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老年康复护理课程单元讲义 作 者:李莉 老年康复护理单元讲义第1教学单元课题脑卒中的康复护理目的要求1. 让学生了解脑卒中康复护理的基础理论知识2. 让学生掌握脑卒中的康复护理措施及操作重点1. 脑卒中的康复护理评估2. 脑卒中的康复护理措施3. 脑卒中的康复教育难点1.脑卒中的康复护理措施2.脑卒中的康复教育教学方法视频资料、课件演示、讲解、部分学生发言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说明备注自我介绍师生互相了解课程介绍课程名称、性质、地位等(说课)课程引入(任务项目)以小组为单位,把各小组课前预习、讨论的本教学单元的主要内容、重点、难点进行概述。各小组代表以PPT和Word文档
2、形式进行概述。小组其他同学补充。分析讲解(任务项目内容)1. 认识脑卒中2. 脑卒中的康复护理评估课件演示、讲解、部分学生发言巩固拓展(任务项目内容)脑卒中的康复护理措施及康复教育课件演示、讲解、部分学生发言归纳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难点课件演示、讲解、部分学生发言作业布置1.脑卒中概念如何理解?2.脑卒中康复护理的基本措施有哪些?3.脑卒中康复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教学内容及进程模块六 神经系统疾病康复护理单元一 脑卒中的康复护理任务一: 认识脑卒中一、概述脑卒中(脑血管意外)是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临床综合征。具体指脑血管因各种原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造成该血管支配血管脑组织的功能障碍
3、.临床上将急性脑血管疾病分为两大类: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 缺血性脑卒中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腔隙性脑梗死、 脑栓塞。出血性脑卒中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卒中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在我国疾病谱中一直处于前3位,具有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比较高的特点。据我国19861990年流行病学调查,脑卒中发病率为(109.7217)/10万,患病率为(719-745.6)/10万,死亡率为(116-141.8)/ 10万.存活者致残率为80%,复发率为41%。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发病率将会继续上升,给家庭社会造成沉重负担。二、病因病理 引起脑卒中的原因很多, 其
4、常见的病因为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脏病、糖尿病、短暂性脑缺血、血脂异常、吸烟、饮酒、肥胖、缺少体育锻炼、饮食不当等.此外还与年龄(脑卒中发病率随年龄增加,55岁后每10年增加1倍。大多数发生于65岁以上。卒中发生率: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 、性别(男性女性) 、与家族史、种族有一定关系。三、临床表现脑卒中幸存者中约7080残留有不同程度的多种功能障碍:最常见的是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如偏瘫、偏身感觉障碍);言语和交流功能障碍(如失语症、构音障碍、言语失用等);感知和认知功能障碍(如记忆、计算、推理障碍、失认症、单侧视觉忽略症、失用症等);情感和心理障碍;吞咽障碍;二便控制障碍等。任务二:脑卒中的康复
5、护理评估 通过对脑卒中患者的评定,以了解目前患者的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以及目前患者的康复需求等情况,以便制定康复护理计划。主要包括:一般情况评定、运动功能的评定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等. 1、一般情况评定 通过采集病史,了解患者脑卒中类型、部位、危险因素、伴发病、并发症、主要脏器的功能状态以及老年人家庭情况等。 2、运动功能的评定 脑卒中的常用的运动功能的评定方法有: 徒手肌力评定、关节活动度评定、肌张力协调运动、平衡功能、步行能力评定平衡、痉挛的评定、Burnnstrom评定法等。 Brunnstrom评定法:在偏瘫恢复的过程中,Brunnstrom提出偏瘫恢复的六阶段理论,即从发病急性期的弛
6、缓性瘫痪,逐渐肌张力增加出现联合反应和共同运动,肌张力继续增加,随着病情的恢复,肌张力开始下降,出现分离运动并逐渐过渡到随意运动至基本正常。这种恢复的理论即是Brunnstrom的评定基础(表1) 。Brunnstrom评定法简便并客观地反映了中枢性瘫痪的本质及恢复过程(图1)。表1 Brunnstrom评定法阶段 前臂 手 下肢 无任何运动,肌张力低迟缓。 开始出现痉挛,肢体出现共同运动 痉挛明显,可随意引起共同运动,并有一定的关节运动。 痉挛开始减弱,出现一
7、些脱离共同运动的分离运动:(1)手能置于腰后部。(2)肩在0°,前臂可旋前旋后。(3)在肘关节伸直的情况下,肩关节可前屈90° 痉挛明显减弱,基本脱离共同运动,能完成比较复杂的分离运动:(1)肘伸直肩关节可外展90°(2)在肘关节伸直,肩关节前屈30-90°时,前臂可旋前和旋后。(3)肘关节伸直、前臂中立位,上肢可上举过头。 痉挛基本消失,分离运动正常或接近正常,但速度比健侧慢(5秒) 无任何运动,肌张力低迟缓 仅有轻微的屈曲。 可以做钩状抓握,但手指不能伸直。 能侧捏及松开拇指,手指有半随意的小范围伸展活动。 手能抓
8、握球状物和圆柱状物,手指可能集体伸展,但不能单独伸展。 能进行各种抓握动作,但比健侧稍差。 无任何运动,肌张力低迟缓。 出现小范围的随意运动。 在站或坐位时,有髋、膝、踝的协同性屈曲。 在坐位时,可屈膝90°以上,可使足滑到椅子下方。在足根不离地的情况下能做足背屈。 能完成更复杂的分离运动:(1)直立位,髋伸展位,能屈膝(2)直立位,膝伸直,足可背屈。 分离运动大致正常,髋、膝、踝关节各种运动能做出。 图1中枢性瘫痪的恢复过程 联合反应:是指
9、偏瘫时,即使患侧完全不能产生随意收缩,但当健侧肌肉用力收缩时,其兴奋可波及患侧而引起患侧肌肉的收缩。这种反应是与随意运动不同的异常反射活动,表现为肌肉活动失去意识控制,并伴随着痉挛的出现。痉挛程度越高,联合反应就越强。在偏瘫的早期明显,但在恢复的中、后期逐渐减弱,并常以固定的模式出现。共同运动:又称联带运动,指偏瘫患肢期望完成某项活动时所引发的一种组合活动。但它们是定型的,无论从事哪种活动,参与活动的肌肉及肌肉反应的强度都是相同的,没有选择性运动。也就是说它是由意志诱发而又不随意改变的一种固定的运动模式,即屈肌共同运动和伸肌共同运动模式。 3、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社会功能评定 偏瘫病人常用的日常
10、生活活动能力评定方法有: Barthel指数、功能独立性评定法(FIM) 、快速残疾评定 (RDRS)、以及社会功能评定 (见任务5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存质量的评定). 其中应用较广泛的量表是Barthel指数和FIM。 4、其他评定 感知功能评定、认知功能评定、心理功能评定、言语吞咽评定等. 任务三:脑卒中的康复护理措施脑卒中的康复护理目标是通过以运动疗法、作业疗法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最大限度地促进功能障碍的恢复,防治失用和误用综合征,减轻后遗症,防止脑卒中复发;充分强化和发挥残余功能,通过代偿和使用辅助工具等,以争取患者达到生活自理;通过生活环境改造、精神心理再适应等使患者最大
11、限度地回归家庭和社会。护理人员应在治疗师的指导下协助完成康复治疗.临床上将脑卒中康复分为三期: 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急性期是指发病后12周( 相当于Brunnstrom 12期,)、恢复期(可分为早期、中期、后期)是指发病后的3周1年( 相当于Brunnstrom26期,) 。后遗症期是指脑损害导致的功能障碍经过各种治疗受损的功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有明显的改善,临床上有的指在发病后612月,但多在发病后12年. 按照WHO规定8个月后则为后遗症期。我国现通用的以1年后为后遗症期。(一)急性期康复护理措施大多数学者认为脑卒中患者治疗过程中康复治疗开始的时间越早越好,即只要患者病情稳定后4
12、8小时康复护理即可开始.但一般主张梗死 1周左右,脑出血一般2-3周开始康复.1良肢位摆放:所谓良肢位是指防止或对抗痉挛模式的出现,保护肩关节以及早期诱发分离运动而设计的一种护理治疗体位。早期注意偏瘫患者在床上保持正确体位,有助于预防和减轻痉挛模式的出现和发展。包括卧床期常采用的体位有:仰卧位 、患侧卧位、 健侧卧位.(1)正确的仰卧位: 头下置枕,不宜过高,躯干平直,患侧肩胛下放一枕头使其前伸,防止肩胛骨后缩,患侧上肢放在体侧的枕上,远端比近端略抬高。前臂旋后,掌心向上,手指伸展。患侧臀部和大腿下面放一长枕头,使骨盆向前并防患腿外旋。膝下放一小枕头令其微屈。足底避免接触任何支撑物,预防阳性支
13、撑反射所引起的足下垂(图2)。 (2) 正确的患侧卧位:患侧在下,健侧在上。患侧上肢前伸,使肩部向前,肘关节伸展,手指张开,掌心向上。健侧上肢自然放在身上或身后枕上,避免前伸引起患侧肩胛骨相对后缩。健侧下肢呈迈步位,髋膝向前屈曲置于体前,患髋伸直,预防髋屈曲性挛缩,为今后的站立和步行训练创造条件。患侧卧位时,康复人员应注意患肩、患髋不能压陷在身体下面(图3)。 (3)正确的健侧卧位:健侧在下,患侧在上。头枕不宜过高,患侧上肢下垫一个枕头,使患侧肩部前伸、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前、腕关节背伸。患侧骨盆旋前、髋关节呈自然半屈曲位,置于枕上。健侧下肢平放床上,轻度伸髋、稍屈膝(图4). (图2)正确的仰
14、卧位 (图3)患侧卧位 (图4)健侧卧位 2.关节活动度维持训练:当生命体征比较稳定后,护理者应在治疗者指导下尽早进行被动关节活动训练,以预防关节的挛缩,训练时为了防止出现误用综合征。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绝对无痛状态下训练 应在熟悉解剖学基础上进行手法治疗,杜绝粗暴手法。对伴有关节疼痛的患者,训练前可做热敷或止痛治疗,手法应在无痛范围内进行,防止并发症。 (2)动作宜缓慢 预防挛缩,在必要时可进行充分的牵引,但快速运动往往无效,还会加重痉挛。一般上肢完成一个动作以默数35s,下肢默数510s的速度为宜。每一个动作模式做510次即可达到预防挛缩的效果。 (3)特别注意保护肩关节 在弛缓阶段
15、肩关节很容易伴有半脱位,同时因肩胛骨运动受限,早期肩关节活动应在正常活动范围的50%,随着肩胛胸廓关节的改善逐渐扩大关节活动范围,一般情况严禁使用牵引手法。 (4)鼓励患者自我训练 告诉患者活动的部位、方向和会收缩的肌肉,然后缓慢地进行2-3次被动运动,使患者体会运动的感觉,在逐渐减少辅助量的前提下进行辅助主动运动,并教会患者利用健侧肢体辅助患肢运动。 (5)防止运动过量 患者出现随意运动后,往往会出现焦急的心态,过多的用力会导致运动过量。疼痛、疲劳都会使痉挛加重,治疗者应向患者及家属说明。 3.肌肉按摩 对患侧肢体进行按摩可以促进血液、淋巴回流、防止和减轻水肿。同时对患侧肢体进行运动感觉刺激
16、有利于功能的恢复,按摩要轻柔,缓慢,有节奏的进行。对肌张力高的肌群用安抚性质的推磨,对肌张力低的肌群则予以按摩和揉捏。 4.体位性低血压的适应性训练 对一般情况良好、症状较轻的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尽早地进行体位变化的适应性训练。利用起立床或可调节角度的病床,从倾斜45度、训练5分钟开始,每日增加起立床倾斜的角度约10度到15度,维持时间5到15分钟,两项交替增长。一般情况下,可在10日内达到80度,维持30分钟。在此基础上增加坐位训练的次数,尽早离开病床到训练室训练.(二) 恢复期康复护理措施 脑卒中的恢复期是康复护理和各种功能恢复最重要的时期。包括床上动作训练阶段、步行训练阶段、日常生活活
17、动训练。 1.床上动作训练阶段:当患者病情稳定,可以维持坐位30分钟时,即可开始训练。包括翻身训练、桥式训练、坐起训练、坐位平衡训练。 (1) 翻身训练 首选进行双手交叉 (Boboth握手)上举及摆动(左右)(图5) 训练,然后训练。 从仰卧位到患侧侧卧位(图6): 患者仰卧,治疗者立于患侧,令患者健侧上、下肢抬起并伸向治疗者方向,与此同时躯干向患侧旋转. 从仰卧位到健侧侧卧位(图7) 患者仰卧,用健侧足从患侧腘窝处插入并沿患侧小腿伸展,将患足置于健足上方,双侧上肢左右摆动,利用躯干的旋转和上肢摆动的惯性向患侧翻身。 (图5 Boboth握手) 图6从仰卧位到患侧侧卧位 图7从仰卧位到健侧侧
18、卧 (2) 桥式训练 1)双腿搭桥训练 患者仰卧,双侧下肢屈髋、屈膝,双足全脚掌着床,双手于胸前交叉。令患者进行抬臀训练,治疗者根据患者功能状况分别予以辅助,或协助控制患侧下肢,或协助骨盆上抬。动作宜缓慢,臀部尽量抬高,使髋关节充分伸展,膝关节屈曲(图8)。 图8双腿搭桥训练 图9单腿搭桥训练 2)单腿搭桥训练 当患者掌握了双腿搭桥动作以后,可以改为健侧下肢抬起,脚离开床面,膝关节伸展,维持患侧足单脚支撑的搭桥动作,再将健侧下肢膝关节屈曲放在患侧腿上(图9)。 (3) 坐起训练 坐起训练:患者首先侧移到床边,将健侧腿插入患侧腿下,用健侧腿将患侧腿移动于床边外,患膝自然屈曲,然后头向上抬,躯干向
19、患侧旋转,健手横过身体,在患侧用手推床,把自己推至坐位,同时摆动健腿下床;必要时治疗人员将一手放在患侧健侧肩部,另一手放于其髋部以协助。(4) 坐位平衡训练 坐位平衡训练:如果坐起后不能保持良好的稳定状态,主要是因为平衡功能减退所致,作为平衡功能的训练包括左右平衡和前后平衡的训练。左右平衡训练:患者取坐位,治疗人员坐于其患侧,一手放在患者的腋下,另一手放在健侧的腰部,患者头部保持直立,将重心移向患侧,再将重心逐渐移向健侧,此时治疗人员一手抵住患者患侧腰部,另一只手压在患者同侧的肩部,患者尽量拉长健侧的躯干,并使头部保持直立位;随着患者主动性逐渐增加,治疗人员可以逐渐减少辅助力量 (图10a.b
20、坐位平衡训练)前后平衡的训练:指导患者用双手捡起地面上的物品或者双手向前伸,拿起桌上一个物品,再向后伸手取一件东西。 (图10a坐位平衡训练) (图10b坐位平衡训练) (5) 从坐位到站位的训练 坐到站起的训练:当患者下肢有一定负重能力的时候,即开始从坐到站起的训练,训练的要点是掌握重心的移动。其方法是患者Bobath式握手,双上肢前身,头和躯干前倾,重心前移至双足上,然后抬起臀部,伸髋,伸膝而站起,必要时治疗人员可以站在患者患侧,一手将患膝向前拉,另一手放在健侧臀部帮助患者抬起臀部。根据病情也可以辅助老人从进行从坐位到站位的训练(图11)。 图11从坐位到站位的训练 2.步行训练阶段:当患
21、者具备立位平衡训练的基本条件和下肢自我控制能力时,方可进入本阶段的训练。康复目标:诱发和提高立位平衡反应;提高骨盆控制能力;掌握立位的下肢分离运动;掌握双下肢站立相和迈步相的分解动作。 (1) 立位平衡训练 患者立于平衡杠内,双下肢支撑体重,双膝关节轻度屈曲(约15度),治疗者用双膝控制患者的下肢使其呈外展、外旋。一手置于患者臀部,另一手置于其下腹部,协助完成骨盆前后倾运动。随着骨盆前后倾运动幅度的加大,体重逐渐向患侧下肢转移,在患侧骨盆、髋关节、踝关节获得较好控制能力时慢慢将侧下肢抬起。同时循序渐进地进行平衡杠内重心转移训练.(2) 平行杠内步行训练( 图12) 训练的重点不是步行,而是正确
22、动作的应用。首先将平行杠高度调节在与患者股骨大转子相同的位置。步行模式一般采用两点支撑步行。患者立于平行杠内,伸出健手握住平行杠,向前迈出患足,利用健手、患足两点支撑迈出健足。即健手患足健足,按三个动作的程序练习,为过渡到拄拐步行打好基础。 图12 平行杠内步行训练 (3) 拄拐步行训练 必须是平衡功能良好,步行稳定的患者才能转换为拄拐步行训练。常采用方式有:杖患足健足;杖、患足健足两种。手杖也可根据稳定性从大到小依次分为肘拐、四脚拐、手杖三种。 (4)行走训练 患腿向前迈步时,帮助患侧骨盆向前下方运动。 健腿向前迈步时,站在患者侧后方,一手放置于患腿腰部;另一手放置于患侧骨盆部,以防其后缩。
23、健腿开始只迈至与患腿平齐位,随着患腿负重能力的提高,健腿可适当超过患腿。(图13) 图13行走训练 (5) 上下阶梯训练 上阶梯的要领是1)健手抓住扶手,2)健足上阶梯.3)利用健手与健足将身体重心引向上一层台阶;4)患侧下肢尽量以内收内旋的状态上抬;5)治疗者在患者身后予以保护 (图14) . 下阶梯训练的要领是1)健手握前下方的扶手;2)利用健侧手足支撑身体,患足先下一层台阶;3)再将健足下到与患足同一层台阶上;4)治疗者在患者前方予以保护 (图15) 。 图1014上阶梯训练 图15下阶梯训练3.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 日常生活活动对于一般人是很容易完成的简单动作,而对于病、伤、残造成
24、的功能障碍者,则是难以完成的复杂动作。将康复训练融入到每日的护理中。照料中,使患者尽可能早地获得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实现回归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原则: 1)根据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结果,制订切实可行的训练计划。 2)设计的活动项目难度应比患者的能力稍高,并针对患者的生活习惯、活动表现及学习态度灵活应用。 3)训练应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指导和督促患者将训练内容应用于日常生活活动中,如进食活动在中、晚餐时训练,更衣活动在早晨或晚间训练。 4)鼓励患者尽量自己完成所有的训练步骤,必要时护理人员才给予协助。 5)患者家庭成员参与训练,指导家属学会用恰当的方式
25、帮助患者自理生活。 6)配合其他治疗性活动,促进体能与运动的协调性,增强活动的技巧性。 7)使用辅助器之前,应先考虑其他实用方法,只有必须使用时,才提供辅助器及其使用技术。 (2)上肢功能训练 1)患侧上肢侧方负重 患者床边坐位,患手支撑在体侧,手指张开。让患者将重心移到患手上,然后推肘关节伸直。如患者能够将肘关节保持在伸直位一段时间,就可以让患者在这个体位下做肘关节的屈伸练习。 2)前臂旋后 患者端坐将双手放在前面的桌子上,手心相对.然后,患者向外转动双侧前臂,使手心朝上.教会患者用患手模仿健手的活动.注意双手手指分开。拇指与其他四指分开.如果患者的患手不能完成旋转,患者可以双手手指交叉相握
26、,用健手帮助患手,使患手的手掌朝上。 3)伸腕和手指 患者双手手指一一相对,拇指与其他四指分开。患手手腕主动往上翘起,同时利用健手挤压患手,使患手的手腕背伸、手指伸直。4)推拉活动 患者坐在桌子前面。双手手指交叉相握,放在胸前。患者双手同时用力向前推,使肘关节伸直,肩前伸,然后再将手拉到胸前。患者也可以向各个方向做推拉。 4)抓与放 在患者前面的桌子上放一个玻璃杯。指导患者张开手指(拇指与四指相对),抓起前面的杯子。然后,使手腕背伸,再慢慢将杯子放开。 5)腕背伸 患者将患手放在前面的桌子上,手腕屈曲,手掌朝向胸前(拳眼朝上)。在患手的手背部放一个杯子,让患者伸手腕和手指,将杯子推开。 6)滚
27、筒训练 患者坐于治疗台前,台面上放置滚筒,患者双手交叉,患侧拇指在健侧指上方,双侧腕关节伸直,置于滚筒上。训练人员站在患侧,嘱患者利用健侧上肢带动患肢完成以下动作:肩关节屈曲一肘关节伸展一前臂旋后一腕关节背伸,将滚筒推向前方 。在健侧上肢协助下,训练患肢完成以下动作:肩关节伸展一肘关节屈曲一前臂旋前一腕关节背伸,将滚筒退回原位(图16)。 图16滚筒训练 7)木钉板训练 患者坐在治疗台前,双足平放于地面。患侧上肢克服屈曲模式,肘关节伸展,腕关节背伸,手指伸展、外展,支撑在凳子上。在患侧放一块木钉插板,嘱患者身,旋转躯干,利用健手拿取放于健侧的木钉,放在患侧身旁的木钉插板上,反复操作,将木钉取完
28、。然后再将木钉从患侧木钉插板上取下,放回原处。通过此练习,克服患肢屈曲痉挛及矫正其异常运动模式 . 8)上肢操球训练 患者坐位,训练人员立于患侧,根据患者功能情况予以适当的帮助。让患者将患手置于球上,尽最大可能将球推向前方,训练者双手扶持患者肩关节,矫正异常姿势。同时患者还可以将健手放在膝关节上方,患手置于球上,利用患肢肘关节的屈、伸,完成球的前、后滚动训练(图17)。 图17上肢操球训练 图18磨砂板训练 9)磨砂板训练 患者坐在磨砂板前方,根据患者上肢功能水平调节好磨砂板的角度。对上肢功能较差的患者,可选用双把手磨具,利用健侧上肢带动患肢完成肩关节屈曲、肘关节伸展、腕关节背伸的运动(图10
29、18)。可以克服痉挛,提高患侧上肢功能。 10)移动木柱训练 患者两手相握,十指交叉,用健手协助患手握住木柱,将木柱移到指定的位置(图19)。此训练可克服患侧上肢痉挛,提高上肢运动功能。 图19移动木柱训练 图20进食训练 (3)生活自理能力训练 1)进食训练 此训练的目的是使患者掌握独立进食的方法,减少对他人的依赖。患者坐在桌前,将患手放在桌面上,健手使用饭勺或筷子进食。为防止餐具在桌面上滑动,可在餐具下垫以湿毛巾或橡皮垫防滑,也可以使用自助具进食训练 (图20) a单手用勺进食 可在碟子上加一个碟挡,进食推动食品时,食品被碟挡所阻,不但不会推出碟外,反而更易盛入勺内便于进食,碟挡可以用旧罐
30、头铁片剪制(图21A)。b用带叉的两用匙吃饭比较方便。可用钢锯在条匙的一侧锯几个口制成(图21 B)。 c切菜时,可在切菜板的一角装上直角形的挡板,把所切的菜挡在菜板内,亦可在菜板的适当位置插上尖头钉子,可固定待切的胡萝卜、土豆、水果或其他食品(图21 C)。 d加粗手柄及弯成角的匙、叉有利于抓握,适用于患者手功能受限或匙、叉与碗碟无法达到正常使用角度时(图21 D)。 图21 A碟挡 B带叉的两用匙 C菜板 D E加粗手柄及弯成角的匙、叉 2)个人卫生训练洗漱动作:洗脸:利用水龙头进行单手拧毛巾。对于抓握功能不充分的患者,可以将牙刷手柄加粗,便于抓握. (偏瘫患者的入厕: 使用轮椅或(和)助
31、行器入转移到卫生间,健侧转身,抓住马桶旁的扶手坐上马桶 (图22a b c ) 。也可以在卧室内入厕 (图23 a b c d)。 (a) (b) (c) 图22 a b c 偏瘫患者的入厕训练 图23 a b卧室内入厕 图23 c d卧室内入厕 3)更衣训练训练:在进行穿脱衣训练时,首先要选用宽松、简单的衣服,以便使患者能够更容易、更快捷的学会穿脱衣的步骤。必要时可对现有的服装略加修改以帮助患者穿脱。如将纽扣换成挂钩、拉锁或尼龙搭扣;需要系皮带的裤子改成松紧口休闲式裤子等。其次应选择稳定性好的坐凳进行,以增加其稳定性。a穿上衣 取坐位,将衣服内面朝上平铺在双膝上,用健侧手抓住衣领及对侧肩部,
32、将袖口自患侧上肢穿过,并将领口部分拉至肩部;健侧手沿衣领从头后绕过,并将健侧上肢穿进袖口;系纽扣、拉拉链或黏上尼龙搭扣,并将衣服各部分整理平整(图23)。 图23 穿上衣 图24 脱上衣 b脱上衣 先将患侧衣服自肩部退至肘部一下,再自肩部退下健侧衣服,然后用完全脱下衣袖的健侧上肢脱掉患侧的衣服(图1024)。 穿套头衫时,患者在双膝上整理好衣服,使领子在远端,颈部的标签在上方。患臂的袖子还是垂于两膝之间。偏瘫手臂伸于袖子里,健手将袖子拉到肩,然后将健臂穿入另一袖子。抓住头套头衫的背面套过自己的头,同时身体前倾使患侧手臂保持伸直。 c长坐位-仰卧位下穿脱裤子的方法和步骤:长坐位(图25),用健侧
33、手先将患侧下肢穿进裤腿,并拉至膝部上方;健侧下肢穿入另一侧裤腿;改长坐位为仰卧位,健侧膝关节屈曲,努力向上抬起骨盆,同时用健侧手向上提拉裤子至髋,最后系纽扣,拉锁并整理。 图25长坐位下穿裤子 d 穿袜子的方法:患者叉握双手,将患侧下肢抬起交叉放置在健腿上;用健侧拇指和食指张开袜口,套袜子之前患者要使自己的患侧手臂向前,肩前伸并伸肘,向前倾斜身体把袜子套在脚上;穿健侧下肢时用同样的程序。 (三)后遗症期康复护理 后遗症期的患者不同程度的留下各种后遗症,如瘫痪、痉挛、挛缩畸形、肌力减退、姿势异常、共济失调等。此时的康复目标是继续训练和利用患者残存的功能,防止功能退化,充分发挥健侧的潜能,并尽可能
34、改善患者周围的环境以适应残疾,争取最大程度地功能独立性。康复治疗包括: 1.继续强化患侧的康复训练,以防止功能退化,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2.对患侧功能不可恢复或恢复很差的,应允分发挥健侧的代偿作用。 3.矫形器和辅助器具的使用。针对患者功能水平、对残疾的适应水平、居住环境与建筑情况,指导其使用各种矫形器、辅助器具。如日常生活中用以帮助吃饭、洗澡、穿衣、修饰、行走的器具和轮椅,以及用于支持和制动、预防畸形的各种矫形器。这些器具的运用可以补偿患者的功能,帮助患者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4.为方便患者完成日常生活活动和预防跌倒,可对其家庭环境进行改造。例如,门槛和台阶改成斜坡,厕所改成座厕或设凳式便
35、器,在经常活动的范围内,墙上应装上扶手,床铺以40cm左右为宜。 5.进行心理、社会的康复。(四)其他康复护理措施 1.褥疮的护理褥疮是脑卒中患者因护理不当最常发生的并发症,易在发病后24小时之内和24周发生,可引起严重感染加重病情。因此防治褥疮对于护理来讲显得尤为重要。 (1) 预防褥疮的皮肤护理 对于偏瘫或四肢瘫痪的患者严格执行12小时翻身1次的制度,做到动作轻柔,严禁在床上拖拉患者,以免发生皮肤擦伤。保持床单平整,做到无皱褶、无渣屑,及时更换被尿便污染的尿布或床单。 保持皮肤清洁,每日上下午背部护理1次,每周床上擦澡12次,在翻身时对骶尾部和骨隆起部位进行按摩。 对于易受压部位或骨隆起部
36、位可放置气枕或气圈,有条件者可使用气垫床或自动翻身床。 (2)、褥疮的康复护理 当受压部位出现皮肤发红、肿胀变硬时,应避免该部位继续受压,局部涂以2%的碘酒或0.5%的碘伏,每日数次。 当皮肤发红区出现水泡时,在无菌操作下抽出水泡内液体,保持表皮完整贴敷,局部涂以的0.5%的碘伏,每日数次,保持创面干燥。 当水泡部位出现表皮破损时,局部涂以0.5%的碘伏,每4小时1次;创面可用新鲜鸡蛋内皮贴敷,促进表皮愈合,并给予红外线灯照射,上下午各1次,每次1520分钟。 当表皮出现坏死,形成溃疡,面积逐渐扩大,并深达皮下组织时,局部给予3双氧水去除腐烂组织,再用生理盐水清洁创面,局部涂以0.5%的碘伏,保持创面干燥。每日换药1次,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第二学期学生会信息部工作计划
- 社区2021年安全生产工作计划开头
- 科长竞聘演讲稿范文竞聘计划科长演讲稿
- 八年级体育课教学计划
- 人防教育活动实施计划方案及总结规划
- 临沂大学《大学物理Ⅱ(上)》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年救助管理站工作计划
- 中班组教研个人工作计划
- 个人跟班的学习计划-学习计划
- 2024年“学生营养餐改善计划”工作总结
- 正弦交流电的-产生
- 幼儿园蔬菜水果教育PPT模板(含完整内容)
- 呼吸机参数设置与调整
- 2019北京市朝阳区初一(上)期末数学含答案
- 幕墙预埋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 GB/T 24818.3-2009起重机通道及安全防护设施第3部分:塔式起重机
- DL-T 5190.1-2022 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 第1部分:土建结构工程(附条文说明)
- 英语演讲詹姆斯
- 《了凡四训》课件
- 《穿井得一人》优秀实用课件
- 助理信用管理师考试题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