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中国丝绸产业分析报告_第1页
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中国丝绸产业分析报告_第2页
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中国丝绸产业分析报告_第3页
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中国丝绸产业分析报告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丝绸产业分析报告【产业定义】丝绸兼具经济、文化、社会效益,为农民致富、扩大就业、保护生态和区域协调发展等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而丝绸业(或称为蚕丝业)包括蚕桑种苗繁育、栽桑养蚕、缫丝织绸、丝绸印染整理、丝绸服饰加工和丝绸流通贸易等多个生产流通环节,是以茧丝绸为纽带,以出口创汇为主的跨越农工贸的外向型行业。丝绸业是我国传统的特色产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和世界丝绸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产业现状描述】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丝绸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丝绸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保持着明显的数量优势:蚕茧、生丝等原料产品的产量分别占世界总产量的75以上;生丝出口量占世界生丝出口总量的80以上,绸缎出口量占世界出口

2、总量的50以上,丝绸制品出口量占世界出口总量的50以上。因此,丝绸产业最为我国可以主导国际市场的优势特色出口产业之一。随着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及国际消费格局的变化,世界丝绸业生产中心正在逐步向中国转移。中国丝绸产业经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其生产能力、技术装备、研究水平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正在向国际化迈进。但中国丝绸行业仍存在着诸多问题:首先,整个丝绸业还存在着产业分散,技术条件简陋,中国丝绸的知名品牌较少,丝绸产品质量低,高端、高附加值的产品少等劣势,导致整个丝绸行业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其次,随着中国进入GDP高成长时期,东部地区的丝绸业将面对人力成本、土地费用等的上升,使得以劳动密集型生产为主

3、要特征的蚕丝业的发展优势在逐渐减弱,西部地区将是我国丝绸业的原料和初加工基地,东西不地区差异成为阻碍。最后,国内市场的低迷徘徊,对外的依存度并未改变,同时表现在丝绸服装等制成品出口量继续较大幅度的下降;汇率等因素使收益缩水,盈利能力下降,蚕丝生产稳定发展有一定的难度,企业成本上升;国外需求的萎缩,上调出口退税率能解近忧而难除远虑。但需要指出的是,中国丝绸业在面临着许多市场不确定因素的同时,也存在新的资源、新的竞争对手和新的发展机会。目前国家正在积极推进丝绸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产品和结构不断优化,并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支撑,提升产业整体发展水平。作为外向型的产业,如何越来越深地融入到国际市场和国际化

4、分工中,这对中国丝绸行业来说探究其长远发展的战略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分析】一政策分析为提升我国茧丝绸产业的战略性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继续保持国际上的丝绸大国并向现代丝绸强国迈进,商务部于2006年起开始实施“东桑西移”工程,旨在稳步打造西部地区优质蚕桑基地,提升东部茧丝绸产业链升级,形成“东丝西桑”的产业格局。“东桑西移”工程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蚕桑生产以点促面重点扶持中西部地区建立国家级优质蚕茧生产基地:丝绸加工以东促西,大力提升丝绸生产的科技含量和深加工水平,通过丝绸贸易以内促外,开拓国内外丝绸消费市场培育丝绸品牌。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国的蚕桑生产格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主要有: 第一,

5、东部的桑园面积在2002年之前呈快速增长趋势,之后大幅度回落至2005年。2006年东部的桑园面积比2005年增加了近50万亩,达到40060万亩。此后2007年又略有减少。虽然桑园面积从总体看基本呈缓慢上升趋势,但在全国所占的份额却是明显下降,桑园面积在全国所占比例下降了7个百分点。而东部地区蚕茧产量所占比例大体看仍然呈逐年减少趋势, 与1999年相比,2007年东部地区蚕茧产量的比例减少了15个百分点。第二中部地区的桑园面积和蚕茧产量均是稳中有升。1999年至2005年整体上属于小幅上升,2006年增幅猛然扩大比2005年增加了3320万亩。2007年增幅趋于稳定与2006年相比,增加了不

6、到10万亩。中部地区的蚕茧产量与桑园面积相比没有出现大起大落。第三西部地区的桑园面积由39990万亩上升到75403万亩,增加了近两倍。西部地区的蚕茧产量增幅较桑园面积更大,由1999年的1336397万吨到2007年的3819025万吨增加了近两倍。在全国所占份额也由9年前的33上升到49。上述这数据说明,茧丝绸产业链的上游产业在东部地区正在不断萎缩的同时在中西部地区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同时,“东桑西移”工程的实施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中西部农村地区蚕桑产业基础薄弱。中西部农村地区的蚕桑产业大多仅限于为下游产业提供原材料。多年以来形成的单纯的种桑、养蚕和一些简单的蚕茧初加工不仅没有发挥桑蚕的特

7、点也没有利用由桑蚕带来的有利条件,从而使经济效益的增长受到了很大的局限。其次,茧丝绸产业的规模化程度不高。中西部农村单个农户种桑养蚕,规模小、产量低受价格影响较大,不易形成规模经济。东部地区虽然是丝绸企业的聚集地但多数企业的规模较小,严重阻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最后,缺少知名品牌的支持。”东桑西移”工程的目的不仅仅是通过东部地区的种桑养蚕业转移至中西部来带动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更重要的还是如何促进我国的茧丝绸产业优化升级,推进地区多样化生产,以优质的茧丝绸原材料打造优秀的丝绸品牌。但是目前我国丝绸生产较低的科技含量满足不了国际市场的多样化需求,缺少了知名品牌的支撑。二上下游分析中国丝绸产业的

8、产业链较长,包括从蚕种、桑种繁育,种桑养蚕,蚕茧收烘,缫丝,织绸与印染、服装加工,贸易等环节。中国丝绸也产业链的上游环节蚕茧生产的基础仍较薄弱。随着“东桑西移”工程的实施的深入,我国丝绸产业链的上游环节从东部的传统产地转移至西部地区,蚕茧产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升。然而,目前的生丝加工还未同步从东向西转移,西部新的蚕茧生产基地并未形成相应配套的产业链和加工服务体系,而且蚕茧生产仍未彻底改变过去的小规模、粗放的生产经营模式,养蚕生产的规模化、现代化程度还不高。随着目前“东桑西移”工程的不断推进,200个万亩以上的大规模现代化蚕茧生产基地将在中西部地区陆续建成,形成9大新兴蚕茧产区,同时还将陆续发

9、展50个以“公司+农户”为主要形式、自动缫丝机lO组以上的初级茧丝绸加工龙头企业,这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目前蚕茧生产的粗放式经营现状和完善产业链条,但要彻底改变西部地区产业基础较薄弱的现状,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三外部环境1. 世界丝绸产业结构调整随着丝绸产地在世界范围内的变化,世界丝绸生产中心更加集中于以我国和印度为中心的亚洲地区,而向我国集中的趋势更加明显。从近几年的世界蚕茧和生丝产量统计可以看出,我国蚕茧和生丝产量在世界总产量中占的比例约为75,比前几年略有上升,这说明我国丝绸在国际市场上的数量优势仍在进一步扩大。近些年来,由于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深入和世界丝绸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世

10、界丝绸产业结构和贸易格局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以前的丝绸主要生产国日本和韩国的生产迅速衰退,世界丝绸生产中心逐渐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同时,印度、越南、泰国等国由于国家的重视和国外的经济援助,丝绸产业则迅速崛起,和我国一起成为亚洲新的丝绸生产集聚地。因此,世界丝绸产业的结构调整导致了世界丝绸生产进一步向以我国为中心的发展中国家集中,这对我国丝绸产量的进一步提高提供了新的契机。2. 贸易壁垒加剧贸易壁垒日益影响我国丝绸出口规模的扩大虽然目前我国丝绸出口已无配额限制,但为了保护本国市场,发达国家会通过不断提高技术标准制造贸易壁垒限制我国丝绸产品的进入。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的丝绸出口国,受到来自欧盟、

11、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此类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巨大,尤其是我国丝绸印染后整理环节技术较为薄弱,在此技术壁垒面前不得不受制于人。反倾销调查使我国丝绸出口面临严峻形势目前,我国是世界上受贸易保护主义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尤其是包括丝绸产品在内的纺织品出口屡次遭受反倾销调查,严重影响了我国丝绸产品出口的稳定。 3.国际市场的竞争加剧在目前的国际丝绸市场上,我国主要面临来自印度、泰国、越南、巴西等国的竞争。尤其是印度在世界银行的资金援助下,已迅速成为世界丝绸第2大生产国,其蚕茧和生丝产量已分别占世界总产量的15左右。在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下,印度从1992年至2007年大力推广二化性蚕

12、茧生产,大大提高了印度蚕茧的品质,已可用于生产高品位生丝。同时,由于印度近年来对丝绸出口的重视,在国际市场对我国的丝绸出口构成了较大压力,已成为我国在美国和欧洲市场上的竞争强手之一。巴西的丝绸产业主要是在日本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下快速发展起来的,虽然在数量上尚不能对我国构成太大威胁,但其生丝品质总体优于我国,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其出口贸易价格也高于我国同类生丝水平。泰国和越南的生丝产量分别只有1 000 t左右,虽然在数量上尚不能与我国抗衡,且生丝质量较差,只能生产低等级生丝,但仍具有竞争优势:泰绸风格独特,深得国外游客喜爱;越南近年来已成为日本企业的海外原料生产基地,并以我国生丝为原

13、料加工成绢丝以后再出口到日本,其绢丝出口量已占日本绢丝进口总量的三成以上,挤占的主要是我国绢丝的份额,已成为我国丝绸在日本市场上一个越来越重要的竞争对手。四【国际比较】1. 丝绸加工生产设备现代化程度:我国丝绸产业加工环节的生产设备的现代化程度仍不高,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早在20世纪90年代,日本、韩国、巴西等国在缫丝行业已基本普及自动缫丝机,而当时我国的自动缫丝机占缫丝机总数的比例仅为10左右,经过几年的“压绪”调整,我国的自动缫丝机比例才得以快速提升,从2000年的205上升到2005年的80。但自动缫丝机的使用在全国各省间分布并不均衡,尚未在全国普及。同时,在丝绸产品的深加工和

14、精加工方面,我国与意大利等丝绸生产技术先进国家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2.中国的茧丝质量与先进国家相比,中国的茧丝质量仍具有较大的差距。近年来随着中国生产品种的改良,缫丝工艺的改进,中国茧丝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与先进国家相比仍具有较大的差距。中国的蚕茧在茧丝长方面远差于日本和巴西,在解舒方面和巴西差不多,但是,远差于日本;中国的生丝质量稳步提高,但是提高幅度不大;据商务部的巴西考察报告反映,巴西的出口生丝均在5A以上的,正品率达到98以上。3中国丝绸后加工能力中国的丝绸后加工能力虽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是,没有取得重大的关键技术突破近年来,随着茧丝绸风险基金的实施,中国的丝绸工业在生丝混纺技术;

15、开发粗旦,细旦等特种生丝和超薄,重磅,阔幅等丝绸新产品方面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是,中国在丝绸印染,防止产品褪色,防皱等染整技术仍然无法与意大利等先进国家相比,丝绸产品附加值只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半。4.中国的品牌效应在中国仍然没有真正形成由于中国丝绸服装行业缺乏国际知名品牌,中国企业大多只是赚取加工费、原料费等中间费用,把高附加值的末端让给了单纯依靠丝绸深加工再出口的法国等欧洲国家。因此,虽然表面上看中国的丝绸产品出口量大,但换汇水平却仅为韩国的1/2、日本的1/4、意大利的1/13。由于中国丝绸极低的品牌效益,使中国丝绸远未实现其应有的经济价值。近几年中国丝绸企业重视了品牌的塑造,出

16、现了在国内小有名气的品牌。但是中国还没有在国际市场上叫得响的品牌,更没有世界名牌,贴牌生产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丝绸制成品出口的主要方式。中国丝绸服装出口价格相当于韩国的12,意大利和法国的16,在品牌上,中国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综合分析】综上可知,目前我国丝绸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是,由于丝绸产业的产业链较长,涉及农、工、外贸等各个领域,我国丝绸产业在各个构成环节上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薄弱之处,成为制约我国丝绸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这也决定了目前我国还只是丝绸大国,而不是丝绸强国。在迈向丝绸强国的道路上,促进中国丝绸产业迈向国际化的几点建议:1.以中西部原料基地为重点,逐步推进产业链升级随着“

17、东桑西移”的不断推进,中西部地区在蚕茧生产和缫丝环节已逐渐发展起来,但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织绸、印染和服装加工环节仍很薄弱,产业链各环节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比较突出,这也是中西部地区承接“东桑西移”后所面临的非常现实的问题之一。因此,尽快完善中西部丝绸新产区的产业链条,巩固产业基础是中国丝绸产业转型的根源。2.推进产业技术改造,提高丝绸产品升级目前我国不仅在缫丝以及丝织设备性能方面与意大利等丝绸生产先进国家相比尚有明显差距,而且在丝绸印染及后整理技术上的差距更加明显,这直接阻碍了我国丝绸产品品质和档次的提升。因此,运用高新技术对丝绸行业进行改造是丝绸产业的必然选择。在对缫丝设备和丝织设备进行现代化改造的同时,要促进产品创新和差异化生产,即在生产设备升级的同时使丝绸产品也能做到功能升级。3调整出口产品结构,扩大最终产品出口份额长期以来,我国丝绸出口都是以生丝和丝绸等半成品为主,虽然丝绸出口数量上在国际市场占有绝对优势,但由于产品档次不高,附加价值低,造成产品贸易长期价格偏低的局面,丝绸产品的换汇水平远低于意大利、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而且,近年来我国丝绸产品出口经常招致进口国的反倾销调查,从而引起丝绸出口不稳定。因此,我们必须意识到扩大最终产品出口对我国丝绸产业的重要性,在生产上应注重丝绸产品的深加工和精加工,在出口上逐步提高最终产品在出口中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