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后十分钟测试(含答案)——4章光的折射透镜综合提高测试_第1页
2019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后十分钟测试(含答案)——4章光的折射透镜综合提高测试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八年级物理课后十分钟测试4 章光的折射透镜综合提高测试1 茂名是美丽的海滨城市,到处都有天然湖或人造湖,湖中映着岸边树木的倒影是由于光的 _ 所形成,湖岸边绽放有各种颜色的花朵,其中黄花_(选填“吸收”或“反射”)黄色光,湖边水中浸没的石块,看起来比实际位置浅了,这是由于光的 _缘故.2一种手电筒上所用的聚光电珠如图所示,其前端相当于一个玻璃制的凸透镜,为了使灯丝发出的光经凸透镜后变成平行光,应把灯丝放在()凸遴域J1:灯A.焦点处 B. 焦点以内C.焦点以外 D.任意位置3.小明在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后,为进一步了解“视力矫正”的原理,移动蜡烛,先让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如图

2、所示,然后他 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了不同类型的眼镜片,关于本次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A.像B.放置眼镜片之前,蜡烛在图示位置,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放大的实放置眼镜片之前,蜡烛在图示位置,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缩小的虚C.将远视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看到清晰的像使光屏靠近透镜,又能在光屏上D.将近视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使光屏靠近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4.站在岸上的人看到平静的水面下有一静止的物体,如图,如他想用一 束强光照亮物体,则应瞄准()八年级物理课后十分钟测试A.看到的物体 B.看到的物体的下方C.看到的物体的上方 D.看到的物体的前方5如图甲所示是现代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

3、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_ 透镜,它的工作原理与 _ (选填“照相机” “投影仪”或“放大镜”)相似,如图乙和丙是一辆汽车经过路口时与一辆自行车相撞后被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 由图可以看出汽车是逐渐 _(选填“靠近”或“远离”)摄像头.甲乙丙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 要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该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为()A.大于 30cm B.小于 15cmC.等于 30cm D. 大于 15cm,小于 30cm7将一物体放在距凸透镜 20cm 处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的像,若用此

4、透 镜来观察邮票上较小的图案,则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应()A. 小于 10cmB. 大于 10 cmC. 大于 20cm D. 在 10cm 和 20cm 之间8. 一束光线斜射入较厚的平行玻璃板(如图),从玻璃板后射出.符合情9“五四”青年节那天,学校请来摄影师给我们拍毕业照,列好队后,八年级物理课后十分钟测试摄影师发现有几位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这时他重新调整照相机的正确方法是()A.照相机向前移,镜头向前伸B .照相机向前移,镜头向后缩C.照相机向后移,镜头向前伸D .照相机向后移,镜头向后缩10.(多选) 人的眼睛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 凸透镜,如下图所示表示的是小敏

5、眼球折光系统的光路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C.应利用凸透镜矫正D.应利用凹透镜矫正11. 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烛焰到透镜的距离为 20cm 时,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观察到一个缩小的像,如果烛焰离透镜15cm,那么烛焰经过透镜在光屏上()A. 一定成缩小的实像 B.一定成等大的实像C.可能成放大的实像D.可能成虚像12. 同学们都知道眼睛是心灵之窗,但有的学生还是沉迷于网络游戏,不但影响学业,而且长时间近距离注视电脑显示屏,容易患上近视关于眼睛及其视力矫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凹透镜B. 物体通过晶状体所成的像是虚象C. 近视眼看不清远处景物,是因为景物的像落在视网膜后方

6、D. 用来矫正远视眼视力的眼镜镜片是凸透镜13. 请完成图中凸透镜的光路图.小慧在做光的折射规律实验时偶然发现:当激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中时, 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角度时,折射光线会消失,只剩下反射光线(如图甲所示)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通过查阅资料,他终于明白了其中的奥妙。八年级物理课后十分钟测试/I(图甲)(图乙)当光线从一种介质 1 (如水)射向另一种介质 2 (如空气)时,本来应该 有一部分光进入介质 2,称为折射光,另一部分光反射回介质1,称为反射光(如图乙所示)。但当介质 1 (如水)的折射率大于介质 2(如空气)的折射率, 即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

7、,折射角也增大,但折射角先增大到90 度,此时折射光消失,只剩下反射光,这种现象称为全反射现象。刚好发生全反射时的入射角叫做临界角。只有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时,才会发生全反射现象。光密介质和光疏介质是相对的。例如,水折射率大于空气,所以相对于空气而言,水就是光密介质;而玻璃的折射率比水大, 所以相对于玻璃而言,水就是光疏介质。介质的折射率小越小,光在其中传播的速度越快。光纤通信就是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光导纤维在结构上有内芯和外套两种不同介质,光从内芯传播时遇到光纤弯曲处,会发生全反射现象,而保证光线 不会泄漏到光纤外。(1) 由全反射的条件可知,当光从空气斜射到水中时 _(选填“会”或“不会

8、”)发生全反射现象;若光由水进入空气的临界角是48.5。,则入射光以 60的入射角从水射向空气时 _ (选填“会”或“不会”)发生八年级物理课后十分钟测试全反射现象。(2) 光导纤维的外套相对于内芯介质来说是 _ (选填“光疏介质”或“光密介质”);外套的折射率 _ 内芯介质(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红光在光纤中传播的速度 _ (同上)紫光。八年级物理课后十分钟测试15. 在森林中旅游时,请不要随意丢弃饮料瓶.因为饮料瓶内进入水后,相当于一个 _ 镜,对太阳光有 _作用,容易引发火灾.16.不同的凸透镜对光的折射程度可能是不相同的,即每一个凸透镜的焦 距不一定相同,那么凸透镜的焦距

9、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小雷进行了探究实验, 实验结果记录到表中.次数材料玻璃玻璃水晶水晶截面直径凸起程度较小较大较小较小焦距如图甲所示是他第一次测量透镜焦距的情景,此透镜的焦距为请你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由、次的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_.小雷回想起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 蓝、靛、紫的色带如图所示,受此启发,产生了一个问题:红光、紫光对凸透 镜的焦距是否相同?于是他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 射入进行了实验,你认为_ 光射入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雷又进行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若其像成在光屏的左上角如图 丙所示,应将凸透镜向 _ (选填“右下”、“左上”、“

10、右上”或“左下”)调节,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当烛焰向透镜靠近时,光屏应向 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才能得到清晰的像.小雷又发现他和同学使用相同焦距的凸透镜进行实验时,从各组汇报数据中发现,当物距均为时,有三个小组所测像距分别为、若他们的数据差别不是因为长度测量误差导致的,你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操作原因是 _ .17.月亮在河里倒影的“影”、立竿见影的“影”、雨过天晴后悬挂在天空的彩虹,分析它们的成因其原理不同,它们分别是由于光的 _、_和_引起的.18._束光线与界面成 60角从 A介质射入 B介质,反射光线恰好与折 射光线垂直,则入射角为 _ ,折射角为。若AB 介质中,一个

11、是空气,一个是水,则 _ 介质是空气。八年级物理课后十分钟测试19. 患近视眼的同学佩戴的近视镜是 _ ,老年人佩戴的远视镜是_ ,潜望镜是 _ (填“平面镜”、“凸透镜”或“凹透镜”)。20. 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回答问题.材料一: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好奇地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移动光屏,发现仍可以在屏幕上成像,拿开眼镜后,像变 得模糊不清,把屏幕向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又可以得到一个清晰的像.材料二:如图是人的眼球结构图,正常人的眼睛通过睫状体对晶状体的调节, 可以看清近处和远处的物体.根据上面的材料,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回

12、答问题.材料一: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好奇地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移动光屏,发现仍可以在屏幕上成像,拿开眼镜后,像变 得模糊不清,把屏幕向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又可以得到一个清晰的像.材料二:如图是人的眼球结构图,正常人的眼睛通过睫状体对晶状体的调节, 可以看清近处和远处的物体.根据上面的材料,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近视眼镜的镜片是_ 透镜,对光有_ 作用.与凸透镜成像对比,人的眼球中的晶状体相当于 _,视网膜相当于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如果某同学看远处的物体时,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 的前方,应该配戴什么样的眼镜?为什么?21.某小区楼道设有多功能电子门铃

13、,此装置可以通过其内置摄像镜头来识别来访者,该摄像镜头相当于凸透镜,经摄像镜头所成的是_ (选填“正立”或“倒立” )、_(选填“放大” “缩小”或“等大”)的实像;若镜头的焦距为 10 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 _cm.22._眼睛像一架照相机, 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 _ 透镜,来自物体的光会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 _ 的像(选填“正立”或“倒立”)。八年级物理课后十分钟测试23.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八年级物理课后十分钟测试(1)如图甲所示, 凸透镜位置固定,发光的小灯泡放在 40cm 刻度线位置 时,移动光屏发现光屏上始终能呈现一个面积

14、大小不变的光斑,则该透镜的焦距为_cm.(2) 小明做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成在光屏的上方,若要使烛焰在光屏中心成像,只调节光屏,应将光屏向 _ (选填“上”或“下”)移动.(3) 调整好光屏后,小明用蜡烛代替小灯泡继续做实验,烛焰在图乙所示位置能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 _ 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4) 若想使光屏上的像变得再大一些,在不改变凸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应将蜡烛向 _ (选填“左”或“右”)适当移动一段距离,再调整光屏的位置.(5) 在图乙中,小明借来物理老师的眼镜,并将其靠近凸透镜左侧,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淸晰变模糊,向右移动光屏又发观清晰的像,

15、说明老师所戴眼镜的镜片是 _透镜,老师的视力缺陷是 _(选填“近视”或“远视”).(6) 当光屏上成实像时,若透镜上落下一只小虫, 则像的大小将 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像的明暗程度将 _ (选填“变暗”、“变亮”或“不变”)答案1.反射反射折射2.A3. C1*八年级物理课后十分钟测试4. A5.凸照相机远离6.D7. A8. D9.D10.D11. C12. D13.图略14.( 1)不会、会(2)光疏介质、小于、大于15.凸透;会聚16.( 1)(2) 材料、截面直径相同时,凸透镜凸起越大,焦距越小(3) 红(4) 右下 远离(5) 没有找到最清晰的像时就开始读数了17.反射 直线传播 色散18.3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