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长安区文化发展规划(2010—2025)_第1页
西安市长安区文化发展规划(2010—2025)_第2页
西安市长安区文化发展规划(2010—2025)_第3页
西安市长安区文化发展规划(2010—2025)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西安市长安区文化发展规划(20102025)5 |第六章 文化强区重点建设项目作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长安所具有的丰富文化资源涵盖了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两个方面。其物质文化遗产无论是地上的还是地下的,都具有不可再生的属性,需要科学评估,合理开发与积极保护,使之永续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根植在人民群众之中,更有一个挖掘、整理、传承、开发、使之发扬广大的艰巨任务。实现长安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需要在文化发展区域规划的指导下,举全区之力,集全民之智,精心打造一批具有长安地方特色的重点文化项目。未来十五年,即2025年前,要围绕创建长安文化强区的总体规划和跨入全国文化先进区(县

2、)行列的阶段性目标,着力挖掘、筛选、培育和打造一批根植长安,具有浓郁长安地方特色并体现公共文化事业强的重点工程,文化产业强的重点项目。规划建设一批立足于使全区人民群众受益的项目,开展一些能够激励全区人民群众凝聚力,提高全区干部群众文化素质的文体娱乐活动,使长安的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发展真正呈现出大发展、大繁荣的格局。一、文化产业重点建设项目文化产业重点项目的规划、推介、开发和建设要在政府引导下,通过市场运作形式有序推进。要因时、因地、因事制宜,拟分为政府规划、论证并全力向社会推介,通过招商引资启动并开发建设的重点骨干项目和在市场运作下,通过积极包装推介,由具有一定资质和实力的投资商开发的重点项

3、目等两大类型。第一、关于政府规划、论证、推介的重点骨干项目。(一)丰镐遗址公园规划并推介“丰镐遗址公园”,是基于周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石,是五千年华夏文明的源头而进行的战略抉择。它旨在恢复与体现西周文化的盛世风韵。丰镐遗址公园的开发建设要力求“三个统一”,即古丰镐与新长安的统一,静态历史文化积淀与动态当代文化发展的统一,华夏文明与世界文明的统一。坚持“四个结合”即遗址保护与改善遗址周边人居环境相结合,遗址保护与申报世遗相结合,弘扬民族文化与发展相关产业相结合,政府的主导决策与市场运作的开发建设相结合。丰镐遗址公园的开发建设内容要突出四个重点:1、项目定位要立足高点起步,站在有利于推进西咸一体

4、化大都市建设的高度,用全新的视野审视丰镐遗址公园的开发建设。跳出遗址看“文化”,建好公园展“源头”,突出周礼抓“主题”,向海内外重现大周文化的韵律,展示古典文明复活的魅力,使之成为华夏西周盛世文化“尊贵”的旅游特区,成为华夏文明“体验式”观赏的典范。通过遗址公园的开发建设,重现一个“明德、笃仁、和谐”和“正义、威武、强盛”有机结合的中国世纪。2、项目设计丰镐遗址公园的经营项目要确立“专业化、体验化、国际化、生态化”的基本原则,力求与“周礼”文化联系,与“文化体验”衔接,追求“周文化的活化”效应,形成市场垄断,做到中国唯一。使之成为继西安曲江新区之后又一个典型的历史文化产业旅游示范区,成为长安区

5、经济与社会实现科学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极。3、项目开发重点丰镐遗址公园的开发建设要本着因地制宜、先易后难、循序渐进、滚动发展的原则,分阶段确定项目的开发重点。未来十年内,开发重点拟放在灵台、灵囿、灵沼的恢复建设上。其特点与有利条件是均处于沣河两岸的灵沼乡境内,且周边地域开阔,村庄较少,临近沣河,极易恢复“水”景观。灵台。灵台是西周文王于丰京外设置的文化设施,位于灵沼乡阿底村东南500米,现夯土台高7米,周长120米,有庙宇。1995年群众塑造文王金像于庙内,时常有游客到此游览,当地群众更是自发地在此开展祭祀活动。灵台的主要功能是观天象,测气候的高台建筑。灵囿。灵囿是文王建丰京后,修建的一系列文化

6、设施中的一个饲养驯化动物和种子培育农作物的场所。当时在丰京外围设有种稻地的河池,养殖鱼类的池塘外还兴建了灵囿、驯养动物,表明西周初期农耕文明的成果,灵囿在灵沼乡至秦渡镇一带较宽广的范围内。灵沼。灵沼是文王建立丰京后,在城郊修建的一条列文化设施中的一个饲养鱼类的池塘。诗经·灵台有“文王灵沼,于韧鱼跃”句。灵沼遗址在灵沼乡海子村,村门有灵沼真境石匾。西安通览载:“建国初海子尚碧水盈盈,随着西安地下水位降低,而涸为农田”。恢复灵台、灵囿、灵沼,其项目主要属生态性质,属于大水大绿范畴,易于设计、开发,可以为丰镐遗址公园的开发建设起到资金积累的作用,更旨在为西安“沣渭新区”打造一个良好的周边生

7、态环境。4、项目实施步骤丰镐遗址与阿房宫、汉城、大明宫遗址并列,是举世瞩目的西安四大古遗址之一,分别代表着周秦汉唐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辉煌文化成果,均属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发建设“丰镐遗址公园”也绝非长安区能够独立承担实施并完成的一项宏大工程。但是,作为拥有丰镐遗址这片热土的长安区在其开发建设中并非无所作为。未来十余年内,长安区在开发建设“丰镐遗址公园”的作为要体现在四个环节上:(1)组建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挂帅,区级相关职能部门参加的“长安区开发建设丰镐遗址公园领导小组”,明确职责。组织力量在2012年前开展恢复与体现周文化韵律的前期调查研究工作,对于全盛在长安的周文化资源的丰富内涵

8、做到心中有数。(2)“十二五”期间着手聘请市以上乃至国家级相关专家参与组成专门班子,编制丰镐遗址公园开发建设规划实施方案,并进行项目评估与论证,为丰镐遗址公园的开发建设做好必要的前期准备工作。(3)做好丰镐遗址公园开发建设的宣传推介工作。利用在西安及其他各大城市举办的各类经贸洽谈会、文化交流活动等,推出以周文化为品牌的丰镐遗址公园招商项目,重点介绍规划范围内的各类文化资源,使周文化的开发利用逐步进入中、省、市各级政府乃至全社会志士仁人的视野。(4)丰镐遗址保护区内及其临近区域的周边不再发展新的工业项目(尤其是污染企业)。对遗址周边村庄现有的企业要有计划地进行整合,尤其是对生态环境构成一定污染的

9、企业,要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整改或取缔,为丰镐遗址公园的开发建设创造必要条件。(二)汉唐昆明池游览区西安市政府已经决定将建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西郊团结水库更名为汉城湖,彰显古长安丰厚的历史风貌,解决西安西部无水景的缺憾。前不久,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亲赴长安斗门街道的昆明池遗址考察,提出了积极恢复沣河两岸大绿大水景观,适时恢复汉唐昆明池景观的思路。所有这些无疑给长安传递了一个重要信息:昆明池的恢复与再现乃至牛郎织女为主题的七夕文化的挖掘作为一项弘扬中华文化的宏大工程,已经进入市级以上领导层面的视野,无疑是一个开发长安西部丰厚文化资源的重要机遇。历史上久负盛名的昆明池开凿于西汉时期,史载因云南滇池有个小

10、国昆明国,汉武帝为征伐昆明国及南方诸国,在京城长安开凿了仿滇池的昆明池,以操练水军。建成后的汉昆明池周长40公里,水域面积320顷,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人工湖,也是西汉上林苑的主要景区。西京杂记载:“武帝做昆明池,欲伐昆吾夷,教习水战”,“池中有戈船楼舰数百艘。楼舰上建楼橹,戈船上建麾矛,四角悉垂幡旗.”。可以想像当时的楼船上旌旗招展,刀枪相映生辉,战舰排云涌波,往来游弋冲撞撕杀,好一派威武雄壮、惊心动魄的征战画面。唐代诗圣杜甫对此就有“昆明池水汉时功,汉帝旌旗在眼中”的赞叹。唐代的昆明池水面进一步扩大,景色比汉代更加迷人。烟波浩淼、水天一色、云蒸霞蔚、游人如织,成为当时长安最引人的游览胜地。昆

11、明池的意义不仅在于它是操演水军、水上运输、城市供水排涝、游览观光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宏大工程,还在于它承载了在华夏文明史上源远流长的以牛郎织女的故事为主题的七夕文化。汉武帝开凿昆明池,竣工后,望着天水一色、万顷碧波的景观,游兴大发,令人雕刻了牛郎织女的石雕塑,分立于东西池畔,形成隔河相望的景观。由此有了“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名诗佳句,有了牛郎织女在民间说不完、道不尽的美妙传说,并因此形成了具有浓郁东方色彩的七夕文化。岁月沧桑,斗转星移,今昆明池虽已不复存在,然而当年分立于昆明池两岸的牛郎织女石雕则保存至今,成为珍贵的历史见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后,斗门街道南丰等村村民自发重建小庙取名“石婆

12、庙”,将高2.5米的织女石雕置于庙内,每逢初一、十五,尤其是农历七月七前后,来此上香的群众络绎不绝。当地群众至今保留着农历七月七、正月十七祭祀牛郎织女的大规模民俗活动,“牛郎织女传说”现已列入省、市级非遗保护名录,并正在全力申报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昆明池与西周镐京遗址、秦阿房宫遗址紧连,加之昆明池承载着汉唐盛世的文化积淀,经过恢复开发,足可建一座彰显周秦汉唐文化风韵的旅游景区。汉唐昆明池游览区同丰镐遗址公园一样,将是一项伴随着西咸一体化进程中沣渭新区的开发建设将进入各级领导各类投资客商视野的重点骨干项目。有步骤地恢复和开发建设汉唐昆明池游览区的项目内容主要涵盖两个方面:一是昆明池遗址周边生态环

13、境建设与昆明池水景观的恢复。在这个层面上,必须高点起步,大手笔规划,大举措推进,着力打造可以与已基本形成规模的西安曲江新区大唐芙蓉园、曲江遗址公园的水景观相媲美的天水一色的游览区,并对其周边的汉唐建筑进行有计划地恢复建设;二是以“牛郎织女传说故事”为主体的华夏七夕文化进行积极挖掘整理,围绕“牛郎织女传说故事”开发、开展一些与“七夕文化”有密切关系的民俗文化活动项目,吸引游客,聚集人气。恢复汉唐昆明池,打造彰显周秦汉唐文化风韵的旅游景区,需要做好四方面的前期准备工作:1、组成专门班子,把汉唐昆明池文化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列入全区文化发展的重要日程。区委、区政府要指定一名区级领导挂帅,从文化、文物、

14、旅游及斗门街道等相关部门抽调工作人员从事此项工作。2、积极收集、整理有关汉、唐昆明池及与之相关的各类史料,印制精美的对外宣传推介材料,在各类相关展销会上进行推介。使汉、唐昆明池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进入全社会的视野,引起全社会的关注,逐步形成一定的舆论声势。3、聘请市级以上相关专家学者编制汉唐昆明池旅游景区项目开发规划,此项工作力争2010年前初步完成,并在“十二五”期间对此规划进行分析论证,为领导决策提供详实可靠的资料。4、从现在起,对斗门街道辖区在长安经济与社会科学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行重新评估。对于辖区内所有对汉唐昆明池恢复开发有污染的工业企业,要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整改乃至关停;对于招商引

15、资的项目,要从严把关,严防新的污染源入区。通过上述努力,使汉唐昆明池周边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三)五台古镇“非遗名录展示项目”“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落户五台古镇,并因其集中了关中各地的民俗文化精品而闻名全国,成为国家级的文化产业项目。依托这一巨大的资源优势而启动并基本建成的五台古镇,是长安区小城镇建设的成功之作,也是政府主导、规划并投入巨资完成的一项基础设施工程。区政府要在五台古镇改造成功的基础上,解决改造后的古镇如何产生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问题上,有新的巨大举措,否则难以达到五台古镇改造建设的预期目的。将经过改造的五台古镇作为“长安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展示区”,全面展示长安乃至关中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长安区可供展示的非遗保护项目有7项,即:何家营鼓乐、寺坡村添碟子、王曲城隍庙祭祀、长安道情、侯官寨迎春“牛老爷”社火、沣峪口老油坊榨油技艺、北张村传统造纸技艺等。在五台古镇设立上述“非遗项目的展示街区,并由区政府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