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商业创新促进中国服装产业发展TheThe InnovationInnovation ofof CommerceCommerce PromotedPromoted thethe DevelopmentDevelopment ofof ChinaChinaGarmentsGarments IndustryIndustry中国服装商业创新发展研究TheThe ResearchResearch inin ChinaChina GarmentGarment BusinessBusiness DevelopmentDevelopment 20072007目录前言.1 1一、我国服装商业发展回眸. 3 3二
2、、中国服装商业创新精彩纷呈 . 1212三、中国服装商业发展的未来展望 . 2222、八、-前言第2页共 26 页我国服装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关键之年,作为促进我国服装 产业转型升级、加快行业结构调整的突破之年,我国服装业迎来了新 的机遇和挑战。20072007 年,作为我国服装行业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 服装商业,其市场环境、市场重点及商业模式和商业渠道都发生了 重大变化,行业发展出现重大拐点。一方面,服装内需市场不断增长,二三线城市消费市场迅速崛起, 更为广阔的潜在市场开发初现端倪;另一方面,服装出口形势比较严 峻,增速放缓。我国服装产业在多种外力和内力作用下,已经从“外 贸拉动型”转轨
3、到“内贸推动型”的历史发展新阶段,我国服装行业 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生产力正以前所未有的新模式、新渠道 和新价值进行释放、创新。一方面,技术创新仍在支撑行业的产业创新,另一方面,品牌文 化创新正引领着全行业的品牌创新,与此同时,商业创新成为全行业 发展的重要引擎。商业创新开始促进行业发展格局的改变,成为 20072007 年我国服装行业发展的最大亮点之一,并对整个服装产业的未来产生 深远影响。在商业变革的大潮中,不但百货主渠道在求变创新,服装各类市 场在谋求升级,还产生了 ITATITAT 等一批服装商业渠道创新典型,连一些 服装龙头企业如杉杉、雅戈尔、大杨、七匹狼、报喜鸟等也纷纷开始
4、商业创新实践。一些前几年在商业创新中比较成功的特许经营品牌如 美特斯邦威、以纯也在孕育着新的商业整合;ZARAZARA H&MH&M 等国际品 牌也已结合中国市场的模式正式登陆我国的服装商业战场,而广大中 小企业更迫切需要商业创新带来成长突围。鉴于商业创新对行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中国服装协会特请专家委 员会中部分长期研究服装商业的专家,对 20072007 年服装商业出现的一些新特点、新模式及未来趋势进行梳理、研究和预测,形成此文,供业田介卄 界参考。第3页共 26 页一、我国服装商业发展回眸(一)、我国服装出口增长放缓,服装内销商业经济持续增长,价 格回落预示国内市场全面竞争时
5、代的来临。前三个季度,全行业出口数量增长仅为 10.34%,10.34%,国内市场成为产 业发展的最主要动力。20072007 年我国服装内销市场活跃,对产业拉动作 用提高;服装类价格指数下降。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显示,20072007 年,1 1至 1111 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同期增长16.4%16.4% (表 1 1),是 19971997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表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07年11月)单位:亿元11 月比上年同月增长%1-11 月累计比上年同期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04.718.880194.716.4按地区分市5426.419.254355.316.8县9
6、41.319.88899.516.9县以914.6按行业分批发和零售业6821.518.86747916.3住宿和餐饮业1100.721.611131.318.9其他182.53.71584.44.5(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纺织服装行业属于传统产业,其产品尤其是服装产品在全社会商 品批发零售业中一直占有支柱性重要地位,其零售增长率在批发零售 增长所占的比重近几年一直保持在1010%以上,并处于前四位的位置上第4页共 26 页20072007 年 1 11010 月, 我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衣着类销售额达 687.55687.55 亿元,同比增长 23.42%23.42%
7、 (表 2 2)。1010 月全国重点大型百货商场服装类、 鞋类和帽类的累计销售额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3.42%23.42%、22.71%22.71%、44.13%44.13%。表2:2007年10月全国重点大型百货商场服装销售情况项目单位今年本月本月比去年%今年累计今年比去年%商品销售总额千兀37,201,67922.76326,363,00421.79其中:零售额千兀33,037,13425.36279,732,25223.12针、纺织品类千兀1,087,62824.789,292,73615.67服装类千兀8,643,32631.2068,755,38623.42各种服装百件334,09
8、611.572,971,71612.68其中:男西装百件7,80219.8670,84814.85男衬衫百件9,5177.8295,32011.06T 恤衫百件12,0361.89142,12110.53女装百件98,3629.76859,84913.18童装百件25,23325.70234,05917.14牛仔服百件4,1274.6335,7885.50夹克衫百件7,9797.7551,3719.77防寒服百件10,76329.4893,0926.71皮革服装百件73437.256,15841.65西裤百条9,311-2.90103,538-1.68针织内衣裤百件47,70014.57485
9、,5637.09羊绒及羊毛衫百件21,58811.46180,0325.70鞋类千兀2,050,25721.5717,256,82522.71鞋百双75,17313.09793,55911.05其中:皮鞋百双45,85610.19476,52710.76旅游运动鞋百双11,48523.24112,65121.88(前二位为“石油及制“汽车”“食品饮料烟酒第5页共 26 页帽类千兀90,63538.38653,03044.13(数据来源:中国商业联合会)一方面,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大商场衣着类商品价格大涨,而 另一方面,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消费价格指数却持续回落。20072007 年以来,我国衣
10、着类产品消费价格指数从年初就开始持续回落,3 3 月份已跌至 100100 以下,并呈现持续下跌趋势,1 19 9 月,衣着类产品消费价格 指数达99.799.7。虽然消费指数在持续回落,但衣着类工业品出厂价格却 始终较上年同期成上涨形势,9 9 月份,比上年同期上涨了 1.0%1.0%, 20072007 年,服装零售的年度总量同比增长继续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平 均年度增长幅度,我国服装商业经济表现了强劲的增长势头,但服装 消费价格的总体回落也预示了国内市场全面竞争的开始。大型零售业 商品价格快速上升与全社会衣着类产品价格指数下跌的强烈反差,说 明消费升级、市场升级与产品升级之间存在较大
11、的矛盾和落差。同时,近几年,我国经济持续高位运行,GDPGDP 增长迅速,20072007年全年预计达到 89000.889000.8 亿元。在经济增长和人民币升值双重因素作用 下,如果按 GDPGDP 年均增长 11%11%的水平,到 20112011 年我国人均 GDPGDP 能够 突破 40004000 美元。这无疑会为未来的服装内贸商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二八服装品牌商业发展表现活跃,服装品牌企业商业实力增强, 国内外服装品牌商业竞争全面展开服装品牌, 是整个服装行业的商业风向标, 也是服装商业金字塔 的塔尖。服装品牌的商业表现,往往带动了行业的商业潮流,服装品 牌的高商业价值,给服装
12、品牌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通常,服装的加工环节,只能占到服装品牌 101020%20%的商业价值; 商业第6页共 26 页渠道运营,能够占去服装品牌 303040%40%的商业价值;而品牌运营, 拥有高达404050%50%勺商业价值。在不同的商业投入和风险状况下,品牌 运营商以不同的商业模式和商业业态渠道,决定与商业伙伴分享或是 完全由自己来收获这丰厚的商业价值。20072007 年,多数国外一线品牌已进入中国,国际二三线商业品牌更 是以开大型自有品牌专卖店的模式抢占市场。国内品牌与国际品牌的 商业渠道争夺战和商业传播战的号角已经吹响。在渠道方面,国际品牌在一线市场上略占上风,而众多国内的服
13、 装品牌则以直营专卖店、特许经营加盟店等商业发展模式,抢占了二 三线市场的话语权。在商业传播上,我国服装品牌有借助主流大众传播媒体做品牌形 象推广的传统。不同于以往,借助即将到来的 20082008 和各个品牌商业实 际状况,以运动休闲服装品牌和商务休闲服装品牌为主力,电视台的 服装品牌广告火热荧屏,但摆脱了单纯依靠明星做广告的原始状态, 开始挖掘和传播品牌的独特个性与价值,或是务实地推销主力产品的 卖点。20072007 年,国家公布的“中国名牌”,纺织服装界有 142142 个产品上 榜成为“中国名牌”,约占当年“中国名牌”总数的 17%17%其中服装品 牌 5959 个,约占纺织服装“中
14、国名牌”总数的 42%42%其中,波司登服装 品牌在 20072007 年还荣获“中国世界名牌产品”称号。在中国服装协会 20062006 年统计评出的“百强”名单中(表 3 3),“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 拥有率分别达到 5050%和 4040%以上。表3:2006年服装行业“产品销售收入”百强企业名单及“中国名牌”、“中国驰 名商标”拥有情况第7页共 26 页名 次公司名称中国名牌驰名商标名 次公司名称中国名牌驰名商标1雅戈尔集团股份有限 公司雅戈尔雅戈尔51达利(中国)有限公司2红豆集团有限公司红豆红豆52奉化市爱伊美服饰有 限公司爱伊美第8页共 26 页3海澜集团公司海澜之家53
15、汉帛(中国)有限公司4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波司登波司登54江苏吴中实业股份有 限公司5杉杉投资控股有限公 司杉杉杉杉55太子龙控股集团有限 公司太子龙太子龙6青岛即发集团控股公 司即发即发56武汉猫人服饰有限公 司猫人7青岛红领集团有限公 司红领红领57浙江开尔制衣有限公 司开尔8庄吉集团圧吉圧吉58上海斯尔丽服饰有限 公司斯尔丽斯尔丽9山东新郎希努尔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新郎希努尔新郎希努 尔59乔顿服饰企业有限公 司10福建柒牌集团有限公 司柒牌柒牌60国人西服有限公司国人11罗蒙集团股份有限公 司罗蒙罗蒙61野风集团有限公司12大杨集团有限责任公 司创世创世62江西共青鸭鸭(集团) 有限公司鸭
16、鸭鸭鸭13伟星集团有限公司63际华三五零二职业装 有限公司14江苏虎豹集团有限公 司虎豹虎豹64江苏 AB 集团有限责任 公司ABAB15报喜鸟集团有限公司报喜鸟报喜鸟65湖南东方时装有限公 司圣得西圣得西16恒柏集团有限公司恒柏恒柏66浙江神鹰集团有限公 司17威海纺织集团进岀口 有限责任公司67山东华羽集团有限公 司寒思18森马集团有限公司森马森马68浙江金三发新纺织集 团有限公司19浙江华鼎集团有限责 任公司69广东大哥大集团有限 公司20雅鹿集团有限公司雅鹿雅鹿70南通海林集团有限公 司21太平鸟集团有限公司太平鸟71江苏雷诺时装有限公 司森达森达22山东省标志服装股份 有限公司72惠
17、州市富绅服装实业 有限公司富绅23万事利集团有限公司万事利万事利73福建汇达时装有限公 司卡朱米卡朱米24江苏华瑞国际实业集 团有限公司74武汉红人实业集团股 份有限公司红人25江苏东渡纺织集团有 限公司75湖南省忘不了服饰有 限公司忘不了26洛兹集团有限公司洛兹洛兹76江苏帝奥服装集团股 份有限公司27法派集团有限公司法派法派77湖北佐尔美服饰有限 公司28山东桑莎制衣集团78宜禾股份有限公司29山东岱银纺织服装集 团有限公司79浙江能达利集团有限 公司能达利30淄博兰雁集团股份有 限责任公司兰雁兰雁80陕西伟志集团股份有 限公司31宁波培罗成集团有限 公司培罗成81江苏亨威实业集团有 限公
18、司亨威32茉织华实业(集团) 有限公司82福建格林轻工有限公 司嗒嘀嗒第9页共 26 页33山东仙霞集团有限公 司仙霞仙霞83浙江乔治白服饰股份 有限公司乔治白34福建才子集团有限公 司才子才子84浙江情森制衣有限公 司情森情森35中山市康妮雅服饰有限公司康妮雅85浙江海魂服饰有限公 司36山东傲饰集团有限公 司86尢锡光明(集团)有限 公司银湖37深圳华丝企业股份有 限公司87江苏玉人服装有限公 司38步森集团有限公司步森步森88浙江朗莎尔维迪制衣 有限公司39拜丽德集团有限公司89虎都(中国)服饰有限 公司虎都虎都40石狮市富贵鸟集团公 司富贵鸟富贵鸟90鑫利达集团有限公司41青岛巴龙集团
19、有限公 司91华士服装(中国)有限 公司42邯郸市雪驰集团有限 公司92云南奥斯迪实业有限 公司43宁波博洋纺织有限公 司博洋唐狮93红黄蓝集团有限公司红黄蓝44耶莉娅集团耶莉娅耶莉娅94安徽鸿润(集团)股份 有限公司45浙江高邦服饰集团有 限公司高邦95浙江华联集团有限公 司46常州华利达服装集团 有限公司96温州市森马童装有限 公司巴拉巴拉47沙龙集团有限公司97江苏刘潭集团有限公 司48江苏三友集团98常州金松时装有限公 司49浙江巴贝领带有限公 司巴贝巴贝99杭州江宁丝绸制衣有 限公司50浙江省二轻企业集团 进出口有限公司100青岛华金集团股份有 限公司(数据来源:中国服装协会、中国名
20、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国家工商总局)“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服装品牌,几乎全部出自中国服 装行业“百强”企业,这进一步说明了服装品牌商业价值与服装品牌 企业实力的共振关系。不少“中国名牌”出自上市公司,但较多的服 装上市公司均以生产制造起家,这两年如七匹狼、报喜鸟这样基于商 业流通起家的服装品牌上市,带来了商业资本新气象。最近,众多的 海外资本追逐具备“轻和快”商业模式和商业渠道“商业价值”的服 装品牌,将为未来的服装品牌市场商业竞争带来新的变化因素。我国服装品牌目前处于多方夹击的竞争态势中,上不如世界一线 品牌的附加值高,左要和 ZARAZARA 这样的二线国际品牌比效率,右要和国 内的品
21、牌比第10页共 26 页个性,下要和服装生产企业比成本,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 商业发展模式和商业渠道,依靠商业创新实现品牌的产品技术价值和 品牌文化价值,才能聚焦社会资源,又快又好地可持续地发展。(三)、中国服装企业商业发展的主要模式及中国服装商业渠道的 主要业态已基本成型,中国服装商业初具形态经过多年的演变,国际上各种商业模式和商业业态均已进入中国 服装行业,并在实际运行中产生了较为稳定的商业模式和商业形态, 这是行业商业发展开始走向成熟的重要基础。目前,中国服装企业和 服装品牌主流的服装商业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自营模式:服装品牌选择合适的地点投资并管理店铺,通常也是 品牌的样板店面,作用在于
22、较好体现品牌形象、容易实现垂直管理和 精细化营销、市场计划执行力强、能够最准确掌握市场信息。缺点是 投资大,对人力资源要求高。近年,服装品牌往往采用直营与加盟复 合的商业模式发展。特许加盟模式:特许连锁模式是由公司特许总部直接发展终端加 盟商,或由特许区域商发展终端加盟商的一种模式。终端按统一的商 业模式进行经营。现在休闲服装品牌多用特许加盟的方式运作。这种 模式的优势是品牌管理按照标准化作业、系统更新及时,但对于操作 双方的协同性要求较高,国务院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出台,增 加了特许经营的门槛,更有利于服装品牌的商业扩展。批发模式:货品主要通过一些大的批发市场的批发商来销售。因 为批发市场辐
23、射面广,而很多大的批发商拥有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点, 利用他们的网络能很快将产品在市场上铺开,迅速实现资金的回笼。 这是国内一些中低档产品常用的销售模式。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能让 企业产品迅速在市场上销售,缺点是对于品牌形象长远发展不利,不 适合服装品牌商业成长。第11页共 26 页代理商模式:这种模式一般是把全国市场根据地域特点划分为若 干市场区域,在每区域设立代理商,企业授权代理商全权负责该区域 内的产品销售工作,由代理商发展和管理下属终端商。这种模式是目 前服装产品分销的主要模式,优势在于能节约品牌销售渠道拓展成本 和管理成本,能发挥代理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在品牌运营和货品 管理上不容易控制
24、。网络销售模式:在众多的借助传统渠道的销售模式之后,很多服 装品牌充分利用互联网开展网上营销。网上营销除了具有减少中间环 节、节约实际销售成本之外,更具有信息采集及时、物流管理快捷等 多方面优势。但由于服装本身还是基于传统消费模式之上的特殊产品, 同时,我国互联网相关法律正在健全之中、货币网上交易存在安全隐 患等原因,其模式在服装零售商业领域的发展正逐步加速。同样,近几年,各种服装商业业态发展非常迅猛,经市场检验并 已标准化的典型商业业态有:百货商场(主题购物中心):百货商场是社会商品零售的主要形 式,也是服装品牌商业的主要业态。百货商场能够为服装品牌发展起 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一一提升品牌形象、
25、获取较大品牌利润,这种能将 品牌价值直接传递给消费者的业态收到绝大多数品牌青睐。但随着服 装品牌数量的迅速发展,很多百货商场的服装品牌容量都已达到6060%以上,仍旧不能满足品牌需求,造成商业过度竞争而出现很多新问题。 随着近几年商业地产和国外商业势力的进入,百货商业业态和经营模 式也面临更多的竞争压力,部分该或公司将成本上升压力和资金压力 转移到服装企业,倾向国际品牌轻视国内品牌,产生了新的工商矛盾。超级市场:作为方便普通百姓不可或缺的便利商业业态,超级市 场在第12页共 26 页经营灵活上为广大服装品牌创造了较大的合作空间。同时,虽然 由于商业成本较百货商场低,渠道广泛,增长速度慢,但服装
26、品牌对 此业态多持观望态度,更多的中小企业却表现得非常活跃。OUTLETSOUTLETS(奥特莱斯):在零售商业中专指由销售名牌过季、下 架、断码商品的商店组成的购物中心,因此也被称为“品牌直销购物 中心”。在欧美当代商业社会中,OUTLETSOUTLETS 是最为流行的一种商业业 态。目前,国内很多包括资本在内的机构财团甚至服装品牌纷纷尝试 此业态。同时,另一方面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它将是一种比较好的业 态。批发兼零售市场:由于主流百货业态不能满足服装品牌发展量的 需要,同时由于国内近几年商业地产发展太快,部分新兴的服装批发 市场已经将批零合二为一。与传统批发市场不同的是,批发零售市场 适合了
27、中低收入消费者的需求。它将服装货品季节流行多样性以及价 格便宜的优势放大,是服装产品拓展市场的重要选择。品牌专卖店:消费者接受某个服装品牌主要除了各类广告信息之 外,就是品牌的专卖店。专卖店是品牌对于百货业态的补充,同时也 占领市场的“有利凭证”。品牌专卖店帮助部分服装品牌企业快速完成 了商业扩张,成就了一批“商业品牌服装企业”。服装商业发展模式和商业渠道的演变与定型、及所处的成熟程 度,往往对服装品牌和服装企业的发展及商业交换起到关键作用。当 商业模式或商业渠道中所包含的生产关系落后于服装产业的生产力发 展时,商业模式或商业渠道的创新就不可阻挡地主动或被动地开始, 直到建立起一个或多个新的商
28、业模式或渠道,高效率且公平地实现产 业链和商业链的价值交换。我国服装产业,一直没有停止过商业创新 的探索和实践。二、2007年中国服装商业创新精彩纷呈第13页共 26 页当前,在各种商业渠道之间和传统的商业企业之间,竞争十分激 烈,商业零售“百强”更新率达到 1616%,总的来说,20072007 年商业零售 业在规模、效益、竞争力水平各方面属于齐头并进的局面。从国家统 计局对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业情况的统计来看,加盟的零售体系增速明 又显大于直营(表 4 4),服装商业也不例外。竞争正在国内外服装行业、 服装品牌、服装商业之间全方位展开,但服装业的商业竞争,因其和 国际品牌的全面竞争及和国内品牌
29、的深度竞争,因其和商业企业之间 的竞争合作,表现的更为激烈和复杂。因此引发的商业创新,也更精 彩纷呈。表4: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业情况(按业态分)指标计量单位合计直营店加盟店2006 年2005 年2006 年2005 年2006 年2005 年一、门店总数个12369010568476901724004678933284百货店个514938531739153134102322超级市场个23233189241251911401107147523专业店个772206747153641505812357916890#加油站个31312309573097030331342626专卖店个557251952
30、319214832533047便利店个12310100436509657458013469仓储会员店个797852512727豕居建材商店个12712012211456二、营业面积平方米9549650186874844858365777866144396599248213401百货店平方米10335307868853294555498108561879758579971超级市场平方米2439983020468624204074501722116739923803247457专业店平方米5698639754355825532103455076639537760523589430#加油站平方米44
31、1449994376262943499635427597786453641002851专卖店平方米749790713988259588235547490202478441便利店平方米148181912332011001490959677480329273524仓储会员店平方米1163759925511585598735520520第14页共 26 页豕居建材商店平方米14269831315419138630012713614068344058(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一)、中国服装商业创新的热点聚焦中国服装商业模式和商业渠道的创新虽然早已开始探索和实践, 但在20072007 年体现得较为集中
32、和猛烈。当中国成为全球投资热点,资本 流入全球投资成本最低的地区,造成投资过度,这又激发了商业创新 以解决过剩的生产能力。20072007 年,纵观整个中国服装商业流通领域, 伴随着国内外服装品牌和服装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全方位复合竞争,产 业创新与商业创新互动而创造出很多前所未有的新亮点和新热点:1 1、品牌企业进军零售业,力图整合商业链20072007 年下半年,作为龙头服装企业之一的“宝姿”将触角伸向百 货业,收购了北京最早的高档百货一赛特购物中心。无独有偶,国内 服装龙头企业之一杉杉集团今年 1010 月宣布大举进军零售业,目标锁定 了 OUTLETSOUTLETS ,计划3年至之内,以每
33、个单体投资3亿元在全国一线城 市打造51010 个 OUTLETSOUTLETS 项目。这些创新举措打破了以往的工业企业和商业关系,标志着中国服 装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开始从产业链整合迈向商业链整合,开始从传 统制造型企业迈向品牌经营型企业,并且积极打造文化创意型企业。 在这个过程中,商业和商业创新成为竞争的新资本。2 2、商业模式创新孕育新的商业领跑者20072007 年,ITATITAT 集团以全新的商业模式,整合国内服装生产厂家过剩产能和商业地产过剩资源, 形成“服装生产商 一 ITATITAT 集团一商业地 产商”铁三角联盟利益共同体;以“供货商结算速度快、商品品质优、零售价格低”的经营
34、特色实现了供应商、地产商、ITATITAT、员工和会员第15页共 26 页消费者的共赢,基本实现了 “零应收款、零负债、轻资产”的财务目 标。截至 20072007 年 9 9 月 3131 日,ITATITAT 完成了近 6060 亿港元的营业额和 6.756.75 亿港元的利润,三年营业面积增长近 15001500 倍,截至 20072007 年 1212 月,ITATITAT 已有超过 720720 家直营服装店(百货店、会员俱乐部店、时尚店)共计 超过 140140 万平方米的营业面积,成为中国最大的服装零售网络企业。 以模式创新和渠道创新为主体的新商业品牌ITATITAT,从其零售网
35、络营业面积总量来看是目前成长最快的大型的中国服装商业企业。ITATITAT 受到了蓝山国际资本、摩根斯丹利等国际著名资本机构的多轮投资,并受 到了行业和企业的重视,成为 20072007 年中国服装商业创新的 一个亮点。网络直销品牌 PPGPPG 在 20072007 年也因迅速扩张而受关注。PPGPPG 依靠 供应链整合,依靠网络呼叫中心加目录营销及大规模的广告投放,曾 创造过日销万件衬衣的业绩,PPGPPG 也获得风险投资机构的多轮投资, 它的商业盈利模式正在接受市场的检验。3 3、国内大企业加快终端店提升的步伐目前,众多企业开始实施“整合渠道、利用资本、在未来竞争中 抢占商机” 的发展战
36、略。例如,七匹狼、报喜鸟等企业通过上市融资 后,首先提升自己的渠道。七匹狼将原有专营店进行改造成为“七匹 狼生活馆”;报喜鸟20072007 年上市融资后也是首先在一线城市开设旗舰 店;李宁 20072007 年 8 8 月份宣布,将接手上海南京东路的原上海伊都锦商 厦,重新开张后将变身为以李宁品牌为主打的“运动城”,主要出售 运动服装和器材。与此同时,休闲装品牌和部分正装、女装品牌已经把视角投向“大店工程”上。20072007 年 8 8 月,美特斯邦威在西安东大街的近 70007000 平米 超级旗舰店第一期开业,隔壁为森马的 40004000 平米店铺。来自以纯则在 街对面拿下一栋约 2
37、8002800 平米的大型旗舰店随后,5050 米范围内汇集了国 内休闲装三大第16页共 26 页品牌的5家大店,总营业面积达2000020000 平米。国产品牌竞争进入了又一轮以开超大自有品牌专卖店的新竞争。4 4、海外零售品牌加快渠道争夺战令国产品牌无法忽视的是强大的国外竞争对手,ZARAZARA、H&MH&M、C&AC&A、GAPGAP 四大零售时装品牌已经进军中国, 这些国外平价时装品牌, 不仅在上海、北京店铺的销售额告捷,还纷纷宣布了其拓展中国市场 的计划。从20072007 年开始,国内外品牌竞争重点已经在渠道争夺中体现。 它们是未来中国服装本土品牌
38、最主要的竞争对手。中国本土品牌欲从 它们手里抢夺市场,首先需要从它们手里抢夺渠道。综上所述,在内销市场中,通过多年的创新和合作,服装业基本 上走出了几分天下、多元化渠道并存、多种商业发展模式共荣的局面。 如果能进一步加大产业与商业的“生产关系”的变革,必将为行业带 来更快、更好的发展,但商业创新拐点的出现预示着行业正在孕育着 更大的变化。5 5、百货主渠道加快创新及扩张步伐20072007 年,新型服装销售渠道与传统的服装销售渠道百花齐放,但百货商场、专卖店、购物中心(shoppingshopping mallmall)、服装专业市场等仍旧 占据服装销售主导地位,百货也加快了扩张和创新步伐,以
39、迎接新商 业渠道的挑战。服装销售渠道主体的百货商场业在 20072007 年风起云涌。据公开资料 统计,计划 20072007 年底到 20082008 年上半年完成上市融资的百货类企业不 下 5 5 家,包括广百股份、巴黎春天、天虹商场、茂业百货等。加上国内、国外商业地产企业的进入扩张,未来五年,中国的百货业竞争将 有如过第17页共 26 页去三年的连锁超市同等激烈,企业并购将频繁进行。在经营模式上,20072007 年百货商场也加快了创新的步伐。在北京, 2002007 7年新光天地、金融街购物中心两家合资百货先后登场,“新中国 第一店”一一王府井百货大楼今年完成其提升改造工程,使老百货焕
40、 发出新青春,进入1010 月份,ITATITAT 在上海开出了首家 FASHIONFASHION ITATITAT 百货店,这是 ITATITAT 的又一业态创新。1212 月末,中国第一家男士用品 专营商场在北京庄胜崇光百货新馆落成。百货主渠道的变革与创新,将使服装品牌享受到更科学与和谐的 工商关系所带来的商业发展。6 6、服装专业市场通过服务创新转型升级服装专业市场经历了从“地摊式”向“大棚式”到“商厦式”的 几个层次的升级后,商业创新的形式主要体现在服务增值上。在经营模式上,服务型市场成为新的看点。目前纺织服装专业市 场的发展趋势,更多的指向是品牌服务。从产业链上讲,综合性市场 大多希
41、望能够尽量覆盖整个产业链,包括原料市场、面料市场、服装 加工市场等。市场规模越来越大,硬件条件和大型百货商场逐渐接近, 有的条件甚至超过大型百货商场。同时,新市场发展趋势是更加注重 整个市场的软件建设,除提供金融服务、商务等常规服务外,还包括 法律服务、物流服务、信息服务,这些商业服务是新型市场发展的方 向。7 7、老牌服装企业的商业突围创新20072007 年,服装行业除了多了一些“闯入者”外,老牌传统企业也 加速了创新的步伐。如 20002000 年开始实施的多品牌国际化战略的杉杉集 团,2002007 7已经结出硕果:从 CHIC2005CHIC2005 上杉杉集团正式宣布特许经营 已经
42、获得成功和“多品牌、国际化”战略至今已有近三年的时间,目 前杉杉集团旗下 1111 个国第18页共 26 页际品牌和 1212 个自有品牌,其中国际品牌全部 实现盈利,1212 个自创品牌大部分盈利。核心品牌杉杉 20072007 业绩增长将 咼达 40%40%。报喜鸟集团则于 20072007 年涉水网络销售。20072007 年 7 7 月底,报喜鸟 上海宝鸟服饰开始了其“网络直销”的一系列布局:在报喜鸟集团的 支持下,由两家共同投资的上海宝鸟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随 后,宝鸟科技统一了传统渠道和网络直销品牌BONBON O O,宝鸟完成了从定制职业装业务到“服装电子商务”的转身。8
43、8、产业集群的加快结构创新我国的服装产业集聚地的发展产生于 19801980 年代,以产业配套齐 整,市场信息反应敏锐为主要特征,或以生产中高档品牌服装的企业 为主体。或以中小企业为依托,以单一产品或专业服装生产为特色。集群孕育了品牌,品牌促进了流通,流通的兴旺又带动了产业链 的发展。如以纯依靠自身强大的销售网络,将自身产品外包给其他厂 家,带动了一批中小生产型厂家的发展。这种“商业集群”的示范作 用将给我国产业集群的纵深发展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我国产业集群总产能占全国服装产能的 70%70%以上。在新的历史条 件下,产业集群不掌握商业主动权有极大的危险。如何充分利用区域 内产业链的优势,充分
44、利用标杆型品牌和加工型品牌之间的紧密结合, 使生产成本优势更加凸显和可持续,与商业链进一步整合合作,彻底 打通通向市场和资本的道路,已成当务之急。归根结蒂,商业创新的主体主要是服装品牌企业、服装生产企业 或是第19页共 26 页服装商业企业。当前,商业创新首先要依靠服装行业商业链条上 各合作主体的创新,他们的表现及相互间形成的商业“生产关系”优势,直接决定了行业的商业创新生产力价值(二)、推动 20072007 商业创新的原因分析推动 20072007 中国服装行业商业创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分析其中 的背景和深层原因,有助于我们探寻其中的规律。1 1、服装出口增长放缓、内销市场活跃在国家统计局
45、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到 20072007 年前三个季度服装外 贸出口增速放慢。还可以看到 20072007 年 1 19 9 月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 额累计 638263827 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 15.9%15.9%。分商品类别看,限额以上 批发和零售业吃、穿、用商品类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5.5%25.5%、24.7%24.7%和25.8%25.8%。衣着类消费增幅较 20062006 年同期提高了 6 6 个百分点。居民消费 价格持续回落。衣着类产品消费价格指数从年初开始回落,3 3 月份开始 已跌回 10100 0以下,并呈现持续下跌趋势。20072007 年 1 19 9 月,我国千
46、家重 点零售企业中,百货店、大型综合超市、专业店占据各零售子行业销 售收入增长的前三位,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8.0%18.0%、17.4%17.4%及 15.6%15.6%。其中,百货行业销售收入增速在近两年中保持首位,百货行业仍然是中 国服装商业的主渠道。以上数据显示:活跃的内销市场,给我国服装生产企业带来了释 放产能的空间。2 2、大量产业外资本介入服装流通领域“圈地”第20页共 26 页20072007 年,商业地产资本涌向服装流通领域的现象体现得较为集 中。家电渠道企业国美集团年初曾宣布斥巨资进入服装产业,随着以 美式摩尔(MallMall )为代表的大型综合购物中心落户北京、深圳等大中
47、 城市,中国零售业全面对外开放,几乎所有的大中城市都已经或计划 建设大型的购物中心,这为商业地产商的发展留下了巨大市场发展空 间。20072007 年,商业地产供应出现集体放量、集中开业的局面。进入中 国地产的 2323 亿外资中 1616 亿用于购买商业地产;国内企业大笔买断商 业地产;信托基金跃跃欲试,20072007 年商业地产金融市场比较活跃。商业地产作为一种不同于传统的商铺租赁形式、以全面融合地产 业与商业为特色,收到市场欢迎。据统计,20072007 年商铺市场开发投资 与销售额增速加快,仅一季度,全国商铺完成开发投资401.53401.53 亿元,同比增长 17.717.7% ;
48、实现销售额 425.99425.99 亿元,同比增长 10.110.1%。商铺地 产量的攀升与中国服装企业渠道变革正相互作用,形成新联动局面。 为此,大批服装企业,开始对现有渠道进行整合,加大专卖店的建设, 对传统百货渠道形成有力补充。3 3、新法规的出台对服装商业产生规范作用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自 20072007 年 5 5 月 1 1 日起施行。这是我 国特许经营事业发展近 2020 年里程中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它标 志着中国的特许经营商业迈向了一个主流化、法制化、社会化、市场 化、专业化的新时代。条例推出了诸如信息披露、资格备案等类证券公司监管模式, 且对违法特许人的惩罚大幅度提
49、高,社会公众和媒介对特许人的监督 力度加大,加盟商有了完整明确的法律保护武器。为此,中国服装协 会已对多个产业集第21页共 26 页群进行了条例的实施宣讲和培训,旨在帮助各 会员企业树立法律意识,适应新时期的依法经营。条例虽然加大了进入特许经营的门槛和监管力度,但其类证 券监管模式和类金融资源模式,使特许经营企业被创业板证券市场和 各类投资基金看好。条例是近五年来我国出台的第一个内贸法案, 它也标志者更多的内贸法案将出台,一个法制化背景下的商业发展之 路初现端倪。4 4、风险投资对服装品牌和服装渠道的关注加大风险投资 20072007 年在服装行业较为活跃。对于服装行业来说,拥有先进运作模式、
50、完善渠道和独特设计风格的品牌,更易受到风险投 资的青睐。事实证明,风投所看重的两个关键因素是:商业渠道和商业模式。 专家预测,20082008 年将会出现针对服装品牌和服装行业的专项投资基 金,企业应提前做好准备,练好内功,规范经营,并正确认清自己的 市值,同时加强对资本市场的熟悉和驾驭能力,避免盲目的追风或回 避。5 5、服装物流的创新服务随着中国与全球经济一体化全面接轨,整个服装市场竞争进一步 加剧,传统的货品配送形式逐渐无法满足服装企业的需求,现代商业 物流开始受到关注。如何整合供应链系统,建立“小批量、多批次、 快出货”的现代物流管理模式,决定着服装企业能否直接、有效扩大 利润空间。由
51、于服装企业渠道建设的多元性及复杂性,不同的品牌拥有不同的渠道形式,并有着完全不同的运作模式和成本结构,这决定了应根 据服装品牌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物流模式。就国际知名品牌的物流之路 来看,NIKENIKE、贝纳通、ZARAZARA 等品牌都选择自建现代化物流配送中心。 但对于仍在发展阶段的中国服装企业来说,自建物流配送中心需要大 成本投入,并不适用于所有第22页共 26 页的企业。选择适合自身企业特点的物流配送模式,使其提高企业运营效 率、降低成本,从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中国服装企业商业创 新需要解决的课题。6 6、服装信息管理系统的效率创新ZARAZARA 模式在全球范围取得的成功,说明供
52、应链管理已经成为服 装业的发展趋势,即以核心企业为中心,通过对物流、信息流、资金 流的控制,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及最终消费者用户整 合到统一的网络链条中,以形成一个极具竞争力的战略联盟。由于消费者对服装品质要求越来越高,成本持续上涨、库存越来 越多、资金回收困难等因素使企业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服装ERPERP系统升级换代的步伐在 20072007 年得到加快。用友、百盛、SAPSAP 等知名服 装 ERERP P企业也凭借更多的成功案例受到欢迎。ITATITAT 的 ERPERP 已经升级到第三代,是其庞大的零售网络体系高效 率运营的保证。每开一家新店,ITATITAT 必然会复
53、制 3 3 套系统一一 ERPERP、 OAOA 和远程可视监视系统。在 ERPERP 系统里,供应商有权查看自己的货 品在各卖场的销售情况,甚至细化到款式、码数、颜色。ITATITAT 总部和供应商也可以随机检索各地销售、库存、缺货、积压等流通情况。OAOA系统则是门店、供应商、ITATITAT 之间的沟通平台。供应商和门店管理者 可以跟踪每单物流,彼此知道每批货什么时候发出、什么时候抵达门 店。男装品牌“法派”通过信息系统有效提高了产品销售收入占当年 总销售收入的比例,电子商务交易额约占企业销售总收入的2020%,且商务上的效率提高了 8080%,成本降低了 5050%。而美特斯邦威的商业
54、 信息系第23页共 26 页统,甚至成为了美国大学研究的案例。7 7、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促进服装消费升级我国政府在“ 一五”期间将把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作为发 展的重点。从城镇化看,我国的城市化率为 4040%多。按照各国的基本 发展规律,20072007 年至未来几年是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的时期。我国城 市化进程过程将极大刺激服装消费。新兴消费人群已经不满于服装的保暖功能,而是转向时尚和品牌的追求。20072007 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35873587 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 7.4%7.4%;城镇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 1175911759 元,实际增长 10.4%10.4
55、%。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 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43%43%,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 35.8%35.8%,由于消费结构升级趋势已经非常明显, 从温 饱到小康再到享受的消费阶段变化,作为消费渠道的专业连锁和现代 百货业,都获得了高速增长,加快促进服装消费的全面升级。不容忽视的一个因素还有,目前我国人口总体年龄结构已由成长 型阶段步入成熟阶段,作为消费主体的25254949 岁人口比重由 9090 年代初的 32%32%上升到 2002004 4 年末的 41.4%41.4%,以青壮年为主体的年龄结构决定 我国进入消费快速增长期。总之,影响我国服装商业发展的内因和
56、外因是多元化的,动态的,既有国际化特点,也有本地区的特性,既有资本的影子,也有技术进 步的声音,既有行业内的张力,又有消费者的动力,既有品牌的势能, 也有产品的动能,等等。那么,无论这些动因如何变化、变幻,中国 服装企业和中国服装商业练好内功,才能因势利导,才能因时因地而 变,因人而变,才能牢牢第24页共 26 页抓住商业创新的主动权。三、中国服装商业发展的未来展望1 1、外贸增长继续放慢,市场加快朝内贸发展,拐点继续加快、 加深,内销市场成为主战场结合 20072007 年服装出口情况来看,以下因素将会影响我国纺织服 装业外贸形势:国际资本对产业渗透和控制,产业重组加重成本和技 术进步的压力
57、;能源原材料成本上涨;汇率变化,人民币逐步升值的 过程将持续;节能减排政策和气候变化的影响;环保要求提高;质量 要求提高;劳动力成本优势减弱;出口退税和数量管理等政策调整; 国际贸易摩擦和技术壁垒加大。以上这些因素将会对我国服装出口产 生一定影响,出口量增速放缓、成本上升、利润下降将是趋势。与之相反的是,国内服装市场销售总量将持续增长,一方面国内 服装品牌不断创新,其品牌附加值将通过主渠道(百货店、专卖店) 得到提升,另一方面,相当数量的中小服装企业却面临着全面产品价 格竞争的局面。国内市场成为全行业竞争的主战场。2 2、内销市场的国际化竞争加剧随着 20082008 年我国零售市场对外资的开
58、放,国际零售集团加快了 进军国内零售业的脚步。法国老福爷百货集团与香港服装品牌| | T T 集团发表联合公报,宣布双方已签订意向书,准备联手在中国建立大型 百货商场,而英国最大的服装零售商马莎百货(Marks(Marks & & SpeSpe ncer)ncer)也于第25页共 26 页20082008 年进入中国。欧美各百货巨头的进入对于本土服装品牌来说是喜忧参半。一方面带来新的合作模式,同时也将引进瓜分市场的竞争对手。“战火” 将首先在省会和单列市以上城市点燃,二、三级市场是国内品牌抢占 的好时机。3 3、奥运经济对服装消费的促进随着 20082008 年奥运会的来临,给我国商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但也 衍生了浮躁的过度开发现象。以北京为例,预计 20072007 年商业地产的放 量将超过 60600 0万平方米,且新建商业地产项目基本集中在传统商务区 域,并在 20082008 年奥运会之前将集中上市。20072007 年北京高档百货店的扎 堆开业,引起许多业内专家和学者呼吁,应对奢侈品消费进行一定限 制,并加大对大众消费商业渠道的扶持,形成健康均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