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iii苏教版第四专题版块一《烛之武退秦师》最新同步教22_第1页
语文必修iii苏教版第四专题版块一《烛之武退秦师》最新同步教22_第2页
语文必修iii苏教版第四专题版块一《烛之武退秦师》最新同步教22_第3页
语文必修iii苏教版第四专题版块一《烛之武退秦师》最新同步教22_第4页
语文必修iii苏教版第四专题版块一《烛之武退秦师》最新同步教2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语文必修苏教版第四专题版块一烛之武退秦师最新同步教案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2教学目标 1、 了解左传常识,在文中揣摩其特色 ; 2、 翻译课文,积累文言词语和句式知识,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 分析课文,提高赏析文言文的能力: 1、理清思路; 2、赏析人物形象; 3、借鉴写作特色:伏笔与照应、波澜起伏的情节、详略得当; 4、正确认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5、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教学重点 1、 积累文言词语和句式知识,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 赏析人物形象。

2、教学难点 1、积累文言词语和句式知识; 2、理解烛之武的说服艺术。 教学方法 读议讲练法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准备 春秋形势图等多媒体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 了解左传常识,在文中揣摩其特色 ; 2、 翻译课文,积累文言词语和句式知识,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程序 一、导入 1、你知道成语“秦晋之好”的来历和含义吗? 春秋战国时期,秦、晋是两个相邻大国。晋献公于公元前654年将其女儿伯姬嫁给了秦穆公,这就是 “秦晋之好”的开端。 后来,晋献公为讨好年轻的妃子,要立小儿子为国君继承人,从而杀死了当时的太子申生。于是,另外的两个儿子夷吾和重耳分别逃往他国避难。晋献公死后,夷吾

3、许以割让河东五城作为条件,得到了姐夫秦穆公的支持,顺利继承了王位,称为晋惠公。但他却三番五次发动大军进攻秦国。结果晋军大败,晋惠公被俘。晋国被迫割让河东五城归秦,同时晋惠公以太子圉入秦为人质才得以脱身回国。太子圉到秦国后,秦穆公为了笼络他,把自己的女儿怀赢嫁给了他,并归还了晋国河东五城。这是再度的秦晋之好。 可是当太子圉听说自己的父亲晋惠公病重时,害怕国君的位置会被传给别人,就扔下妻子怀赢,一个人偷偷跑回晋国。晋惠公死后,太子圉就成为晋国君主,这就是晋怀公。秦穆公大怒,立即决定帮助尚在国外避难的重耳当上晋国国君,还把女儿怀赢改嫁给他,这样,公子重耳就成了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秦晋两国遂和好如初

4、,这是第三次秦晋之好。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秦、晋联合围郑,烛之武只身退秦、晋之兵的故事。 2、 “春秋无义战”呀,晋文公、秦穆公结成军事同盟,联合攻打郑国,大军压境,郑国怎么办呢?在这生死攸关之际,英雄出现了,他是谁呢? 3、1995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一个人的力量真的能抵得上五个师吗?今天我们要学的烛之武退秦师会告诉我们这个问题的答案。 二、左传 1、学生读注释1; 2、补充左传: 左传、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故称作“春秋三传”。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传”是“注

5、释”的意思。 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从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比较系统地记叙了整个春秋时代各诸侯国所发生的重要事件。 左传成为历代散文的典范,是因为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3、史书体例 、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 、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 、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如战国策。 、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 三、背景 1、文字解说 秦、晋围郑之前,郑国有两件事

6、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 2、图示: 1、春秋形势图: 2、秦、晋围郑形势图 四、朗读感知 教师范读(或听录音)学生练读学生演读。 1、落实注释中生字; 2、断句; 3、概述故事:秦晋围郑,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只身前往,说退秦军,晋国也只好退兵。 五、翻译全文(详见幻灯片) 六、文言积累 (一)、课后“练习二”; (二)、课后“练习三”; (三)、归类总结: 1、一词多义

7、 许君谯、瑕(答应) 朝济而夕设版焉(渡河) 许 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 济 扶危济困(扶助) 不知何许人也(处所、地方) 因人之力而敝之(损害) 以其无礼于晋(介词,因为) 敝 敝帚自珍(破旧) 以 亡郑以陪邻(连词,而) 且贰于楚也(连词,又) 以其无礼于晋(代词,郑国) 且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连词,况且) 君知其难也(那,即越国以鄙远) 其 失其所与(代词,自己) 吾其还也(副词,还是) 2、古今异义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东边道上招待客人的主人) 行李之往来(行吏,出使的人) 何厌之有?(满足) 微夫人之力(那,那个) 亦去之(离开) 3、古字通假(说法多多,只有文注中认可的才算。) 今老

8、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了。) 秦佰说。(“说”通“悦”,高兴。) 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 4、词类活用 且贰于楚也。(“贰”,数词活用为动词,有二心。) 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军”,名词活用为动词,驻军。) 越国以鄙远。(“鄙”,名词活用为动词,作为边境。) 共其乏困。(“乏困”,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缺乏的物资。) 烛之武退秦师。(“退”,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后退。) 5、特殊句式 A、状语后置 以其无礼于晋。 佚之狐言于郑佰曰。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B、宾语前置 何厌之有? C、省略句 晋军函陵,秦军汜南。(省略

9、介词“于”。) 敢以烦执事?(省略“之”,这件事。) 七、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分析课文,提高赏析文言文的能力: 1、理清思路; 2、赏析人物形象; 3、借鉴写作特色:伏笔与照应、波澜起伏的情节、详略得当; 4、正确认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5、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教学程序 一、理清思路 1、完成课后“练习一”; 2、归纳: 第1段,秦、晋围郑; 第2段,烛之武临危受命; 第3段,烛之武说退秦师; 第4段,晋师撤离郑国。 二、赏析人物形象 (一)、烛之武

10、 1、讨论: 1、当郑佰来请求时,烛之武先为什么要推辞?后又为什么“许之”? 2、“夜缒而出”说明了什么? 3、烛之武是怎样说退秦师的? 2、归纳: 1、“义士”:虽怀才不遇,但不计前嫌,深明大义,为国分忧。 烛之武 2、“勇士”:大军压境,危若垒卵,而只身夜出。 3、“智士”: 飞地难治论(以势说理); 亡郑陪邻论(以害相动); 舍郑利秦论(以利相诱); 忘恩负义论(以史挑拨); 晋国扩张论(以实说理)。 (二)、其它人物 1、佚之狐唯才是举。 2、郑伯知人善用。 3、秦伯从谏如流。 4、晋侯审时度势。 三、写作借鉴 (一)、后人誉左传“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结合本文内容,谈谈你的认识。

11、 (二)、归纳: 1伏笔与照应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为后面说退秦师提供了可能性。“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为下文烛之武“夜缒而出”,出使并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国危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 2波澜起伏 如,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着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挽狂澜于既倒,谁知他却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曰”,打起了退堂鼓,使郑国的希望又趋渺茫。郑伯的自责,也增添了文章的戏剧性。再如,秦国退兵后,子犯建议攻打秦军,秦、晋关系顿时又紧张起来。晋公讲了一番“仁”“知”“武”的大道理,才平息了一场虚惊。课文张弛曲折,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3详略得当 课文主要要表现烛之武是怎样说退秦师的,所以重点放在烛之武的说辞上。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简略交代。在烛之武“夜缒而出”的前后,郑国君臣和百姓是怎样焦急地等待烛之武的消息,秦国君臣又是以怎样的场面和骄横态度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