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牌格律韵律大全_第1页
词牌格律韵律大全_第2页
词牌格律韵律大全_第3页
词牌格律韵律大全_第4页
词牌格律韵律大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词牌格律韵律大全简单说,在现代汉语四声中,第一声、第二声是平声;第三声、第四声是仄声。 2:古代的词牌的种类以及平仄:词,诗歌的一种。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始于隋,定型于中晚唐,盛于宋。隋唐之际,从西域传入的各民族的音乐与中原旧乐渐次融合, 并以胡乐为主产生了燕乐。 原来整齐的五、七言诗已不适应,于是产生了字句不等、形式更为活泼的词。词最早起源于民间, 后来, 文人依照乐谱声律节拍而写新词, 叫做“填词”或“依声”。 从此,词与音乐分离,形成一种句子长短不齐的格律诗。五、七言诗句匀称对偶,表现出整齐美;而词以长短句为主,呈现出参差美。词有词牌, 即曲调

2、。 有的词调又因字数或句式的不同有不同的“体”。比较常用的词牌约 100 个。词的结构分片或阕,不分片的为单调,分二片的为双调,分三片的称三叠。按音乐又有令、引、近、慢之别。“令”一般比较短,早期的文人词多填小令。如十六字令 、 如梦令 、 捣练子令等。“引”和“近”一般比较长,如江梅引 、阳关引 、祝英台近 、诉衷情近 。 而“慢”又较“引”和“近”更长, 盛行于北宋中叶以后, 有柳永“始衍慢词”的说法。 词牌如 木兰花慢 、 雨霖铃慢 等。 依其字数的多少, 又有“小令”、 “中调”、“长调”之分。 据清代毛先舒 填词名解 之说, 58 字以内为小令,5990 字为中调, 90 字以外为长

3、调。 最长的词牌 莺啼序 , 240 字。一定的词牌反映着一定的声情。词牌名称的由来,多数已不可考。只有菩萨蛮 、 忆秦娥等少数有本事词。词的韵脚,是音乐上停顿的地方。一般不换韵。有的句句押,有的隔句押,还有的几句押。象五、 七言诗一样, 词讲究平仄。 而仄声又要分上、 去、 入。 可以叠字。由于词在晚唐、五代、宋初多是酒席宴前娱宾遣兴之作,故有“词为小道、艳科”、“诗庄词媚”之说。随着词的发展,经柳永、苏轼,逐渐扩大了词的题材, 至辛弃疾达到高峰, 成为和诗歌同等地位的文学体裁。暗香暗香与硫影调,都是姜夔同时创作以咏梅花的,是取“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近黄昏”两句的首二字作为调名。 以后

4、张炎用此二调咏荷花荷叶,改名红情 、 绿意 。九十七字。前片四十九字,九句,五仄韵;后片四十八字,十句,七仄韵。八六子八六子,此调初见尊前集收杜牧词。有多种体式, 词谱以显补之词为正体。九十一宇,前段六句三平韵,后段十一句六平韵。前段第四句是以一字领以下两个六言句。后段四至七句是扇面对句法。秦观词有“黄鹏又啼数声”句,故又名感黄鹂 。八声甘州八声甘州,唐教坊大曲有甘州 ,杂曲有甘州子 ,是唐边塞曲,因以边塞地甘州为名。 八声甘州是从大曲甘州截取一段改制的。因全词前后片共八韵,故名八声,慢词。与甘州遍之曲破,甘州子之令词不同。 词语以柳永词为正体。九十七字,前片四十六字,后片五十一宇, 前后片各

5、九句四平韵。亦有在起句增一韵的。前片起句、第三句,后片第二句、第四句,多用领句字。另有九十五字、九十六字、九十八字体, 是变格。 又名: 甘州 、 潇潇雨 、宴瑶池 。卜算子卜算子, 词谱以为此词取义于“卖卜算命之人”。 词谱以苏轼词为正体。 双调, 仄韵, 四十四字, 上下片各四句, 在偶数句用仄韵,奇数末字须用平声。 两结句有增衬字为六字句的。 另有 卜算子慢 ,八十九字,是别格,与本调无关。又名 百尺楼 、眉峰碧 、缺月挂疏桐 、黄鹤洞中仙 、楚天遥 。采桑子采桑子,唐教坊大曲有杨下采桑 , 采桑子可能是从大曲截取一遍而成独立的一个词牌。又名丑奴儿令 、 罗敷媚歌 、 罗效媚 。词谱以五

6、代和凝词为正体。双调,四十四字,八句。上下片都是起句反收,以下三句用平韵。另有在两结句各添二字,变为前四字后五字的两句。另有双调五十四字体,前段五句四平韵,后段五句三平韵。长相思长相思,本为唐教坊曲。调名出古乐府“上吉长相思,下言久离别”句。一名双红豆 、 相思令 、 山渐青 、 山渐青 、 长相思令 、长思仙 、 青山相送迎 、 亿多娇等,前人多用以写男女相思之情。 始见白居易词。 双调, 平韵, 三十六字。 前片各四句, 句句用韵 亦有后片起句不用韵的。楚辞楚辞体,又称“骚体”。为辞赋的一类。起源于战国时楚国,以屈原的离骚为代表作。特点为富于浪漫气息,较多抒情成分,突破了四言定格,形式自由

7、,字句较长,倾向散文化,多用“兮”、“些”助语势。后世多以离骚为楷模,故名骚体。翠楼怨翠楼怨,此调为姜夔自度曲。宋孝宗淳熙年间,武昌安远楼建成,姜夔与友人同登此楼,写此词志感。词中有“层楼高峙,看槛曲萦红,牙飞翠”句,故名翠楼怨 。此调一百零一字。上片五十字,十一句六仄韵;后片五十一字,十二句七仄韵。上下片第七句及下片第二句,都是一字豆句法。捣练子捣练子,宋人黄大舆编梅苑中收入无名氏词八首,其一首起句为“捣练子”,即以作词名。或云:“李后主词,即咏捣练,乃唐词本体也。”(见升庵词品 )前人多用为妇女怀念征夫之作。单调,二十七字,五句三平韵。另有双调三十八字体,是别格,一名捣练子令 。点绛唇点绛

8、唇因梁江淹咏美人春游诗中有“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绎唇”句而取名。 词谱以冯延巳词为正体。四十一字。前片四句,从第二句起用三仄韵; 后片五句, 亦从第二句起用四站韵。 词律 认为,前片第二句第一字宜用去声, “作平则不起调”。 按前人此字时用平声,如王禹口词“江南依旧称佳丽”、苏轼词“今年身健还高宴”、“风流公子方终宴”等句,江、今、风都是平声字,用在此处音律和谐,何至不能起调。此说不可从。又名点樱桃 、 十八香 、 南浦月 、 沙头雨 、 寻瑶草 、 万年春等。调笑令调笑令, 此调在唐时有 古调笑 、宫中调笑 、调啸词 、转应曲等多种名称,南唐冯延已改称三台令 。据白居易寄元微之代书诗自注“抛打

9、曲有调笑令”,可知是当时宫廷中或宴会场中作抛打游戏时供演唱之曲。 始见韦应物词。 单调, 三十二字, 八句, 四仄韵,两平韵,两叠韵。平仄韵递转三次。第四、五句从仄韵转平韵,从第六句起又由平韵转仄韵。第六、七两个二言叠句,必须用第五句的末二字倒转使用,这是此调一名转应曲的由来。北宋以后,此调只用仄韵,不再转韵,字数和句式亦有变化,是此调的变格。蝶恋花蝶恋花,唐教坊曲名。本名鹊踏板 。曼殊词改今名。调名取梁简文帝萧纲诗句“翻阶蛱蝶恋花情”中的三字。双调,六十字,十句,上下片各五句四仄韵。又名黄金缕 、 风栖梧 、 一箩金 、 鱼水同欢 、 细雨吹池沼 、明月生南浦 、 卷珠帘 、 江如练等。定风

10、波定风波,唐教坊曲名。始见于后蜀欧阳炯词。平仄换韵,六十二字。上片五句,三十字,三平韵两仄韵;下片六句,三十二字,四仄韵两平韵。由于句式参差,平仄交错,声律别具特色。另有仄韵体,为柳永创作,一百字,上下片各十一句,六仄韵。又名卷春空 、 定风流 、 定风波令 、 醉琼枝 。洞仙歌洞仙歌,唐教坊曲名。原用以咏洞府神仙。敦煌曲中有此调,但与宋人所作此词体式不同。 有中调和长调两体。 中调八十三字至九十三字,长调一百一十八字至一百二十六字。 词谱以苏轼、辛弃疾词为初体。八十三字。上片三十四字,六句;下片四十九字,七句。各三仄韵。 上片第二句, 是一字逗句法, 亦有用上二下三句式。 下片八字句,以一字

11、领七字。结尾二句,以一字领两个四言句。调为咏仙而作,故节奏徐缓,情致超脱。又名羽仙歌 、 洞中仙 、 洞仙词 、 洞仙歌令 、 洞仙歌慢 。风入松风入松, 乐府诗集收有古琴曲风入松 ,传为晋嵇康所作;唐僧皎然有风入松歌 ,是此调名称所本。又名远山横 ,平韵双调,词谱以晏几道词及吴文英词为正体。晏词七十四字,吴词七十六字,都是十二句,前后片各六句,四平韵。上下片第四句,多用上三下四句法。另有七十二字、七十三字体,是变格。又名风入松慢 、 远山横 。桂枝香 桂枝香, 调见 乐府雅词 张辑词。 唐裴思谦状元及第后赋诗, 有“夜来新惹桂枝香”句, 当是此调取名所本。 词谱 以王安石词为正体。一百零一字

12、。上下片各十句五仄韵。上下片第二句,是一字豆句式。上下片四、五两句,既可作上六下四,也可作上四下六。又名疏帘淡月 。好事近好事近,“近”是词的种类之一,属一套大曲中的一个曲调。自词和音乐分离,此字只是某个词牌名称的组成部分,已无实际意义。 词谱以北宋宋祁词为正体。仄韵,四十五字,上片四句,二十二字;下片四句,二十三字。上下片各两仄韵。此调前人习惯用入声韵。两结句都用一字豆句式。此调又名钓鱼船 、 翠圆枝 、 倚秋千等。何满子何满子,唐教坊曲。据乐府诗集八十引白居易云,何满子是唐玄宗开元年间沧州的歌者,临刑进此曲以赎死,竞不得免。词名本此。单调,三十六字,六句三平韵。另有三十七字体及双调七十三、

13、七十四字体。北宋毛滂并将双调改用仄韵。又名河满子 。浣溪沙浣溪沙,本唐代教坊曲名,因西施浣纱于若耶溪,故又名浣溪纱或浣沙溪 。上下片三个七字句。四十二字。分平仄两体。平韵体流传至今。最早的是唐人韩偓词,是正体。上片三句全用韵,下片末二句用韵。 过片二句用对偶句的居多。 仄韵体始于南唐李煜。 另有 摊破浣溪沙 ,又名山花子上下片各增三字,韵位不变。此调音节明快, 句式整齐, 易于上口。 为婉约、 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又有小庭花 、 减字浣溪沙等二十余种异名。贺新郎贺新郎 , 始见苏轼词,原名贺新凉 ,因词中有“乳燕飞华屋,悄无人, 桐阴转午, 晚凉新浴”句, 故名。 后来将“凉”字误作“郎”字。

14、词谱以叶梦得词作谱。一百一十六字。上片五十七字,下片五十九字,各十句六压韵。此调声情沉郁苍凉,宜抒发激越情感,历来为词家所习用。减字木兰花减字木兰花, 木兰花令始于韦庄,是五十五字仄韵体。南唐冯延巳制偷声木兰花 ,五十字,八句,前后片起句仍作七言仄韵,结处乃偷平声作四字一句、 七字一句, 自此才有两仄两平四换韵体。 减字木兰花是就偷声木兰花上下片两起句各减三字而成。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两仄韵转两平韵。江城子江城子,唐词单调,始见花间集韦庄词,单调三十五字,七句五平韵。 或谓调因欧阳炯词中有“如 (衬字) 西子镜照江城”句而取名。宋人改为双调,七十字,上下片都是七句五平韵。欧阳炯单调词

15、将结开宋词衬字之法。 后蜀尹鹗单调尾两个三字句加一衬字成为七言句,词将起首七言句改作三字两句,开宋词减字、摊破之法。晁补之改其名为江神子,韩口调有“腊后春前村意远”句,故又 名村意远 。酒泉子酒泉子, 唐教坊曲名。 因甘肃有酒泉郡而取名。 四十字, 平仄韵转换。上片五句, 十九字, 起句和结句用平韵, 二四两句用仄韵。 下片五句,二十一字,三仄韵,后结用平韵。兰陵王兰陵王,唐教坊曲名。据碧鸡漫志引北齐书及隋唐嘉话说,齐文襄帝长子长恭封兰陵王,与周军作战,带着假面对敌,打败周军,勇冠三军,“武士共歌谣之曰兰陵王入阵曲”。宋人当是据旧曲另制新声。始见秦观词。 词语以秦词为定格。三叠,二十四拍,一百

16、三十一字。首段四十八字,十句七仄韵;二段四十二字,八句五仄韵;三段四十一字,九句六仄韵。宜用入声韵。此调声情雄浑,气势不凡,宜状写壮烈场面或激越情感。浪淘沙浪淘沙, 唐教坊曲名。 原为七言绝句, 白居易词有“却到帝都重富贵,请君莫忘浪淘沙”句,刘禹锡作的浪淘沙属是此体。以后的双调小令 浪淘沙 , 是南唐李煜创制。 北宋张舜民用此调改名 卖花声词谱 以李煜词为正体, 平韵五十四字, 十句, 前后片各四句用韵。此调并由柳永、周邦彦演为长调沮淘沙慢 ,是别格。临江仙临江仙,唐教坊曲名。最初是咏水仙的,调见花间集 ,以后作一般词牌用。 双调, 五十四字, 上下片各五句, 三平韵。 常见的有三体,一是六

17、十字,如苏轼词;一是五十八字,上下片第四句较苏轼词少一字, 如李煜词; 还有一体也是五十八字, 上下片起句较苏轼词少一字,如曼几道词。 前人也有在后片换韵的。 另有 临江仙引 、 临江仙慢 ,九十三字,是别格。又名谢新恩 、 雁后归 、 画屏春 、 庭院深深 。六幺令六幺令,唐教坊大曲有绿腰一调。 绿腰又名六么 ,是唐代从西域传来的一个大曲名称。 白居易 琵琶行 有“先为霓裳后六么”句,元镇琵琶歌有“绿腰散序多扰捻”句。或云:“此曲拍无过六字者,故曰六么。”后用作词名。 词语以柳永词为正格。九十四字,上片四十六字,下片四十八字,各九句五仄韵。又名宛溪柳 、 乐世 、 绿腰 、 录要 。六州歌头

18、六州歌头,据程大昌演繁露说,此调本鼓吹曲,近世词人根据它的曲调创制吊古词,音调悲壮,又把古代兴亡事实作为曲词,听到曲就使慷慨之情进发,绝对不同于一般艳词。宋代举行大祀、大恤典礼都用此调。 此调有三种用韵形式, 一是平韵体, 如刘过“镇长淮”词;二是平仄韵互叶格,如贺铸“少年侠气”词;三是平仄韵转换格,如韩元吉“春风著意”词。 后两体句式与平韵体略异。 王体中以平韵体为主。以刘过“镇长淮推”词为例,一百四十三字,前片七十一字,后片七十二字,各十九句八平韵。满江红满江红,此调唐人名上江虹 ,以后改今名。 词谱以柳永“暮雨初秋”词为正格。九十三字。前片四十七字,八句,四仄韵;后片四十六字,十句,五仄

19、韵。用入声韵者居多。格调沉郁激昂,前人用以发抒怀抱,佳作颇多。双调九十三字,前片八句四平韵,后片十句五平韵。本调尚有异名作念良游 、 伤春曲 。满庭芳满庭芳, 调名出晚唐吴融诗“满庭芳草易黄昏”。 词谱 以晏几道、周邦彦词为正体。都是九十五字。晏词前后片各十句四平韵;周词前片十句四平韵, 后片十一句五平韵, 中有换头二字用暗韵。 换头二字,晏词不用暗韵而与下句合为五言句。 上片起首两个四言句, 前人多用对仗。另有九十三字、九十六字体。又名锁阳台 、 潇湘夜雨 、 满庭霜 、 活桐乡 、 江南刚 、 满庭花等。摸鱼儿摸鱼儿,唐教坊曲有摸鱼子 ,宋人始见显补之词,名摸鱼儿 。词谱 以晃补之、 辛弃

20、疾、 张炎三家词为正体。 晃词一百一十六字。上片五十七字,十句六仄韵;下片五十九字,十一句七仄韵。前片第四韵、后片第五韵的十字句,须一气呵成,句式可以灵活。另有买陂塘 、 迈陂塘 、 陂塘柳 、 双蕖怨 、 山鬼谣 、 安庆摸等名称。木兰花本兰花, 唐教纺曲有木兰花令 。宋人木兰花词, 皆玉楼春体,七言八句,五十六字。五代毛熙震、魏承班、韦庄,各有木兰花调,为此调正体。毛词五十二字,双调,上下片各六句三仄韵;魏词五十四字,上片六句三仄韵,下片四句三仄韵;韦词五十五字,上片五句三仄韵,下片四句三仄韵,上下片不同部。按花间集载, 木兰花 、 玉楼春两调,其七字八句者为玉楼春 体, 木兰花 则韦词、

21、 毛词、 魏词共三体,从无与玉楼春同者,自尊前集误刻以后,宋词相沿,串多混填, 词谱已为校正。南歌子南歌子,唐教坊曲名。调名本汉张衡南都赋“坐南歌兮起郑舞”句。又名南柯子 、 风蝶令 、 望秦川 、 十爱词等。分单调双调两体。单调体始于晚唐温庭筠,二十三字,五句三平韵。双调平韵体始于五代毛熙震, 五十二字, 上下片各四句三平韵。 双调仄韵见 乐府雅词 。以后宋人五十二字、五十三字及五十四字体,都本毛词。南乡子南乡子,唐教坊曲名。原为单调,有二十七字、二十八字、三十字各体,平仄换韵。单调始自后蜀欧阳炯。南唐冯延巳始增为双调。冯词平韵五十六字,十句,上下片各四句用韵。另有五十八字体。又名好离乡 、

22、 蕉叶怨 。念奴娇 念奴娇, 念奴是唐天宝年间著名歌妓, 调名本此。 此调有仄二体。 词谱以苏轼“凭空跳远”词为仄体正格。一百字。前片四十九字;后片五十一字,各十旬四仄韵。此令宜于抒写豪迈感情。东坡赤壁词,句读与各家词微有出入,是变格。另有平韵格,以陈允平词为正体,用者较少。又名大江东去 、 千秋岁 、 酹江月 、 杏花天 、 赤壁谣 、 壶中天 、 大江西上曲 、 百字令等十多个名称。女冠子女冠子,唐教坊曲名。女冠即女道士,此调最初是咏女道士的。始见温庭筠词。四十一字,平仄转换。上片五句,二十三字,起首二句仄韵,三、五两句平韵。下片四句,十八字,二、四两句平韵。另有长调,始于柳永。抛球乐抛球

23、乐本是唐人古诗, 后入教坊谱曲供演唱, 遂成词调。 唐音癸签 :“抛球乐 , 洒宴中抛球为令, 其所唱之词也。 ”此调始自刘禹锡。单调,三十字,六句四平韵。中二句例作对偶。另有三十三字、四十字体,句式及韵位都有不同。以后柳永又演为长调,一百八十七字,上片十九句七仄韵, 下片十七句七仄韵, 与唐词小令, 体制迥然各异。又名莫思归 。破阵子破阵子,唐教坊曲名。一名十拍子 。唐太宗李世民任秦王时制大型舞曲,名破阵乐 。本七言绝句,后因旧曲名,另倚新声。现存双调小令,始见晏殊词。六十二字,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菩萨蛮菩萨蛮,唐教坊曲名。菩萨蛮本女弟子舞队名。据词谱引唐苏鹗杜阳杂编说:“大中(唐宣宗年号, 850 年前后)初,女蛮国入贡,危髻金冠璎珞被体,号菩萨蛮队。当时倡优遂制菩萨蛮曲; 文士亦往往声其词”。 按大中一百年前开元时期成书的 教坊记中已有此曲名, 但苏说对这个词牌名的由来也有参考价值。 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均两仄韵转两平韵。 词谱定李白词为正体。又名子夜歇 、 巫山一片云 、 花间意 、 花溪碧 、 城里钟 、重叠金 、 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