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策略_第1页
文言文翻译策略_第2页
文言文翻译策略_第3页
文言文翻译策略_第4页
文言文翻译策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言文翻译策略制作人:吴厚松 审核人:谢正奎通过对多次的考试学生试卷得分情况分析得出,广大学生尤其是本校的学生在文言文翻译时得分普遍比较低,针对这一现象,针对高三的学生我特地准备了本节课的内容。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掌握在考试中遇到文言文翻译时的临场应对方法;教学重难点:临场时的三步七法的贯彻与落实;教学过程:文言文翻译主观题考查的目的就是要检测考生能否对每一个文言词做出准确、恰当、明晰的翻译。因此,文言文翻译主观题作答时,应采用直译的方式,做到字字落实,一一对应,使译文真实、准确,不夸大不缩小,不能采用意译的方式囫囵吞枣。这是文言文翻译时首要的问题,也是文言文翻译主观题考测的着眼点和落脚点。谈

2、一谈文言文翻译应注意的问题。译文力求做到“信”、“达”、“雅”。所谓“信”,就是译文要忠实于原意,不能凭主观意识,妄加推测,随意改变原文的意图及用词等特点;所谓“达”,即译文要文从字顺,意脉通畅,合乎语法规范和语法习惯,无语言障碍、思路堵塞等情况;所谓“雅”,就是说译文要尽量做到美一些,能译出原文的语言风格和艺术水准来。三步六法翻译文言文 语文学习往往讲求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其实文言文翻译也需要考虑这方方面面的问题,为此,必须努力做到宏观把握,微观处理,使译文符合“信”、“达”、“雅”的要求。所谓“宏观把握”,就是整体把握文言文语段写了什么人、什么事,人物与人物之间、事件与事件之间

3、有何关系,其中的来龙去脉如何,作者的态度怎样,等等。所谓“微观处理”,就是在翻译时,根据对语段整体的把握,针对所译句子进行具体的、准确的分析和定位,确定它们的语法特点、省略成分、句意内容、思想内涵、观点态度、语气情感,做出准确、恰当、合理、明晰、通畅、完美的翻译来。第一步把单音词换成双音词,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者还不会解释的词语就暂时用方框框起来。 第二步根据翻译好的白话文中上下文的意思,去猜测原来框起来的词语的意思,再查字典,最后选定最合适的意义。 第三步仔细揣读翻译好的白话文,看语句是否符合现代汉语习惯,需要补充哪些省略了的词语、删掉哪些没有实际意义的助词,如果遇到词序上有问题的地方就调整

4、一下词序。 在这三步过程中,要按以下六种方法翻译: 1.留。文言文中人名、地名、官名、爵名、书名、庙号、年号、度量单位、典章制度的名称等专有名词可照抄不译。如“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一句中的“庆历四年”“巴陵郡”都应保留,即可翻译为“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做巴陵郡的太守。”此外,和现代汉语的意思相同词语也可以保留。如 “廉颇勇猛”翻译后还为“廉颇勇猛”;2.换。单音词换成双音词。如“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五柳先生传)可翻译为“(他)悠闲恬静,少语寡言,不羡慕荣华利禄。”古义换为今义。如“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观潮)中的“岁”应换成“年”。 大家都清楚我国汉字的特

5、点及造字法。无论是象形字、指事字,还是会意字、形声字,都是一字表意。因此,古代的汉字都是通过一个字或者说单音节的字来表意的,这是古汉语字的特点。但现代汉语在演化过程中多采用双音节词来表意,如古汉语“目、耳、日、月、牧、休”在现代汉语中一般都变成了“眼睛、耳朵、太阳、月亮、放牧、休息”这些双音节词。正是因为古今汉语有这种差别,在文言译成现代汉语时除现代汉语仍沿用的外,一律译成双音节词。3.补。补充文言文中省略成分,以及虽不是原文省略,但应正确译出原意或合乎现代汉语习惯的词语或句子。如“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两小儿辩日)翻译时在“如盘盂”前补出形容词性谓语“小”即“太阳刚出来大得像车

6、伞一样,等到中午时却小得像一个盘子了。”文言文的语言简练,是其又一特点,其语言的跳跃性,即省略的广泛运用,是形成这一特点的一大因素。大家都知晓,文言文的省略是没有规律的,介词可省,主语可省,定语可省,而且,宾语可省,谓语也可省,等等。判断其省略了什么,只有根据语境准确把握前后句的关系,才能确认。因此,在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必须将必要的省略内容补足,将跳跃过的内容补出。只有这样,才能使译文顺畅,意思明晰,成为有机整体。4.删。根据现代汉语习惯无法译出的某些文言词,可以删去不译。如“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中的“夫”是文言文句首发语词,无实在意义,应删去。再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

7、莲说)中的“之”字只起补足音节的作用,并无实义,可取消不译。 5.调。文言文中的某些句式,如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宾结构后置等倒装句,在翻译时,应根据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调整语序。如“马之千里者”(马说)中的“之”为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无实在意义,可调为“千里之马者”。 古今汉语在语法上是有较大差别的。这种差别是不容忽视的,在翻译文言文时,必须把古汉语的语法调整为现代汉语的语法。现代汉语的语法结构是: 句首状语,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补语。而文言文的语法相对于现代汉语而言,其变化主要体现在特殊句式和活用现象上。特殊句式及活用现象虽然没有列入“考试说明”的考查范围内,但在文言文翻译

8、主观题中必须将其重视起来,改为现代汉语的句式和用法。特殊句式,主要指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倒装句、使动句、意动句和为动句;活用现象,主要指名词用作动词、动词用作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数词用作动词,以及名词用作状语、动词用作状语等现象。关于这种现象不再赘述,只是希望在翻译过程中特别注意,很好地处理它们。6.代。就是将文言文中的一些一词多义的实词和虚词的不同的意思分别带入原句中,然后区分在原文的语境中应该采用哪种意思。7.并。归并文言文中的某些词语或句子。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上下文的意思是相互交错、补充的,应翻译为“将军和壮士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残酷的战斗,

9、有的死了,有的胜利归来”。恰当处理文言实词、虚词及固定结构。文言文,就是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加上句读的语法组合。毫无疑问,在文言译成现代汉语时,就要恰当地处理实词、虚词和一些固定结构。文言实词是必须一字不漏地译出来的除现代仍沿用的可照录外因为它是语意表达的主体,如若在表意上有重复现象,可将相同意义的译文词合并。至于虚词,表实在义的必须译出,表语法义和语气义的可以不译沿用至今的照录。对于“何为”、“其欤”、“岂哉”、“何哉”、“何之有”、“其邪,其也”等等固定结构,也必须译出它的特定语气、意味和风格、色彩。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要努力做到宏观把握,微观处理。 老师寄语:以上的种种方法都是建立在能熟练掌

10、握高考中常考的80个文言实词和19个文言虚词的基础上的一些临考的策略方法。考试无论怎么出题,都是万变不离其宗,所以,同学们应该做到熟练的掌握必修本上出现的文言文篇目,对每个词语都能做到举一反三,加上平时的练习,相信翻译将不再是我们的软肋。随堂练习:翻译下面的语句:1、永和六年,羲之以魏国公知徽州,性刚毅果敢,贼莫不之惧。译文:永和六年的时候,王羲之凭借魏国公的身份担任徽州的知州,性格刚毅果敢,贼没有不害怕他的。注:本句考察的是七法中的留、换。2、殚财不足以奉敛,尽力不能周役,民氓饥寒冻饿,死胔相望。译文:倾尽钱财不够交纳赋税,竭尽全力不能完成徭役,百姓饥寒交迫,腐尸随处可见。注:本句考察的重点

11、是让学生猜测“胔”的意思,以及语句中“以”的意思,“周”应该是使动用法。3、兄为君则君之,己为君则兄之可也。译文:兄长为国君时就用国君礼对待他,自己为国君时用兄长礼仪对待他就可以了。注:本句主要考察词类或用,尤其是其中第二个“君”和“兄”的用法。3、近日之事,衅难将成,赖陛下英明速断,故罪人斯戮。译文:近日的事情,祸端将成,仰仗陛下英明果断,所以犯罪的人就受到了惩罚。(语意被动句)注:本句主要考察被动句。4、永乐元年入朝,留为故官。未几,复谢去。译文:(某某人)永乐元年被征召入朝,留下担任原来的官职,不久,又辞官离去。注:本句主要考察补和代。5、子产而死,谁其嗣之?译文:子产如果死了,还有谁能

12、继承他呢?(疑问句宾语前置)注:本句主要考察调。6、吾爱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学焉,大亦愈知治矣。译文:我喜欢他,他不会背叛我,让他去那里学习(为政之道),他就更加懂得治理(封邑)了。(否定句宾语前置)注:本句主要考察调和补。7、与通都大邑想去远,或二三百里,虽至近亦且半之。译文:与交通便利的大城市相距甚远,有的达到二三百里,即使是最近的,也有将近一半的路程。注:本句主要考察代。或在文言文中主要有“有的”“或者”意思,本句中应该用“有的”意;“虽”在文言文中主要有“虽然”“即使”意思,本句应该用“即使”意。8、盖忠臣执义,无有二心。若畏威失正,均虽死,不易志。译文:忠臣坚持道义,不应有异心,如

13、果惧怕威势丧失公正,我即便是死,也不会改变志向。注:本句主要考察删。9、辉刚于为吏,见忌于上,所在多被劾。译文:朱辉做官很刚直,被上司记恨,所到之处,他都被人弹劾。(固定格式被动)注:本句主要考察留,以及被动句。10、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译文:天下的人不赞美管仲的贤能却赞美鲍叔牙能了解人。注:本句主要考察文言文实词“多”的意思。11、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加穷困,鲍叔牙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有不利也。译文:我曾经替鲍叔牙谋划事情,却使事情更加糟糕(却使鲍叔牙的处境更加困窘),但鲍叔牙不认为我愚蠢,他知道时运有好的时候也有不好的时候。注:本句主要考察代。文言文虚词“为”的用法有很多,本句中应该选用“替”意思。12、力不足,死焉,职也。译文:力量不够,死在这件事情上,也是你的职分。(判断句)注:本句主要考察文言文特殊句式-判断句。13、然后资益州之殷富,冯天府之险阻,以此成业,犹反掌也。译文:这样以后依仗益州的丰富资源,凭借天府的险要地形,用这成就帝王大业,就像翻一下手掌那么容易了。(通假字)注:本句考察了文言文中的通假现象。14、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译文:孔子登上东山认为鲁国很小,登上了泰山就认为天下很小。(意动用法)注:本句主要考察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15、今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