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分类概述_第1页
植物分类概述_第2页
植物分类概述_第3页
植物分类概述_第4页
植物分类概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植物分类学的目的和任务 二、植物分类简史三、植物的分类单位四、植物的命名五、植物界的基本类群六、植物分类检索表的编制和应用复习思考题1、“种”的描述和命名2、建立自然分类系统3、探索植物 “种”的起源与进化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7l1981年英国植物分类学者C. Jeffrey所著的An Introduction to Plant Taxonomy一书中,将植物分类学划分为三个时期:l人为分类系统时期、进化前的自然系统时期和系统发育时期。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7仅就植物形态、习性、用途上的不同进行分类,仅就植物形态、习性、用途上的不同进行分类,往往用一个或少数几

2、个性状作为分类依据,而不考虑往往用一个或少数几个性状作为分类依据,而不考虑植物彼此间在演化上的亲疏关系。植物彼此间在演化上的亲疏关系。l 李时珍李时珍所编所编本草纲目本草纲目将所收集的一千多种植物分成将所收集的一千多种植物分成草、草、谷、菜、果谷、菜、果和和木木等五部等五部, 包括山草、芳草等三十类;包括山草、芳草等三十类;l 吴其濬吴其濬在其在其植物名实图考植物名实图考中将植物分为中将植物分为谷、蔬、山草、谷、蔬、山草、隰草、石草、水草、蔓草、芳草、毒草、群芳、果隰草、石草、水草、蔓草、芳草、毒草、群芳、果和和木木等十等十二类。二类。l 林奈林奈在在植物种志植物种志采取的采取的生殖器官分类系

3、统生殖器官分类系统也是人为分也是人为分类系统。类系统。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7利用现代自然科学的先进手段,从比较形态学、利用现代自然科学的先进手段,从比较形态学、比较解剖学、古生物学、植物生态学、植物化学、细比较解剖学、古生物学、植物生态学、植物化学、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等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所建立的胞学和分子生物学等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所建立的能够反映出植物界自然演化过程和彼此间亲缘关系的能够反映出植物界自然演化过程和彼此间亲缘关系的分类系统。分类系统。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7人为分类系统时期(1830)(李时珍、瑞典 林奈) 进化论发表前的自然系统时期(17631

4、920) (法裕苏、拉马克、瑞士德堪多、英本生和虎克) 系统发育系统时期(1883) (德 艾希勒、恩格勒系统;英哈钦松、前苏联塔赫他间;美克朗奎斯特、佐恩;瑞典达格瑞;日本田村道夫) 其中使用面广、影响力较大的是恩格勒系统和哈钦松系统,本教材即采用了改革了的恩格勒系统。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7现以毛茛为例示其分类等级如下:界-植物界Regnum vegetable 门-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纲-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目-毛茛目Ranales 科-毛茛科Ranunculaceae 属-毛茛属Ranunculus 种-毛茛Ranuculus jap

5、onicus Thunb 三、植物的分类单位 界、门、纲、目、科、属、种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7界(界(Kingdom)门(门(Division)纲(纲(Class)目(目(Order)科(科(Family)属(属(Genus)种(种(Species)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7 种(species):是分类的基本单位,具有共同特征,并具有相当稳定性质的一群个体。 种以下常用亚种(subspecies); 变种(varietas);变型(forma)等分类等级。其缩写分别为subsp.或ssp.( 亚种)、 var.(变种)、f.( 变型)。 亚种(subspecie

6、s):较种小的一级单位,并能与明确的种以小而不重要的形态特征来区别。常具有地理分布上或生态上的不同。 变种(varietas);通常在形态上多少有差异,并与其他变种有共同的分布区。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7l 十八世纪中叶以前曾采用十八世纪中叶以前曾采用过多名法。过多名法。l 1690年,来维努斯提出给植年,来维努斯提出给植物命名不得多于物命名不得多于2个字的建议。个字的建议。l 1753年,瑞典分类学大师年,瑞典分类学大师林林奈奈(Carolus Linnaeus)在在植物植物种志种志中采用了中采用了双名法双名法。 林林 奈奈(17071778)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药用植物学与生

7、药学7 1.双名法双名法 为了避免混乱和便于工作或学术交流,国际上制定了国际植物命名法规国际植物命名法规 ,植物学名必须用拉丁文 ,命名采用瑞典植物学家林奈倡导的“双名法双名法”,前一个词是属名属名,第二个是种加词种加词。 属 名 + 种加词 + 命名人名词主格 形容词或名词 姓氏或姓名缩写首字母大写 全部小写 首字母大写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72.栽培植物的命名(三名法)栽培植物的命名(三名法)l国际栽培植物命名法规cultivar(cv.) hortulanorum(hort.)l栽培植物的命名是在种加词后+栽培品种加词如:菊花Dendranthema morifolium

8、 (Ramat.)Tzvel. 滁菊Dendranthema morifolium cv. Chuju 贡菊Dendranthema morifolium cv. Gongju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7蓝藻门蓝藻门裸藻门裸藻门绿藻门绿藻门轮藻门轮藻门金藻门金藻门甲藻门甲藻门红藻门红藻门褐藻门褐藻门细菌门细菌门粘菌门粘菌门真菌门真菌门地衣门地衣门苔藓植物门苔藓植物门蕨类植物门蕨类植物门裸子植物门裸子植物门被子植物门被子植物门蓝藻门蓝藻门裸藻门裸藻门绿藻门绿藻门轮藻门轮藻门金藻门金藻门甲藻门甲藻门红藻门红藻门褐藻门褐藻门细菌门细菌门粘菌门粘菌门真菌门真菌门地衣门地衣门苔藓植物门苔藓植物

9、门蕨类植物门蕨类植物门裸子植物门裸子植物门被子植物门被子植物门藻类植物藻类植物菌类植物菌类植物维管植物维管植物低等植物低等植物(无胚植物)(无胚植物)高等植物高等植物(有胚植物)(有胚植物)颈卵器植物颈卵器植物孢子植物孢子植物(隐花植物)(隐花植物)种子植物种子植物(显花植物)(显花植物)蓝藻门蓝藻门裸藻门裸藻门绿藻门绿藻门轮藻门轮藻门金藻门金藻门甲藻门甲藻门红藻门红藻门褐藻门褐藻门细菌门细菌门粘菌门粘菌门真菌门真菌门地衣门地衣门苔藓植物门苔藓植物门蕨类植物门蕨类植物门裸子植物门裸子植物门被子植物门被子植物门蓝藻门蓝藻门裸藻门裸藻门绿藻门绿藻门轮藻门轮藻门金藻门金藻门甲藻门甲藻门红藻门红藻门褐

10、藻门褐藻门细菌门细菌门粘菌门粘菌门真菌门真菌门地衣门地衣门苔藓植物门苔藓植物门蕨类植物门蕨类植物门裸子植物门裸子植物门被子植物门被子植物门蓝藻门蓝藻门裸藻门裸藻门绿藻门绿藻门轮藻门轮藻门金藻门金藻门甲藻门甲藻门红藻门红藻门褐藻门褐藻门细菌门细菌门粘菌门粘菌门真菌门真菌门地衣门地衣门苔藓植物门苔藓植物门蕨类植物门蕨类植物门裸子植物门裸子植物门被子植物门被子植物门五、植物界的基本类群植植物物界界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7v植物分类检索表(Key)是鉴定植物种类的一种工具,一般植物志植物分类手册都有检索表,以便校对和鉴别原植物的所属科、属、种时应用。 v检索表的编制是采取由“一般到特殊”

11、、“由特殊到一般”的原则编制的。是将所列类群的特征,由共性到个性,按二歧归类法二歧归类法编制的。应用检索表鉴定植物时,必须熟悉植物形态术语,仔细识别被查植物的特征或特性(尤其是繁殖器官的构造特征),然后逐项查核。 v常见的植物分类检索表,有定距式、平行式和连续平行式三种式样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71植物体无根、茎、叶的分化,没有胚胎-低等植物 2植物体不为藻类和菌类所组成的共生体。 3植物体内有叶绿素或其它光合色素,为自养生活方式-藻类植物 3植物体内无叶绿素或其它光合色素,为异养生活方式-菌类植物 2植物体为藻类和菌类所组成的共生体-地衣植物1植物体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胚

12、胎-高等植物 4植物体有茎、叶而无真根-苔藓植物 4植物体有茎、叶也有真根。 5. 不产生种子,用孢子繁殖- - -蕨类植物 5. 产生种子,用种子繁殖- - - -种子植物 将每一对矛盾的特征分开间隔在一定的距离处,而注明同样号码。11,22,33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71.植物体无根、茎、叶的分化,没有胚胎-低等植物1.植物体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胚胎-高等植物2.植物体不为藻类和菌类所组成的共生体。2.植物体为藻类和菌类所组成的共生体-地衣植物3.植物体内有叶绿素或其它光合色素,为自养生活方式-藻类植物3.植物体内无叶绿素或其它光合色素,为异养生活方式-菌类植物4.植物体

13、有茎、叶而无真根-苔藓植物4.植物体有茎、叶也有真根。5.不产生种子,用孢子繁殖-蕨类植物5.产生种子,用种子繁殖-种子植物 将每一对矛盾的特征紧紧并列,而每一项条文之后注将每一对矛盾的特征紧紧并列,而每一项条文之后注明下一次依次查阅的号码或所需查的对象。明下一次依次查阅的号码或所需查的对象。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71.(6)物体无根、茎、叶的分化,没有胚胎 -低等植物2.(5)植物体不为藻类和菌类所组成的共生体。3.(4)植物体内有叶绿素等光合色素,为自养生活方式- - -藻类植物4.(3)植物体内无叶绿素等光合色素,为异养生活方式- - -菌类植物5.(2)植物体为藻类和菌类所组成的共生体-地衣植物6.(1)物体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胚胎- -高等植物7.(8)植物体有茎、叶而无真根-苔藓植物8.(7)植物体有茎、叶也有真根。9.(10)不产生种子,用孢子繁殖-蕨类植物10.(9)产生种子,用种子繁殖-种子植物 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