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疱止痛酊外用联合阿昔洛韦静脉滴注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_第1页
祛疱止痛酊外用联合阿昔洛韦静脉滴注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_第2页
祛疱止痛酊外用联合阿昔洛韦静脉滴注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祛疱止痛酊外用联合阿昔洛韦静脉滴注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09-09-07 16:53:00     作者:曹寒秀,吴正平    编辑:studa20【摘要】  目的观察祛疱止痛酊外用联合阿昔洛韦静脉滴注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带状疱疹患者 46 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26 例,给祛疱止痛酊予皮损处外喷与静脉滴注阿昔洛韦联合用药;对照组 20 例,给予 3% 阿昔洛韦软膏外用与静脉滴注阿昔洛韦联合用药,观

2、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第 4 天,显效率 69.2%,总有效率 92.3;第 7 天,痊愈率 69.2%,总有效率 96.1。对照组在治疗后第 4 天,显效率 30.0%,总有效率 60.0;第 7 天,痊愈率 40.0%,总有效率 70.0,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祛疱止痛酊外用联合阿昔洛韦静脉滴注治疗带状疱疹疗效好。 【关键词】  祛疱止痛酊 带状疱疹 疗效观察带状疱疹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病毒性皮肤病,中医称“缠腰火丹”,俗称“蜘蛛疮”。该病是由病毒侵犯神经所致,因此患者常感明显的神经痛,特别是老年人如不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可遗留严重的神经痛后遗症

3、,十分疼痛且缠绵。为寻找安全有效的止痛、抗病毒治疗方法,我院开发利用民间验方,在实验室进行加工提炼,制成祛疱止痛酊,于2006-0812间试用于临床,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病例共 46 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26 例,男16 例,女 10 例,平均年龄 48 岁,其中 60 岁以上者7例,病程 37d;对照组 20 例,男12 例,女 8 例,平均年龄 46 岁,其中60岁以上者 5 例,病程37d 。临床主要症状为绿豆大小水疱,簇集成群,疱壁较紧张,基底色红,单侧分布,排列成带状,自觉疼痛明显,可伴有全身轻度不适。所有病例均确诊为带状疱疹。2  治疗药物与方

4、法2.1  治疗药物祛疱止痛酊,取生石膏、雄黄、冰片、蚤休、乳香、山慈姑、生南星按20213333比例粉碎后均匀混合,按酊剂制备方法1制得含生药 40 酊剂;阿昔洛韦粉针剂,湖北潜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H42O20665,批号:20060309;3% 阿昔洛韦软膏,江苏亚邦药业集团股份公司生产,批准文号:H32025837,批号:0605101。2.2  治疗方法治疗组给予祛疱止痛酊皮损处外喷,每日早晚各1次×6  d;同时静脉滴注阿昔洛韦粉针剂 0.5 g+5% 葡萄糖注射液 500 ml,qd×6 d。对照组给予 3% 阿昔洛韦

5、软膏外用,5次/d×6 d;同时静脉滴注阿昔洛韦粉针剂 0.5 g+5% 葡萄糖注射液 500 ml,qd×6 d。分别于第4天、第7天观察疗效。2.3  疗效标准皮疹消退,神经痛消失为痊愈;皮疹消退60以上,神经痛明显减轻为显效;皮疹消退30以上,神经痛减轻为有效;皮疹、神经痛均无改善为无效。     09-09-07 16:53:00     作者:曹寒秀,吴正平    编辑:studa203  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第 4 天

6、、第 7 天疗效比较,分别见表12。表1  两组在治疗后第 4 天疗效比较(略)表2  两组在治疗后第 7 天疗效比较(略)4  讨论带状疱疹除典型的皮疹外,神经痛是本病的另一大特点,为嗜神经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侵袭神经所致。西医常采用抗病毒药、抗惊厥药和镇痛药等治疗2,一般疗效不理想。中医认为本病是由于外感毒邪(病毒),加上情志内伤,肝郁化火或脾湿蕴结,致使毒邪化火与肝火、湿热相互搏结滞于脏腑,阻于经络,以致气滞血淤,经络阻塞不通而发生疼痛。治则通络解毒、祛风止痛。祛疱止痛酊方中雄黄、冰片、蚤休、山慈姑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生石膏发挥清热泻火、收敛生肌之功效,可促

7、进皮疹消退;乳香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生南星镇静止痛、解毒消肿。诸药合用相得益彰,切中带状疱疹病机,故临床疗效显著,值得研究利用。【参考文献】  1梁文权.药剂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66.2计雄飞,邓列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治疗进展J. 广东医学, 2005, 26(11):1453.     09-09-07 16:53:00     作者:曹寒秀,吴正平    编辑:studa203  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第 4 天、第 7 天疗效

8、比较,分别见表12。表1  两组在治疗后第 4 天疗效比较(略)表2  两组在治疗后第 7 天疗效比较(略)4  讨论带状疱疹除典型的皮疹外,神经痛是本病的另一大特点,为嗜神经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侵袭神经所致。西医常采用抗病毒药、抗惊厥药和镇痛药等治疗2,一般疗效不理想。中医认为本病是由于外感毒邪(病毒),加上情志内伤,肝郁化火或脾湿蕴结,致使毒邪化火与肝火、湿热相互搏结滞于脏腑,阻于经络,以致气滞血淤,经络阻塞不通而发生疼痛。治则通络解毒、祛风止痛。祛疱止痛酊方中雄黄、冰片、蚤休、山慈姑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生石膏发挥清热泻火、收敛生肌之功效,可促进皮疹消退;乳香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生南星镇静止痛、解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