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考点二 镁、铝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之小船创作1镁的重要化合物氧化镁碱性氧化物MgO 2H=Mcj+ + H2O氢氧化镁中强碱Mg(OH>+2H=M? + 2屋O难溶于水Mg"+ + 2OH =Mg(OH)J溶解度小于碳酸镁MgCO HO=Mg(OH升 CO T热稳定性Mg(OH=Mga HO氯化镁用于冶炼金属镁通电MgCb=Mlg+ Cl 2 T熔融2铝的主要化合物(1)氧化铝和氢氧化铝(2)复盐一一硫酸铝钾复盐定义:由两种不同的金属离子 (或nh4)与一种酸胆离子组成的盐叫复盐。明矶明矶的化学式为 KAl(SO4)2 12H2O,可溶于水,电离方程式为 KAl(SO4)2=K
2、 + Al3+ 2Sd o 水溶液的pH57(填“>” “<”或“="),原因是 Al3+3HbOAl(OH)3+3HI+o明矶可用于净水, 其原因是 明3+水解产牛Al(OH)3胶体,Al(OH) 3胶体可以和悬浮于水中的泥沙形成絮状不溶物而沉 降下来,使水澄清。M学霸巧学卡对镁、铝化合物的深层解析(1)由于Mg(OH)的溶解度比 MgCO勺小,故水垢的主要成分中是Mg(OH),而非MgCO(2)Al 2Q、Al(OH)3只与强酸、强碱溶液反应,与氨水和 碳酸溶液不反应。(3)Al 3+只能存在于酸性溶液中,AlO2只能存在于碱性溶 液中。若将分别含Al3+和A1O2的
3、盐溶液混合,发生反应:Al3 + + 3A1O2 + 6H2O=4Al(OH)3 ;。(4)Al 2O3、Al(OH) 3是中学阶段接触的唯一与碱反应的金 属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经常应用到除杂、计算题中,所以一 定要熟记这两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5)明矶净水只能除去水中的悬浮杂质,不能杀菌消毒, 与氯气消毒原理不同。1.思维辨析(1)在加热情况下利用氢气还原氧化铝的方法得到金属铝。()(2)将Al(OH) 3沉淀转入蒸发皿中,加足量稀硫酸,加热蒸干得无水Al2(SO4)3固体。()(3)将NaOH容液缓慢滴入A12(SO4)3溶液中至过量,最终观察到有沉淀生成。()(4)日用铝制品表面覆盖着氧化
4、膜对内部金属起保护作用。()(5)Al 2。的熔点很高,可用作耐高温材料。()(6)明矶水解形成的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悬浮物,可用于对水的杀菌、消毒。()答案 (1) X (2) V (3) X (4) V (5) V (6) X2.将等体积的 A1C13溶液和NaOH容液混合后,沉淀物中含铝元素的物质的量与溶液中含铝元素的物质的量相等,则原AlCl 3溶液与NaOH容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A. 1 : 3B. 2 : 5C. 1 : 4D. 2 : 7答案 D解析 设AlCl 3和NaOH勺物质的量分别为 a、b。当NaOHa少量时,铝兀素以 Al3和Al(OH)3形式存在,-
5、X3= b, a: b=2 : 3;当NaOH±量时,铝元素以Al(OH)3和AlO2形式存在,a a3+ 2x4= b, a : b=2 : 7。心考法综述铝的化合物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主要是“铝三角”的转化关系及应用,涉及内容较多,如书写离子 方程式,离子共存的判断,实验操作中的鉴别、 分离、提纯, 结合图象的分析或计算等,综合性较强,属较难题。命题法1常见的两性物质典例1下列物质既能跟盐酸反应, 又能跟NaOH容液反 应的是()SiO2 AlAl 2O3 Al(OH) 3 N&CO 溶液Ca(HCO) 2溶液NHHCO溶液KHSO溶液A.B.C.D.解析SiO2只能与Na
6、OH容液反应,与盐酸不反应;Al、Al2。、Al(OH)3、Ca(HC2、NHHCO既能跟盐酸反应,又能跟 NaOH容液反应;N&CO只能与盐酸反应,与NaOH容液不反应; KHSO只能与NaOH容液反应,与盐酸不反应。答案BA I【解题法】常见的两性物质归纳总结(1)中学学习阶段接触到的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 的物质有:金属单质:Al等;两性氧化物:Al 2c3等; 两性氢氧化物:Al(OH) 3等;弱酸的镂盐:(NH4)2CO、CHCOONH (NH4%S 等;弱酸的酸式盐:NaHCO KHS NaHSO等;氨基酸等。(2)两性物质:是指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合物
7、,上述物质中只有AI2Q、Al(OH)3、氨基酸是两性物质。命题法2 “铝三角”转化关系典例2 下列各组物质,不能按(“一->”表示反应一步完成)关系转化的是()选项abcAAl 2QNaAlQAl(OH) 3BAlCl 3Al(OH) 3NaAlQCAlAl(OH) 3Al 2QDMgC2Mg(OH>MgO解析 各选项中物质间的转化为:A项,NaOHCOAl 2。> NaAlQ> Al(OH) 3> Al 2。; B 项,AlCl 3 NH2°Al(OH) 3-aOH NaAlQAlCl 3 ; D 项,MgCb>Mg(OH)>MgO>
8、;MgCl2; C项中,Al 不能一步转化成Al(OH) 30答案CIA I【解题法】“铝三角”间的转化关系相互转化的离子方程式如下:(1)Al 3+ + 3OK=Al(OH)3 ;或 Al3+3NH H2O=Al(OH)4 + 3NH(2)Al(OH) 3+OH=AlC2+2H2O(3)Al 3+ + 4OH=AlOT +2H2O(4)AlO 2 +H+H2O=Al(OH)3;或 AlO2 + CO+ 2H2O=Al(OH)3 J + HCO(5)Al(OH) 3+ 3H+=Al3+ + 3HO(6)AlO 2 + 4H+=Al3+ + 2HO相互关系:十:,十二,注意, Al(OH) 3
9、只溶于强酸强碱。命题法3 含Al”的混合溶液中滴加 NaOH勺图象题典例3某溶液中可能含有 4、Na NH M#、Fe3十、Al 3 SOT、CO一等。当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 度的NaOH容液时,发现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随NaOH容液的体积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4、NH Mc| Al3+B.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SO和Na+C.原溶液中含有的 Fe3+和Al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 1D.反应最后形成的溶液中含有的溶质为N&S。解析从题中图象可知,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过程中发生了四种反应:开始一个单位是中和反应,接下来六个单 位是沉淀反应,
10、再接下来的两个单位是镂根离子与氢氧根离 子的反应,最后一个单位为氢氧化铝的溶解,由此确定生成 氢氧化铝需要的氢氧化钠为三个单位,另外三个单位的氢氧 化钠生成的是氢氧化铁沉淀;有铝离子则没有碳酸根离子。因此可以确定有 h+、NhT Fe3+、Al3+、SO,不能确定是否有Na可以确定没有M#、CO,答案CA I【解题法】含Al 3+的混合溶液与 OH反应的先后顺序当溶液中有多种离子时,要考虑离子之间的反应顺序,如向含有 4、NH M才、Al 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 NaOH 溶液,NaOHJt与 印反应,再与Mgj Al3+反应生成沉淀,再 与NHf反应,最后才溶解 Al(OH) 3沉淀。即“
11、先结合,后溶解"。若不清楚结合的先后顺序, 则可以采用“假设法”,如假设NH先与OH结合,则会发生NHt + OFH =NH- H2O,但溶液中的 Al' Mgp会与NH 肌。 反应又生成NH所以NH不能优先于Al3+和M#与OH结合。若要正确排由结合的先后顺序,需熟练掌握离子间的反应原 理。命题法4“铝三角”的主要应用典例4 Al(OH) 3的制备若甲、乙、丙三位同学用规定的药品制备Al(OH) 30规定必用的药品如下: 350 g 70%HSO溶液,NaOH®体240 g, 足量铝屑、水(不能用其他药品)。甲、乙、丙用各自设计的方案制得Al(OH)3的质量分别是
12、W、WV3A三种实验方案如下:甲:铝一加NaOH容液一加HSO溶液 W gAl(OH) 3乙:铝一加HSO溶液一加NaOH容液一 WgAl(OH) 3铝一加HSO溶液丙: 丁工 、一WgAl(OH) 3铝一加 NaOlWB试回答:(1)从充分利用原料、降低成本和提高产率等因素分析, 实验方案最合理的是。(2)三位学生制得的 Al(OH)3, W. W V质量由大到小 的顺序是 O240 g解析n(H2SO)=n(NaOH)=40 g .mo- = 6 mol,2.5 mol350 g x 70%7198 g , mol甲方案:2Al + 2NaOI+ 2hbO=2NaAlO+ 3H2 T6 m
13、ol ?6 molAlO2 + H+ + HO=Al(OHb J过量 2.5X2 mol ?5 mol因此,甲方案最多制得 5 mol Al(OH) 30乙方案:2Al + 3H2SO=Al2(SO4)3+ 3H2 T2.5 mol ? -X 2.5 mol3Al 2(SO4)3 +6NaOH=2Al(OH)J + NaSO13X 2.5 mol过量?,2.5 mol3一 、 5因此,乙万案最多制得 -mol Al(OH) 303丙方案:2Al + 6H+ =2Al3+ + 3H45 mol ? I mol32Al + 20H + 2H2O=2AlG + 3hb T6 mol ?6 molAl
14、3+ + 3AlO2 + 6H2O=4Al(OH2 J5 mol20V mol3因此,丙方案最多制得 mol Al(OH) 30 3故 V3>V1>VWo答案(1)丙恸忡W典例5与铝元素有关的物质的分离、提纯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A.镁粉中混有少量铝粉:加入过量烧碱溶液充分反应, 过滤、洗涤、干燥B.用过量氨水除去 Fe3+溶液中的少量Al3+C. Al(OH)3中混有少量 Mg(OH:加入足量烧碱溶液, 充 分反应,过滤,向滤液中通入过量CO后过滤D. MgO中混有少量 Al 2C3:加入足量烧碱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得到MgC解析Al(CH)3不溶于氨水,故
15、向含少量Al3+的Fe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时,Fe"、Al3+均转化为氢氧化物沉淀, 达不到除杂的目的。答案B典例6 利用“铝三角”转化关系进行物质鉴别 卜列各组物质的无色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即可鉴别的是()KOH NaSO AlCl 3 NaHCO3 Ba(OH)2 H2SO4 HCl NaAlQ NaHSO Ca(OH)2 Na2CO3 BaCl2A.B.C.D. 解析 不用其他试剂鉴别,即用物质间相互滴加现象不同来鉴别。中,将 KOH逐滴滴入A1C13溶液中时,先后 发生反应 Al" + 3OH=Al(OH)3j, Al(OH)3+OH=AlC2 +2H2。,现象是:
16、白色沉淀生成-溶解至消失;而将AlCl 3逐滴滴入KCH容液中时,先后发生 Al 3+ + 4CK=AlC2 + 2HbC; Al 3 + 3AIC2 + 6H2C=4Al(CH)3 J ,现象是:开始无明显现象 白色沉淀逐渐增多。两种滴加方式不同,现象也不同,从而可以鉴别。 中 NaHCO3 和 H2SO4 分别滴加到Ba(OH)2 中都有白色沉淀生成,但BaCO3 沉淀溶于H2SO4 中,且有气泡产生的是NaHCCffi HSC溶液混合,可鉴别由各种物质。中 HCl和 NaHSCW显酸性,无法鉴别。中 CaCC和BaCC都是白色沉 淀,无法鉴别由 Ca(CH)2和BaCE所以答案为 A 答
17、案 A典例7 利用33+或人102的存在环境进行离子共存的 判断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无色溶液中:CQ、MnO、Al: K卡B. 1.0 mol L-的 NaAlO2溶液中:CP、HCO、KJ Ca2 十C.在强碱性环境中:AlO2、SiO3 > Na。KD.能使甲基橙显红色的溶液中:NHf、AlO2、Na+解析A项MnO有颜色,CQ与Al 3+可发生双水解反 应;B项中 HCO+AlO2 + H2O=Al(OH)a + C。; D项中,酸 性条件下AlO2不能大量存在。答案CA I【解题法】“铝三角”关系的应用小结(1)Al(OH) 3 的制备方法一:可
18、溶性铝盐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反应原理:Al3+3NH3 H2O=Al(OH)4 + 3NH4方法二:向可溶性偏铝酸盐溶液中通入过量CO反应原理:AlO2 + 2H2O+ CO=Al(OH)3 J + HCO方法三:相互促进水解法|A13+Al3+ + 3AlO2 + 6HO=4Al(OH)3 JAID?(2)含铝元素的混合物的分离提纯利用Al、AI2Q、Al(OH)3可溶于强碱的特性,可除去许 多物质中的含铝杂质,如:Mg(Al):加足量 NaOH容液;FezQ(Al 2Q):加足量NaOH容液;Mg(OH)2Al(OH) 3:加足量 NaOH容液;M/+(Al 3+):加过量NaOH容液,过滤
19、,再加酸充分溶 解。(3)鉴别(利用滴加试剂顺序不同,现象不同)向AlCl 3溶液中滴加NaOH容液,先产生白色沉淀,后 沉淀溶解。向NaOH容液中滴加AlCl 3溶液,开始无明显现象,后 产生白色沉淀,沉淀不溶解。向NaAlQ溶液中滴加HCl溶液,开始产生白色沉淀, 后沉淀逐渐溶解。向HCl溶液中滴加NaAlQ溶液,开始无明显现象,后产生白色沉淀,沉淀不溶解(4)判断离子共存问题人计与0月、AlO2、C。、S2一等弱酸根阴离子或 AlO2与 H+、HCO以及弱碱阳离子 Al "、Fe3+等因生成沉淀或发生水 解相互促进的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1 .某化合物由两种单质直接反应生成,将其
20、加入 Ba(HCO)2溶液中同时有气体和沉淀产生。下列化合物中符合上述条件的是()A. AlCl 3 B. NaOC. FeCl2D. SiO2答案 A解析 FeCl2不能由Fe和Cl2直接反应生成,C项错误;SiO2不溶于水,也不能与Ba(HCO)2溶液反应,D项错误;NaO 可由 Na和 Q直接反应生成,Ns2O+ H2O=2NaOH,2NaOHBa(HCQ)2=BaCO; + NaCO+2HO,反应中无气体生成,B项错误;AICI3可由Al与Cl2直接反应生成,将 AICI3加入 Ba(HCO) 2 溶液中,Al3+ + 3HCO=Al(OH)3 J + 3COT ,发生 强烈双水解反应
21、,生成 Al(OH)3沉淀和CO气体,A项正确。2 .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将中溶液滴入 中,预测的现象与实际相符的是()选项中物质中物质预测中的现象A稀盐酸碳酸钠与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立即产生气泡B浓硝酸用砂纸打磨过的铝条产生红棕色气体C氯化铝溶液浓氢氧化钠溶液产生大量白色沉淀D草酸溶液高镒酸钾酸性溶液溶液逐渐褪色答案 D解析稀盐酸滴入NaCO和NaOH勺混合溶液中,先发生酸碱中和反应,开始没有气泡产生,A项错误;浓硝酸与 Al发生钝化,无红棕色的 NO生成,B项错误;将AlCl 3溶液滴 入NaOH容液中,开始无大量白色沉淀,C项错误;草酸与酸性KMnO§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2、KMnO§液的紫红色褪去,D项正确。3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烯可作水果的催熟剂B.硅胶可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C.福尔马林可作食品的保鲜剂D.氢氧化铝可作胃酸的中和剂答案 C解析 乙烯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催熟果实,A正确;硅胶无毒,可用作食品的干燥剂,B正确;福尔马林是35340%勺甲醛水溶3有毒,C错误;氢氧化铝可以中 和盐酸,可作胃酸的中和剂, D正确。4 .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中,Y既能与X反应又能与Z反应的是()XYZNaOH§ 液Al(OH) 3稀硫酸KOH§ 液SiO2浓盐酸ON2H2FeCl3溶液Cu浓硝酸A.B.C.
23、D. 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常见物质的性质,意在考查考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Al(OH) 3显两性,既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正确;SiO2与盐酸不反应,错误;砧与Q在放电条件下反应生成 NO N2在高温、 高压及催化剂存在条件下与H反应生成NH,但在常温时 降与Q、H2均不反应,错误;根据方程式:Cu+ 2FeC"=CuC2 + 2FeCl2、Cu+ 4HNO(浓尸=Cu(NQ) 2+ 2NOT + 2HO 可知, 正确。5 .室温下,在 0.2 mol L - Al 2(SO4)3溶液中,逐滴加 入1.0 mol L - NaOH溶液,实验测得溶液
24、pH随NaOH容液 体积变化曲线如下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a点时,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 Al3+水解,离子方程式为 Al" + 3OHTAl(OH) 3B. ab段,溶液pH增大,Al3+浓度不变C. bc段,加入的OH主要用于生成 Al(OH)3沉淀D. d点时,Al(OH)3沉淀开始溶解答案 C解析 本题考查铝的化合物的转化、水解平衡的移动以 及图象分析。Al3+水解方程式为 Al3+ + 3H2OAl(OH) 3+ 3H十,A项错误;ab段,加入NaOHfe要是与水解生成的 H 反应,pH增大,促进水解,Al3+浓度减小,B项错误;bc 段pH增大缓慢,主要是生成氢氧
25、化铝沉淀,C项正确;c点后pH增大加快,主要是发生反应Al(OH) 3 +OH=AlQ +2H2。,d点表示氢氧化铝完全溶解,D项错误。6. a g Mg、Al 合金完全溶解在 Ci mol L 1、V1 L HCl 溶液中,产生b g H 2。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 C2 mol , L 1、V2 L NaOH溶液,恰好使沉淀达到最大值,且沉淀质量为 dg 0下列关系错误的是()A.与金属反应后剩余盐酸为 (c1Mb) molB. c1c2MV1C.铝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b molD. d=a+17b答案 C解析反应后的溶液中溶质为NaCl,根据Cl原子守恒c2y可得cVi=c2V2,即c
26、= q厂,B项正确;根据题息可知消耗b的n(HCl) =2x 2 mol = b mol ,故剩余的 HCl的物质的量为 (eV b) mol , A项正确;题中的沉淀为 Al(OH)3、Mg(OH), 故有 n(OM) =n(H+) =2n(H2),沉淀质量为(a+17b) g, D项 正确;C 项设 n(Mg)=x mol , n(Al) =y mol ,求得:12bay=24x+27y=a 则b2x+3y = 2x2,1 一一一. a一所以铝失电子的物质的量为4b- mol , C项错误。37 .无水氯化铝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1)氯化铝在水中形成具有净水作用的氢氧化铝胶体,其反应的
27、离子方程式为 。(2)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 Al 2C3,含有FeQ、SiO2等杂质)制取无水氯化铝的一种工艺流程示意如下:已知:物质SiCl 4AlCl 3FeCl3FeCl2沸点/ C57.6180(升华)300(升华)1023步骤I中焙烧使固体水分挥发、气孔数目增多,其作用是(只要求 写由一种)。步骤n中若不通入氯气和氧气,则反应生成相对原子质量比硅大的单质是 o已知:Al2Q(s) + 3c(s)=2Al(s) + 3CO(g) A H = + 1344.1kJ , mol 12A1C1 3(g)=2Al(s) +3Cl2(g) A H2=+ 1169.2 kJ moli由AI2Q、C和Cl2反应生成 AlCl 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步骤in的尾气经冷却至室温后,气体用足量的NaOH冷溶液吸收,生成的盐主要有3种,其化学式分别为结合流程及相关数据分析,步骤V中加入铝粉的目的是答案 (1)Al 3 +3H2OAl(OH)3+3H+(2)防止后续步骤生成的AlCl 3水解(或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铁(或Fe)AlzQ(s) +3C(s) +3Cl2(g)=2AlCl 3(g)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电容式传感器场行业运行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衡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地理多媒体课件制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树人学院《ERP软件原理与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四川省建筑安全员《C证》考试题库
- 陕西理工大学《数字化会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报关实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网络规划与优化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三上学期质量监测(一)历史试卷
- 湘潭大学《生命科学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师范大学《医学影像诊断学上》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一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2
- 护苗行动安全教育课件
- 生物-山东省潍坊市、临沂市2024-2025学年度202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和答案
- 2025年小学督导工作计划
- 2024-2025学年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 矿山工程安全培训课件
- 基于ChatGPT的ESG评级体系实现机制研究
- 2024年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4年精对苯二甲酸市场分析报告
- 《商务数据分析》课件-商务数据的分析
- 成人手术后疼痛评估与护理团体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