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弹性杆件横截面上的切应力分析习题解_第1页
第9章弹性杆件横截面上的切应力分析习题解_第2页
第9章弹性杆件横截面上的切应力分析习题解_第3页
第9章弹性杆件横截面上的切应力分析习题解_第4页
第9章弹性杆件横截面上的切应力分析习题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工程力学(1)习题全解第9章 弹性杆件横截面上的切应力分析91 扭转切应力公式()=Mx/Ip的应用范围有以下几种,试判断哪一种是正确的。(A)等截面圆轴,弹性范围内加载;(B)等截面圆轴;(C)等截面圆轴与椭圆轴;(D)等截面圆轴与椭圆轴,弹性范围内加载。正确答案是。 解:()=MxIp在推导时利用了等截面圆轴受扭后,其横截面保持平面的假设,同时推导过程中还应用了剪切胡克定律,要求在线弹性范围加载。92 两根长度相等、直径不等的圆轴承受相同的扭矩受扭后,轴表面上母线转过相同的角度。设直径大的轴和直径小的轴的横截面上的最大切应力分别为1max和2max,切变模量分别为G1和G2。试判断下列结论

2、的正确性。(A)1max2max;(B)1max2max;(C)若G1G2,则有1max2max;(D)若G1G2,则有1max2max。正确答案是解:因两圆轴等长,轴表面上母线转过相同角度,指切应变相同,即1=2=由剪切胡克定律=G知G1>G2时,1max>2max。93 承受相同扭矩且长度相等的直径为d1的实心圆轴与内、外径分别为d2、D2(=d2/D2)的空心圆轴,二者横截面上的最大切应力相等。关于二者重之比(W1/W2)有如下结论,试判断哪一种是正确的。(A)(14)2;(B)(14)3(12);(C)(14)(12);(D)(14)2/(12)。正确答案是。解:由1max

3、=2max得16Mx3d1=16Mx3D2(14)(1)(2) d 即 1=(14)3 D2W1A1d12 =2W2A2D2(12)1(1)代入(2),得W1(14)= W2194 由两种不同材料组成的圆轴,里层和外层材料的切变模量分别且G1 = 2G2。圆轴尺寸如为G1和G2,图所示。圆轴受扭时,里、外层之间 44 习题9-4图无相对滑动。关于横截面上的切应力分布,有图中所示的四种结论,试判断哪一种是正确的。 正确答案是解:因内、外层间无相对滑动,所以交界面上切应变相等1=2,因G1=2G2,由剪切胡克定律得交界面上:1=22。95图示实心圆轴承受外扭转力偶,其力偶矩T = 3kN·

4、;m。试求: 1轴横截面上的最大切应力;2轴横截面上半径r = 15mm以内部分承受的扭矩所占全部横截面上扭矩的百分比; 3去掉r = 15mm以内部分,横截面上的最大切应力增加的百分比。MxTT3×103×16= 解:11max=70.7MPa WPWPd3×0.06316rMx2Mxr42 Mr=dA= 2d=A10IpIp4Mrr4r42216r41541=16×(=6.25% Mx4Ip6016d4d4432MT3 2max=x=75.4MPaWp14d31()216习题9-5图=2max1max=1max1441()41=2=6.67%4151

5、(296 图示开口和闭口薄壁圆管横截面的平均直径均为D、壁厚均为,横截面上的扭矩均为T = Mx。试:1证明闭口圆管受扭时横截面上最大切应力max2MxD23Mx习题9-6图2证明开口圆管受扭时横截面上最大切应力maxDDdA=D A222Mx=2Mx2 即:max=DD22D3画出两种情形下,切应力沿壁厚方向的分布。 解:1Mx=max2由课本(818)式 max=3Mxhb2=3MxD2=3Mx2Dmax(a-1) (a-2) (b-1) (b-2)97 由同一材料制成的实心和空心圆轴,二者长度和质量均相等。设实心轴半径为R0,空心圆轴的内、外半径分别为R1和R2,且R1/R2 = n,二

6、者所承受的外扭转力偶矩分别为Ts和Th。若二者横截面上的最大切应力相等,试证明:Tsn2=Th1+n2解:由已知长度和质量相等得面积相等: 4522R0=(R2R12)(1)(2)max= max=Tsd316=TsR302Th(2R2)3(1n4)16(3)由(2)、(3)式TsR3=304 (4) ThR2(1n)22由(1) R0=R2R12 代入(4)Ts=Th222(R2R1)3R2(1n4)=(122n)1n4=(1322n)(1n2)(1+n2)=n21+n298 直径d = 25mm的钢轴上焊有两个凸台,凸台上套有外径D = 75mm、壁厚=1.25mm的薄壁管,当杆承受外扭转

7、力遇矩T = 73.6N·m时,将薄壁管与凸台焊在一起,然后再卸去外力偶。假定凸台不变形,薄壁管与轴的材料相同,切变模量G = 40MPa。试: 1分析卸载后轴和薄壁管的横截面上有没有内力,二者如何平衡? 2确定轴和薄壁管横截面上的最大切应力。 解:设轴受T = 73.6N·m时,相对扭转角为0 且d0T= (1) dxGIp1T撤消后,管受相对扭转角2,则轴受相对扭转角1=02,此时轴、管受扭矩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整个系统平衡。 1+2=0 (2)TlMlMl=x+x GIp1GIp1GIp2Ip2Ip1+Ip2习题9-8图(3) (4) Mx=MxMx=T (5)(6)

8、(a)hmax= Ip1 Ip2Ip2MxTTD=Wp2Ip1+Ip2Wp2Ip1+Ip22d4=(25)4×1012=38349.5×10123232D4=32D24×7541(D)=3272.54412121(75×10=393922×10m 将Ip1、Ip2值代入(6)得 管:hmax轴:smax75×1032=6.38MPa(38349.5+393922)×101273.6×25×393922×103Ip2TMxdd2=21.86 MPaIp12Ip1(Ip1+Ip2)2(38349.5

9、+393922)×38349.5×101273.6×*/(bIz)应用于实心截面的条件,有下列论述,试分析 99 关于弯曲切应力公式=FQSz哪一种是正确的。(A)细长梁、横截面保持平面; 46 (B)弯曲正应力公式成立,切应力沿截面宽度均匀分布;(C)切应力沿截面宽度均匀分布,横截面保持平面;(D)弹性范围加载,横截面保持平面。正确答案是 B 。*bIz)推导时应用了局部截面的正应力合成的轴力,该正应力x则要求解:公式=FQSz弯曲正应力公式成立;另外推导时在Fx=0时,应用了沿截面宽度均匀分布假设。910 试判断梁横截面上的切应力作用线必须沿截面边界切线方向的

10、依据是:(A)横截面保持平面;(B)不发生扭转;(C)切应力公式应用条件;(D)切应力互等定理。正确答案是 D 。911 槽形截面悬臂梁加载如图示。图中C为形心,O为弯曲中心。关于自由端截面位移有下列结论,试判断哪一种是正确的。(A)只有向下的移动,没有转动;(B)只绕点C顺时针方向转动;(C)向下移动且绕点O逆时针方向转动;(D)向下移动且绕点O顺时针方向转动。 正确答案是 D 。习题9-11图912 等边角钢悬臂梁,受力如图所示。关于截面A的位移有以下论述,试分析哪一种是正确的。(A)下移且绕点O转动;(B)下移且绕点C转动;(C)下移且绕z轴转动;(D)下移且绕z轴转动。正确答案是 D

11、。 习题9-12图 913 试判断下列图示的切应力流方向哪一个是正确的。正确答案是。(a) (b) (c) (d) 习题9-13图914 四种不同截面的悬臂梁,在自由端承受集中力,作用方向如图所示,图中O为*/(bIz)计算横截面上的弯曲中心。试分析哪几种情形下可以直接应用x=Mzy/Iz和=FQSz正应力和切应力。(A)仅(a)、(b)可以;(B)仅(b)、(c)可以;(C)除(c)之外都可以;(D)除(d)之外都不可能。正确答案是。习题9-14图 47915 梁的受力及横截面尺寸如图所示。试: 1绘出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2确定梁内横截面上的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压应力; 3确定梁内横截面上的最大

12、切应力; 4画出横截面上的切应力流。 解:1图(a):MA=0 8q×4×2+FRB4=0 FRB=18kNFy=0,FRA=22kN 剪力与弯矩图如图(b)、(c); 2形心C位置80×20×10+80×20×60+60×20×110d= 80×20×2+60×20=55.45mmIz=80×20320×803+80×20×45.452+1212习题9-15图RB(a)60×203+60×20×54.552 +20

13、×80×4.552+12=7.855758×10mm64(d)+= maxMmax×55.45×103 Iz33F =max16.2×10×55.45×10=114MPa7.855758×10M=max×64.55×103=133MPa IzzS3*zmax=80×20×45.45+(e)35.459320×35.45×=85287×10m2*FQSzmax(c)max= Iz22×103×85287×10

14、9=11.94MPa 20×10×7.855758×104切应力流如图(e)。916 木制悬臂梁,其截面由7块木料用A、B两种钉子连接而成,形状如图所示。梁在自由端承受沿铅垂对称轴方向的集中力FP作用。已知FP = 6kN,Iz=1.504×109mm4;A种钉子的纵向间距为75mm,B种钉子的纵向间距为40mm,间距在图中未标出。试求: 1A类钉子每个所受的剪力; 2B类钉子每个所受的剪力。1解:Iz=(400×4003250×3003100×2003)12=1504166667mm43*SzA=100×50×150=750000mm A=*FQSzA Iz*FQSzA每根A种然受剪力: FQA=A×75×103=Iz×75×103=6×103×750000×109×75×103=224N1504166667×10123*=2×100×50×150+300×5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