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层建筑桩筏基础事故分析及其反思_第1页
某高层建筑桩筏基础事故分析及其反思_第2页
某高层建筑桩筏基础事故分析及其反思_第3页
某高层建筑桩筏基础事故分析及其反思_第4页
某高层建筑桩筏基础事故分析及其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某高层建筑桩筏基础事故分析及其反思Analysis on the quality problem of the piled 2raft of a tall building刘明振 , 韩建刚(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 陕西 西安 710055摘 要 :根据现有资料分析了某高层建筑桩筏基础事故发生原因 , 总结了经验教训 。 。 关键词 :挤土桩 ; 桩筏 ; 群桩效应 ; 共同工作中图分类号 :TU 470.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 -04作者简介 :刘明振 , 男 , 河南襄城县人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主要从事黄土力学 、 基础设计 理论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

2、LI U Ming 2zhen ,H AN Jian 2gang(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 Xi and Technology , Xi an 710055,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data , the reasons why the quality problem of the piled 2raft foundation happened are analysed . From them some experiences and lessons can be drawn . Some new views on seve

3、ral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problems were put forward .K ey words :displacement pile ; piled 2raft ; pile group effect ; interaction1 工程概况及工程地质条件该工程为一幢多功能综合楼 , 建筑面积 53484m 2, 按地面以上层数可分 4部分 , 最高部分 为筒体塔楼(下称筒体 28层 , 地面以上高度 109. 0 m ; 主体部分 主 要为 26层 , 副体部分 主要为 18 层和只有地下室部分 , 见图 1。 筏基底板长 78. 6m , 宽 35. 9

4、m (含外挑部 分 , 埋深近 11. 0m 。 上部为框架剪力墙结构 , 抗震设防 烈度为 8度 , 抗震等级一级 , 地下室按 5级人防设计。 基础采用振动沉管灌注桩加梁板式筏基 , 桩径 <=500mm , 有效桩长 21. 5m , 共设工程桩 752根 , 满堂布置 , 桩 距主要分 1. 8m ×1. 8m 和 1. 8m ×2. 1m , 见图 2。 设计 单桩承载力标准值 1100kN , 由试桩静载荷试验确定。 筏基主梁依柱网布置 , 柱网分 7. 5m ×8. 4m 、 9. 0m ×8. 4m 和 8. 4m ×8.

5、 4m , 多数为第 3种 ; 为减少筏板厚度 , 采 用主次梁将筏板划分为小的区格 , 区格尺寸多数为 4. 2m ×4. 2m 和 4. 5m ×4. 2m ; 主梁断面 b ×h =1. 40m ×2. 30m , 次梁 0. 60m ×2. 18m ; 筏板厚度 :筒体部分 1. 0m , 其余为 0. 6m , 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 C50, 抗渗 S10。图 1 筏基平面及高度分布Fig. 1 Plan of raft and distribution of building hight图 2 布桩分布Fig. 2 Arrangeme

6、nt of pile 场地处于断陷盆地内的湖泊相沉积平原上 , 在钻探揭示的 70m 深度内 , 全部为第四纪沉积物 , 前期为 湖相 、 湖沼相黏土 、 泥炭层 , 中期为湖相沉积的黏土及 含粉细砂的粉土层 , 后期为冲洪积黏土 、 圆砾和粉土 层 , 每一主层中都伴随亚层 、 夹层或透镜体出现 。 土层 情况见表 1。地下水位稳定埋深在 1. 21. 6m 之间 , 对混凝土无腐蚀性 。筏基底面标高 -11. 4m , 座落在 粉土层 上 , 桩端持力层为黏土层 。2 事故简况及其原因分析2. 1 事故简况事故主要表现为筏基主 、 次梁及筏板开裂 、 渗漏 。 经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

7、心检测 , 上部结构也 发生了一定的裂缝 。本工程于 1998年 3月开始工程 桩施工 ,1999年 4月主体封顶 ;1998年 12月 , 当上部结 构施工至 12层时 , 发现底板有渗水现象 , 当时的地下 水在 -5. 6m 处 ;1999年元月 , 发现筏基的 7个区格底收稿日期 :2002-08-09 第 25卷 第 3期 岩 土 工 程 学 报V ol. 25 N o. 3 2003年 5月Chinese Journal of G eotechnical EngineeringMay , 2003表 1 工程地质报告提供的土性参数平均值及原位试验成果T able 1 Average

8、 values of s oil parameter and in 2situ test result given by engineering geologic investigation report土层号 土层名称 厚度 -3weI PI LE S 1-2E S 2-3N N 63. 5 杂填土 0. 8 黏土 2. 119. 322. 00. 68180. 0612. 013. 310. 171粉土 1. 118. 827. 00. 7871. 047. 418. 2 圆砾 3. 8+1. 1422 粉土 4. 618. 826. 00. 7570. 714. 86. 511. 15

9、黏土 4. 618. 831. 00. 89220. 1714. 15. 710. 11 粉土 4. 0+1. 519. 224. 00. 7290. 4814. 59301粉质黏土 、 黏土 1. 719. 328. 00. 8013. 4 黏土 1. 719. 824. 00. 690. 17. 0321粉土 2. 519. 123. 012. 416. 6 黏土 3. 2+1. 9+1. 418. 037. 0. 2512. 712. 21粉土 0. 921. 60. 3313. 418. 1162泥炭土 1. 82. 54440. 866. 17. 7 1粉土 0. 21. 00. 6

10、870. 498. 713. 1 黏土 716. 748. 01. 31290. 3911. 611. 5 泥炭土 12. 1118. 02. 30270. 685. 86. 11粉质黏土 0. 819. 623. 00. 69150. 308. 910. 8黏土 5. 1+5. 017. 635. 01. 01210. 3210. 711. 71粉土 1. 018. 725. 00. 7380. 517. 311. 2粉土 18. 923. 00. 7461. 019. 110. 2注 :(1 表中土层号有脚标者为亚层、 夹层或锈镜体。 (2 表中各层土厚度取自 2号孔。 (3 厚度相加项为

11、夹层分隔各层。板漏水 ,3个区格潮湿渗水 ;1999年 4月主体完工时 , 发现 80%的区格底板渗漏 ;1999年 7月再次检查时 , 发现几乎全部底板渗水 、 漏水或开裂 , 同时还发现肋梁 也产生了裂缝 , 此时地下水位为 -2. 3m 。 随着时间的 推移 , 肋梁裂缝继续开展 。筏板裂缝多发生在肋梁组 成的区格对角线上 , 也有一部分在底板与肋梁的交界 处 ; 梁的裂缝主要发生在两端 , 呈现大约 45°60°倾 斜 , 少数为垂直裂缝 。 B 、 C 轴间几乎所有的梁都发生 了开裂 。 筏板缝宽多在 0. 050. 45mm 间 , 肋梁多在 0. 050. 2

12、5mm 间 。裂缝以筒体附近出现得最早 , 也 最密集 。 上部结构裂缝多发生在 6层以下的框架梁 、 填充墙及楼板上 , 一层地下室楼板上最宽裂缝达 0. 70 mm , 空心砖填充墙斜裂缝在 0. 200. 30mm 间 。 2. 2 事故原因分析根据资料分析原因有 : (1 本工程基础设计存在着概念不清问题 。 其中 : a 桩型选择 :在中密密实的饱和黏性土层中选 用密集满堂布置的挤土型振动沉管灌注桩给工程桩施 工埋下了质量隐患 。从地质报告看 , 桩体穿越的土层 几乎全部为饱和超固结土层 , 且大多为黏性土 , 粉土层和粉土夹层也多为中密密实的 , 除黏土层 及其中的泥炭土透镜体外

13、, 孔隙比在 0. 690. 89之 间 , 按桩距 1. 8m ×1. 8m 计算 , 若不考虑土体隆起 , 则 挤密后桩间土的孔隙比达到 0. 410. 58, 其挤压程度 可想而知 。 因此沉桩施工必定使土体发生横向挤压和 竖向隆起 , 导致已沉入桩的偏位 、 挠曲 、 上浮 , 出现缩 径 、 断桩 、 吊脚等质量问题 。b 桩端持力层的选择 :选择土层 作为桩端持力 层是不够慎重的 , 因为在桩穿过的土层中 , 按表 1给出 的数据 , 土层 是最差的 , 该层土的平均孔隙比 e = 1. 05, 且其中有以夹层或透镜体形式存在的泥炭土 e =2. 54, 其下一定范围内土

14、层也存在类似问题 。这种 软弱层的存在 , 增大了持力层的压缩性和不均匀性 。 作为桩端持力层来说 , 常规的作法是选择压缩性较低 、 性质较均匀的稳定土层 。尽管本工程的桩属摩擦型 桩 , 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桩端提供的承载力很小 , 但作为 群桩时 , 由于应力的叠加 , 使下卧层和持力层内的附加 应力比较大 , 导致总沉降量和差异沉降增加 , 土层 、 、 作为本工程桩基的主要持力层和下卧层 , 其压缩 性和均匀性对桩基沉降量和沉降差的影响是不可忽视 的 , 但设计并未进行变形计算 。c 采用桩土分担的假设是没有根据的 :设计假定 上部荷载由桩及桩间土共同分担 , 其中桩分担 90%。 由前

15、分析可知 , 工程桩施工引起地基土隆起并产生很 高的超孔隙水压力是无法避免的 , 超孔隙水压力的消 散将导致筏板与地基土脱离 。根据施工组织预测 , 地 基土的隆起高度约 0. 81. 0m , 总隆起土方量约 2500 3000m 3。 在此情况下是不应考虑土的分担作用的 。 d 设计采用了各桩均匀分担上部荷载的假设 :设 计假定 ,752根桩均匀分担了扣除桩间土反力和水浮413岩 土 工 程 学 报 2003年 力后的全部剩余荷载 。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桩 、 筏板和 主次梁的设计 。 首先 , 该工程上部荷载分布是十分不 均匀的 , 立面上看 , 上部楼层主要分 28层 、 26层 、 18

16、层 和 0层 4部分 , 荷载差别很大 。从结构上看 , 有筒体 、 剪力墙 , 也有框架 , 刚度变化可观 。 按事后提供的荷载 来看 , 筒体 1部分平均荷重为 1394kN m 2, 筒体 2部分 为 1207kN m 2; -轴之间为 697kN m 2, 按整个基 础面积平均则仅为 430kN m 2, 差别之悬殊可见一斑 。 但桩的布置在近 23底面积上是 1. 8m ×1. 8m , 少数 按 1. 8m ×2. 1m , 相差仅 16. 7%。 其次是外挑地下室 的一部分也布了桩 ,桩一样分担了相同的竖向荷载。 实际上 ,到其自然水位时 , m , 过地下室

17、部分的自重 ,荷重。 :桩数量如此之多 , 密度如此之大 , 桩端持力层又相对软弱且不均匀 , 群桩 效应是很强烈的。 群桩效应使得中间桩和边桩在相同 沉降时 , 不能分担相等的荷载 , 欲分担相等的荷载 , 则必 需使筏基产生足够的挠曲变形。 本工程荷载又集中在 中间部分 , 筏板由此产生的变形是不容忽视的。e 筏基设计不够合理 :如果仅从结构力学的观点 出发 , 梁板式筏基比大厚度的板式筏基是先进的 , 但从 施工难度 、 大体积混凝土均匀散热和收缩的角度出发 , 前者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一方面 , 梁板式筏基增加了 施工的难度和开挖深度 , 延长了工期 ; 另一方面刚度的 差异造成梁板交

18、界处的应力集中 ; 不同的厚度使散热 不均匀 , 混凝土凝固过程中 , 梁和板不同步收缩 , 从而 在板中产生了较大的次应力 。本工程筏基主梁断面 1. 40m ×2. 30m , 次梁 0. 60m ×2. 18m , 而筏板厚仅 0. 60m , 不论从刚度 , 还是从抗渗的角度来看 , 筏板都 显得薄了一些 。 尤应指出的是 , 筒体内板厚 1. 0m , 而 筒外仅 0. 6m , 在筒边发生的突变使筒体过大的荷载 难以传递出去 , 同时也引起较大的无法计算的集中应 力和收缩应力 , 这可能是导致筒体周围裂缝密集和出 现较早的原因之一 。f 忽视构造要求 :构造要求

19、是为了解决计算上的 不足及预防意外情况而提出的 。 由于土的复杂性和上 部结构传递下来荷载的不确定性 , 它显得尤为重要 。 本工程的梁筏设计有多处不满足最小配筋率的规定 ; 交叉梁处的八字角也不满足最小净距的要求 , 从而增 大了柱荷载对筏板的冲切力和剪应力 。更为严重的 是 , 从图 1可以看出 , 剪力墙分布杂乱无序 , 连续性差 , 影响了结构调整荷载的能力 。(2 其它原因a 施工措施不力加速了事故的出现 :筏板在上部 结构达到 12层时就开始渗水 , 不应该说都是设计方面 的问题 , 措施不力对先天不足的桩筏基础来说更是雪 上加霜 。 首先未对饱和黏土层中进行挤土型桩施工采 取可靠

20、的质量保证措施 ; 其次是对高强度 、 大体积 、 防 渗要求高的筏基施工认识不足 , 部分混凝土塌落度大 于规范限定值 ; 在混凝土的配制中增大了水泥用量 , 使 其达到 420440kg m 3( , 并且在东段筏 。 更有甚者 。 所有这些不 , 加大了混凝土的收缩性 , , , 加速了底板和梁的开 , 混凝土浇捣不密实 , 底板的最低 密实度为 75%, 肋梁最低的为 86. 7%。 一部分肋梁的 配筋也未达到设计的要求 。底板开裂后 , 不是立即停止施工 , 分析原因 , 阻止 事态的继续发展 。而是采取隐瞒并盲目堵漏 , 在堵漏 失败后才通知设计方 , 同时还继续上部结构施工加荷

21、的作法 , 使开裂范围进一步扩大 , 错过了分析和处理的 最佳时机 。b 不规范的工程桩检测给事故的发生创造了条 件 :工程桩质量检测是对桩基工程质量评价的最重要 的环节 , 按照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 G J 94 94的规定 , 本工程桩基应进行质量检测 , 设计要求 “工程桩动测 20%” 。 但未注明采用什么方法和要不要检测承载力 。 最终仅采用低应变法检测工程桩 68根 , 而报告只给出 60根桩的评价结果 , 远低于设计要求的抽检率 , 并且 检测方法和质量的可靠性都值得怀疑 。3 对事故的反思 (1 关于概念设计问题 :就本工程 , 无论是设计还是 施工 , 对很多基本概念都没搞

22、清楚 , 以至于酿成事故。 问题之一是关于地基 、 基础与上部结构共同工作 。 设计者把荷载和刚度条件差异如此之大的情况按基本 均布的地基反力来布桩并进行筏基计算 , 想来最充分 的理由莫过于 “ 共同工作” 的调整作用 。 考虑这种调整 作用时必须要弄清一些概念问题 ; 首先 , 荷载的转移是 以结构有足够的刚度和产生差异变形为前提的 , 差异 变形将在结构内产生次应力 , 目前还无法把这种次应 力计算清楚 ; 其次 , 结构的调整能力是有限的 , 黄熙龄 院士的模型试验证明了这一点 1; 再次是上部结构只 能有一部分提供共同工作的刚度 , 到底哪些部分参与 工作以及提供多大的刚度还不能计算

23、清楚 , 它除了受 结构自身的影响外 , 还与施工过程 、 方法和速度等因素 有关 , 这些因素都是在设计阶段无法搞清楚的 。目前 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是对应上部荷载分布情况进行布 513 第 3期 刘明振 , 等 1某高层建筑桩筏基础事故分析及其反思桩 , 这种处理方法的优点是 :受力明确 , 荷载传递路径 短 , 最大限度地减少结构的变形和次应力 , 不仅设计起 来方便 , 而且减小构件的断面 , 降低造价 。 必须重视构 造要求 , 重视概念设计 。问题之二是 “共同工作” 中关于桩基变形计算问 题 ; 众所周知 , 目前关于天然地基变形的计算还是非常 不准确的 , 桩基变形计算的误差就更

24、大 , 下面就 “共同 工作” 分析中常用的几种方法谈一点看法 。a 利用单桩静载荷试验的结果确定桩的刚度 :这 种计算方法在建立桩的刚度矩阵时 , 输入的参数是来 自单桩静载荷试验的 Q -S 曲线 。实际上 ,论上说 , 还是从实测结果来看 ,验的结果 , , , 只有在际 。 这种方法类似于文克尔模型的弹性地基梁计算 , 因此它具有这种计算理论所固有的缺陷 。 它把桩视为 相互独立的弹簧 , 各桩之间互不影响 。如果假想承台 和上部结构为一有较大均匀刚度的板 , 在均匀地基 、 均 匀布桩和均布荷载下 , 在单桩承载力允许的范围内 , 用 这种方法所计算出各桩顶反力和沉降应该是相同的 。

25、 但实测表明 , 桩顶反力的分布是马鞍形的 , 其中角桩最 大 , 边桩次之 , 中桩最小 , 且各桩沉降量也不相等 。就 本工程来说 , 由于布桩密集 , 工程桩与试桩差异大 , 使 用这种方法计算的结果是不符合实际的 。b 另 一 种 常 用 的 方 法 是 明 德 林 法 2或 P oulos 法 3, 从理论上说 , 这类方法可以考虑群桩效应 , 但由 于计算麻烦 , 参数确定困难且有一定的随意性 , 使用上 也受到限制 。 它们与弹性地基梁计算中的弹性半空间 理论相似 , 由于对地基土进行了不切实际的假设 , 其计 算结果也不能说是准确的 。 但对定性分析基础和上部 结构的受力以及变

26、形情况是有指导意义的 。c 有限元方法 , 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桩和地 基土的假定以及参数的选择 , 桩基施工的影响更增加 了确定参数的难度 。从土的本构模型来看 , 目前还没 有一种适用于各种土的万能模型 , 因此对这种计算的 期望值也不宜过高 , 在使用这类模型时 , 一定要弄清它 的假设条件和适用范围 , 决不可盲目套用 。对目前的 一些商业性软件更应该重视这一问题 。对于 “ 共同工作” 的问题 , 笔者还想再说一点 :实测 表明 , 高层建筑桩箱 、 桩筏基础边桩的反力要比内桩 大 , 因此有人建议通过减少中间桩桩数 , 增加边桩的密 度来提高桩的利用率 , 这种作法应该注意到两个

27、问题 : 边桩密度的增加将加大边桩间的相互作用 , 从而降 低边桩的承载能力 ; 将增大上部结构的差异变形 , 导 致更大的次应力 , 在结构设计中必需考虑这种无法计 算清楚的次应力的影响 。(2 关于群桩和单桩工作性状的差别问题 :由于应 力的迭加 、 施工影响以及承台的作用等 , 使得群桩与单 桩的工作性状差别很大 , 关于这方面的论述已很多 。 笔者要着重说明的一点是 :不少人认为 , 在按试桩载荷 试验结果确定承载力时 , 只要选用的承载力特征值所 (如西安地区常 限定在 56求 对于摩擦桩来说 , 在正常使 , 单桩沉降主要是由桩和桩长范围内 ; 而群桩 , 特别是桩数比较多 、 布桩 比较密时 , 桩端持力层及其下卧层的影响往往是决定 性的 。 因此 , 必须区分土层情况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