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石油企业科研组织模式浅析_第1页
国内外石油企业科研组织模式浅析_第2页
国内外石油企业科研组织模式浅析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国内外石油企业科研组织模式浅析摘要: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石油企业科研组织模式进行 比较分析,得出国内石油企业科研组织模式存在的问题,得 出对国内石油企业科研组织组织模式及管理体系构建经验 启示。同时为石油类企业科研组织模式的重新构建提供参 考。关键词:石油 企业 组织模式中图分类号 F270-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作者简介 邹永玲(汉族) ,陕西定边县人,工程师,工 学硕士,主要从事企业信息化管理。电话: , 邮箱:综观国际石油公司的发展史,石油产业各环节横向专业 化、网络化,纵向一体化已成为主流的发展方向。 20 世纪 90 年代的分权理论、 复杂多变的市场、 现代信息技术等内外 力量

2、推动企业组织结构发生重大转变。以裁减冗员、打破职 能界限、减少中间层次、增加管理幅度等为基本特征,以项 目团队、流程团队、网络组织等为具体表现形式的扁平化结 构随之兴起。这些模式的对石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 进作用,同时也存在很多方面的不足。1、国外石油企业组织模式分析1.1 埃克森美孚模式埃克森美孚公司的研究组织层次明晰,各结构分工明确 并相互衔接较为顺畅,实现研究与生产相结合。该研究组织 内部设置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公司的战略研究中心,主要立 足公司长远发展而制定研究战略,指导研究分级机构实现公 司战略。第二层是专门的研究公司,在公司上游、下游及化 工业务领域中从事技术研究,其任务是将战

3、略研究中心制定 的战略落实到技术操作上。最后一层是 3 大领域中的子业务 公司的开发和技术服务支撑机构,相比前两层而言,这一层 次的研究组织则比较关注某一具体的环节或模块,并为之提 供技术服务, 如勘探、 开发和生产等。 这三个层次各司其职, 在不同层次上起着关键作用且它们之间环环相连,有机结合 形成了颇具特色的研究组织体系。该体系既发挥了团队优 势,提高了技术服务水平,源源不断地提供生产所需的个性 化价值,又紧紧围绕公司总体战略,保证各机构对工资战略 目标都有贡献。1.2 哈里伯顿模式哈里伯顿公司的研发组织模式的最大特点是以产品线 为中心研究,以矩阵制形式组建多功能专业团队,在保证研 究任务

4、的前提下,发挥各技术专家在某一领域的竞争优势, 注重核心业务能力,将上下游工作整合为市场一体化的服务 体系,大大增强了公司在全球化竞争中的应变能力与创新能 力。同时,哈里伯顿公司还建立了与扁平化组织相配套的运行机制, 包括允许失败, 但不忽视对失败的分析、 实行人员、 岗位、业绩三位一体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并加强员工业务 技能培训、完善绩效管理、发挥考核与薪酬挂钩的激励作用 等。1.3 贝克休斯模式贝克休斯形成以产品研究小组 (PRT, Product Research Team)为核心的第四代研发模式。 第四代研发组织模式融合 了第三代中的市场反馈环、职能部门之间交互与协调的优 势,侧重于对

5、职能的并行与综合利用。在图中的管理决策层 是由研究中心主管、产品线经理及技术专家组成,主要负责 对所有 PRT 的审查、 控制与评估工作。 并行的条块显示了市 场营销、研究与发展、产品开发、生产开发及制造或服务五 个职能同步开展,在各个 PRT 中提供服务。正是由于 PRT 在流动性职能服务中进行研究,大大减少了新产品研发周 期,提高了新产品的综合质量,进而提升公司的竞争优势。 贝克休斯公司的研发组织体系具有以下几个显著性特征:(1)及时革新组织模式, 建立新型 PRT研究单位, 并对 PRT 进行流动式提供职能服务; (2)在组建 PRT 时采用矩阵式管 理模式;(3)针对产品生命周期构建产

6、品线,遵循产品在市 场中的客观规律; ( 4)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内部网络及综合数 据库,实现全天候实时信息共享; ( 5)建设创新性优秀组织 文化,为研究中心、 PRT 的有效运行提供条件; ( 6)设计“双 轨道职业晋升发展通道” (管理人才与技术专家) ,重视人才 的激励、培养。1.4 斯伦贝榭模式 斯伦贝榭公司的研发组织体系特色之处在于它首先采 用国家实验室模式,后经过信息技术应用,公司逐步放权, 以数据信息平台强化高层与个专业公司的沟通,避免科研中 的重复性工作,提供公司对动态市场的反应能力。该公司具 有多层次、布局合理的研发组织模式(见图3)。公司总部的董事会下设置技术委员会,在技术委

7、员会中设置分管技术工 作的副总裁。在此基础上,专设首席专家一职,负责对科研 前瞻性把握与技术性指导。公司通过数据平台将各专业分公 司的研究成果进行全球各地共享。在技术委员下管理的科研 部门分设 5个研究中心和 14 个技术中心。研究中心主要是 在基础性研究上提出新观点、新解决路径,继而交给技术中 心,完成对产品的研发与制造。此外,公司在内部特别设立 19 个技术社团,分别专门解决某一领域的问题。同时,公司 为了完成一些临时性项目,在各个不同领域中抽调技术人员 组成协同工作小组,满足公司业务需要,并及时抓住新知识 与新技术。斯伦贝榭最具特色的是设置产品研发组织循环网 络支持,确保将所研究的产品能

8、紧密联系市场,避免了盲目 性、低效或无效研究。在研发组织管理上,斯伦贝榭对市场 营销、技术研发人员两者之间进行轮岗, 丰富工作业务知识, 在保持技能专长的同时,熟悉公司流程运作,促进各部门创 新与融合。2、国内石油企业组织模式分析2.1 大庆油田公司组织模式 大庆油田公司是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的重要骨干企业, 主要从事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工程技术服务、装备制造、 化工生产、生产保障、矿区服务、多种经营等业务。大庆油 田的科研组织体系运行需经过三层:一层为决策层(油田技 术委员会),主要负责技术发展方向和政策制定,并对技术 资源进行创新优化;一层为管理层(油田专业技术委员会及 下设各工作单位、油田

9、发展部) ,主要负责项目管理,监控 项目立项、实施、检查与验收。最后一层为执行层(二级单 位科技管理部门和研究机构) ,负责科研项目的研发、试验、 转化。2.2 中石油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科研组织模式 中石油工程设计公司( CPE)科研组织体系以油气田地质工 程技术中心为核心单位。CPE 技术中心管理体系包括:立项管理。注重科研项 目的调研工作,充分分析项目市场与动态环境变化,切实保 证科研项目的科学性与可行性。对重点立项项目则通过专家 采用评分、统计分析,严格筛选具有战略价值项目,避免项 目重复性、低效性现象发生;科研过程管理。一般项目由 各分公司的技术质量部队项目成效、质量进行月度考核;重

10、 点项目则是实行计划与项目双重管理,即各分公司除了对项 目进行计划管理外,还需安排项目课题负责人。项目课题负 责人具有较大权限,能对项目的人、财、物进行调动,根据 合同要求(成果描述、 成本、期限等) 编制关键路径 (PDM) 网络图和工作分解结构( WBS )等项目管理工具,对上级技 术质量部与技术中心负责。技术中心项目管理办公室按季度 对重点项目进行审查;科研成果管理。技术质量部严格把 关,对完成如期任务的项目予以立项,对出现问题或效果不 佳的项目不予以验收;激励机制。一方面通过制定明确科 研人员的职责,另一方面通过设立项目立项建议奖、技术文 件编写奖、科技攻关奖、研发成果转化奖及进度质量

11、处罚强 化激励措施力度;构建创新性文化。科研项目的有效完成 需要在高度推崇创新的文化氛围,故中石油工程设计公司允 许科研人员在不同岗位上进行流动,同时引进外部科研人员 以兼职或全职的形式加入项目组,在联合研究、引进技术、 交流和指导技术中形成了流动、开放、合作的创新环境。3 国内石油企业科研组织模式存在主要问题(1)存在“一人多岗”现象 研究性工作具有整体性且较为琐碎繁杂、变动性任务较 多。基于这些诱因,在既定的研究技术员下,往往肩负较多 的任务。久而久之,技术员工对部门(科室)内部岗位工作 部门非常清楚,原有的技术专长就会演变为“全能冠军”或 “多面手”,这对于研究性工作注重的专业与效率是矛

12、盾的。 “一人多岗”显性影响是导致员工工作劳碌无针对性,隐形 影响则是“多重领导”带来的工作干扰、 “专家型人才”的 缺失、岗位职责权限界定不清晰等。(2)部门(科室)之间协调度低 研究型组织核心在于如何有效地配置与协调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与其它物质性资源不同,具有灵活性、能动性。因 此,建立顺畅信息沟通平台对协调工作与员工尤为重要。传 统的科研组织大多为“小作坊式” ,条块分割型研究,不利 于专业、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建立数字化研究平台能克服 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困难,引导组织结构趋向扁平化方向发 展,打破“科层制”的隔阂,减少管理层次,增加管理幅度, 调动员工研究的积极性。(3)科研组织结构

13、形式尚需优化 目前,大多数石油分公司引进了先进的数字化研究平 台,各部门之间信息交流畅通,分权度加大,原有的组织结 构模式对平台的运作起阻碍作用,需对旧的组织体系进行优 化,使之适应由于信息技术带来的组织变革。国内大多数石 油企业科研组织模式停留在职能结构,仅限于规模小,难度 低的 “小作坊式” 科研项目, 难以适应工作大、 难度系数大、 综合性高的研究任务。而对于一些重大攻关的科研项目则成人才、立项目组或从职能部门中抽调人员组成矩阵制项目小组,以 课题为中心进行项目管理。重大科研项目在时间上往往跨度 较大,项目组织结构导致企业内横向联系及相互协作少,缺 乏合理分工,专业化程度低。同时,企业中

14、可能出现机构重 复和资源闲置的现象。长期以项目制进行人员配置,最终会 带来一系列弊端, 包括研究效率低下、 缺乏“专家型” 项目组之间缺乏信息共享等。更严重的是,矩阵制项目成员 在结项时,由于远离原来组织时间较长,对原有职位工作不 熟悉或原有工作有人代替,自身技能有所提高想另谋高就等 原因将降低项目组成员对整体组织的忠诚度。鉴于此,国内 石油企业科研组织可实行契约式、网络式的科研组织模式, 这样既克服项目制或矩阵制技术员工组织承诺缺失,又充分 利用了技术人员专长,提高了研究效率。(4)项目团队运行机制有待完善 国内石油企业科研组织的课题负责人大部分都是任命, 项目组成员再由课题负责人选择,这显

15、示项目人员选取的主 观性很大,不利于将人力资源价值发挥到最大化,也在无形 中激起一部分对某项目感兴趣而无缘参加的技术员工的抱 怨。科研组织赋予课题负责人较大权限,但这些负责人多半 是技术专家,缺乏项目管理经验,在某些地方表现不足,如 不重视科研人员的学习、工作满意度、不及时启发团队成员 创新性思维、不能协调团队成员利益冲突等,制约了项目管 理效率的提高。(5)指挥链错综复杂 研究性组织中即存在行政管理者也存在技术专家,即行 政权力与专家权力交汇作用。技术员在完成研究任务时一方 面需要听从领导的意见,另一方面受到来自专家的影响,如 果两者意见不一致,则会导致员工工作无法进行。理顺组织 指挥链,减

16、少官僚作风,规范管理者的责权利,明确员工的 各自的任务及角色,对发挥组织内部人力资源价值最大化十 分重要。(6)管理模式缺乏系统性 科研组织模式不仅仅代表一张组织结构图,还包含其背 后一整套科学有序的配套机制。正是由于这些生动的机制, 组织结构得以发挥作用。第一是考核机制。科研组织,特别 是国有企业的石油企业科研组织,都以完成项目任务为目 的,考核内容较为单一, 没有兼顾其中员工成长、 创新能力、 问题反馈等内容。缺乏强有力的考核制度,科研工作者就会 按部就班把科研项目当工作任务一样完成,没有追求创新与 卓越,项目难以取得高效益。同时。考核结果没有与薪资挂 钩,普遍存在“大锅饭”现象,挫伤科研

17、人员在研究上的积 极性。第二是职业发展通道。在中国传统“官本位”思想影 响下,石油企业科研组织职业发展重管理轻技术。管理者身 份往往得到员工的追捧,且管理者权力大于技术专家的权力。这样,在专业技术问题上,技术专家受制于对技术不太 熟悉的管理者,项目成果质量必将降低。第三是工作激励机 制。科研组织中的员工处在项目管理中,没有对科研组织工 作有一个整体把握,在某一岗位上进行枯燥性工作,员工研 究热情锐减,缺乏知识融汇创新环境,组织陷入僵化稳定的 局面,难以开拓创新。第四是没有把握知识型员工的特点。 尽管科研组织待遇较高,但是由于工作缺乏激励、人力资本 缺少投资、考核形式化等问题存在,自身追去自我实

18、现、渴 望成长和未来发展前景的内驱力作用下,造成工作倦怠。4 结论综上所述,国内石油企业科研组织模式特点主要有两 点:以项目组或矩阵制实施科研项目管理;技术开发中心是 科研组织核心,由中心统筹组织的大小事务。对比国外大型 石油企业扁平化的科研组织模式,得出对国内石油企业科研 组织组织模式及管理体系构建经验启示有以下几个方面:(1)凸显科研与战略的关联作用应增设或组合研究战略中心机构,在战略高度上指导科 研项目运行,保证科研与战略的良性互动,做到相互促进、 相互支撑、相互融合。(2).实行项目制与矩阵制相结合、网络组织、契约型 组织即注重内部科研人员的使用,又引进外部专家参与课题 研究,提供知识共享氛围,利于激发创新,提供科研人员的 技术水平。(3)注重岗位轮岗与工作丰富化工作分工固然重要,但过细的工作分工将会导致本位主 义,影响员工工作热情,增加部门间的协调工作量。在实际 管理中,需设置技术员工在一定工作期限内进行岗位轮岗, 在轮岗中发现工作内容的缺口,进而丰富之。(4)加强信息技术在科研组织的运用 科研工作具有整体性,信息的畅通与否关乎科研项目的 成功。科研组织在引进专业先进软件同时,注重应用或开发 与提高工作效率有关的数字化研究平台,保证在科研质量提 高同时提升科研效率。(5)信息技术引进需建立配套运行机制 信息技术使得组织结构扁平化,为了激励技术员工放弃 以往的工作方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