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9课爱莲说同步练习一、基础题1爱莲说选自 ,作者 ,字(茂叔)是 时著名的(哲学家)家. 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本文文体是(说)。答案:周元公集|周敦颐|北宋解析:分析:本题文学常识的填空要按课本注释的内容来填空,每个字都不能写错。点评:此题考查文学常识,关键在学习中强加记忆。文学常识记忆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作品主题及风格等。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_ 陶后鲜有闻 _ 答案:却|少解析: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如本题中“鲜”的多音多义字,根据语境
2、判断字词义。点评: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3比喻君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许的句子是: 答案: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句子的理解能力,“淤泥”指污泥,“不染”不沾染,在理解此句话的意思再从文中找到原句。点评: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到相应的句子。4短文赞扬莲花“出污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感情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答:答案:这两种观点各有道理。两种观点实际上讲的是人与环境(或社会)的关系问题。一个人如果自持力
3、强,能不受环境影响,就可以做到“出污泥而不染”,保持自己的高尚情操。反之,一个人如果自持力弱,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就有可能跟着坏人学坏人,也就是“近墨者黑”。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只要能围绕观点,说出合理理由即可。点评:解答此题依据观点写出理由。5文章题目为“爱莲说”,为何还写了“菊”和“牡丹”?答案:运用衬托的写法,突出了莲的高尚情操。解析:分析:作者写菊花和牡丹的目的是,通过对三种花品格的描写以牡丹作反衬,以菊花作陪衬,突出莲的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点评:分析对比衬托的作用。6下列句中加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陶后鲜有闻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B香远益清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4、C中通外直 直通豫南D陶后鲜有闻 此人一为具言所闻答案:D解析:分析:A鲜:少,鲜美;B清:清香,水清;C通:贯通,通到。D闻:都是听说。点评:考查考生的文言实词的运用和积累情况。针对这种类型,方法是考生可以根据文意和语境,以及自己的积累,即可得出答案。此题须特别注意一词多义、通假字和古今异义的词语。7解释加粗词语的意思可爱者甚蕃 _ 亭亭净植_可远观而亵玩焉_ 濯清涟而不妖_答案:多|立|亲近而不庄重|洗涤解析:分析:考查考生的文言实词的运用和积累情况。针对这种类型,方法是考生可以根据文意和语境,以及自己的积累,即可得出答案。此题须特别注意一词多义,结合语境来辨析。点评:一词多义要结合语境。
5、8解释句中“之”的意思:水陆草木之花 之:( )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之:( )答案: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可不译解析:分析:“之”的意思要根据句子意思,语境来判断。点评:多积累代词 介词的用法。9掌握一词多义无丝竹之乱耳 _何陋之有:_答案: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可不译|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无实义解析:分析:考查考生的文言实词的运用和积累情况。针对这种类型,方法是考生可以根据文意和语境,以及自己的积累,即可得出答案。此题须特别注意一词多义,结合语境来辨析。点评:一词多义要结合语境。10划分朗读节奏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答案: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解析:分析:给文言文断
6、句,首先要研读短文,理解文段的大意。熟读精思,理解内容是正确断句的前提。在大致掌握了文章意思之后,凭语感把确有把握、容易分辨的地方先断开来,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点评:解答此题要了解断句的一般规律。文言语句,我们可以利用其中的名词、虚词、句式等作为突破口,寻找断句之处,还要读懂文句的意思,结合上下文进行判断。11第二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答案:比喻|排比解析:分析:比喻(把三种花比喻了三种人:隐逸者、富贵者、君子),排比。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能够正确运用修辞手法,关键在于要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概念。比喻: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
7、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拟人是把物赋予人的动作形态,使其人格化。12语句翻译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译文: 答案:(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远播,更加清香,它笔直地洁净地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的掌握。文言文语句的翻译必须直译,坚持“换”“调”“补”“留”“删”的五字原则,实现“信”“雅”“达”的目标。这道试题中,注意准确把握以下词语解释:蔓、枝是名词作动词。点评:翻译要符合现在汉语的说法,注意特殊词语的意思。13你喜欢那种花,说说你喜欢的理由?答案:我喜欢梅花,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能
8、傲霜斗雪,不畏严寒,在逆境中奋进的精神。解析:分析: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只要写出理由,理由充分,句子通顺即可。点评: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14给加粗字注音:甚蕃_淤泥_濯_清涟_枝蔓(mn)答案:fn|y|zhu|lin解析:分析:首先要读准拼音,注意“j q c”的区别,“n l”的区别,还要注意声母韵母声调的书写。点评:拼音,首先要读准汉字,排除方言的干扰,不可读错,拼音时注意易混的声母与韵母。15给加粗字注音:枝蔓_ 亵玩_ 隐逸_ 颐_ 噫_答案:mn|xi|y|y解析:分析:首先要读准拼音,注意“j q c”的区别,“n l”的区别,还要注意声母韵母声调的书写。点评:拼音,首先
9、要读准汉字,排除方言的干扰,不可读错,拼音时注意易混的声母与韵母。16在文中找出一句骈句: , 。答案: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解析:分析:骈句,是一种讲求对仗的艺术,它要求文字的对偶,重视声韵的和谐。是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的两句话。骈句也有工整和不工整之分,不工整的骈句在结构和字数上也可能不完全合乎要求。点评:骈句一般是对偶句。17爱莲说一文运用是什么写法?的写法?答案:借物喻人解析:分析:“牡丹”比喻富贵的人。“莲花”比喻品德高尚的人,表达自己洁身自好,不摹名利的生活态度。点评:借物喻人就是借写物来表达自己的志向感情。18翻译句子。(1)莲花,花之君子者也。译文: 答案
10、:莲花,是花中的君子。(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译文: 答案: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人该是很多了。解析:分析:文言文语句的翻译必须直译。注意“者”是的人的意思;“宜”是应当的意思。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的掌握。文言文语句的翻译必须直译,坚持“换”“调”“补”“留”“删”的五字原则,实现“信”“雅”“达”的目标。19填空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_, _ 。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 , 。答案: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解析:分析:根据所学所记回顾课文内容,
11、按照提示信息如“ 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 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高贵品质”等,判断句子,是两连句的,不要把句子写错位。注意易错字的写法,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汉字,是形声字,根据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点评:古文句子的正确默写,关键在于学习时要理解句子的表达的内容,记住句子间的关系,对句中的易错难写字要牢固记忆。20填空 “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 , 。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 , 。答案: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花之君子者也。解析:分析:根据所学所记回顾课文内容,按照提示信息如“ 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
12、“ 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高贵品质”等,判断句子,是两连句的,不要把句子写错位。注意易错字的写法,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汉字,是形声字,根据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点评:古文句子的正确默写,关键在于学习时要理解句子的表达的内容,记住句子间的关系,对句中的易错难写字要牢固记忆。21. 作者认为“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正人者也。”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说说理由。答案:示例:不同意,我认为牡丹才是花中正人,它不为恶势力屈服,虽遭贬,仍不改其志,遵从自身的规律开花。嬴得花中美誉解析:分析:开放性试题,只要有观点,理由能充分证明观点,句子通顺即可。
13、点评:解答此题先表明观点在写出充分的理由。22. 在我们中学生中,” 出淤泥而不染”的学生太少,而随波逐流的人太多,即不明辨是非,跟着厌学,顽皮打仗的同窗厮混在一起,不是喝酒抽烟,就是惹是生非,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谈出你的想法.答案:示例:中学生应该珍惜易逝的青春年华,勤劳研习,不要为将来的遗憾而饮恨终身。解析:分析:解答此题注意先表明观点,陈述理由要充分,句子要通顺。点评:解答此题观点要正确,理由要充分。23.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从这句话能看出什么问题?答案:揭示了陶渊明以后的社会风气,对社会不满的隐士少了,与世同流合污的人多了。解析:分析:此句的意思是对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
14、了。暗示了陶渊明以后的社会风气,对社会不满的隐士少了,与世同流合污的人多了。点评:解答此题要先理解句子的意思在解答就容易了。24.阅读理解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子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解释加粗字的意思晋陶渊明独爱菊_ 世人甚爱牡丹_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 濯清涟而不妖_ 答案:唯独|很,非常|我|洗涤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概括能力,方法是什么人做什
15、么事结果如何来概括。点评:此题考查的文概括文章内容,掌握方法很重要。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译文: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译文: 答案:我只喜欢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玩弄它。解析:分析:文言翻译的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对于学生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信”(准确无误)和“达”(通顺流畅)就很不错了。因为中考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断要求较高。这里注意关键词“濯”、
16、“植”的理解。点评:翻译文言句子,首先要根据文中语境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句式和语气要译出来,最后疏通句子。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25. 比较阅读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周敦颐爱莲说【乙】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毛泽东卜算子咏梅(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出淤泥而不染 _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_陶后鲜有闻_待到山花烂漫时_答案:沾染;污染|我|听说|等待解析:分析:考查考生的文言实词的运用和积累情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非铁分选提纯设备合作协议书
- 城区供暖设备更新和智慧化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Module 9 Life history Unit 1 He left school and began work at the age of twelve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
- 写字楼夜间安全责任协议书(2篇)
- 公路运输协议书(2篇)(2篇)
- 真空挤砖机企业ESG实践与创新战略研究报告
- 微型客车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升级战略研究报告
- 建筑用搪瓷管道企业县域市场拓展与下沉战略研究报告
- 半导体陶瓷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升级战略研究报告
- 刷皮机企业县域市场拓展与下沉战略研究报告
- 卫生院全国预防接种日宣传活动总结(8篇)
- 2024国家电投集团中国电力招聘(2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数学和化学融合课件
- 通信汛期安全培训
- 生产车间计件工资制度方案
- 养殖专业毕业论文
- 2025年四川省成都市“蓉漂”人才荟武候区招聘23人历年自考难、易点模拟试卷(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移动式升降机平台安全培训
- 应用文写作+邀请参与非遗集市为主题的新年庆祝活动+讲义 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英语试题
- 第三单元第3课+奖牌设计第1课时+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 竖曲线测设09课件讲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