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_第1页
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_第2页
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_第3页
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在不断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非常重要。当今的幼儿基本是独生子女,家长 对孩子各方面的投资越来越多,却忽视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生活能力的培养贯穿在幼儿园的整个阶段, 而抓好小班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就是自己承担或料理生活,使日常生活得以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著名教育家 陈鹤琴先生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的原则”,并且有大量的信息和研究揭示,孩子 不能很好地掌握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不仅会影响孩子现在的生活,而且也会给将来的学习、生活、处事 带来极大的影响。一、培养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 “生活、卫生

2、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是纲要对健康领域所提出的目标之一。幼儿 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有自信心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 产生深远的意义。但现在大部分的幼儿依赖性很强,生活自理能力差,以致不能很好的适应新环境。为了 使今天的幼儿将来能成为未来祖国的栋梁,从小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是相当迫切和必要的。曾听说某一大学生在大学因为不能自理, 而让妈妈陪读的生活悲剧, 值得我们深思。 儿童心理学认为, 3 岁儿童的身体和手的基本动作比较协调,也有了自理的愿望。父母却忽视了孩子的这种愿望一切包办代 替,他们过多的关爱不经意间挫伤了孩子自理的积极性,阻碍了

3、孩子自理能力的发展。有研究表明: 2-4 岁是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生活习惯初步养成的关键期。从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看, 年龄越小越单纯,可塑性越强,越容易接受各种影响和教育,此时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及习惯就越成功。 对小班孩子来说。从家庭到幼儿园是生活一大转折。本来由父母甚至更多的人照顾生活,像小皇帝、小公 主一样被大人哄着,现在却要开始学习自己照顾自己,能否顺利地进行盥洗、入厕、进餐、穿脱衣服、午 睡是小班孩子入园首先要碰到的难题。二、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现状 随着当今社会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孩子们的物质条件也可以说是空前的优越,随之而来的“溺爱”、 “娇生惯养”也比比皆事,“包办代替”现象越来越严

4、重,孩子们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现象也屡屡皆事。 很多家长认为吃饭、穿脱衣服等生活技能是不用训练的,认为小孩长大自然就会啦,不用刻意去培养,不 必急于让他们动手。其实这种观念是不正确的,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孩子的这些请求: “我自己洗, 我自己拿,我自己 , 等等”但得到的回答往往是:“不行,你还小,不会做”。家长习惯为孩子做事, 特别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的宠爱,孩子也习惯接受大人们的帮助,遇到一点难的就不愿意做。使 幼儿形成一种错误的认识:自己不愿意干的事情,大人会帮着干;要喝水了,大人会端水来:要起床了, 大人会给衣服穿 , 。常言道:“三岁之愧,百岁之才”,这说明 3 岁左右的儿

5、童身心两个方面是都在进 一步地成熟与充实,此时不但是培养有个性人生的起点,同时也是可塑性最强的一个时期。小班孩子年龄小,肌肉发展不完善,自控能力差,手眼协调还不够。让孩子自己吃饭常常桌上地上都 是米饭,家长嫌脏,吃好了还要搞卫生,认为还不如自己喂得快而且干净:有的孩子要自己洗手,结果手 没洗干净,还弄湿了衣服;孩子非要自己穿衣服,结果衣服被穿反了,还要重穿 , 。所以许多家长认为 与其让孩子做,不如自己做,节省时间,避免麻烦。其实,家长这种拒绝孩子动手做,包办代替的做法, 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妨碍了自理能力和独立性的发展。孩子自理能力弱的根源不在孩子,而在 家长对孩子有很多的不舍和顾虑

6、。在幼儿园中也存在着老师的包办,一些要求提出来而无法长期坚持落实下去的现象。比如往往有些孩 子因吃饭玩而影响下面的活动时,我们就会赶快将孩子的饭喂掉。又比如看到孩子们小便后因衣服穿得过 多而艰难地拉裤子时,我们心里往往有很多的不忍而去帮孩子将裤子穿好,这样久而久之,孩子们也就依 赖老师们的帮忙了。三、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策略 小班幼儿的基本动作已发展得比较自如,他们已能够掌握各种运用大肌肉的动作和某些运用小肌肉的 精细动作,为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依据小班生活自理能力标准的要求,可以采取以下教 育手段和工作。第一、坚持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进行生活生理能力的培养 为了使幼儿熟练掌

7、握生活技能,教师必须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创造条件让幼儿反复练习。教师可以 抓住日常生活中每一个可以利用的机会,为幼儿提供学习途径。例如:每天安排小值日生,餐前协助老师 一起分盘子,分勺子,餐后帮助老师收拾桌子,孩子们都会非常感兴趣。在每日的吃饭活动前告诉幼儿今 日午餐吃什么、 这些饭菜有什么营养?小朋友吃饭要怎样做?这样一来, 幼儿在吃饭时就比较专心, 挑食、 偏食现象比较少,时间长了,自然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幼儿小便后提不上裤子,我们就教他用两手向上 提前边和后边,渐渐地幼儿就掌握了这一技巧。还有洗手的正确方法,如何洗,怎样打香皂。在每日生活 中都能很好的锻炼每一名幼儿。另一方面,孩子由于缺

8、乏生活经验,在操作过程中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别担心孩子干不好,或 添麻烦,帮倒忙。我们要耐心细致地引导,还可辅以鼓励性语言,如“你行的”,“我相信你会干好的” 等,必要时我们还需协助幼儿实现成功,以免挫伤幼儿,一定要确保孩子做事的积极性。我们还要善于捕捉孩子的闪光点,赏识孩子的点滴进步,获得成功的愉快感是推动幼儿生活自理的动力。当幼儿取得点滴 进步时,我们可用表扬的口吻“你真棒”,“你真能干” , 都会使幼儿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成为激 励幼儿自觉掌握自理能力的强大动力。孩子虽小,但是我们不能低估它们做事的能力,应放手让他们做一 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第二、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我是

9、根据培养活动目标,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有目的地选择一些有关的歌曲、故事、游戏等采用集体教育 的活动形式,对幼儿进行自我服务方面意识的熏陶,使孩子在内心深处产生强烈的思想:“我要自己的事 情自己做”。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我们利用孩子的这个特点,经常进行一些有趣的活动,如 姐姐来喂饭”,“我帮姐姐穿新衣”,“送玩具回家”,等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中学会一些吃饭、穿衣、 整理玩具等基本的自理技能,然后,再帮助孩子迁移到他自己的实际生活中。这种方法,符合幼儿的心理 特点,既受孩子们的喜欢,又可以使孩子们在愉快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锻炼了自己。3 岁孩子思维的特点还是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他们的模仿性很强,很

10、喜欢鹦鹉学舌,儿歌内容具体, 直观形象,琅琅上口,易读易懂。另一方面儿歌内容直接有指导学习的作用。刚学穿脱衣服对小班幼儿来 说确实难度太大。如果平铺直叙地向幼儿讲解,他们根本听不进去,而且会有厌烦、枯燥的情绪。为了让 幼儿尽快掌握穿脱衣服的要领,我们可以运用许多简短有趣的儿歌,例如穿衣服;抓领子,盖房子, 小老鼠,出洞子,吱溜吱溜上房子。脱衣服;缩缩头,拉出你的乌龟壳,缩缩手,拉出你的小袖口。 通过这些琅琅上口的儿歌,幼儿会有兴趣地边说边做,逐步学会穿脱衣服。洗手前挽袖子;爬,爬大山, 一爬爬到山顶上,别让袖子滚下来。小班幼儿经常有穿倒鞋的现象,于是我们和幼儿一起来检查时可以这 样做;顺着两边

11、裤缝往下摸,能摸到鞋釬,就穿对了,摸不到,就要把鞋子都脱下来,两只鞋子换换家, 再穿上。充分的让孩子做到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第三、做好家长工作,形成家园合作。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仅在幼儿园培养是不够的,需要家园一致。家长是架起家庭和幼儿园 之间的桥梁;家庭是人生教育的起点,也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父母是孩子一生教育的第一位老师。 生活自理能力是幼儿最基本的生活能力,是在家庭环境中随时随地可以进行的教育。家庭是幼儿生活的重要场所,尤其是小班,当他们第一次离开家,进入集体生活时,家长和幼儿都有 一个不适应的过程,因此更需要我们做好家园沟通工作。为此,我们开通了“宝宝直通车”就孩子在园的 生

12、活情况、能力、行为表现等与家长定期、经常地进行沟通,使家长能感受体会孩子在自理过程中的进步, 引导家长在家庭生活中支持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使他们的自理能力和生活习惯能在家园一致的环境中养 成,同时,我们也得到了家长的反馈,更好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从而更有针对性的展开工作。也可以张 贴一些培养生活自理能力的理论知识或实践资料的推荐或是家长和老师在幼儿自理能力培养中的经验,供 家长和老师共同分享,相互学习。现在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建立班级 QQ 群“生活自理能力”话题的争鸣,通过家长与家长、家长与老 师的探讨交流,在家长中发起“孩子自理能力”培养中的无奈和好的建议的对话,从中总结教训,吸取经 验。小班幼儿学做事的主要阻力来自于家庭,家长总是有许多顾虑和担心,而导致不放心。我们就利用开 学时的家长会,向家长积极宣传科学育儿知识,以及从小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意义和方法。也可以利 用演示法,向家长演示一些生活技能,使家长在教孩子时与幼儿园采用一样的方法,这样才有利于孩子的 学习与掌握。在幼儿入、离园时,老师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和反馈,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园的一日生活情况,老师也 可以询问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