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华】教学设计方案合集7篇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常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方案一般包括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工作重点、实施步骤、政策措施、具体要求等项目。怎样写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教学设计方案 篇1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学习斧、盖、造等16个生字。2、能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子的意思,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明白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教学重点:联系上下文理解全文。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课前准备:老师:多媒体课件。学生:收集身边有关环保的图片和小故事。课时安排:二课时一、师生谈话,复习检查:
2、课文讲了一个小村庄的什么故事?二、再读课文,边读边想:你对课文哪个地方印象最深,想和大家说一说吗?学生交流。三、把握重点,理解课文:1、根据学生交流的感受,筛选出重点句子。(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2、读句子,联系全文,自由质疑。师生梳理出主要问题。3、联系上下文解疑。(1)什么都没有了指的是哪些东西没有了?(有美丽的村庄,有房子、家具、工具以及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东西)师:你能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个小村庄是怎样美丽吗?学生交流。课件演示。指导朗读第一段。(2)是什么原因使什么都没有了?学生结合上下文讨论,探究,谈出自己的观点。练习,思考:谁家想做(),就拎起斧头到山
3、坡上,()。指导读课文相关部分。四、前后联系,探理激情:(1)师创设情景,生前后联系,总结升华。(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五、结合实际,拓展延伸:(1)结合实际议一议身边破坏环境的行为。(2)为呼吁大家都来关心环境问题,我们可以怎么做?师生交流。(3)课后作业:收集有关环保图片、资料,办一期墙报。教学设计方案 篇2教学目标:1、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展开丰富的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草原神奇而美丽的景象。2、感受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广阔美丽,充满无限生机,产生喜爱这个地方的思想感情,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积累、运用语言的能力。3、激发情感,想象创新,自编自创一首小诗或续写歌词。培养学
4、生想象创新的能力。教学重点:感受锡林郭勒大草原的辽阔美丽,产生喜爱这个地方的思想感情,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展开丰富的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草原神奇而美丽的景象。激发情感,想象创新,自编自创一首小诗或续写歌词。教学用具:投影、课件教学过程:一、课题导入,初步感知课文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6课锡林郭勒大草原2、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再读课文的时候,你想怎样读?3、(感受大、广阔),齐读课题引:哪一个自然段让我们感受到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广阔?(第二自然段)二、阅读理解,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先自己读读第二自然段,想想从那儿感受到锡林郭勒大草原是
5、广阔的,再和小组的同学一起讨论讨论。(读书,理解,讨论,回答)(1)(蓝天底下,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从这儿能感受到草原的广阔,无边无际,而且都是绿色,很美。)除了广阔,还感受到了什么?(美丽)板书读出你的感受来。(2)(山岭上,深谷里、平原上,覆满了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以没过十来岁的孩子,能让他们在里面捉迷藏。这里的草很多,到处都是;也很高,能把我们没过,还能捉迷藏,很有意思,说明草很茂密。这里的景色很美。能够说出自己的理解)如果这样写,还有这种感受吗?(品词品句)草原上到处都是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的草深极了。山岭上,深谷里、平原上,覆满了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以没过十来岁的孩子,
6、能让他们在里面捉迷藏。(比较,感受,重点理解到处都是,很广阔,有趣。)自己读读,读出自己的理解。指名读再读读这两句,读出大草原的广阔与美丽来。(有感情的朗读)还能从哪儿感受到草原是广阔美丽的?(3)(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草原的湖水很清亮,像宝镜一样。在草滩之中,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一洼洼说明湖水很多,清亮说明湖水很清,能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真美!)水面映出了太阳的七彩光芒,想想还映出了什么?(展开想象:映出了蓝天白云的倒影;映出了小草那绿油油的身影;映出了牛羊喝水的身影。)
7、我们再读读这一洼洼清亮的湖水。除了青青的野草,像宝镜一样的湖水,还有什么呀?(4)(还有各种各样的野花。有鲜红的山丹丹花,粉红的牵牛花,宝石蓝的铃铛花,散发着阵阵清香。不光有绿色,还有其它花的颜色点缀着,还散发着清香,这里的景色真美。)野花为草原增添了缤纷的色彩,有()有(),还有(),散发着阵阵清香。2、教师配乐范读。请同学一边看画面,一边听,感受锡林郭勒草原的美丽。3、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表达喜爱之情)1)、请学生放声自由读2)、指名读,感受广阔美丽3)、小结: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先是青青的野草,再展现了(),最后是()。三、学习第四自然段1、我们知道草原不仅是广阔美丽
8、的,而且还是个欢腾的世界。2、轻声读读第4自然段,想想是因为有什么,才使锡林郭勒大草原成为一个欢腾的世界?(1)说(训练学生用因为所以说话。)(2)训练语言(因为矫健的雄鹰所以)(3)小组同学连起来说说。(4)听录音:小牧民多么快乐,所以神气的挥舞着鞭子放声歌唱他在歌唱什么?四、想象、创新今天,我们来到了锡林郭勒大草原,看到了大草原广阔美丽的景色,又感受到了草原是个欢腾的世界,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表达喜爱之情)你最想做些什么?(画画,唱歌,写诗)我们一起创作一首歌草原新歌。学了课文,你最想歌唱草原的什么?(联系课文内容,表达自我感受)请小组的同学一起合作完成自己的创作。展示创作并评价(
9、在歌声中结束本课)五、课后作业锡林郭勒大草原现在是什么样的呢?还这么美丽吗?请同学们课下做一次小小的调查或访问,写一篇调查报告。板书设计锡林郭勒大草原广阔美丽欢腾的世界教学设计方案 篇3一、设计思路:阳光讲述了小姑娘英子把阳光包起来送给腿脚不便的奶奶的故事,文章简短生动,真实感人,“把阳光包起来”这种做法看起来稚嫩可笑,但恰恰是从这天真的想法、做法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一颗真挚的爱心。教学时,应该抓住英子的一言一行,深入体会英子纯真的感情,深切地领悟:英子的一片孝心就像这阳光一样温暖着奶奶的心,从而让学生受到思想的熏陶。二、教学目标:(一)学会抓住主要词句体会人物思想感情。(二)理解课文内容,感
10、受英子对奶奶的一片孝心,从中受到思想熏陶。(三)掌握本课八个生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三、重点难点:(一)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英子的一片孝心。(二)难点:理解“阳光跑到心里”的含义。四、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五、教学时间:2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课件导入,进入情境。1、课件展示画面:大地沐浴着灿烂的阳光,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草地里开满了花儿,芬芳扑鼻,小鸟在天空飞翔。英子来到绿茵茵的草坪上坐下来。2、指名说画面内容,谈谈感受。3、阳光多么美好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阳光。4、围绕阳光,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自由读课文,指名说说。(二)理解课文,深入体会1、英子的想法(1)
11、文中哪些段写出了英子的想法,指名读第三、四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2)出示句子:看着这可爱的阳光,英子的心里闪出一个美妙的想法:“多好的阳光啊!我要把它带回去,作为礼物送给奶奶。”(3)轻声读句子,英子的想法美妙在哪里?为什么?(4)“美妙”可以换成别的词吗?2、英子的行动(1)英子一想到这就马上行动起来,指名读第三自然段。(2)课件出示:英子把阳光紧紧地包在裙子里,带回家去。英子把阳光包在裙子里,带回家去。先出示两个句子,找出不同,再读读句子,去掉“紧紧地”行吗?为什么?从“紧紧地”这个词你知道了什么?学生甲:英子做得非常认真。学生乙:英子很小心,生怕阳光跑了。学生丙:英子特别想把阳光带
12、回去,帮奶奶实现愿望。(3)你能把英子这种心情读出来吗?3、事情的结果(1)英子满怀希望地把阳光送给奶奶,结果怎样?请A组的同学读第五自然段。(2)阳光不见了,英子简直要哭出声来,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学生甲:英子非常伤心,她的礼物不见了。学生乙:英子非常失望,把阳光带给奶奶的想法成了泡影。学生丙:英子十分着急,真想把阳光给找回来。(3)阳光不见了,英子伤心,失望,着急,你能把这种心情读出来吗?先自己练习读,再四个同学一组,组内练一练,练好了,老师抽两个组,派代表来比赛,看谁读得最好。(4)小组代表比赛读,评价。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这段话要分两种语气读,“可是”前面是英子打开裙子准备把阳光
13、送给奶奶,要高兴地满怀希望地读,“可是”后面再读得着急又难过。师:你体会得很深刻,你很会读书,请你读给大家听好吗?(以评促读,更加深了对英子一片爱心的理解。)4、理解奶奶的话(1)课件展示画面:奶奶久久地把英子抱在怀里安慰着英子。(2)阳光跑到了你的心里,也跑到了我的心里,这是什么意思?英子心里装的是什么?奶奶心里有什么?学生甲:英子心里装的是奶奶,装的是对奶奶的一片孝心。学生乙:英子爱奶奶,奶奶心里当然很高兴,像见到阳光一样。(3)师:是啊,英子没带回来阳光,却带回来了一片孝心,奶奶能不高兴吗?英子的孝心就是送给奶奶最好的礼物,就像阳光一样可爱。(板书:孝心)(三)拓展延伸请你帮英子想想办法
14、,怎样才能把阳光送到奶奶那里去?七.板书设计阳光孝心英子 奶奶教学设计方案 篇4第一课时目的: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颐和园的大和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一、引入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几幅画,你们想看吗?请你仔细观察,看看图上画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你知道这图上画的是哪里的美丽景色吗?这是颐和园里的美景。(板书:颐和园)指导读音和写法,请你看老师写颐字,写这个字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学习其它生字时,你也应该这样,想想应该怎样记着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十课,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你想从文中了解什么呢?好,就让我们一起读书,讨论,弄懂这些问题,看看从哪里可以看出颐和园是个美丽
15、的大公园。二、学习课文,通过读书,感受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1请同学们自由读书,拿着笔,可以边读边标出自然段号,画出生字词,你喜欢的词语,读懂的和不懂的地方。通过读书,你读懂了什么?(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2颐和园的大和美表现在什么地方呢?请你再次读书,把作者带大家游览的地方画出来。(板书:长廊,万寿山,昆明湖)3同学们,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到长廊,万寿山和昆明湖去细细游赏吧。你喜欢哪一处景物就来读那一段,想想你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出颐和园的大和美?你就把这些句子画出来。4你喜欢哪一处景物?为什么喜欢?你从哪里读出了大和美呢?5指名发言,读出句子,说说从哪里体会出来的,(相机理解词语意思,换词体会
16、用词的准确:滑过,游过。点明作者使用的说明方法。)你能读出来吗?应该怎么读?为什么这么读?(指导读书)总结:这节课,我们通过读书,知道了到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处处有美景,让我们感受到颐和园的确是个美丽的大公园。可作者为什么先写长廊,再写万寿山,最后写昆明湖呢?他为什么这么写呢?我们下节课来讨论。三、布置作业:同学们,颐和园那么美丽,可还有许多中外朋友不知道,我们国家在开拓旅游产业,旅游局希望能在电视上做做这方面的广告,请你们课下帮忙设计个广告词,能吸引广大游客,说出颐和园的特点。你们愿意吗?好,比比看谁的广告词写的好。第二课时目的:体会中心,学习写法体会中心,学习作者按游览顺序介绍景物的方法。
17、1同学们,颐和园是个大公园,为什么作者只带我们游览这些地方呢?(生自由发言,能说出这些景物有代表性,能突出颐和园的大和美)作者怎样写出颐和园的大和美呢?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向我们介绍这些景物?你觉得这样介绍好在哪里呢?你能当一个小导游,来带领大家游览颐和园吗?3想开去:和作者一起游览了颐和园,你有怎样的感受呢?用上书中的词语说说自己的感受。作业:你能这样来介绍我们的校园吗?教学设计方案 篇5展示积累选择第一、二、三自然段中自己背得最流利、最有感情的部分,背诵给同桌听。赏读“可爱”,晶“情”动“情”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思考:你是从哪些方面感受到“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又是从哪些
18、描写体会到作者对小猫的喜爱之情的?2、同桌讨论、全班交流。a、观察插图,体会小花猫的可爱。b将课前收集的有关老舍先生酷爱花草的资料与他“放任”小花猫淘气的描写进行对比, 以加深感受。c、联系语境理解“开辟生气勃勃”。3、有感情地朗读第四自然段,把喜欢的部分背诵下来。总体梳理,回归全文1、小组讨论:老舍先生笔下这只既古怪又可爱的花猫,为什么能在我们的脑海里留下难以抹去的印象?2、各组代表发言,师生共同梳理:(观察细致入微、描写真实具体、将猫视为朋友、字里行间处处留情)3、朗读全文,加深体会。自主选择,积累词汇1、用喜欢的符号圈划出自己最欣赏的词语、句子,有感情地多读几遍,再摘抄在“采蜜本”上。2
19、、同桌互相交流。阅读链接,拓展延伸1、读一读课后“阅读链接”中的两段话,想一想:同样是关于猫的描写,这两段话与老舍先生的猫一文,在观察与表达的角度上分别有什么不同?(提示:第二段话与课文猫相似,侧重于用拟人的手法侧面描写猫的生活习性,并于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第一段话则从正面直接描写猫的外形特点。)2、小组交流。3、课后留心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帮它拍摄一张相片或画一张画像,然后为相片或画像配一段旁白。板书设计教学设计方案 篇6课时备课1.积累背诵描写人与人之间友好相处的16个成语故事或成语,感受人间爱的情感。2.用较快的速度阅读短文,理解成语故事,受到启发。教师准备写有“读
20、读背背”中16个词语的黑板、词语卡片。教学过程一、完成“读读背背”。1.讲授故事,激发兴趣。同学们,我现在讲一个三国故事。(教师简要的讲述关羽、张飞、刘备桃园三结义的故事),然后启发学生从这个故事中你想到了什么?用哪个成语来形容他们的情谊?学生自由发言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些关于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处的词语。2.出示词语,学生朗读。(1)出示小黑板。情同手足一见如故部分彼此推心置腹忘年之教惜老怜贫不期而然心心相应无微不至问寒问暖心地善良亲密无间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友好相处天涯比邻(2)自由朗读一遍。(3)教师指名读一读。(4)学生齐读。(5)教师打乱词语顺序,指名读。(6)学生开火车读。(7)学生再自由读。
21、3.开展竞赛,看谁背得快。二、完成阅读。1.谈话导入。刚才我们大家背诵了一些成语,以前我们也学过成语故事,谁能给大家讲一个成语故事?学生自愿讲说故事。讲完后,师生可以给予评议。2.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成语故事此地无银三百两。看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3.自读文章,思考短文后1题为什么说张三和王二自作聪明?(1)默读文章,思考短文后1题,用画出答案。(2)教师组织学生订正答案。4.浏览故事,找出与题目对应的短语。5.再读短文,小组合作,交流体会。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谈受到的启发。先小组内互相交流,再全班交流,教师点播。6.拓展练习。班内交流你知道的成语故事,讲给大家听。教
22、学设计方案 篇7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47段,学生懂得学习、做事要开阔眼界,不能自以为是。2、能分角色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猜字谜:水边几张口(沿)二只小耳朵(际)2、贴一贴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坐井观天。我们知道了青蛙、小鸟分别在什么地方?学生回答,请学生上去板贴。3、青蛙坐在井里,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它们争论不休。它们在争论些什么呢?请小朋友仔细听。二、听录音,了解大意,启发读课文1、学生看动画。2、指名回答:它们在争论什么?(对天有多大这个问题争论不休。)3、理清两者观点:从它们的争论中,你听懂了什么?(1)指名回答并投影。(2)初读两个观点。听了它们的对话,我们知道了青蛙
23、认为小鸟认为(3)请小朋友们认真地把课文读一读。找一找课文中,你从哪儿知道了青蛙和小鸟各自的看法,用笔划一划。三、汇报成果并讲解1、找到与两者观点相关的句子。1指名回答并投影第四段:(青蛙)“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1)你从哪句话中可以看出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2)请小朋友们读一读这句话,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青蛙认为小鸟在说大话。(3)理解“大话”。“说大话”是什么意思?(吹牛)青蛙认为小鸟的哪句话是大话?(“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指名回答后齐读小鸟的话。它为什么认为小鸟在说大话?(它认为天只有井口
24、那么大。)对呀,青蛙想: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你能把这个问句换一种说法吗?(天只有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4)理解“那么远”。“那么远”是多远啊?(一百多里)理解“一百多里”:“一百多里”是多远啊?(很远很远。)是啊,从我们学校到火车东站只有半里路,“一百多里”有两百个这么远呢!(5)井口有多大?学生用手比一比,学生感受“井口”与“一百多里”的差距,体会青蛙不相信小鸟的感情。)(6)你能读出青蛙不相信小鸟的语气吗?自由读指名读齐读2投影:(小鸟)“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1)你是从哪里知道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的?(2)请你读一读小鸟的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小鸟认为天
25、是“无边无际”的。a、“无边无际”有多大?(大得没有边。)b、什么也可以说是“无边无际”的?c、小鸟为什么会这么说呢?请我们大家一起来做做小鸟,你看到了什么?(播放各种画面:小鸟漫游过高山、大海)d、说话训练:小鸟飞过哪些地方?看到了什么?e、指导朗读:小鸟飞了那么多地方都没有飞到天的边,天可真大啊!你能把天的大读出来吗?自由读指名读齐读f、你觉得小鸟怎样:小鸟见多识广。在板贴上板书:见多识广。2、引读第三次对话,抓住两个“笑”1学习第六段: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1)听了小鸟的话,你们有什么话想对小鸟说吗?(2)可是青蛙却笑了。青蛙笑笑小鸟什么?因为它认为自己不会弄错的。(3)投影:我不会弄错的。小黑板:我()不会弄错的。()里能填什么词?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锦纶切片行业竞争格局规划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铜矿采选行业发展状况及营销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蜂窝纸板市场运营状况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药学教育发展模式及未来投资战略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聚碳酸酯pc行业运行状况规划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粗杂粮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空气污染治理设备市场经营状况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码垛机器人市场运行动态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幼儿健康有营养的蔬菜教案(12篇)
- 中国传媒大学《电子与电工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案计划
- 各级人员及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教学教研工作安排表 第二版
- 开展课外读物负面清单管理的具体实施举措方案
- 人体的免疫系统课件
- 六年级下学期开学第一课
- 体育原理课件
- 景观生态学教学大纲(共10页)
- 电子舌技术在普洱茶品质识别中应用的研究
- 锻件的结构设计与工艺性分析
- 合理化建议奖励制度(共8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