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ⅱ语文版第5课《李白诗三首 梦游天姥吟留别》精粹达标练习_第1页
语文必修ⅱ语文版第5课《李白诗三首 梦游天姥吟留别》精粹达标练习_第2页
语文必修ⅱ语文版第5课《李白诗三首 梦游天姥吟留别》精粹达标练习_第3页
语文必修ⅱ语文版第5课《李白诗三首 梦游天姥吟留别》精粹达标练习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梦游天姥吟留别  同步测试基础检测 1下列句中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千岩万转路不定(zhun )       熊咆龙吟殷岩泉(páo  ) B.对此欲倒东南倾(qng )        送我至

2、剡溪(shàn )      C.渌水荡漾清猿啼(lù )          脚著谢公屐(j )      D.海客谈瀛洲(yíng )            越人语天姥(lo )

3、      2对“梦游天姥吟留别”读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 梦游天姥吟留别                  B. 梦游天姥吟留别 C. 梦游天姥吟留别

4、                   D. 梦游天姥吟留别 3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对此欲倒东南倾(倒:倒下) B.栗深林兮惊层巅(栗:使战栗) C.列缺霹雳(列缺:指闪电。列,同“裂”)

5、60;D.忽魂悸以魄动(悸:心惊,心跳) 4以下对“之”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 A.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结构助词“的”) B.仙之人兮列如麻(衬音助词) C.惟觉时之枕席(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D.失向来之烟霞(衬音助词) 5对下列诗句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6、160;  ) A.“势拔五岳掩赤诚”是说天姥山的山势高过五岳,遮掩了赤诚。赤诚是南方一座山城的名字。 B.“一夜飞渡镜湖月”的意思是一夜之间就飞过了倒映着月影的镜湖。镜湖又名鉴湖,“镜”“鉴”同义。 C.“谢公宿处今尚在”句中的“谢公”是指南朝诗人谢灵运,他游天姥山时曾在剡溪住宿。 D.“身登青云梯”一句的意思是自己登上了直上云霄的山路。梯,指山路上的石阶。 6下面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7、0; ) A. 古来优秀的送别诗作不可胜数,而李白这首梦游天姥吟留别却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诗人用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为我们描述了一个无忧无虑温馨和睦的神仙世界。 B. 唐代诗歌继承了汉魏以来的五言、七言古体诗,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就是一首古体诗。 C.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富有浪漫主义风格的长诗。诗人展开丰富的想象,为我们描述了一个美丽的神仙世界,塑造了幻想世界中的诸多形象。这些形象活灵活现,令人眼花缭乱。 D.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吟诵留别之情的诗作。虽写梦游,实则为“吟”,诗中含有慷慨悲愁之情。 7下列加点的词意义

8、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云霞明灭或可睹             一食或尽粟一石 B. 我欲因之梦吴越             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9、60;C. 且放白鹿青崖间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D.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沛公安在 8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各句加点的词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10、0;例句:云青青兮欲雨 A.栗深林兮惊层巅                 B.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C.虎鼓瑟兮鸾回车                 D.别君去兮何时还 9诗人梦游天姥,写看到山上的奇异景色后,又写洞天中的仙

11、人聚会,有什么作用?以下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从幽静的湖月到壮观的海日,从千岩万转的道路到令人惊恐战栗的深林层巅,再到色彩缤纷的神话世界,使诗人苦闷的灵魂得到真正的解放。 B.写神仙世界的景色壮丽,人物非凡,惊心炫目,光耀夺人,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C.以天姥洞天的神仙世界,隐喻长安城里的贵族乐园,以神仙世界的难以久留,曲折反映了作者在京城受权贵排挤的遭遇。 D.写洞天世界日月灿烂,仙人盛会雍容和睦,意在反衬现实的黑暗,诗人一心遨游仙境,正是表现对现实

12、的憎恶。 10对“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四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这四句与“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相照应,作为过渡句,一个写进入梦境,一个写回到现实。 B.句中“忽”写出了对好梦不常惆怅,“恍”写出了梦幻破灭的烦恼,“长嗟”“惟”“失”写面对现实的痛苦。 C.“向来之烟霞”指诗歌开头“海客”“越人”的言论及诗人自己对天姥山高大雄伟的描写。 D.这四句写仙境倏忽消失,梦

13、境旋即破灭,不能随心所欲地在梦幻中翱翔,而是沉甸甸的躺在枕席之上的痛苦心情,表达对现实的不满。 11以下对这首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游历了天姥山之后而写的一首留赠给友人的诗歌。 B.这首诗随诗人情感与思绪的变化,句式与节奏也在不断变化。“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四句连用四字句,节奏紧凑,生动地描绘出洞天石门打开时的雄伟气势。 C.诗中特意提到南朝诗人谢灵运,是因为谢灵运

14、在政治失意后游山玩水,曾在剡溪住过,李白有意仿效之。 D.这首诗写于唐玄宗天宝四年,作者性格傲岸,却在长安受到权贵的排挤,所以在诗中既表现出追求自由、蔑视权贵的思想,又有无力回天的感伤。 12关于与古体诗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一般将唐以前创作的诗称为古诗,也叫古体诗、古风。唐以后的诗一般叫律诗,格律诗,或叫近体诗。 B.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是相对于唐代成熟的律诗而言的。多数通篇是五言句或七言句,也有以五言、七言为主

15、而杂有长短句的。 C.古诗没有严格的平仄,体现自由的抑扬韵律,用韵比较自由,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换韵。篇幅一般较长,容量较大。 D.李白是唐代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各体兼善,但尤精七古七绝,杜甫称赞他的诗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13默写: 描写天姥山巍峨、挺拔的四句诗是                ,       &

16、#160;        。                     ,                。 诗人登山时的见闻(两句)

17、0;              ,               。 描绘仙人盛会异彩缤纷的场面(四句)               , &#

18、160;             。               ,               。表现本诗主题的两句诗是     

19、;                 ,                    。 14“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0、;                                                  

21、;                                                  

22、;                                                  

23、;  能力检测 阅读李白古风(其十九首),完成后面的题。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 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 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15依次写出这首诗押韵的字。                  

24、60;               16给下列字注音释义。 蹑                 揖              &#

25、160;  曳                 凌                 17与课文比较,这两首诗写的仙境有什么区别。         &#

26、160;                                                 &#

27、160;                                                 &#

28、160;                                               18体会这首诗的意境,说说末

29、四句写了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0、0;                                                 

31、0;                                                 

32、0;          19对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首句写诗人在想象中登上西岳华山的最高峰莲花峰,经过千里跋涉,终于见到明星仙女。 B.二、三句描绘了一幅优雅缥缈的神女飞天图。玉女的纤纤素手拈着粉红的芙蓉,凌空而行,游于高高的太清,雪白的霓裳曳着宽广的长带,迎风飘举,升向天际。 C.第四、五句是诗人想象被邀请来到云台峰,与仙人卫叔卿长揖见礼,并一同遨游于太空。 D.第六、七句描写被胡兵占据的洛阳一带,人民惨遭屠戮,血流遍野,而逆臣安禄山及其部属却衣冠簪缨,坐了朝廷。 20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