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治疗概况_第1页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治疗概况_第2页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治疗概况_第3页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治疗概况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治疗概况         08-06-23 11:15:00     作者:吴冬梅 姜树民    编辑:studa20【关键词】  炎症    近年来,国内外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的研究正在深入,并在概念、病机、防治等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由SIRS发展为MODS(多脏器功能不全)所致的病死

2、率(40%80%)仍居高不下。从SIRS的机制和治疗的发展趋势上看,整体性的观念越来越强,人们已经认识到SIRS是机体抗炎和抑炎的失衡造成的,SIRS的防治并非仅仅在某个发病机制环节上实行单纯阻断,而是需要整体的免疫调理。这与中医传统医学理论有某种程度的接近。国内外的急诊专家都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并且逐步把中医应用到治疗的具体实践当中,本文拟对此及相关问题作一综述。    1  中医学对MODS病因病机的认识    本病在中医学中无直接对应的病名,因其以炎症反应、发热为主要特点,大多数医家将其归为外感热病范畴,并从毒邪学说、伤

3、寒理论和温病学说等角度揭示了SIRS的病因病机、证候特点和疾病的演变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盛志勇1受到伤寒论中阴阳胜复的启发(伤寒论在提到阳明病的发病时,曾论述了三阴病的“阳复太过,脏病还腑”。如原文第186条:“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阳。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认为在外伤或感染等情况下,机体的津液耗散,脏器受损,但通过机体自身调节或药物调整后,可以使阳气来复。阳气来复的程度决定了疾病的发展,阳气的来复适度则疾病向愈,阳复太过,阴阳逆乱,脏器衰竭就会导致MODS他们认为过度

4、的炎症反应造成机体损害是“阳复太过”的表现。    刘清泉等2认为MODS的病因可以是外感也可以是由于手术、创伤、病理产科等,外感热毒之邪最易耗气伤阴,创伤、手术等也可致气随血脱。在气阴两虚的基础上瘀血、痰浊内生,蕴结成毒或与外感热毒互结,瘀、毒、痰、浊阻滞经络,致营卫气血津液输布贯通失司,脏器功能紊乱。    孔立等3提出SIRS的基本病机是气机逆乱,如果将SIRS、ALI、MODS看作是一个疾病过程的话,其发展规律则符合由气及血的规律。内经云:“壮火食气,气有余便是火。”气机逆乱,病理产物骤生,易化火、生热、产毒。感染或创伤导致脏

5、腑气机逆乱,气失去了正常的升降出入,失去维护正常脏腑功能活动的能力,反而亢害四方,化火、化热鼓动血液妄行而伤血、动血、耗血。纵观SIRS、MODS的发展过程,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易造成血液的损害,出现凝血功能障碍导致出血、凝血现象的发生,是由气入血的过程。SIRS、MODS首先遵循的是中医气血辨证:气机逆乱,亢而为害,壮火食气造成气的耗竭;由气及血,耗气动血,最终导致气血衰败,脏腑功能衰竭。    2  辨证论治的探讨    SIRS的病证复杂,疾病发展过程中病位深浅、虚实相兼、标本缓急各不相同,因此国内医家对SIRS的辨证论

6、治又有不同的体会。王宝恩等4认为实热证、血瘀证和腑气不通证是贯穿MODS病程始终的三个主要证候。孔立等5在SIRS、MODS气机逆乱、由气入血的病机基础上提出早期治疗应调气、清火、排毒。并认为气机之乱始于一处,五脏皆乱始于肺。因肺为五脏受侵犯之首,早期表现为升多降少,故调气首先是调肺气、降肺气。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宣发肃降失常,大肠功能也受影响,故临床上很多患者都表现为大便不畅。大黄等通腑药物的治疗作用不仅仅是通便,亦可起到调理肺气的作用。    王今达6曾提出“菌毒并治”以“三证三法”为治疗突破口,即毒热证、血瘀证、急性虚证,相应治则为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扶正固本

7、。基于对SIRS发病中肠道功能的再认识及“肺与大肠相表里”中医理论的研究,王今达等人将SIRS的辨证思路进一步完善,提出“四证四法”:毒热证与清热解毒法、腑气不通证与通里攻下法、血瘀证与活血化瘀法、急性虚证与扶正固本法。其中急性虚证的概念与中医传统理论“久病多虚”之虚证不同,是各种原因导致的阴阳、气血、脏腑功能迅速虚衰的证候,表现为“邪实未去、正气已虚”,“热深厥深”,具有发病急、病情重、存活率低等特点。    3  中医药对SIRS的防治    3.1  单味药及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  

8、0; 大黄是近年来研究最多的单味中药之一,实验研究显示大黄可以减轻肠缺血灌注损伤模型动物的肺损伤,抑制肺脏TNF-a的表达,减少中性粒细胞在肺的集聚。陈德昌7等证实大黄可抑制病理情况下肝细胞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1(P55)和TNFR2(P75)的基因表达,并能降低血浆和肝组织内TNF-a和IL-6水平,具有明显抗炎作用。在治疗脓毒症并发应激性胃粘膜病变模型中,大黄可通过改善胃粘膜血供,提高PH而起到保护胃肠道的作用8。陈海龙等人使用Ecoli标记方法观察MODS大鼠肠道细菌易位,实验显示单味大黄对控制肠道细菌易位有显著效果,优于预先肠道去污治疗9。曲爱君等10的临床研究显示大黄粉口服可明显

9、降低SIRS和MODS患者的血清TNF-a、IL-1和IL-6水平。    丹参的水溶性成分具有良好的抗血栓形成和改善微循环作用。实验证实丹参素能抑制内毒素诱导的TNF-a、IL-6及IL-8的大量释放11,并有肯定的体外拮抗LPS作用12。近年来动物实验显示一些单味中药及提取物如黄芪、丹参、银杏叶制剂、雷公藤提取物、三七总皂苷、黄芩提取物等,可通过抑制NF-kB的激活以减轻组织或器官的炎症损伤。    3.2  复方制剂的研究    王今达等人于1982年提出“菌毒炎并治”的观点,并研制的“神

10、农33号”中药针剂可减少内毒素所致的MODS的发生,减轻炎症后的器官损伤程度;雪琳等人在“菌毒炎并治”策略的指导下研制了“血必净”针剂,在实验研究13中显示“血必净”能降低内毒素致感染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大鼠血清内毒素及TNF-a水平,保护血管内皮细胞。    黄连解毒汤有抗菌、抗内毒素、抗炎作用;可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抗肝损害,保护胃粘膜;抑制细菌在胃上皮的附着和增殖;可改善脑部缺血、缺氧 14。近年来的研究显示黄连解毒汤对炎症反应中不同来源、不同变化细胞因子均有调节作用,具有较特殊的免疫药理作用。王利津、方素萍等人经实验研究显示该方可抑制内毒素类炎症

11、动物模型IL-1、IL-6、NO、PGE2等炎性因子生成,提高T细胞来源的细胞因子IL-2水平,抑制致炎因子所诱导的中性粒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粘附作用15、16。王利津等人的体外研究提示黄连解毒汤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对于红细胞的自氧化和H2O2所致的氧化均具有显著的抑制活性,并抑制小鼠肝匀浆自发性或Feez-Vitc诱发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对H2O2所产生的轻自由基亦有直接的清除作用17。黄连解毒汤可提高脑缺血小鼠大脑皮质及海马组织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的活力,从而通过清除自由基、抑制自由基的生成,发挥抗氧化作用18。 &#

12、160;  通腑泻下能荡涤肠胃,使实邪积滞排出,对MODS时肠道屏障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并显著减轻肠源性内毒素造成的肺损伤,使呼吸功能得以恢复,抑制内毒素所致的肝细胞DNA和蛋白质合成增加,抑制过度炎症反应对组织器官的损害19。陈海龙等人使用Ecoli标记方法观察MODS大鼠肠道细菌易位,实验显示大承气汤对控制肠道细菌易位有显著效果,优于预先肠道去污治疗。崔克亮20等人临床研究显示,大承气汤能显著降低MODS患者病死率,改善MODS患者的体内炎性介质TNF-a、IL-1、IL-6水平。    刘育英21、22等人给服用复方丹参液大鼠注射内毒素后发现,复方丹参可明显减轻内毒素引起细胞粘附、白细胞游出,内皮水肿、管壁增厚,内皮细胞间隙增大及出血。李艳梅23等人将不同浓度血府逐瘀汤与血小板和体外培养人脐带内皮细胞共同作用,用放免法测定血小板膜表面GP复合物,结果表明血府逐瘀汤通过阻断GPIIb/IIIa复合物的暴露,抑制ADP对血小板的激活。    基于中医对MODS病机“邪盛正虚,本虚标实”的认识,有医家提出除驱邪外还应扶正。临床常用生脉注射液以益气养阴,参附注射液以益气温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