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教学案_第1页
曹刿论战教学案_第2页
曹刿论战教学案_第3页
曹刿论战教学案_第4页
曹刿论战教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曹刿论战教学案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正确翻译课文。 2、理解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3、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理解课文的主旨。 课时安排 :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把握文意;研读课文第一段,背诵第一段。 一、 课前学习:1、注音:刿( ) 鄙( ) 孚( ) 间焉( ) 徧( )帛( )靡( ) 辙( )轼( ) 2、作者及作品: 3、自读课文3遍4、解释加横线的词:齐师伐我( )( )  肉食者

2、 ( )  又何间焉( ) 肉食者鄙( )  何以战 ( )    必以分人( )  必以信  ( )( )  必以情( )可以一战  ( ) 衣食所安( )  弗敢专也( )  小惠未徧  ( ) 牺牲玉帛 ( )弗敢加也( )小信未孚( )( ) 神弗福 ( )小大之狱  ( )    

3、;虽不能察 ( )忠之属也 ( )( )   二、 课堂学习:1、 导入:由古代一些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导入。如巨鹿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官渡之战等。2、 出示目标。3、 展示预习成果。4、指明学生读课文。5、研读文本。(学习课文第一节)    (1)学生齐读第一段。    (2)学生讨论交流本段中的难词难句,教师适时点拨,解答学生疑问。     教师提示本段中的重点字词。 多媒体显示: 重点实词:间 信 孚 福 通假字:徧 古今异义词:鄙 、狱 、忠

4、 可以 重点句:何以战 必以分人 可以一战 参考答案:     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等;放弃或损害一方的利益。     狱:案件;监禁罪犯的地方。可以:可以凭;表示可能或能够。     忠:尽力做好本分的事;忠诚。   (3)选一学生翻译第一段,其余同学评点,指出错误、不足。(4)理解课文:    A 概括第一节内容:明确:写战前准备。B提问:曹刿主动“请见”可以看出曹刿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明确:曹刿

5、身份卑微,却能关心国家大事,为国事深谋远虑。    C 提问:鲁庄公认为战前需作哪几方面的准备呢?曹刿是如何评价的?从中可以看出两人怎样特点?     明确: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之属也。可以一战。 鲁庄公:鄙 曹刿:远谋   D 提问:为什么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    

6、明确:鲁庄公借小惠赢得近臣的拥护,借小信赢得神灵的保护,这两点都被曹刿否定。在曹刿的启发下,庄公终于认识到人民的重要性,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这突出表现了曹刿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   三、课堂检测: 1、翻译句子:(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翻译: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翻译: (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翻译: 2、曹刿认为战争取得胜利的先决条件是什么? (政治上取信于民)3、 选文写乡人对战争的冷漠态度作用是什么? (反衬曹刿爱国热情) 4、文章写鲁庄公的见识浅陋对写曹刿有何作用? (反衬曹刿深谋远虑)四、小结:第一段,写的是曹刿请见,论

7、战前准备,显示了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而且注意实际作战中的战略战术。文章也以此作为过渡,转入下文写他临阵参战指挥。五、布置作业 1、用原文回答。 (1)文中表现曹刿积极“参与”精神的词语是:_。 文中“忠之属也”具体指的是_,_,_。 (请见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2)“十年春,齐师伐我”这句话除了交代战争发生的时间外,还指出了_和_。 (作战的双方、战争的性质)。2、 第一段文字表现出曹刿的两个主要思想观点是什么? 答:_( 曹刿认为居高位、享厚禄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曹刿认为作战必须取信于民。) 3、翻译句子: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翻译: (2)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

8、以信。    翻译: 第二课时一、 课前学习:1、 解释加横线的词:公将鼓之 ( )  齐师败绩 ( )  公将驰之( )下视其辙   ( )                 登轼    ( ) 遂逐齐师( )既克   ( )( )

9、0;公问其故  ( )       一鼓作气( )彼竭我盈 ( ) 故克之 ( )  难测也 ( )  惧有伏焉   ( ) 望其旗靡( )2、 从课文2、3两节中可以看出鲁庄公和曹刿各是怎样的人?  二、课堂学习:1 齐读2、3节。2 研读课文: (1) 学生讨论交流难词难句,教师适时点拨,解答学生疑问。重点字词:鼓 辙 再 重点句:A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省主语)B夫战

10、,勇气也。 夫大国,难测也。 (判断句)C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翻译时须补出必要的成分,保持句意完整。) (2) 分别概括2、3节内容: (记叙作战过程)(曹刿论述战胜齐国的原因)(4)提问:曹刿是如何帮助庄公选择战机的呢? 明确:战斗刚开始,不待齐军疲倦,庄公急于出战;鲁军刚刚获胜,庄公又急于追击。曹刿阻止了庄公的过急行动。他懂得攻击和追击都必须把握有利时机,要根据双方的士气和实力变化作出正确的判断。     (5)提问:第三节曹刿的解释分哪几层意思?     明确:分两层意思,一讲攻击的缘故,“彼竭我盈

11、”高度概括了最佳战机;二讲追击的缘故,辙乱旗靡之时追击,表现他考虑周全、行动谨慎。     A关于人物塑造     (1)关于曹刿 : 课文集中体现了曹刿作为一名军事家的“远谋”。曹刿请见,表现他的爱国热情;曹刿问战,表现他的政治远见;曹刿参战,表现他卓越的军事才能;曹刿论战,表现他过人的谋略。     (2)关于鲁庄公 :课文集中体现了鲁庄公作为国君见识的“鄙”。鲁庄公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近臣的拥护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无能;他急于求战,急于攻击,说明他军事上的无知。   &

12、#160; 但鲁庄公不是一个昏君。鲁庄公备战见刿,三问三答,实事求是,虚心听意见;庄公作战用刿,亲自参与打仗,表现他礼贤下士,任人唯贤;庄公战后问刿,不因胜而自喜,表现他为求真知而不耻下问。     综合以上,可以得出鲁庄公并非昏君,而是一位缺乏军事才能的明君。作者巧妙地运用比照映衬的手法,使曹刿的形象鲜明生动。以曹刿与“乡人”的对比突出曹刿抗敌御侮的责任感和护卫祖国的政治热忱。从曹刿与庄公的对比中,以庄公的驽钝、浮躁反衬曹刿的机敏、持重,一个出身下层而深谋远虑的谋士形象跃然纸上。     B关于详略 课文以曹刿活动为线索 (也可认为

13、以长勺之战为线索),剪裁详略得当。本文以曹刿为中心,详细描写了他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对于战争双方的对峙、经过等则略写。这样安排,突出了曹刿的“远谋”。 四、课堂检测:   1、翻译句子:(1)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2)彼竭我盈,故克之。 (3)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4)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2、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目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答: (大国难测,怕有埋伏;通过考察敌情,弄清齐军退却真相,再决定是否追击齐军。)3、第段中,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用原文回答) ( 既克,公问其故) 4、曹刿在这场战役中的表现给了你哪些启

14、发?(例如:我们遇事要三思而后行,切不可莽撞行事。对事物的正确判断应建立在仔细观察、周密分析的基础上。)五、课堂小结     本文以齐鲁长勺之战为背景,论述了必须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生动刻画了曹刿作为卓越军事家富有远谋的特点,语言简练,情节详略得当,充分代表了左传的艺术成就,是左传中的名篇。 六、布置作业甲 十年春,故逐之。”乙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

15、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选自世说新语)【注释】元帝:司马睿,其长子司马绍后继位为明帝。 长安:西晋的封国,此时的长安已失守。 洛下:洛阳,西晋时京都所在地。 潸然流涕:不自觉地流下了眼泪。潸(shn),流泪的样子。涕,眼泪。 东渡:晋元帝为琅琊王时住在洛阳,好友知天下将要大乱,就劝他回到自己的封国,镇守建康,意欲建立一个复兴帝室的基地,这就是所谓的“东渡”。 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你认为长安和太阳相比哪个更远?意谓,认为。 居然可知:根据这一点可以知道。 邪(yé):同“耶”。 译文:晋明帝只有几岁的时

16、候,坐在元帝膝盖上。有个从长安来的人,元帝就向他询问洛阳方面的消息,不由得流下了眼泪。明帝问元帝因为什么哭泣,元帝便把东迁的原委详细地告诉了他。于是问明帝说:“你认为长安与太阳相比,哪个更远?”明帝回答说:“太阳远。没听说有人从太阳那边来,这显然可知了。”元帝感到很诧异。 第二天,元帝召集群臣举行宴会,把明帝所说的意思告诉了大家。然后又重新问明帝,明帝却回答说:“太阳近。”元帝大惊失色,问:“你为什么与昨天说的不一样呢?”明帝回答说:“因为抬头就能看见太阳,但是总是看不见长安。”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1)神弗福也_ (2)彼竭我盈 _(3)明帝问何以致泣_ (4)元帝异之 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2)具以东渡意告之。 3有人认为,甲文中的鲁庄公是“ 肉食者鄙”的形象,其实他并不“鄙”。请结合原文内容阐释其“不鄙”的理由。(2分)_ 4甲乙两文都主要以 描写来表现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