液压传动来学会学习气压传动,乃至其它课程、其它专业的学习,帮助学生学会学习。5、注意与相关的专业技术“接口”。该技术灵活地运用于
3、各行各业,作为一种重要的控制和传递手段而应用广泛。要联系其它专业技术知识,以使整个知识体系完整。6、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验验证和自行设计,充分利用实物、模型来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三、课程的设计思路总目标:科技素养与方法论、知识与应用的整合发展。目标的四个方面:液压流体力学基础液压与气压元件液压与气压基本回路液压与气压典型系统。实现目标的学习领域:液压与气压传动工作原理、系统组成、各组成元件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及在系统中的应用、基本回路、典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以学习液压为主,根据实际需要进而逐步转向气压为主。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液压气动技术的基本原理和
4、实际应用。获得基本的理论基础知识、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认识到这门技术的实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逐步培养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为学习后继课程和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打下专业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以及自学能力。二、分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通过学习,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液压气动技术基础知识,掌握液压与气压传动工作原理及系统组成,掌握部分元气件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及运用,掌握部分元气件的设计计算,掌握分析基本回路的方法,了解设计系统和排除故障的方法等。2、通过学习,使学生获得基本的液压气动技术理念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同时通过对典型系统的功能分析、总结和
5、阐述等认知活动,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培养自行维护和维修系统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通过不同形式的探究活动、自主学习,体验科技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抽象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认识液压与气压传动的研究学习的基本方法,逐步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能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以及质疑和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了解该技术在机械设备中的应用与发展,进一步了解我国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国情,向国际先进技术学习,把握这一技术的发展趋势。感悟该技术在众多学科和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认识该技术
6、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精神、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上述课程目标是一个不可分割、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连续过程和有机整体。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既有能力的训练,也有方法的了解和运用,更有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体验与培养。掌握知识不是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专业素养的基础和载体。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一、 学习情境安排及课时分配表学习领域学习情境子学习情境分配学时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一、液压传动概述1、液压传动的研究对象22、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23、液压传动的组成与实例24、液压传动的特点与应用2二、液压油及液压、流体力学基础1
7、、液压油的物理性质及选用22、流体静力学23、流体动力学24、认识管道中液体的流动状态、特性及现象。2三、动力装置1、液压泵的基本工作原理、特点及性能参数22、了解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螺杆泵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23、了解液压泵的选用2四、执行装置1、了解液压缸的类型和特点22、掌握液压缸的结构和计算2五、液压控制元件1、液压控制阀的基本要求和分类22、了解方向控制阀、压力控制阀、流量控制阀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及应用。23、各控制阀的图形表达及使用2六、液压辅助装置1、各个元件的功用及类型22、各个元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七、液压基本回路1、各个基本控制回路的性能特点22、分析各个控制回路
8、的方法2八、典型液压系统及液压系统的设计1、典型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特点22、典型液压系统的设计及分析方法及过程。2九、液压伺服系统1、液压伺服系统的工作原理、类型及组成22、液压伺服系统的控制元件23、典型液压伺服系统2十、气源装置及启动辅助元件1、启动装置22、气源净化装置及辅助元件2十一、启动执行元件1、 气缸的分类、工作原理、特性以及用途和选用22、 启动马达的特点、分类、工作原理及选用2十二、气动控制元件及基本回路1、 各种气动元件的结构、原理及图形符号22、 常用的其它基本回路3、2十三、气压传动系统实例1、 车门启动控制系统22、 气动控制机械手2二、学习情境设计学习情境一:液压
9、传动概述(2学时) 基本要求及内容:1、液压与气压传动基本概念、基本工作原理及其主要组成;2、液压与气压传动的优缺点以及液压油的特性和选择;3、液压与气压传动与机械传动、电气传动相比所具有的优点与缺点;4、气压传动系统与液压传动系统相比所具有的优点和缺点;5、液压油选用的要求和原则。本章重点: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工作原理,系统的组成及其特点。难点:系统工作压力是负载决定的。 建议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与形象化教学相结合,通过多媒体教学方式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思考题:液压传动的基本概念; 液压与气压传动的的组成及其主要特点; 液压传动的工作介质的主要性能; 液压油的选用应考虑哪几方面。学习情境
10、二:液压与气压传动流体力学基础(2学时) 1、 液体静力学:液体的压力、压力分布、压力的表示方法与压力传递。2、 液体动力学:液体动力学的基本概念、连续性方程、伯努利方程和动量方程。 3、液体的压力损失的形式、孔口流量与缝隙流量的计算。4、气体静力学:理想气体静力学方程,热力学第一定律,静态气体的状态变化。5、气体动力学:气体流动的基本概念,基本方程,气体管道的阻力计算,气体的通流能力。6、液压冲击和空穴现象:液压冲击和空穴产生的原因与防止措施。本章重点:伯努利方程及液体流动时的压力损失与孔口、缝隙流量计算。液压传动系统介质种类和对其要求及其选择。建议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与形象化教学相结合
11、,使学生重点掌握液体动力学方程及压力损失、缝隙流量的计算、液压冲击的形成原因及危害。思考题:连续性方程的本质、物理意义。液压冲击和空穴产生的原因与防止措施。伯努利方程的物理意义、理想液体伯努利方程和实际液体伯努利方程的区别。学习情境三:液压与气压传动动力元件(6学时)1、液压泵的工作原理和分类2、齿轮泵和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流量计算、齿轮泵和马达结构中的特点3、叶片式液压泵的工作原理、流量计算以及结构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变量叶片泵的工作原理与结构特点。4、柱塞泵的工作原理、流量计算以及结构中存在的几个问题。柱塞泵的工作原理与结构特点。5、其它液压泵:螺旋泵、转子泵的工作原理与结构特点。6、气源装
12、置:气压系统对压缩空气的要求与净化;气源装置的组成和布置及空气压缩机。重点:泵和马达性能参数的计算;齿轮泵,单双作用叶片泵,柱塞泵及轴向柱塞马达,摆动马达的工作原理、参数计算、结构特点和应用,气压系统对压缩空气的要求与净化。难点:液压泵的困油现象,限压式变量叶片泵流量压力特性分析。建议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优势,以实验教学为重点,结合具体实物详细讲解其结构特点。 思考题:液压泵性能参数的计算;容积式液压泵的工作原理;齿轮泵的困油现象、困油现象的危害和如何消除;双作用式叶片泵和单作用式叶片泵的优缺点;在设计气压传动系统中,应如何选择空气压缩机。 学习情境四: 液压与气压传动执行元件(4学时
13、) 1、液压缸的结构、类型和特点以及液压缸的速度与流量的关系、牵引力与压力的关系;2、活塞式、柱塞式、伸缩式、摆动式液压缸的结构特点与工作原理;3、液压缸和气缸的设计计算。重点:液压缸的种类和特点,液压缸参数的计算和主要尺寸的确定,气缸耗气量的计算,液压缸密封。难点:液压缸与气缸缓冲的计算 建议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实验教学的优势,以实验教学为重点,结合具体实物详细讲解其结构特点。 思考题:液压缸的结构特点以及性能参数的计算,液压马达的性能参数及计算。 比较叶片式和齿条式摆动缸都是获得往复回转运动的液压缸的特点 气缸的主要件用铝或铝合金制造,而液压缸的主要件用钢铁制造的原因。 学习情境五
14、:液压与气压传动控制调节元件(6学时) 1、液压控制阀概述;2、方向阀及其应用;3、压力阀及其应用;4、流量阀及其应用;5、新型液压控制元件及其应用。重点:单向阀,换向阀工作原理,三位滑阀中位机能,溢流阀、减压阀、顺序阀工作原理、性能和应用,节流阀和调速阀工作原理、性能。难点:三位滑阀中位机能、溢流阀静态特性以及调速阀工作原理特性。建议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及实验教学的优势,以实验教学为重点,结合具体实物详细讲解其结构特点。 思考题:液压控制阀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与性能参数。分析比较溢流阀、减压阀和顺序阀的作用及差别。溢流阀和节流阀都能作背压阀用,其差别何在? 插装溢流阀和插装节流阀的原理
15、图。 气压换向阀和液压换向阀的主要区别。 学习情境六: 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辅助元件(2学时) 1、蓄能器、过滤器、管件、密封装置等的功用。 学习情境七: 液压与气压传动回路(4学时) 1、方向控制回路;2、压力控制回路;3、速度控制回路;4、多缸工作控制回路。重点:定压式节流阀、调速阀节流调速回路,变压式(节流阀、调速阀)节流调速回路,容积调速和容积节流调速回路的工作原理、压力控制回路、顺序动作回路等特性和应用。难点:调速回路的速度刚度,定量泵变量马达容积调速的调整范围小的原因。建议教学方法:在熟悉以上液压元件工作原理的基础上,以基本回路的工作原理为重点,逐步熟悉综合回路的工作原理。思考题:熟
16、练分析常见的各种回路的工作原理以及工作特点。进口节流阀、出口节流阀、旁路节流阀回路的特点。三种容积式调速回路的特性。使用顺序阀、行程阀、延时阀执行机构的顺序动作。手控气缸往复回路和可使双作用汽缸快速返回回路。学习情境八:液压与气压伺服系统(2学时) 1、伺服系统的工作原理、特点、组成、分类及优缺点;2、液压伺服系统的控制元件;3、电液伺服阀;4、典型的伺服控制元件与伺服阀。难点:典型的伺服控制元件 重点:伺服系统的工作原理 建议采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充分发挥电脑动画的功能,讲解伺服控制元件和伺服控制系统的原理。 思考题:伺服系统的分类、特点。喷嘴挡板式电液伺服阀和射流管式电液伺服阀的工作原理。
17、学习情境九:气源装置及气动辅助元件1、气源装置;2、气源净化装置及辅助元件。学习情境十:气动执行元件1、气缸的分类、工作原理、特点和选用;2、气动马达的特点、分类及工作原理。学习情境十一:气动控制元件及基本回路1、压力控制阀及压力控制回路;2、流量控制阀及速度控制回路;3、方向控制阀及幻想回路;4、其它常用基本回路。学习情境十二:气压传动系统实例1、车门气动控制系统;2、气动控制机械手;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1、本课程的教学要不断摸索适合中、高职教育特点的教学方式。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启发、诱导、因材施教,注意给学生更多的思维活动空间,发挥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在
18、规定的学时内,保证该标准的贯彻实施。2、教学过程中,要从中、高职教育的目标出发,了解不同专业对该技术知识的需求,注意与有关课程相配合,把握好“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3、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思考的习惯,努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4、注重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与实际生产中的运用。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5、注意培养学生研究开发和技术革新的能力,自行设计液压气动系统。6、教学中注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并尽可能地把艺术元素渗透到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7、要注意课内外相结合,注意现场教学,重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二、评价建议(一)对学生的评价以定量方式呈现评价结果,采用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形式。1平时及实验成绩 30%2期末考试成绩 70%平时成绩的评价通过出勤、课堂提问、作业等形式去完成。实验成绩的评价主要通过实验态度、实验时的动手能力、实验报告等形式去完成。(二) 对教师的评价按照学校相关规定进行。(三) 对课程体系的评价按照课程建设工作条例评价。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根据课程目标、学生实际以及本课程的具体特点,本课程的教学应该建设由文字教材、模型、实物、图纸、课件等多种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